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自由观的生存分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批判便是“第三者”问题,或称无穷后退问题。简单来说可以这样展开。当某人说他认识到善时,问题便可提出,根据什么我们可以说他所认识到的善是真正的善?如果说他的善知识是从善理型而来,与善理型相似,那么我们如何来判断他的善知识和善理型是相似的?如果我们判断这两者的相似性是根据相似理型,同样,问题可以提出,这相似理型和善理型及善知识之间的相似性又是由谁来保证?这类推论可以无限延续,从而有无穷的第三者出现。问题于是转化为,对于我们的善知识是否为真,究竟什么是最终标准?柏拉图发现我们似乎无法提供这样一个最终标准。
另一个批评来自怀疑主义。塞克斯都.恩披里可在他的《皮罗主义概要》一书中用了相当的篇幅来证明独断论关于真理的断言不能成立。[4]其中一个非常有力的论证是:当我们说一种善知识和善理型相似时,我们必须拥有关于善理型的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已经拥有了善理型的知识,我们就不必追求善知识。如果我们因缺乏善而必须追求善知识,因而我们没有善理型的知识,所以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善知识和善理型作比较,从而无法证明我们的善知识是否为真的善知识。
如果人在生存上不能不追求善,而人又无法追求到善,那么人就是悲剧性的动物。古希腊戏剧中的悲剧对这一生存困境有深刻的体验。在哲学上追求摆脱这一生存困境的努力还有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哲学和斯多亚主义者的伦理沉思。然而,真正具有冲击力的回答来自于《约翰福音》。
《约翰福音》一开始就把人和神划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神是永恒的,有生命的,明亮的,而人则是在黑暗中并且拒绝光(即神)。这两个世界的划分虽然和柏拉图的两个世界划分不尽相同,但它们的相似性却也不难看到。也就是说,柏拉图的理型世界和神的世界有相似之处,而感性世界则和人的世界有共同地方。因着这相似性,一些早期教父,特别是亚力山大里亚的奥利根(Origen)便借用柏拉图的一些哲学术语来解释基督教的宇宙论。但是,我们注意到,基督教对这两个世界的关系的处理是完全独特的,并为柏拉图在善问题上所陷入的困境指出了一条生路。为了讨论方便,以下讨论仅限于《约翰福音》。
《约翰福音》从拯救概念出发来谈论这两个世界的关系。对于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来说,他只知道黑暗中的事情,并本能地拒绝黑暗以外的其它事情。从人自己出发,人是不可能走出黑暗的。因此,即使人在本性上追求善,如果他在黑暗中完全不知善,他就不可能得到善。这种情况在《约翰福音》的序言中被描述为:黑暗对光的完全拒绝。实际上,如果光自己不主动进入黑暗,人在黑暗中是不可能知道“光”的存在的。而且,当光进入黑暗中时,人也不会认为这光是善的,因而不会接受它。
然而,这个光真的来到了人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的道成肉身。[5]道成肉身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光自身即绝对的善是存在于黑暗即人的世界以外的,因而如果它不成为人的样子一同在黑暗中,并告诉人们关于光的存在,那么人就永远不会知道光的存在。因此,如果这光真的要告诉人们关于光的事情,它必须完全成为人的样子。另一方面,光自身来到黑暗中是要告诉人们关于光的世界。因此,如果它真的是从光那里来的,它必然把人带向光;因为它本身是就是属于光的。也就是说,这“道成肉身”在我们人的眼中看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当这个人宣讲关于光的事情并领人走向光时,他又和别的人不一样,因为他知道光并只向光移动。这样一种关系,《约翰福音》称为见证。
问题在于,人不知何为光,当这个道成肉身的人宣讲光的事情时,人如何能够判别这是真实的关于光的知识呢?我们在古希腊哲学遇到的那个生存困境,这里仍然能够遇到。很显然,许多人都自称拥有真理,能够给人带来善,我们根据什么来判断这个道成肉身的人所宣讲的是真理,是善,是真光呢?
《约翰福音》告诉人们,这道成肉身的人就是耶稣。耶稣是个平常人,自幼习木匠。但是,他自称从天国(光的世界)而来,并召唤人们跟随他进天国。我们人都生活在人的世界(黑暗)里,对天国并无任何知识,对于耶稣的这种召唤的本能反应是觉得可笑。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是向往善的,而且我们还都自认为多少知道一些关于善的事情的。特别是,我们的善知识(在黑暗中的善知识)不包含任何关于天国的知识,因为我们只知道黑暗中的事情。因此,如果运用我们已有的善知识来评判耶稣的召唤,我们只会把耶稣的说法宣判为“错误”或“异想天开”。
人的这种本能反应给人带来的后果是无法摆脱黑暗,因为人在黑暗中生活只知道黑暗中的事情。在黑暗中的“善”都是走向反面,即成为恶的。在黑暗中无法满足人的求善欲望。如果人们对自己这种绝望的生存困境有所体验的话,那他们对耶稣的召唤或话就有第二反应了。人们也许会问:耶稣真的是从天国而来?他真的知道天国在哪里,并能够把人带向天国吗?当这种体验深化到绝望境界时,耶稣的召唤就是唯一的希望了。《约翰福音》对人的这种生存困境有深刻的论述。在八章23~24节中记载了耶稣的这段话:“你们是从下头来的;我是从上头来的,你们是属于这世界的;我不是属于这世界的。所以我对你们说,你要死在罪中,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
在《约翰福音》看来,从人的角度出发,人是不可能认识耶稣基督的。但是,人可以对自己的生存困境有所体验。人在黑暗中求善不得,绝望而死,这却是真实的不可避免的存在事实。在这一生存境况中人面对耶稣的召唤只有一条路可走,即相信并接受耶稣的说法,跟随耶稣。这里,对耶稣的信任是人走出困境的关键点。耶稣说:“我既然将具理告诉你们,为什么不信我呢?”[6]
我们看到,《约翰福音》的生存体验和柏拉图的生存体验有根本的差异。柏拉图认为,人是向往善的,因为人本来拥有善,但后来受肉体的污染而忘却了善;因此,人可以内在地通过“回忆”来发现善并重新拥有善。《约翰福音》也预设了人对善的向往。但是,这种求善欲望因人在黑暗中而无法得到满足。也就是说,柏拉图的回忆说是行不通的。人的求善欲望之满足只能在善自身主动地把自己给予人;当人接受这外来的善之后,人才可能满足自己的求善欲望。当然,如果这善自身不主动地把自己给予人,人就永无指望得到善了。因着在耶稣的道成肉身事件中,善自身已经把自己给出了。因此,剩下的事就是信任并接受耶稣。这两种生存体验的差异,归结起来,前者是由人走向善,主动者是人,善的存在则是静止的目标;后者则由善走向人,主动者是善自身,人则是作为接受者。
我们指出,自由的关键点是善概念。上述两种生存体验对善概念的处理导致了两种颇不相同的自由概念。一般来说,人的自由是人能够追求并满足自己的欲望。人本性上向往善。如果人追求并得到了善,人就是自由的。因此,在柏拉图看来,哲学家能够认识善因而是自由的。任何人只要执着追求善就都能得到自由。在《约翰福音》看来,人认识善乃在于接受善。当人接受了善时,人就是自由的。耶稣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7]
这两种生存体验,包括它们的善概念和自由概念,是两种相当不同的生存体验。就概念的角度看,它们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然而,历史上,我们发现,这两种对立的体验共存于在奥古斯丁的个人生存经历中。于是,在思想史上,通过奥古斯丁,这两种对立的生存体验化为一种生存体验。它们在概念上的张力和它们在生存上的共存造就了一种深刻的动力,一直在推动西方思想史的自由概念发展。
另一个批评来自怀疑主义。塞克斯都.恩披里可在他的《皮罗主义概要》一书中用了相当的篇幅来证明独断论关于真理的断言不能成立。[4]其中一个非常有力的论证是:当我们说一种善知识和善理型相似时,我们必须拥有关于善理型的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已经拥有了善理型的知识,我们就不必追求善知识。如果我们因缺乏善而必须追求善知识,因而我们没有善理型的知识,所以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善知识和善理型作比较,从而无法证明我们的善知识是否为真的善知识。
如果人在生存上不能不追求善,而人又无法追求到善,那么人就是悲剧性的动物。古希腊戏剧中的悲剧对这一生存困境有深刻的体验。在哲学上追求摆脱这一生存困境的努力还有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哲学和斯多亚主义者的伦理沉思。然而,真正具有冲击力的回答来自于《约翰福音》。
《约翰福音》一开始就把人和神划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神是永恒的,有生命的,明亮的,而人则是在黑暗中并且拒绝光(即神)。这两个世界的划分虽然和柏拉图的两个世界划分不尽相同,但它们的相似性却也不难看到。也就是说,柏拉图的理型世界和神的世界有相似之处,而感性世界则和人的世界有共同地方。因着这相似性,一些早期教父,特别是亚力山大里亚的奥利根(Origen)便借用柏拉图的一些哲学术语来解释基督教的宇宙论。但是,我们注意到,基督教对这两个世界的关系的处理是完全独特的,并为柏拉图在善问题上所陷入的困境指出了一条生路。为了讨论方便,以下讨论仅限于《约翰福音》。
《约翰福音》从拯救概念出发来谈论这两个世界的关系。对于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来说,他只知道黑暗中的事情,并本能地拒绝黑暗以外的其它事情。从人自己出发,人是不可能走出黑暗的。因此,即使人在本性上追求善,如果他在黑暗中完全不知善,他就不可能得到善。这种情况在《约翰福音》的序言中被描述为:黑暗对光的完全拒绝。实际上,如果光自己不主动进入黑暗,人在黑暗中是不可能知道“光”的存在的。而且,当光进入黑暗中时,人也不会认为这光是善的,因而不会接受它。
然而,这个光真的来到了人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的道成肉身。[5]道成肉身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光自身即绝对的善是存在于黑暗即人的世界以外的,因而如果它不成为人的样子一同在黑暗中,并告诉人们关于光的存在,那么人就永远不会知道光的存在。因此,如果这光真的要告诉人们关于光的事情,它必须完全成为人的样子。另一方面,光自身来到黑暗中是要告诉人们关于光的世界。因此,如果它真的是从光那里来的,它必然把人带向光;因为它本身是就是属于光的。也就是说,这“道成肉身”在我们人的眼中看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当这个人宣讲关于光的事情并领人走向光时,他又和别的人不一样,因为他知道光并只向光移动。这样一种关系,《约翰福音》称为见证。
问题在于,人不知何为光,当这个道成肉身的人宣讲光的事情时,人如何能够判别这是真实的关于光的知识呢?我们在古希腊哲学遇到的那个生存困境,这里仍然能够遇到。很显然,许多人都自称拥有真理,能够给人带来善,我们根据什么来判断这个道成肉身的人所宣讲的是真理,是善,是真光呢?
《约翰福音》告诉人们,这道成肉身的人就是耶稣。耶稣是个平常人,自幼习木匠。但是,他自称从天国(光的世界)而来,并召唤人们跟随他进天国。我们人都生活在人的世界(黑暗)里,对天国并无任何知识,对于耶稣的这种召唤的本能反应是觉得可笑。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是向往善的,而且我们还都自认为多少知道一些关于善的事情的。特别是,我们的善知识(在黑暗中的善知识)不包含任何关于天国的知识,因为我们只知道黑暗中的事情。因此,如果运用我们已有的善知识来评判耶稣的召唤,我们只会把耶稣的说法宣判为“错误”或“异想天开”。
人的这种本能反应给人带来的后果是无法摆脱黑暗,因为人在黑暗中生活只知道黑暗中的事情。在黑暗中的“善”都是走向反面,即成为恶的。在黑暗中无法满足人的求善欲望。如果人们对自己这种绝望的生存困境有所体验的话,那他们对耶稣的召唤或话就有第二反应了。人们也许会问:耶稣真的是从天国而来?他真的知道天国在哪里,并能够把人带向天国吗?当这种体验深化到绝望境界时,耶稣的召唤就是唯一的希望了。《约翰福音》对人的这种生存困境有深刻的论述。在八章23~24节中记载了耶稣的这段话:“你们是从下头来的;我是从上头来的,你们是属于这世界的;我不是属于这世界的。所以我对你们说,你要死在罪中,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
在《约翰福音》看来,从人的角度出发,人是不可能认识耶稣基督的。但是,人可以对自己的生存困境有所体验。人在黑暗中求善不得,绝望而死,这却是真实的不可避免的存在事实。在这一生存境况中人面对耶稣的召唤只有一条路可走,即相信并接受耶稣的说法,跟随耶稣。这里,对耶稣的信任是人走出困境的关键点。耶稣说:“我既然将具理告诉你们,为什么不信我呢?”[6]
我们看到,《约翰福音》的生存体验和柏拉图的生存体验有根本的差异。柏拉图认为,人是向往善的,因为人本来拥有善,但后来受肉体的污染而忘却了善;因此,人可以内在地通过“回忆”来发现善并重新拥有善。《约翰福音》也预设了人对善的向往。但是,这种求善欲望因人在黑暗中而无法得到满足。也就是说,柏拉图的回忆说是行不通的。人的求善欲望之满足只能在善自身主动地把自己给予人;当人接受这外来的善之后,人才可能满足自己的求善欲望。当然,如果这善自身不主动地把自己给予人,人就永无指望得到善了。因着在耶稣的道成肉身事件中,善自身已经把自己给出了。因此,剩下的事就是信任并接受耶稣。这两种生存体验的差异,归结起来,前者是由人走向善,主动者是人,善的存在则是静止的目标;后者则由善走向人,主动者是善自身,人则是作为接受者。
我们指出,自由的关键点是善概念。上述两种生存体验对善概念的处理导致了两种颇不相同的自由概念。一般来说,人的自由是人能够追求并满足自己的欲望。人本性上向往善。如果人追求并得到了善,人就是自由的。因此,在柏拉图看来,哲学家能够认识善因而是自由的。任何人只要执着追求善就都能得到自由。在《约翰福音》看来,人认识善乃在于接受善。当人接受了善时,人就是自由的。耶稣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7]
这两种生存体验,包括它们的善概念和自由概念,是两种相当不同的生存体验。就概念的角度看,它们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然而,历史上,我们发现,这两种对立的体验共存于在奥古斯丁的个人生存经历中。于是,在思想史上,通过奥古斯丁,这两种对立的生存体验化为一种生存体验。它们在概念上的张力和它们在生存上的共存造就了一种深刻的动力,一直在推动西方思想史的自由概念发展。
下一篇:“哲学”为何在古希腊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