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绪山语录辑逸与校注(上)(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6、9、11、12、13、16、26、31条为《圣学宗传》所无。《圣学宗传》27条语录中,第1、3、7、8、9、24条为《王门宗旨》所无,第2条在《王门宗旨》中则被分作第19、20、21、22四条文字。《明儒学案》26条语录中,第1、2、3、4、5、7、8、9、12、13、14、15、16、20、21、23、24、25、26为《王门宗旨》和《圣学宗传》所无,第17、18、19条文字在《王门宗旨》和《圣学宗传》中均作绪山门人拱极语,《明儒学案》则以为绪山语。《王门宗旨》和《圣学宗传》虽前后所收绪山语录有所差异,但两书共收的绪山语录有25条,《王门宗旨》与《明儒学案》共收的绪山语录只有7条,《王门宗旨》、《圣学宗传》与《明儒学案》共收(包括《圣学宗传》与《明儒学案》共收)的绪山语录仅有5条。由此可见,除《钱绪山遗文抄》外,现存绪山语录的文献依据,当以《王门宗旨》、《圣学宗传》和《明儒学案》这三书最为重要。

需要指出的是,周海门所选绪山语录与黄宗羲颇有不同,但由此亦可见海门所选绪山语录必然相当可靠。对此,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的证据来加以论证。首先,从孙奇逢《理学宗传》中11条语录完全取自《圣学宗传》来看,至少夏峰应当认为海门所选语录无伪,至于取舍的不同,不过是反映了夏峰与海门学术思想立场的差别。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以梨洲之博学多闻,若海门所选绪山语录不可靠,梨洲必当有所辩驳。但梨洲只是批评海门《圣学宗传》“扰金银铜铁为一器,是海门一人之宗旨,非各家之宗旨也”,[12]反而恰恰说明海门所选绪山语录真实无疑。梨洲《明儒学案》中所收绪山语录与《王门宗旨》、《圣学宗传》多有不同,只能说同样是梨洲与海门学术思想颇有差异的反映。事实上,梨洲不仅与海门宗旨不同,更在有违学术思想史真相的情况下,于《明儒学案》中将本属浙中王龙溪一脉的海门划归梨洲判为王门异端的泰州学派。[13]梨洲此举,是不免于当时的学派之争和儒释之辨的忌讳。但对于我们目前客观的学术研究来说,则不存在学派之争与儒释之辨的问题。由于《明儒学案》的影响所及,几乎成为如今治明代儒学思想史的经典和文献依据,在研究绪山的思想时,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大概便很少有人还会考虑到还有与《明儒学案》收录差别颇大的其它文献。因此,要全面深入研究绪山的思想,掌握绪山的语录作为基本的文献依据时,我们还必须充分注意《王门宗旨》、《圣学宗传》中所收绪山语录的史料价值。从中,我们会看到绪山与龙溪的差异并不像通常所以为的那样大,至少不是象天泉证道中那样的对立。譬如,龙溪秉承阳明之说以良知心体为“无善无恶”,绪山亦以良知心体为“无善无恶”;龙溪不避讳引用佛家之语,绪山亦引佛家之语;龙溪常以“空”、“无”、“虚”、“寂”形容良知心体,绪山亦有此类话头。当然,这并不是要否认龙溪与绪山在思想上的差异,而是希望籍此提醒研究者不要仅凭天泉证道的印象就认为绪山与龙溪在思想上缺乏共同之处,更不要将对绪山思想的理解仅仅局限在天泉证道时的论说。对于龙溪与绪山双方思想的同异,需要根据全面的材料做深入的研究方可了解。

吉田公平先生《钱绪山遗文抄》中汇录的50条语录,在笔者撰写本文之前,应当说对绪山的语录收集最全。据笔者对50条语录的考察,吉田公平先生除了《证心录》没有见到外,[14]所汇录的50条语录显然是也以《王门宗旨》、《圣学宗传》、《理学宗传》和《明儒学案》为根据的。但是,《证心录》所收绪山语录除了3条(本文第58、59、60条,原书第2、4、5条)为这四种文献所无之外,其余2条分别在这四种文献中均可以找到,因此,除去《证心录》中那3条之外,笔者辑录的绪山语录本应当在数量上与吉田公平先生相同。可是,在本文中,笔者共辑录绪山语录60条,除去《证心录》中3条为吉田公平先生未见之外,仍然多出7条。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在笔者多辑录出的这7条语录中,即本文辑录绪山语录第18、19、20、21、22、34、35条,前5条《王门宗旨》、《圣学宗传》中都有收录,且第18条还被《理学宗传》和《明儒学案》同时收录,第34条收于《圣学宗传》、第35条同时收于《圣学宗传》和《理学宗传》。因此,这7条语录都应当为吉田公平先生所知所见。之所以没有将这7条语录收录在内,吉田公平先生并未说明原因。事实上,在这7条语录之中,第19、20、21、22条语录内容完全等同于绪山的〈天成篇〉,[15]换言之,第19、20、21、22条语录是将〈天成篇〉分解而成的。由于在《钱绪山遗文抄》中,〈天成篇〉已经被单独放在了〈语录〉之前〈序说〉的部分,因而绪山语录中不再收入,或许是避免重复的缘故。而第35条语录,在内容上与绪山的〈复杨斛山书〉中部分内容颇有重复,两相对较,可知当为从〈复杨斛山书〉中节录。吉田公平先生未将其收入语录部分,或许因为此条内容本非语录,加之《钱绪山遗文抄》的“书简”部分已收〈复杨斛山书〉。这样看来,在本文多出的7条语录中,其实第19、20、21、22、35条语录的内容被以另外的形式收入了《钱绪山遗文抄》,被吉田公平先生忽略的语录为第18、34条。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文较之吉田公平先生《钱绪山遗文抄》“语录”部分多出的这7条之中,只有第18条为《明儒学案》收录,其余6条均不为《明儒学案》所取。由此可见,黄宗羲当时在编《绪山学案》时便有意不取这6条语录。如前所述,这当然不是因为黄宗羲认为这6条语录不可靠,那样的话,黄宗羲一定会指出来,而是因为学案体本身就是选集的形式,编辑者可以有所取舍。至于取舍之间,当然反映了编辑者自己的学术立场和标准。

总之,只有尽可能全面地占有材料,将《王门宗旨》、《圣学宗传》、《明儒学案》以及《证心录》、《理学宗传》等文献中有关绪山的思想材料整合起来,才能为深化现有的研究创造条件。而通过绪山语录的辑逸和校注,笔者力求在现有的条件下为绪山文献的整理和重建工作有所贡献,为推进绪山思想的研究奠定一个初步的基础。当然,绪山尚有书信、序文及杂记若干,笔者亦一并辑出并加校注,然限于篇幅,此处不及。



钱绪山语录

1、

今之讲学,与学校之士言,曰:吾有举业,未瑕及也;与缙绅之士言,曰:吾有簿书,未瑕及也;与乡居之士言,曰吾有家务,未瑕及也。然则何时而后可以讲学耶?必去举业、去簿书、去家务而后可以讲学,须是出家为释子道流。然释子道流亦未尝无事天下,安得无事(天下)之人而与之论学乎?必无事之人而后可与论学,然则所学者竟何事耶?(舜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善之地。耕稼陶渔不妨其作圣。然则人称无暇者,非学妨人,人自弃于学耳。)

注:1、《王门宗旨》第1条。

2、《圣学宗传》第26条。

3、《理学宗传》第11条。文同《圣学宗传》。

4、《明儒学案》无。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20条。

7、括号内文字《圣学宗传》、《理学宗传》无。

2、

诸君坐中有为师长用功久者,有为子弟相携而至者,亦有闻风而至者,且各将此念究竟,原从何处发来。若真从要明心性,复还真元,以植立天地,只此一念,便与尧舜三王孔颜相接。从此无间,就时时在尧舜三王孔颜路上,便是参天两地、瞬息千古矣。若尚有别念憧憧在内,便是立志未一,纵在此讲说,不过长得知见,于心性何益?此道昭察,人人具足。百姓日用,即是此道,只是不知。仁智所见,即是此道,又住于见了。此君子之道所以鲜也。

注:1、《王门宗旨》第2条。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无。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21条。

3、

吾人要入圣贤堂室,须认取圣人真面目。佛家设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