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方法
1. IVF-ET程序: 所有患者按我中心常规方案进行,即应用垂体降调节长方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商品名:达菲林,法国益普生公司)/促性腺激素(Gn, 商品名:果纳芬,瑞士雪兰诺公司)/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瑞士雪兰诺公司)序贯方案)进行促排卵,定时经阴道超声(ALOKA IP-1233型超声仪,探头频率7.2 MHz)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至卵泡成熟(超声实时显像见双卵巢内有1个以上卵泡直径大于18 mm时),当天使用hCG10 000 IU肌肉注射,36 h后回收卵母细胞,培养4~6h后进行体外受精,42~45h后根据本中心采用的胚胎评分系统选择优质胚胎进行胚胎移植。
2. 激素测定:分别在治疗前月经周期第2∽3天和hCG注射日当天上午8~9时取静脉血3ml分离血清,测定血清FSH、LH、E2、PRL水平。测定采用化学微粒子酶联免疫发光法(Architect Axsym System,美国)进行。
FSH测定的灵敏度为0.37IU/L,批内变异3.65%~7.64%,批间变异2.13%~5.93%。
LH测定的灵敏度为0.07mIU/L,批内变异4.28%~4.57%,批间变异0.00%~2.49%。
E2测定的灵敏度为20 pg/ml,批内变异4.0%~10.9%,批间变异0.00%~6.40%。
PRL测定的灵敏度为0.02 ng/ml,批内变异3.33%~9.66%,批间变异0.00%~3.91%。
3.临床资料收集:在IVF-ET治疗周期收集以下资料:病人年龄、不孕原因、不孕年限、周期第次、获卵数、受精数、卵裂数、移植胚胎数、妊娠结局等。
4.结果判定
临床妊娠为尿hCG阳性且B超检查示子宫内有妊娠囊或流产病理检查发现绒毛[1]。
三、分组方法
根据HCG日血清PRL值分组,参照PRL正常值为<30pg/ml[2],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PRL≤30pg/ml(A组),30~≤60pg/ml(B组),>60~≤90pg/ml(C组),>90pg/ml(D组).
四、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Chi-Square、组间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Stepwise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结果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202个周期,其中IVF 135个周期,ICSI 67个周期,ET周期为184个(
7个因取卵数超30个全部胚胎冷冻,2个因取卵数为0,4个因无受精,5个因胚胎未分裂).观察对象的年龄平均32.42±4.75岁(22~47岁);不孕年限5.34±3.83年(1~16年);基础血清FSH平均6.16±2.91 IU /L (1.02-26.37IU/L );基础血清E2平均41.73±24.59IU /L(10~161IU/L);基础血清PRL平均16.60±6.34 ng/ml (2.42-29.98 ng/ml)。各组之间年龄、不孕年限、基础血清FSH、基础血清E2、基础血清PRL等经方差分析,P>0.05, 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各组的病因构成比,经χ2 检验, P>0.05,无统计学意义。体外受精周期第次构成比,经χ2 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