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到“主体"——“社群主义"文化批判(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具体说来,随着自发分工的形成、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人的社会活动成为人作为类的异化物而存在,人类劳动的“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 51(P.!>3 l人也就丧失了目己的目的和自由—主体丧失为特定社会的“自我”。因而,人的自由并不是直接被给予的,而是现实的、历史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即在人逐步占有人自身、占有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

    既然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自由的前提是社会自由,而它又是历史地实现着的,即“每一个单独的个人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51(Pa2,,归根结底,是受物质生活条件及其历史发展制约的。在异化的社会里,“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他们从“主动态变成了被动态” (恩格斯语)。然而,这又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而且也应当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47cPS>只有当社会生产高度发展,“以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为基础的、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人的实践本性得以实现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 l crno’这时,人类的自由与平等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自由是人类实践本性的必然表达,因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   [4](1'1?b)这里的“自为地存在着”,即是实践的否定性,亦即实践的整体性,因为整体性同时就是否定性,并因而才能具有自由。对实践只是从伦理或道德的角度来理解,这是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一直到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传统模式,“社群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麦金太尔也不例外。

这是由于他们把伦理或道德视为惟一的实践行为要求而使然。马克思主义在对黑格尔实践观进行批判性改造的基础上,将实践理解为改造世界的“人的感性的活动”,而不只是单一的伦理或道德活动。所以,实践才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同时,由实践这一特点所蕴含的否定性,是对任何现实的否定,所以,它没有、也不可能存在所谓逻辑先在性(这是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实践观的本质区别,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实践—现实地阶进”)以及由此而产生对自由的异化问题—在实践中,肯定性是对人隐匿地存在着、唯有在否定过程中人才能是显现着的存在,即人对现实(矛盾着的现实)的肯定性理解中包含着否定性的理解,亦即批判性的理解,因而,对实践着的人而言,实践必然地也就是他的自由。

    所以,马克思主义对人的主体性理解不是对权利的要求或期待,而是对权利的肯定中的否定,唯其如此,人作为主体才能称得上是自由的,反过来,这样的人的自由,才能被称为主体性。当今西方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家几乎都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利他主义的纯粹义务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其实,无论利他或利己,只要不导致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异化即为正义。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