族群认同与个体价值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世界性经济、政治、价值观念的整合进程冲击着由传统国界筑成的坚固壁垒,使国际上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对话、文化碰撞与文化交汇的复杂格局。“寻求普遍伦理”、“价值普遍主义”、“价值一元主义”、“价值多元主义”、“价值相对主义”、“尊严的政治”、“认可的政治”等等自然就成为一种非常时髦的概念与话题。然而在上述概念与议题的背后,人们可以体味和梳理出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精神诉求。
    一种精神诉求所体现的是各种各样的弱势群体,在社会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宗教、种族及文化上拥有自我认同性的族群在为自己应有的政治与社会地位,为自己得到社会认可这样一种权利而进行的顽强抗争。
    另一种精神诉求所体现的则是在全球化趋势面前,有些文化或宗教族群在维护其独特性的旗号下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地盘,希望恢复或保持传统社会的结构,并且要求本族群的成员必须坚守对本民族文化的忠诚与认同的这一现实。
    这两种精神诉求常常是交织在一起,有时很难加以明确区分。而且它们往往也都是源于同一种内在的社会心理上的需求:一是归属性需求。人们都有归属于某一团体的愿望,并将这团体看成是自己情感、信仰的寄托之地,且通过这种归属感而赢得满足。二是独特性之需求。人们通过归属于某一集团而显示出自己的个体性、与他人的差异性,如宗教团体、同性恋团体等等。
    于是,在一个以自由、民主为根本特征的社会里,如何理解与对待多元文化的现象以及作为多元文化之载体的不同的拥有自我认同性的族群?是坚持“宽容”原则, 容忍生活方式与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容忍不同族群的相互竞争,期待族群内部的成员有权在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的承袭与弘扬、改造与变革、批判与扬弃等方面作出自主性的抉择?还是更进一步:不仅仅是宽容,而且还要明确认可各种不同的族群的存在价值,并且将多元化、多样性本身作为值得倡导的价值加以推进?
    这已成为当今文化哲学、政治哲学中最复杂、争论最激烈因而也最“易引入歧途”的一项课题。  

    从历史上看,关于对文化、对族群的认可问题并不是一个悠久的传统性课题。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只有少数人享有尊严与荣耀,他们本身也无需要求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大多数被压迫者由于自己的社会地位则又不可能要求得到认可。所以在这里几乎不存在所谓认可问题。只是封建社会等级体系崩溃之后,有关人人都应享有其应有的做人的权利与尊严的观念才得到传播并逐渐深入人心,每个人都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是先生或女士,因此在一个获得了启蒙的自由民主社会里,歧视现象本来是不应当出现的。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首先,占人口总数百分之五十的妇女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里不被看成是拥有自己的理智、兴趣、天资的个体,其社会地位与价值普遍受到漠视。其次,社会中种族、宗教、文化意义上的少数族群的自我认同性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他们不仅在文化地位上得不到认可,而且在经济、政治、社会地位上也得不到改善。具体而言,许许多多的人,就是因为其在归属上的特征——如性别、种族、民族等等——而在求职、求学、寻求住所上,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二零零一年“九·一一事件”之后,生活在北美、欧洲的穆斯林受到社会的冷漠、警惕与歧视的现象日益普遍,为此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力证明。其实这种对其它文化族群的另眼相待,是严重违背民主理念和自由主义原则的,因为“个体的不被集体性归类的自由恰好是自由主义的核心:谁也不得因为纯粹的对某种观念阵营的归属性,对一种文化或世界观的归属性而受到歧视”(1)。 更严重的是,这种歧视还表现在文化殖民主义或文化帝国主义对弱势的文化共同体、被压制的族群所拥有的社会生活经验与意义的高傲的蔑视上。例如,金鲍尔(Roger Kimball)就是以一种极不尊重的口吻来看待非西方文化的:“无论多元文化主义者怎么讲,我们今天面临的不是作为压迫者的西方文化与一种多元文化的乐园之间的选择,而是文化与野蛮之间的选择。文明并不是礼品,而是成就——一种脆弱的需要不断得到保护的成就”(2)。由此可见,应当说即便是在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理念占支配地位的社会里,得到应有的认可也并不是一件可以轻易获得的礼品,它需要通过不断同种族及文化歧视主义者的抗争才有可能赢得。
    应当说,一个启蒙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之所以要对受歧视的族群提供特殊的保护,不仅是因为歧视行径特别严重地违背了人道的基本原则,损害了当事者的基本权益,即人人都享有平等待遇的权利,而且还是因为对认可的渴望属于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需求。密尔(John Stuart Mill)指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而且这独特性对于他本人是最好的,并不是因为它真的就是最好的,而是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类型”(3)。个人的独特性构成了他的自我认同,也就是他自己的本真性(Authentizitaet),这种独特性引导着他按照他自己的不可与他人相混淆的方式生活,并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对独特性、本真性、自我认同的追求,不仅仅是个体的一个本质性特点,而且也是文化或宗教族群的一个本质性特点,如果我们将族群看成是个体的扩大化的话。文化或宗教族群在自身特有的价值观、行为模式中找到自我认同,并通过这种认同性将族群中的所有个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要求自己的独特性、自我认同性得到认可,这不论对于个体还是族群,都是一种最基本的强烈的心理需求。而这需求又是奠定在每个人、每个族群均拥有一种同等的不可侵害的尊严之基础上的。康德早就使用了尊严概念,在他看来,人的尊严来自于他所拥有的理性行为的能力,人能够依据基本原则来引导自己的生活。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能力不仅仅是指已经发展表现出来的东西,而且也是指作为一种潜能尚未发挥出来的东西。能力亦即意味着一种潜能。所以我们不仅尊重已经表现出这种理性行为能力的人,而且也尊重那些不能发挥这一能力的人,如残障或昏迷者。因为他们也拥有这种潜能,因而也就拥有尊严。同理也适用于对待不同的文化、宗教族群,如果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讲将族群看成是个体的扩大的话。每个族群也拥有这种能力或潜能,因而拥有尊严,应赢得人们同等的尊重。洛克菲勒(S.C.Rockfeller)甚至认为,一个自由民主的文化的目标就在于:尊重种族上的认同性,强化不同的文化传统,从而使其表达自由与平等之理念的潜能得以展现,于是常常会发生深刻的文化转型……而它们又能保持其与过去的连续性(4)。
    正是由于每个个体,每个族群都拥有同等的潜能、同等的尊严,所以我们必须予以同等的尊重。这是一项基本性的原则。同等的认可是民主文化的一个本质性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这里经常会出现一种错误的观点,它将认可与尊重不是奠定在个体或族群所固有的尊严与生存权利的基础之上,而是与个体或族群的成就、贡献与价值联系在一起。持这一立场的重要代表就是泰勒(Charles Taylor)。泰勒认为,任何文化都会经历衰败阶段,在我们对某种文化进行研究之后,或许会发现,它有很大的价值;或许也会发现,它没有那么大的价值。但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权要求我们在研究完了之后,必须得出它真的有价值或它与其他文化一样有价值的结论(5)。
    如果真的象泰勒那样,将对不同的文化予以尊重的理由归结为它们能够扩展我们的视野,给我们提供特别重要的东西,那么一旦我们发现并非每种文化都能够提供特别新鲜、特别有价值的东西,则我们还有理由去尊重它吗?正像对待某个人一样,假如他碌碌无为,对社会绝无独特贡献可言,那么我们就完全可以不尊重、甚至歧视他吗?泰勒式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