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故事的转输地――兼论中欧民间故事流播中的海上通道(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历时观赏绳技幻术的经历,其云:
此夕有一幻术士来,其人乃大汗之奴隶也……其人持一木球,球面有数孔,每孔皆有绳贯之。术士将球掷上空中,球渐高不见……术士手中,尚有绳断数根而已。彼令其徒,执紧绳乘空,俄倾不见。术士呼之三次,其徒不应。术士持刀,似大怒者,自亦系身于绳而上。转瞬,彼亦不见。片时,彼由空中,掷下童子之一手于地,次又掷一脚,次又掷一手、一脚,次又掷一躯干,再次掷下一头。彼乃喘息而下,衣满溅血。跪伏总督前,唇接地,用中国语,求总督命令。总督与之谈数语。彼将童子四肢,连接成架。复用力踢之。所杀之童子,忽立起,来至吾辈之前。吾详观其,毫无损伤。余乃大惊,心悸不可言状。[15]
依宾拔都(Ibn Batuteh)所见幻术乃是在元至正八年(1348)。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这一时期已经将唐朝单纯的绳技和西域输入的断肢再续之术结合,从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魔术。1613年,明朝人钱希言在其《狯园杂志》卷二中,又记载了这一魔术,题名为《偷桃小儿》。
1670年,荷兰人梅尔敦(Edward Melton)在巴达维亚(Batavia,爪哇岛之首府)看到华人表演此一幻术,并绘一图,以形容所见。[16]蒲松龄《聊斋志异》卷1所记载的《偷桃》神技,与依宾拔都所见几乎全同;《聊斋志异》大致成书于1679年。钱钟书指出:在德国故事中,也有术士掷绳高空,绳引小驹,术士攀马蹄,妻牵夫足,婢牵妇衣,鱼贯入云而逝,见之于《格林童话》(搜集于1806年,第二卷出版于1815年)。同样,爱尔兰故事言有精绳技者抛丝线挂浮云上,使一兔、一犬、一童缘而登天,继遣一少女去善视兔,良久不下,绳师心疑,遂收其线,则女方与童狎而兔为犬,怒斩童首,观者责其忍,乃复安头颈上,以面背向,童即活。[17]从这些材料分析,这一原本由中国魔术师创造的魔术,通过海路经爪哇中转而流播到欧洲后,影响非常广泛,成为欧洲各国民间传说中的一部分。
通过此条线路流入中土的欧洲民间故事亦复不少。我曾经说过《搜神记》卷19中著名的“李寄斩蛇”是 “屠龙者”(The Dragon Slayer,AT300)和“两兄弟”(Double Brothers,AT303)这两个著名类型故事的一个核心情节“龙穴脱险”的中国异文。[18]据伦克说,这个故事的起源地最有可能的是法兰西,发现于欧洲之外的这一故事只有很少数的文本,零星出现于高棉、巽他岛(大巽他岛包括爪哇和苏门答腊诸岛)和日本。[19]我觉得此一故事很可能是通过巽他岛的转输进入高棉、中国福建地区和日本。如果仔细发掘的话,就会发现,存在着一个以巽他岛为次级传播中心的“龙穴脱险”故事的流播圈。
唐朝笔记小说中有几个马为巫士所魅而于夜晚自动出行的故事,如《太平广记》卷438引《宣室志》“韩生”条:
唐贞元中,有大理评事韩生者,侨居西河郡南,有一马甚豪骏。常一日清晨,忽委首于枥,汗而且喘,若涉远而殆者,圉人怪之……至明日,其马又汗而喘,圉人窃异之,莫可测。是夕,圉人卧於厩舍,阖扉,乃于隙中窥之,忽见韩生所畜黑犬至厩中,且嗥且跃,俄而化为一丈夫,衣冠尽黑,既挟鞍致马上,驾而去。行至门,门垣甚高,其黑衣人以鞭击马,跃而过,黑衣者乘马而去。过来既,下马解鞍,其黑衣人又嗥跃,还化为犬。圉人惊异,不敢洩于人。后一夕,黑犬又驾马而去,逮晓方归。圉人因寻马踪,以天雨新霁,历历可辨,直至南十余里一古墓前,马迹方绝。圉人乃结茅草斋於墓侧。来夕,先止于斋中,以伺之。夜将分,黑衣人果驾而来,下马,系于野树,其人入墓,与数辈笑言极欢……有一褐衣者,顾谓黑衣人曰:“韩氏名籍今安在?”黑衣人曰:“吾已收在捣练石下,吾子无以为忧。”褐衣者曰:“慎毋泄,泄则吾属不全矣。”黑衣人曰:“谨受教。”褐衣者曰:“韩氏稚儿有字乎?”曰:“未也。吾伺有字,即编于名籍,不敢忘。”褐衣者曰:“明夕再来,当得以笑语。”黑衣唯而去。及晓,圉者归,遂以其事密告以韩生。生即命肉诱其犬,犬既至,因以绳系。乃次所闻,遂穷捣练石下,果得一轴书,具载韩氏兄弟妻子家僮名氏,纪莫不具,盖所谓韩氏名籍也。有子生一月矣,独此子不书,所谓稚儿未字也。韩生大异,命致犬于庭,鞭而杀之,熟其肉,以食家僮。已而率邻居士子千余辈,执弧矢兵仗,至郡南古墓前,发其墓,墓中有数犬,毛状皆异,尽杀之以归。
《太平广记》卷460引《广异记》“户部令史妻”:
唐开元中,户部令史妻有色,得魅疾,而不能知之。家有骏马,恒倍刍秣,而瘦劣愈甚。以问邻舍胡人,胡亦术士,笑云:“马行百里犹倦,今反行千里余,宁不瘦耶?”令史言:“初不出入,家又无人,曷由至是?”胡云:“君每入直,君妻夜出,君自不知。若不信,至入直时,试还察之,当知耳。”令史依其言,夜还,隐他所。一更,妻起靓妆,令婢鞍马,临阶御之。婢骑扫帚随后,冉冉乘空,不复见。令史大骇。明往见胡,瞿然曰:“魅信之矣,为之奈何?”胡令更一夕伺之。其夜,令史归堂前幕中,妻顷复还,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问婢何以有生人气,令婢以扫帚烛火,遍然堂庑,令史狼狈入堂大瓮中。须臾,乘马复往,适已烧扫帚,无复可骑。妻云:“随有即骑,何必扫帚?”婢仓卒,遂骑大瓮随行。令史在瓮中,惧不敢动。须臾,至一处,是山顶林间,供帐帘幕,筵席甚盛,群饮者七八辈,各有匹偶,座上宴饮,合昵备至。数更后方散。妇人上马,令婢骑向瓮。婢惊云:“瓮中有人!”妇人乘醉,令推著山下。婢亦醉,推令史出。令史不敢言。乃骑瓮而去。令史及明,都不见人,但有余烟烬而已。乃寻径路,崎岖可数十里方至山口。问其所,云是阆州,去京师千余里,行乞辛勤,月余,仅得至舍。妻见惊问之久何所来。令史以他答。复往问胡,求其料理。胡云:“魅已成,伺其复去,可遽缚取,火以焚之。”闻空中乞命。顷之,有苍鹤堕火中。焚死,妻疾遂愈。
钱钟书已经指出过这类故事与格林童话中的故事非常类似。如果从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的角度观察,可以看出这实际上是民间文学中一个著名母题“帮助人的马”的一部分。这类故事中最为流行的应该是德国民间的《金子的幻想故事》,其中有一段提及魔鬼折磨一匹马,而这匹马原来是一个被魔法迷住的王子。后来,这匹马帮助男主人公成为国王的女婿。类似故事还有格林童话《野人》等。这些故事的一个核心情节就是一匹有魔力的或被魔法迷住的马帮助了主人公。AT分类法编号为类型314“变形为马的青年”。
上文所引的第二个故事特别富有启发性。这里胡人术士对此一巫术的解释与破解,以及乘坐扫帚飞行的情节都明显地暗示我们此一故事来自于西方。在中国现代民间故事中,尚有此一故事在流传,据丁乃通的搜集的材料,这一类型的故事至少有8例异文。
综上所述,欧洲的一些著名民间故事,很可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这一通道,在唐代甚至更早就传播到了中国,而马六甲、巽他海峡诸群岛在这些故事的传播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转输作用。
[1]见《民俗》第58期,1947年,转引自丁乃通,第148页,《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见蓝鸿恩,《德国的〈灰姑娘〉与广西壮族的〈达架〉》,载《广西日报》1980年6月19日;农学冠,《论骆越文化孕育的灰姑娘故事》,第38-44页,载《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3]李道恩,《舜象故事与叶限故事关系考辨》,第36-43页,载《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4]见丁乃通著,陈建宪等译,《中国和印度支那的灰姑娘型故事》,收入《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第115-149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同上文。
[6]见黎道纲《泰国古代史地考》,第1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7]参见
此夕有一幻术士来,其人乃大汗之奴隶也……其人持一木球,球面有数孔,每孔皆有绳贯之。术士将球掷上空中,球渐高不见……术士手中,尚有绳断数根而已。彼令其徒,执紧绳乘空,俄倾不见。术士呼之三次,其徒不应。术士持刀,似大怒者,自亦系身于绳而上。转瞬,彼亦不见。片时,彼由空中,掷下童子之一手于地,次又掷一脚,次又掷一手、一脚,次又掷一躯干,再次掷下一头。彼乃喘息而下,衣满溅血。跪伏总督前,唇接地,用中国语,求总督命令。总督与之谈数语。彼将童子四肢,连接成架。复用力踢之。所杀之童子,忽立起,来至吾辈之前。吾详观其,毫无损伤。余乃大惊,心悸不可言状。[15]
依宾拔都(Ibn Batuteh)所见幻术乃是在元至正八年(1348)。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这一时期已经将唐朝单纯的绳技和西域输入的断肢再续之术结合,从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魔术。1613年,明朝人钱希言在其《狯园杂志》卷二中,又记载了这一魔术,题名为《偷桃小儿》。
1670年,荷兰人梅尔敦(Edward Melton)在巴达维亚(Batavia,爪哇岛之首府)看到华人表演此一幻术,并绘一图,以形容所见。[16]蒲松龄《聊斋志异》卷1所记载的《偷桃》神技,与依宾拔都所见几乎全同;《聊斋志异》大致成书于1679年。钱钟书指出:在德国故事中,也有术士掷绳高空,绳引小驹,术士攀马蹄,妻牵夫足,婢牵妇衣,鱼贯入云而逝,见之于《格林童话》(搜集于1806年,第二卷出版于1815年)。同样,爱尔兰故事言有精绳技者抛丝线挂浮云上,使一兔、一犬、一童缘而登天,继遣一少女去善视兔,良久不下,绳师心疑,遂收其线,则女方与童狎而兔为犬,怒斩童首,观者责其忍,乃复安头颈上,以面背向,童即活。[17]从这些材料分析,这一原本由中国魔术师创造的魔术,通过海路经爪哇中转而流播到欧洲后,影响非常广泛,成为欧洲各国民间传说中的一部分。
通过此条线路流入中土的欧洲民间故事亦复不少。我曾经说过《搜神记》卷19中著名的“李寄斩蛇”是 “屠龙者”(The Dragon Slayer,AT300)和“两兄弟”(Double Brothers,AT303)这两个著名类型故事的一个核心情节“龙穴脱险”的中国异文。[18]据伦克说,这个故事的起源地最有可能的是法兰西,发现于欧洲之外的这一故事只有很少数的文本,零星出现于高棉、巽他岛(大巽他岛包括爪哇和苏门答腊诸岛)和日本。[19]我觉得此一故事很可能是通过巽他岛的转输进入高棉、中国福建地区和日本。如果仔细发掘的话,就会发现,存在着一个以巽他岛为次级传播中心的“龙穴脱险”故事的流播圈。
唐朝笔记小说中有几个马为巫士所魅而于夜晚自动出行的故事,如《太平广记》卷438引《宣室志》“韩生”条:
唐贞元中,有大理评事韩生者,侨居西河郡南,有一马甚豪骏。常一日清晨,忽委首于枥,汗而且喘,若涉远而殆者,圉人怪之……至明日,其马又汗而喘,圉人窃异之,莫可测。是夕,圉人卧於厩舍,阖扉,乃于隙中窥之,忽见韩生所畜黑犬至厩中,且嗥且跃,俄而化为一丈夫,衣冠尽黑,既挟鞍致马上,驾而去。行至门,门垣甚高,其黑衣人以鞭击马,跃而过,黑衣者乘马而去。过来既,下马解鞍,其黑衣人又嗥跃,还化为犬。圉人惊异,不敢洩于人。后一夕,黑犬又驾马而去,逮晓方归。圉人因寻马踪,以天雨新霁,历历可辨,直至南十余里一古墓前,马迹方绝。圉人乃结茅草斋於墓侧。来夕,先止于斋中,以伺之。夜将分,黑衣人果驾而来,下马,系于野树,其人入墓,与数辈笑言极欢……有一褐衣者,顾谓黑衣人曰:“韩氏名籍今安在?”黑衣人曰:“吾已收在捣练石下,吾子无以为忧。”褐衣者曰:“慎毋泄,泄则吾属不全矣。”黑衣人曰:“谨受教。”褐衣者曰:“韩氏稚儿有字乎?”曰:“未也。吾伺有字,即编于名籍,不敢忘。”褐衣者曰:“明夕再来,当得以笑语。”黑衣唯而去。及晓,圉者归,遂以其事密告以韩生。生即命肉诱其犬,犬既至,因以绳系。乃次所闻,遂穷捣练石下,果得一轴书,具载韩氏兄弟妻子家僮名氏,纪莫不具,盖所谓韩氏名籍也。有子生一月矣,独此子不书,所谓稚儿未字也。韩生大异,命致犬于庭,鞭而杀之,熟其肉,以食家僮。已而率邻居士子千余辈,执弧矢兵仗,至郡南古墓前,发其墓,墓中有数犬,毛状皆异,尽杀之以归。
《太平广记》卷460引《广异记》“户部令史妻”:
唐开元中,户部令史妻有色,得魅疾,而不能知之。家有骏马,恒倍刍秣,而瘦劣愈甚。以问邻舍胡人,胡亦术士,笑云:“马行百里犹倦,今反行千里余,宁不瘦耶?”令史言:“初不出入,家又无人,曷由至是?”胡云:“君每入直,君妻夜出,君自不知。若不信,至入直时,试还察之,当知耳。”令史依其言,夜还,隐他所。一更,妻起靓妆,令婢鞍马,临阶御之。婢骑扫帚随后,冉冉乘空,不复见。令史大骇。明往见胡,瞿然曰:“魅信之矣,为之奈何?”胡令更一夕伺之。其夜,令史归堂前幕中,妻顷复还,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问婢何以有生人气,令婢以扫帚烛火,遍然堂庑,令史狼狈入堂大瓮中。须臾,乘马复往,适已烧扫帚,无复可骑。妻云:“随有即骑,何必扫帚?”婢仓卒,遂骑大瓮随行。令史在瓮中,惧不敢动。须臾,至一处,是山顶林间,供帐帘幕,筵席甚盛,群饮者七八辈,各有匹偶,座上宴饮,合昵备至。数更后方散。妇人上马,令婢骑向瓮。婢惊云:“瓮中有人!”妇人乘醉,令推著山下。婢亦醉,推令史出。令史不敢言。乃骑瓮而去。令史及明,都不见人,但有余烟烬而已。乃寻径路,崎岖可数十里方至山口。问其所,云是阆州,去京师千余里,行乞辛勤,月余,仅得至舍。妻见惊问之久何所来。令史以他答。复往问胡,求其料理。胡云:“魅已成,伺其复去,可遽缚取,火以焚之。”闻空中乞命。顷之,有苍鹤堕火中。焚死,妻疾遂愈。
钱钟书已经指出过这类故事与格林童话中的故事非常类似。如果从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的角度观察,可以看出这实际上是民间文学中一个著名母题“帮助人的马”的一部分。这类故事中最为流行的应该是德国民间的《金子的幻想故事》,其中有一段提及魔鬼折磨一匹马,而这匹马原来是一个被魔法迷住的王子。后来,这匹马帮助男主人公成为国王的女婿。类似故事还有格林童话《野人》等。这些故事的一个核心情节就是一匹有魔力的或被魔法迷住的马帮助了主人公。AT分类法编号为类型314“变形为马的青年”。
上文所引的第二个故事特别富有启发性。这里胡人术士对此一巫术的解释与破解,以及乘坐扫帚飞行的情节都明显地暗示我们此一故事来自于西方。在中国现代民间故事中,尚有此一故事在流传,据丁乃通的搜集的材料,这一类型的故事至少有8例异文。
综上所述,欧洲的一些著名民间故事,很可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这一通道,在唐代甚至更早就传播到了中国,而马六甲、巽他海峡诸群岛在这些故事的传播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转输作用。
[1]见《民俗》第58期,1947年,转引自丁乃通,第148页,《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见蓝鸿恩,《德国的〈灰姑娘〉与广西壮族的〈达架〉》,载《广西日报》1980年6月19日;农学冠,《论骆越文化孕育的灰姑娘故事》,第38-44页,载《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3]李道恩,《舜象故事与叶限故事关系考辨》,第36-43页,载《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4]见丁乃通著,陈建宪等译,《中国和印度支那的灰姑娘型故事》,收入《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第115-149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同上文。
[6]见黎道纲《泰国古代史地考》,第1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7]参见
上一篇:数字时代的人文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