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故事的转输地――兼论中欧民间故事流播中的海上通道(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列三佛齐之属国中有蓬丰(Pahang)、拔沓(Battak),应该即是《宋书》中的婆皇国与媻达国。另外,《新唐书》所载陀洹国之习俗与贡品,与苏门答腊诸王国的特产完全相同,关于此点,笔者拟另文详述。
据费琅说,波罗般遮(Prapañca)于1287年所撰的古爪哇文赞词(Māgarakrtāgama)中有地名为Tamihan[8],在我看来,此一地名可能即是“陀汗”之对音。“陀”在中古音中各家拟音为da(浦立本、周法高、李荣、郑张尚芳、潘悟云、邵荣芳)或dha(高本汉、王力、董同和);“汗”的拟音各家均为ɣan,da-ɣan与Tamihan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送气与不送气。郭平教授和黄先炳博士告诉我说,此词在印尼语中,“t”的发音是不送气的,接近于“d”。因此,“陀汗”(da-ɣan)与T(d)amihan可以说是基本对应的。
冯承钧猜测Tamihan即今之Tamian,汉语名称为淡洋。此国在《岛夷志略》、《瀛涯胜览》以及《元史》中均有记载,大致在今苏门答腊岛附近。1292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M.Polo)在护送蒙古帝国阔阔真公主前往波斯汗国的途中,经过苏门答腊岛北部沿海。他在这里发现了8个小王国,并记载了其中的6个。这6个小王国是:八儿刺(Ferlec、Ferlach)、巴思马(Basma、Basman)、须文答刺(Samudra)、淡洋(Dagroian、Dangroian、Angrinan)、南巫里(Lambry、Lanbri)、班卒儿(Fansour)。在谈到Dagroian时说:“居民……性甚野蛮,自称隶属大汗。” Dagroian写法纷岐,尚未考定为何地。沙海昂(A.J.H.Charignon)说:《剌失德丁书》著录马来群岛诸城名中有有Dalmian。十九世纪前半叶中,岛北岸有一小港名称Darian,玉耳(H.Yule)认为与Dagroian最为接近[9]。Dalmian、Darian即淡洋(Tamihan)。因此,Tamihan完全符合“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十里” 这些条件。
据《新唐书》说,陀洹,一曰耨陀洹,而据《通典》卷188《边防四·南蛮》“多蔑”条,此国又名“真陀桓”,在马来语中,“耨”(lot)、“真”(zon或者zun)均有“地区”之意,所谓“耨陀洹”、“真陀桓”可能均是陀洹地区的意思。
在《酉阳杂俎》中,女孩是洞主之女儿。“洞”一般都认为是南方山地民族的原始组织,但实际上,在某些岛国,同样存在着以“洞”来划分区域组织的习俗。《隋书》卷81《东夷列传》记载“流求国”(今台湾)时说:“居海岛之中……土多山洞……所居曰波罗檀洞……国有四五帅,统诸洞,洞有小王。” 而在苏门答腊及其附近,某些岛直接以洞为名,如苏门答腊岛南部有“直落勿洞”,苏门答腊之西的丹戎潘丹有“勿里洞”。
叶限“善淘金”,表明此地产金,而苏门答腊自古以来就以盛产金子而闻名。在阿拉伯文献中谈到罗姆尼岛(即今苏门答腊),常常有“富有金矿”之记载。在更早的文献中,如梵本《罗摩衍那》,就记载耶婆岛,“金银成就,黄金庄严。”脱烈美(Ptolémée)书志有云:“大麦岛(Iabadiu)地土饶沃,多产金,都银城(Argyre),在国之西极。”烈维(Sylvain Lévi)取《正法念处经》梵本“至耶婆岛(Yava),七宝庄严,金银岛金矿为饰”等语对勘,考订此耶婆岛即脱烈美所称之大麦岛,并指今之爪哇[10]。除此之外,732年爪哇之占伽耳(Cangal)梵文碑铭有云:“昔有一无比良岛,名曰耶婆,谷产丰饶,金矿甚富。” 克伦(kern)据此认定《罗摩衍那》中多金之耶婆州即在爪哇。不过费琅则认为此耶婆应该是指苏门答腊。他说:“顾南海中岛以金岛为名者,惟有一岛,即义净之金州,苏门答腊一铭文之金地(Suvamabhūmi)是也。”[11]爪哇与苏门答腊邻近,世人常常将二地混称。
在现在流传的印尼民间故事中,同样存在着“灰姑娘”类型的故事,汤普森说,此一故事被欧洲人传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各地,[12]而且,它们完好地保存了叶限故事的开头部分。在T.J.Bezemer编撰的《印度尼西亚民间传说、寓言、童话》中,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记载:人物有七姐妹,老大是继母的心肝宝贝,最小的妹妹则倍受虐待。后来妹妹抓到一条鱼叫叮咙-叮咙,后来长成有枕头那样大,这条鱼被监视她的姐姐们杀死了。一只公鸡的啼叫使女主人公发现了鱼骨,她一边掩埋它,一边唱歌,盼望鱼骨上面长出一棵树,带给她好运。事情果真如她希望的那样发生了:长出了一棵奇异的树,它的叶子像丝绸一般,花是金子的,果实是钻石的。有一片叶子飞到了雅洼,王子便来调查这个奇迹。姐姐们对这棵树的来历一无所知,但她们却拒绝让女主人公出面。直到王子坚持再三,女主人公才来到,顿时这棵树便自动弯垂,女主人公采下叶子和果实给王子,王子便决定娶她为妻。[13]与“叶限”故事相比,“鱼骨生宝”这一情节基本上得到了继承,但“凭鞋寻人”这一情节被省略了,可能的原因是在东南亚岛国的早期生活中,人们更习惯于光脚,鞋并不是至关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
杨宪益是主张此一故事是从西方传入的。他有一个很具说服力的证据:据格林的记载,这位灰姑娘的名字叫做Aschenbrode。Aschenl一字的意思是灰,即是英语的Asches,梵文的Asan。在中文本里,这位姑娘仍然叫叶限,显然是Aschen或Asan的音译。在法文本中,姑娘所穿之鞋乃是毛做的(Vair),英译者误解了,在英国那双著名的鞋子变成了琉璃做的,后来又演变为水晶鞋。中文本中这双鞋是金子做的,但“其轻如毛,履石无声”,还能看出原本的痕迹。[14]丁乃通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在现代广东和广西一带的方言里,“叶限”的发音是Yi Ham,大家都认为,这基本上保留着唐代的发音。Yi Ham与Aschen或Asan差异还是相当大的。实际上,“叶”在中古音中,属于匣母贴部,拟音为jĭεp 或ʎĭap, “限”属匣母山部,拟音为ɣeәn,或者ɣæn。因此,“叶限”与Asan还是较为接近的。室利佛逝在八、九世纪时是一个印度化国家,从欧洲传来的灰姑娘故事女主角的名字首先被印度化,成为Asan,然后传入中国后,变成“叶限”,这中间发生的转变并不算突兀。
三、中欧民间故事流播的海上通道
马来半岛及巽他诸岛,一直是中西交通的极其重要的中转地。欧洲和阿拉伯商人来到爪哇、苏门答腊等地之后,一般要中途补充给养或者等待季风,然后再扬帆东行进入南中国海,因此,此地也成为各国民间故事的一个集散地。“灰姑娘”故事发生在苏门答腊,说明此一故事应该是从西方通过苏门答腊等地的转输进入越南,然而再进入中国广西境内,并由中土的知识分子段成式在九世纪笔录了下来。
不光是“灰姑娘”故事,还有很多故事也是通过此一通道在流传。一个中国原产的杂技――绳技,如果我们将历史文献中有关记载按时间排列,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一条由中国至欧洲的流播路线。
据《太平广记》卷193引《原化记·嘉兴绳技》载:
唐开元年(713-742)中……狱中有一囚笑谓所由曰:“某有拙技,限在拘系,不得略呈其事。”吏惊曰:“汝何所能?”囚曰:“吾解绳技。”……官曰:“绳技人常也,又何足异乎?”囚曰:“某所为者,与人稍殊……众人绳技,各系两头,然后其上行立周旋。某只须一条绳,粗细如指,五十尺,不用系著,抛向空中,腾踯翻覆,则无所不为。”官大惊悦,且令收录。明日,吏领至戏场,诸戏既作,次唤此人,令效绳技,遂捧一团绳,计百余尺,置诸地,将一头,手掷于空中,劲如笔。初抛三二丈,次四五丈,仰直如人牵之,众大惊异。后乃抛高二十余丈,仰空不见端绪。此人随绳手寻,身足离地。抛绳虚空,其势如鸟,旁飞远飏,望空而去,脱身行狴,在此日焉。
在摩洛哥旅行家依宾拔都(Ibn Batuteh)所撰《游记》中,曾经记载了他在中国游
据费琅说,波罗般遮(Prapañca)于1287年所撰的古爪哇文赞词(Māgarakrtāgama)中有地名为Tamihan[8],在我看来,此一地名可能即是“陀汗”之对音。“陀”在中古音中各家拟音为da(浦立本、周法高、李荣、郑张尚芳、潘悟云、邵荣芳)或dha(高本汉、王力、董同和);“汗”的拟音各家均为ɣan,da-ɣan与Tamihan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送气与不送气。郭平教授和黄先炳博士告诉我说,此词在印尼语中,“t”的发音是不送气的,接近于“d”。因此,“陀汗”(da-ɣan)与T(d)amihan可以说是基本对应的。
冯承钧猜测Tamihan即今之Tamian,汉语名称为淡洋。此国在《岛夷志略》、《瀛涯胜览》以及《元史》中均有记载,大致在今苏门答腊岛附近。1292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M.Polo)在护送蒙古帝国阔阔真公主前往波斯汗国的途中,经过苏门答腊岛北部沿海。他在这里发现了8个小王国,并记载了其中的6个。这6个小王国是:八儿刺(Ferlec、Ferlach)、巴思马(Basma、Basman)、须文答刺(Samudra)、淡洋(Dagroian、Dangroian、Angrinan)、南巫里(Lambry、Lanbri)、班卒儿(Fansour)。在谈到Dagroian时说:“居民……性甚野蛮,自称隶属大汗。” Dagroian写法纷岐,尚未考定为何地。沙海昂(A.J.H.Charignon)说:《剌失德丁书》著录马来群岛诸城名中有有Dalmian。十九世纪前半叶中,岛北岸有一小港名称Darian,玉耳(H.Yule)认为与Dagroian最为接近[9]。Dalmian、Darian即淡洋(Tamihan)。因此,Tamihan完全符合“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十里” 这些条件。
据《新唐书》说,陀洹,一曰耨陀洹,而据《通典》卷188《边防四·南蛮》“多蔑”条,此国又名“真陀桓”,在马来语中,“耨”(lot)、“真”(zon或者zun)均有“地区”之意,所谓“耨陀洹”、“真陀桓”可能均是陀洹地区的意思。
在《酉阳杂俎》中,女孩是洞主之女儿。“洞”一般都认为是南方山地民族的原始组织,但实际上,在某些岛国,同样存在着以“洞”来划分区域组织的习俗。《隋书》卷81《东夷列传》记载“流求国”(今台湾)时说:“居海岛之中……土多山洞……所居曰波罗檀洞……国有四五帅,统诸洞,洞有小王。” 而在苏门答腊及其附近,某些岛直接以洞为名,如苏门答腊岛南部有“直落勿洞”,苏门答腊之西的丹戎潘丹有“勿里洞”。
叶限“善淘金”,表明此地产金,而苏门答腊自古以来就以盛产金子而闻名。在阿拉伯文献中谈到罗姆尼岛(即今苏门答腊),常常有“富有金矿”之记载。在更早的文献中,如梵本《罗摩衍那》,就记载耶婆岛,“金银成就,黄金庄严。”脱烈美(Ptolémée)书志有云:“大麦岛(Iabadiu)地土饶沃,多产金,都银城(Argyre),在国之西极。”烈维(Sylvain Lévi)取《正法念处经》梵本“至耶婆岛(Yava),七宝庄严,金银岛金矿为饰”等语对勘,考订此耶婆岛即脱烈美所称之大麦岛,并指今之爪哇[10]。除此之外,732年爪哇之占伽耳(Cangal)梵文碑铭有云:“昔有一无比良岛,名曰耶婆,谷产丰饶,金矿甚富。” 克伦(kern)据此认定《罗摩衍那》中多金之耶婆州即在爪哇。不过费琅则认为此耶婆应该是指苏门答腊。他说:“顾南海中岛以金岛为名者,惟有一岛,即义净之金州,苏门答腊一铭文之金地(Suvamabhūmi)是也。”[11]爪哇与苏门答腊邻近,世人常常将二地混称。
在现在流传的印尼民间故事中,同样存在着“灰姑娘”类型的故事,汤普森说,此一故事被欧洲人传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各地,[12]而且,它们完好地保存了叶限故事的开头部分。在T.J.Bezemer编撰的《印度尼西亚民间传说、寓言、童话》中,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记载:人物有七姐妹,老大是继母的心肝宝贝,最小的妹妹则倍受虐待。后来妹妹抓到一条鱼叫叮咙-叮咙,后来长成有枕头那样大,这条鱼被监视她的姐姐们杀死了。一只公鸡的啼叫使女主人公发现了鱼骨,她一边掩埋它,一边唱歌,盼望鱼骨上面长出一棵树,带给她好运。事情果真如她希望的那样发生了:长出了一棵奇异的树,它的叶子像丝绸一般,花是金子的,果实是钻石的。有一片叶子飞到了雅洼,王子便来调查这个奇迹。姐姐们对这棵树的来历一无所知,但她们却拒绝让女主人公出面。直到王子坚持再三,女主人公才来到,顿时这棵树便自动弯垂,女主人公采下叶子和果实给王子,王子便决定娶她为妻。[13]与“叶限”故事相比,“鱼骨生宝”这一情节基本上得到了继承,但“凭鞋寻人”这一情节被省略了,可能的原因是在东南亚岛国的早期生活中,人们更习惯于光脚,鞋并不是至关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
杨宪益是主张此一故事是从西方传入的。他有一个很具说服力的证据:据格林的记载,这位灰姑娘的名字叫做Aschenbrode。Aschenl一字的意思是灰,即是英语的Asches,梵文的Asan。在中文本里,这位姑娘仍然叫叶限,显然是Aschen或Asan的音译。在法文本中,姑娘所穿之鞋乃是毛做的(Vair),英译者误解了,在英国那双著名的鞋子变成了琉璃做的,后来又演变为水晶鞋。中文本中这双鞋是金子做的,但“其轻如毛,履石无声”,还能看出原本的痕迹。[14]丁乃通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在现代广东和广西一带的方言里,“叶限”的发音是Yi Ham,大家都认为,这基本上保留着唐代的发音。Yi Ham与Aschen或Asan差异还是相当大的。实际上,“叶”在中古音中,属于匣母贴部,拟音为jĭεp 或ʎĭap, “限”属匣母山部,拟音为ɣeәn,或者ɣæn。因此,“叶限”与Asan还是较为接近的。室利佛逝在八、九世纪时是一个印度化国家,从欧洲传来的灰姑娘故事女主角的名字首先被印度化,成为Asan,然后传入中国后,变成“叶限”,这中间发生的转变并不算突兀。
三、中欧民间故事流播的海上通道
马来半岛及巽他诸岛,一直是中西交通的极其重要的中转地。欧洲和阿拉伯商人来到爪哇、苏门答腊等地之后,一般要中途补充给养或者等待季风,然后再扬帆东行进入南中国海,因此,此地也成为各国民间故事的一个集散地。“灰姑娘”故事发生在苏门答腊,说明此一故事应该是从西方通过苏门答腊等地的转输进入越南,然而再进入中国广西境内,并由中土的知识分子段成式在九世纪笔录了下来。
不光是“灰姑娘”故事,还有很多故事也是通过此一通道在流传。一个中国原产的杂技――绳技,如果我们将历史文献中有关记载按时间排列,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一条由中国至欧洲的流播路线。
据《太平广记》卷193引《原化记·嘉兴绳技》载:
唐开元年(713-742)中……狱中有一囚笑谓所由曰:“某有拙技,限在拘系,不得略呈其事。”吏惊曰:“汝何所能?”囚曰:“吾解绳技。”……官曰:“绳技人常也,又何足异乎?”囚曰:“某所为者,与人稍殊……众人绳技,各系两头,然后其上行立周旋。某只须一条绳,粗细如指,五十尺,不用系著,抛向空中,腾踯翻覆,则无所不为。”官大惊悦,且令收录。明日,吏领至戏场,诸戏既作,次唤此人,令效绳技,遂捧一团绳,计百余尺,置诸地,将一头,手掷于空中,劲如笔。初抛三二丈,次四五丈,仰直如人牵之,众大惊异。后乃抛高二十余丈,仰空不见端绪。此人随绳手寻,身足离地。抛绳虚空,其势如鸟,旁飞远飏,望空而去,脱身行狴,在此日焉。
在摩洛哥旅行家依宾拔都(Ibn Batuteh)所撰《游记》中,曾经记载了他在中国游
上一篇:数字时代的人文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