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婚儀的再檢討(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筆者在《唐禮摭遺》一書中業已指出,納徵之“六禮”正式採用上述物品並不始于唐。察《通典》卷五八《公侯士大夫婚禮》稱後漢鄭衆有《百官六禮辭》,“大略因于周制“,並說明“其禮物,凡三十種”,內即有玄纁、羊、雁、清酒、白酒、粳米、稷米、蒲、葦、卷柏、嘉禾、長命縷、五色絲等等,知某些禮物的採用東漢已然,這正符合書儀的說法。而據《晉書》卷二一《禮下》記晉太康八年(287)有司奏“婚禮納徵,大婚用玄纁束帛,加珪,馬二駟。王侯玄纁束帛,加璧、乘馬。大夫用玄纁束帛,加羊”,並奏古者“諸侯加大璋。可依周禮改璧用璋。其羊雁酒米玄纁如故。諸侯婚禮,加納采、告期、親迎各帛五匹,及納徵馬四匹,皆令夫家自備。惟璋,官爲具致之”;則羊雁酒米等至少晉制已定。前揭《宋書》卷一四《禮一》記王彪之爲晉穆帝納後定六禮版文,其納徵版有“以玄纁皮帛馬羊錢璧,以章典禮”語。晉孝武帝納王皇后,“其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皆用白雁白羊各一頭,酒米各十二斛。唯納徵羊一頭,玄纁用帛三匹,絳二匹,絹二百匹,虎皮二枚,錢二百萬,玉璧一枚,馬六頭,酒米各十二斛,鄭玄所謂五雁六禮也。其珪馬之制,備物之數,校(較)太康所奏,又有不同,官有其注。”此後宋制顯然多沿其舊。另外《隋書》卷九《禮儀四》記後齊聘禮,“一曰納采,二曰問名,三曰納吉,四曰納徵,五曰請期,六曰親迎。皆用羔羊一口,雁一隻,酒黍稷稻米麫各一斛。自皇子王已下,至於九品,皆同。”唯未言及玄纁,而且也不言六禮有別,是南北婚禮皆略同于晉制而有增省。值得注意的是這裏從鄭衆始,六禮已與財物混同一處,並以財物作爲中心,當是唐人稱聘財爲“六禮”的來源。

唐代納徵之禮繼承魏晉南朝之制還可以“誕馬”來說明。《唐會要》卷八三《嫁娶》和《冊府元龜》卷五八九《掌禮部·奏議一七》兩處,記建中元年十一月敕令禮儀使顔真卿與博士及宗正卿李琬、漢中王瑀、光祿卿李涵“約古今舊儀,及開元禮,詳定公主郡主縣主出降覿見之儀”,時顔真卿等商定禮制提出:“又婚禮皆用誕馬,在禮經無文。按《周禮》玉人有璋,諸侯以禮聘女;《禮》云玉以比德,今請駙馬加以璋,郡主婿加以璧以代用馬。又其函書,出自近代,事無經據,請罷勿用。”帝“皆從之”。函書即前所論通婚函書。誕馬晉、宋以來多見於皇家鹵簿。據程大昌《演繁露》卷三稱“《宣和鹵簿圖》有誕馬,其制用色帛,周裹一方。氈蓋覆馬脊,更不施鞍”,認爲誕馬就是不施鞍轡的袒馬,也稱但馬。這裏顔真卿所說誕馬自然是用作婚禮所送禮馬。和晉制王侯納徵用馬一致。據《大唐開元禮》卷一一六《嘉禮·公主降嫁》納徵條稱使者有“以玉帛乘馬請納徵”之語,還有“主人還阼階東,左右受玉帛於序端,受馬者自左受之以東,牽馬者既授馬,自前西出”的一套儀式。此禮也見於同書太子、親王納妃和官員婚禮,是《開元禮》對納徵用馬也有正式規定,而如果用“周裹一方”色帛裝飾的誕馬一定是爲了使婚禮顯得更加體面。

除了說明禮物內容及其含義外,書儀還特別指示要有秋木製作的納徵版兩塊,“長尺二,廣五寸,厚三分”,象徵千秋、十二月、五行、天地人。一塊版上書明“君有嘉命則(貺)[某]室也,厶婿父名敬依先曲,玄纁束帛羊雁旨酒”、“謹遣某官姓某乙再拜”及“納徵”三行字;其包裝“須青一尺二寸,裹其版子,背頭向字”。另一版卻要“半腸之內,鑿作卯頭,裹三道白線纏之,如(加)蠟封其線上,注作‘全’字,題云‘某官大門下合姓頓首叩頭’,或云白書。”如前所述有蠟封和“全”字封題是函封的最高規格,而版的尺寸和象徵含義也與前之通婚書函相應。據《通典》記鄭衆《百官六禮辭》道:“六禮文皆封之,先以紙封表,又加以皁囊,著篋中。又以皁衣篋表訖,以大囊表之。題檢文言:謁篋某君門下。”此外三十種禮物“各內有謁文,外有贊文各一首。封如禮文,篋表訖,蠟封題,用皁帔蓋於箱中,無大囊表,便題檢文言:謁篋某君門下。便書贊文,通共在檢上”。東晉王堪也有《六禮辭》,“並爲讚頌”。其儀則是“於版上各方書禮文、婿父名、媒人[名]正版中,納采于版左方。裹以皁囊,白繩纏之,如(加?)封章,某官某君大門下封,某官甲乙白奏,無官言賤子。禮版奉案承之。酒羊雁繒采錢米,別版書之,裹以白繒,同著案上。羊則牽之,豕雁以籠盛,繒以笥盛,采以匳盛,米以黃絹囊盛。米稱斛數,酒稱器,脯臘以斤數”。此稱納采,實亦納徵。可見六禮辭也好,六禮儀也好,從送禮的角度就是納徵,而且從漢至晉,其儀有漸。史睿《敦煌吉凶書儀與東晉南朝禮俗》一文已指出,書儀無論是納徵兩版及分三行書寫的內容方式,抑或是禮物及其包裝等都與之幾近一致,而且稱“大門”(指已故祖父)是東晉南朝以來的稱謂,官族和門族並稱體現了士大夫婚宦並重的觀念[⑧]。敦煌P.2619杜友晉《新定書儀鏡》也有“下函六禮儀”殘目,此“下函六禮儀”不同於同卷婚書,可以知道其婚禮儀注大都是吸收採用東漢魏晉以降大族創立的制度。納徵書直到宋人仍有繼承。如前揭《送定書》或者《二程文集》中之《定親書》從內容看都是爲納徵所用[⑨],宋人又改稱納徵爲納幣,故《華陽集》也有《丁宅納幣書》、《答錢宅請期書》,說明納幣(或納徵)、請期宋人也有用書的。

納徵或云納聘財是婚禮的進一步確定。前揭《唐律書儀》卷一三《戶婚律》“諸許嫁女,已報婚書及有私約“條下,又規定“雖無許婚之書,但受聘財,亦是。”《疏議》解釋此條謂:“婚禮先以娉財爲信,故《禮》云:‘娉則爲妻。’雖無許婚之書,但受聘財亦是。”也即即使沒有婚書,只要收聘財也不得反悔,而且聘財不以收多少爲限。所以白居易在“得乙女將嫁于丁,既納幣而乙悔,丁訴之,乙云未立婚書”一判中有“婚書未立,徒引以爲辭;聘財已交,亦悔而無及”語[⑩],說明聘財可以和婚書起到同等作用。《太平廣記》卷三四二《華州參軍》(出《乾●子》)記華州參軍柳氏“自備數百千財禮”偷娶崔氏,但崔氏先已許婚王氏,儘管柳氏與崔已成婚,訟於官後仍然“公斷王家先下財禮,合歸王家”;是爲一例。

又按禮經規定,問女子名的問名和占卜婚姻的納吉者本應在納采以後進行,據司馬光《書儀》解釋問名乃是賓(使者)禮節性地問“女爲誰氏”,而女方家長答曰“某不敢辭,女氏第幾”;納吉則是“歸卜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於是定計”。但既有通婚書,則女子之名、行第等應當早已打聽到了,而如果不卜得吉兆,婚約又怎能締結?於是司馬光又解釋說“前已卜矣,於此告女家已成六禮也”,說明兩者其實已徒有虛名。所以《家禮》卷三有曰:“古禮有問名納吉,今不能盡用,止用納採納幣以從簡便。”而從前引漢魏制度的六禮儀,及敦煌S.1725書儀強調納徵的“六禮”和張敖書儀對於送婚書過程的細緻描述,足可證明納采與納徵(或納幣)早已是婚禮最實質性的內容,同時也說明婚禮簡化的傾向從東漢至唐代已很明顯。另外前揭東晉王堪既已將納徵版寫作納采,而司馬光《書儀》和宋代的禮書雖然都明確將兩者區分爲兩項內容,但從張敖書儀中大事渲染隨同婚書的禮物卻不另言納徵看,民間也可能早已將送婚書的“納采”和送財禮的“納徵”合在一道,所以納採納徵實際常常不分,甚至納徵有時也被混稱爲納采。而且《唐律疏議》既說聘財可以取代婚書,可見一些普通百姓本來就是沒有婚書的。聘財遂成爲婚姻唯一的證據和最重要的保障,所以才會出現前揭唐人完全將納徵中的六種禮物稱作“六禮”的情況。而這一點和民間重財禮的風尚也是頗相一致的。事實上所謂六禮只有象徵意義,真正的財禮並不一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