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宋濂等编《洪武正韵》①云:“上以旧韵起于江左,多失正音,乃命翰林侍讲学士乐韶凤与诸廷臣以中原雅音校正之。”不过,虽标榜以“中原雅音”为正音标准,《洪武正韵》问世之后并没有得到世人认可,杨时伟《洪武正韵笺》:“《洪武正韵》分合舛误,窒碍难通,虽以天子之尊,传国十余世,悬是书为令甲,而终不能使行于天下。二百六七十年中,若存若亡,无人置议。”究其原因,是因为该书“存雅”太过,受《洪武正韵》影响而成的章黼《并音连声韵学集成》云:“中原雅音以浊音更作清音及无入声。”然《洪武正韵》却保留全浊声母,设立独立的入声韵等。同时,通过分析《洪武正韵》内部及相关材料,也可以看出它“求正”的一面。例如八十韵本《洪武正韵》除声母系统简化、韵部合并等特点外,还有:“遮、者、蔗”分立,“支、微、齐”分立,大部分全浊上声变作去声,清浊声母相混等特点。这种种现象都需要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如《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并音连声韵学集成》等文献才能解析出来。
参考文献:
冯蒸2002唐代方音分区考略,《龙宇纯先生七秩晋五寿庆论文集》,台湾学生书局。
高本汉2007/1940《中国音韵学研究》,赵元任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耿军2013《元代汉语音系研究--以〈中原音韵〉音系为中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耿振生1992《明清等韵学通论》,语文出版社。
胡以鲁1913《国语学草创》,商务印书馆。
黄笑山1995《〈切韵〉和中唐五代的音位系统》,文津出版社。
黎新第1995近代南方系官话方言的提出及其在宋元时期的语音特点,《重庆师院学报》第4期。
李新魁1991论近代汉语共同语的标准音,《语文研究》第1期。
李新魁1998近代汉语读书音与口语音的差异,《李新魁教授纪念文集》,中华书局。
李新魁2005《中古音》,商务印书馆。
罗常培1959论龙果夫的《八思巴字和古官话》,《中国语文》第12期。
鲁国尧2002“颜之推谜题”及其半解(上),《中国语文》第6期。
鲁国尧2003“颜之推谜题”及其半解(下),《中国语文》第2期。
麦耘1999隋代押韵材料的数理分析,《语言研究》第2期。
宁忌浮1997《古今韵会举要及相关韵书》,中华书局。
宁忌浮2009《汉语韵书史》(明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邵荣芬2008《切韵研究》(校订本),中华书局。
沈建民2007《〈经典释文〉音切研究》,中华书局。
孙志波2015《初唐汉语音韵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王力2008/1985《汉语语音史》,商务印书馆。
杨耐思1981《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叶宝奎2001《明清官话音系》,厦门大学出版社。
尉迟治平2011《先飞集--尉迟治平语言学论文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张鸿魁2007语音规范化的历史经验和“官话音”研究,耿振生主编《近代官话语音研究》,语文出版社。
张卫东1998试论近代汉语南方官话的形成及其地位,《深圳大学学报》第3期。
张卫东2014再论威妥玛《语言自迩集》:现代汉语史之起始标志,张西平、柳若梅编《国际汉语教育史研究》,商务印书馆。
张玉来1986略论《韵略汇通》的几个问题,《山东师大学报》第4期。
张玉来1998论近代汉语官话韵书音系的复杂性,《山东师大学报》第1期。
张玉来1999《韵略易通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
张玉来2000汉语民族共同语形成问题,《汉语音韵学第六次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
张玉来2007近代汉语官话语音研究焦点问题,耿振生主编《近代官话语音研究》,语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