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莹小说及其历史遭遇和文学地位(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29

  先从南宋时曾发生过一起与文莹相关的“笔墨官司”说起。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载有“《笔谈》、《清话》载庞庄敏、梁适事是非”一则,先引《梦溪笔谈》所载庞籍(谥庄敏)应对仁宗关于次公名义之问;次引《玉壶清话》“梁丞相适始任刑详”条,以对仁宗之问者为梁适,并载其进用始末。吴曾最后总结云:“二家所说为不同。然以予观之,庄敏所见知于仁宗,不专乎此。以《清话》所载梁适为是,而《笔谈》为非,可也。”吴曾此书成于绍兴二十四至二十七年(1154-1157),晚于朱弁之书而早于洪、周之书。此条文字,吴曾仅有取舍,而无考证。显然,吴曾对文莹其人其书不持偏见,而信从其说。

  李吕《澹轩集》有《书笔谈后》,文末批评《能改斋漫录》云:“《玉壶清话》载此事,谓梁适;吴曾《漫录》载此不辨所以,但谓非适云云。”李吕(1122-1198),邵武军光泽人,与朱熹为友。嘉泰三年(1203)周必大志其墓,亦颇赏其人。李吕此文,实与吴曾做法相似而相反。他基本赞同沈括之说,而否定文莹之说,然亦未辨其所以。他尽力考证汉代字“次公”人物及其取字意义,只是假设让庞籍回答仁宗之问,能更圆满得体。故其文虽否定文莹、吴曾之说,但未提出任何证据;其文语气尚为平和,未作斥责语。李吕此文不知作年,只能推测作于《能改斋漫录》成书(1157)以后至庆元四年(1198)李吕卒前,故此文或未受洪迈、周必大二书指斥文莹的直接影响,但其学术倾向无疑与洪、周相近。

  继李吕之后,又有成书于嘉定十七年(1224)的赵与时《宾退录》,对《玉壶清话》此条提出异议,并指斥文莹、吴曾“妄言”、“不深考”。该书有云:“容斋辨陈正敏之妄,梁颢非八十二登科,是矣。与时因记《玉壶清话》载:‘仁宗问梁适:‘卿是那个梁家?’适对曰:‘先臣祖颢,先臣父固。’上曰:‘怪卿面貌酷似梁固!’’按《国史》,适乃颢之子,固之弟。小说家多不考订,率意妄言,观者又不深考,往往从而信之。”可知此条乃受洪迈《容斋四笔》“梁状元八十二岁”条启发而作。的确,宋代诸史皆称梁适为梁颢之子、梁固之弟,而《玉壶清话》此条则称梁适为梁颢之孙、梁固之子。

  文莹此误与前文所考源于原始文献的性质不同,极可能出于笔误。赵与时也可谓抓住了文莹的一处“硬伤”。他指斥文莹说:“小说家多不考订,率意妄言。”此语与洪迈批评“文莹多妄诞,不足取信”,及周必大批评文莹“小说多妄,其来久矣”,正一脉相承。赵与时所谓:“观者又不深考,往往从而信之。”则是矛头直指吴曾《能改斋漫录》,又与李吕遥相呼应。

  不过,关于“梁适事是非”这一学术公案,似乎未因赵与时发现了文莹的一处错误而告终结。

  南宋时期与洪迈、周必大同时而享有盛名的史学家王称已在其《东都事略·梁适传》,李焘在其《长编》“康定元年夏四月丁亥”条,都将应对仁宗次公之问者记为梁适,即不从《梦溪笔谈》所称庞籍之说,而取文莹《玉壶清话》所称梁适之说。王称《东都事略·梁颢传》已明白记述梁颢“子固,继世擢第一,为直史馆,早卒。固弟适,相仁宗,自有传。”同书《梁适传》又云:“梁适字仲贤,颢之子也。”

  《东都事略》成书早在洪迈《容斋四笔》、赵与时《宾退录》以前。洪迈修《四朝国史》时曾请朝旨命王称将《东都事略》进献史馆以备参考,王称也因进献此书而得官。故洪迈《容斋四笔》、赵与时《宾退录》的上述考证发明,其实早在《东都事略》中已辨明。后来《宋史·梁适传》基本内容即取自《东都事略·梁适传》,将应对仁宗次公之问者,亦记为梁适。

  李焘《长编》总体成就历来为学者推重,但《长编》在取材文莹著作方面,却颇为人非议。《长编》及其《考异》、分注多引用《湘山野录》、《玉壶清话》(李焘所引文莹二书,或称《湘山野录》、《湘山录》、《野录》、《玉壶野史》,或径称僧文莹),今本《长编》虽非完帙,然据其注明征引文莹二书者已多达十余条,其暗用而未注明出处如上考梁适之事者,亦当不少。由此可见李焘对文莹二书史料价值甚为重视,与洪迈、周必大等之苛责批评,对比鲜明;李焘与洪迈、周必大皆有良好的私交,他们对文莹其人其书的不同态度,正与他们所操学术、思想不同有关。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洪迈、周必大等对文莹人品、著作的否定,实际上也是对李焘等看重文莹著作的一种学术回应。

  李焘因采用文莹的著作,在后世也遭受了不少攻击。如元人黄溍《辨史十六则》有一条专为批评李焘《长编》舍正史而取《湘山野录》而作。

  黄溍所言之事,在今本《长编》卷42至道三年(997)十二月,此条文字后附有《考异》,注明此据《朝野杂编》修入。《朝野杂编》,仅《宋史·艺文志》著录曰:“成材《朝野杂编》一卷。”其他文献未见载录,其人其书不详。很可能《朝野杂编》与《湘山野录》并载其事,李焘仅注明引自《朝野杂编》;而黄溍可能未见《朝野杂编》其书,而直接称李焘用《湘山野录》修入,并批评李焘不当用文莹小说,显得有“栽赃”之嫌。李焘注仅引《朝野杂编》,很可能李焘判定《朝野杂编》成书于《湘山野录》之前。此例既可视作李焘暗用文莹著作之例,也可视作文莹摭拾杂史文本之证。不过,《宋史·李焘传》之传论,对李焘择用文莹等小说、野史的做法尚能理解包容,有谓:“《长编》之作,咸称史才,然所掇拾或出野史,《春秋》传疑传信之法然与!”其识见似在黄溍等人之上。

  总之,由于南宋知识界对文莹及其著作的评价已划为两派,其分歧在后世亦未能弥合,故仍表现为褒贬参半、好恶并存。大体肯定文莹其人其书者,认为其人能“留心当世之务”,为方外之士中所少有,认为其书于文史著述可资参考。如吴任臣《十国春秋凡例》所列参考书,即有《玉壶清话》;查慎行《苏诗补注》所列采辑书目,乃有文莹二书;厉鹗《辽史拾遗》于文莹二书多明引、暗用之例。在文莹二书的多种序跋中,尤以鲍廷博《玉壶清话跋》最具代表性,其评赞文莹及二书有云:“工诗,喜藏书,尤留心当世之务。老归荆州金銮,纪述一时闻见,成《湘山野录》一书,称史材焉。是书亦所撰,体例略同……盖方外之士所未有也。”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评《玉壶清话》即基本援用了鲍廷博跋语。

  否定文莹其人其书者,亦不过沿用洪迈、周必大所谓“妄诞”、“不足取信”的旧说,如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批评《湘山野录》记王钦若事“诞谩不足信。”又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评《湘山野录》云:“多传闻失实,不足取信。”综上可知,两派论争的焦点在于文莹其人其书是否公正、可信,即主要从道德人品与史学价值的角度展开讨论,而基本忽略了从文学的角度,尤其从“小说”文体的角度来观照其文学意义,并显示出对“小说”文体粗暴、简单否定的倾向。这无疑与古代“正统”学者多重经史而轻文学、小说的学术观念深有关系。

  三、文莹小说的文学地位

  讨论中国传统子部“小说”,我们常为一个关键问题所困扰,即我们不能确信我们所讨论的作品是否为真正的“小说”作品。因为现代汉语语境中“小说”概念,正如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文学”概念一样,其语义、内涵主要取于西语“小说”(Fiction;Story;Novel)的概念语义,而非中国传统“小说”概念所指的意义。中国古代“小说”文体丰富、多样,《郡斋读书志》曾将“小说”分为四类:志梦卜、纪谲怪、记谈谐、记人善恶。《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类之序言则将“小说”分为三类:叙述杂事、记录异闻、缀缉琐语。若与西方小说概念比较,中国古代“小说”之“记录异闻类”略与Fiction重在强调“虚构性”相近,“叙述杂事类”略与Story重在强调“故事性”相近,而“记录异闻类”之“志怪传奇”以及“缀缉琐语类”之“谈谐”则略与Novel重在强调“新奇性”近似,但又各具体制特色,异同并见,不可强合为一。若以西方小说观念讨论中国古代“小说”必然多有抵牾,让人有方圆凿枘之感。我们完全可以放弃在西方“文学”概念与美学视野的规定下而确立的现代汉语语境中的这一“小说”观念,尝试以中国传统“小说”的观念,展开符合中国古代“小说”文体之“实”的相关研究。

  一旦我们转变以西方小说观念衡量中国古代“小说”的做法,则很容易判定文莹《湘山野录》、《玉壶清话》正是中国古代“小说”文体中的典型作品。《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经籍考》、《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均将其归入子部小说类,即能有力证明其“小说”身份。以晁公武之小说“四分法”来划分,文莹这两部“小说”都属于“记人善恶”类;以四库馆臣之小说“三分法”来划分,文莹这两部“小说”都属于“叙述杂事”类。

  中国古代“叙述杂事”类文言小说,具有很浓的“杂文学”色彩,它一方面与子、史关系密切,包含有一定的思想性与历史纪实性,同时又具有“杂陈神怪”、“虚构附会”、“迂诞依托”等文学性,追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金克木《文体四边形》一文在总结中国古代文体的变化,谈及史书时曾说:“‘正史’几乎全是官修。新朝的第一件事便是修前朝史,因为涉及本朝,有忌讳。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