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自由观的生存分析(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认识使他发现求善原则和拯救概念的内在冲突。如果善在恩典中,则人对善的追求终归枉然。如果人能追求善,则神的拯救纯属多余。在调和这内在冲突时,奥古斯丁放弃了人能求善的说法,但保留了人性向善这一预设。同时,他从恩典概念出发,强调基督信仰中的接受意识,强调人在信仰中向神的恩典或善的主动给与的完全开放。在这一调和中,奥古斯丁的自由概念也有很大的调整。一方面,它保留了柏拉图的自由概念,认为自由乃是对本性中的求善向往的满足。另一方面,他同时修正了柏拉图的内在地追求善和早期基督教教义的外在地选择善这两种自由观,认为人被动地接受善(神的恩典)从而能够选择善并达到自由。
我们注意到,奥古斯丁的自由概念暴露了求善原则和拯救概念的内在冲突。他的调和并没有完全消解这两者的冲突。在思想史的发展中,我们看到,马丁路德的自由观,近代哲学的自由观,齐克果的自由观,等等,都企图消解这里的冲突。因此,我们说,奥古斯丁的自由观是感染性。
注释:
[1]引自奥古斯丁《论意志的自由选择》(The Free Choice of the will),英译R.P.Russell,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1968年,1章25节。中文翻译由本文作者提供。
[2]在《斐多篇》,柏拉图把苏格底的生活描述为追求最高的善的历程。《会饮篇》则把人生的爱情归为人追求善的动力。《米诺篇》(77B-78B)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论证,认为人无论如何都追求善,而《普罗泰哥拉》则论证人不会追求恶。柏拉图的英文翻译可参考E. Hamito和H. Caims 编辑的The Collected Dialogues of Plato, Princeton,1961年。本文的中译文由本文作者提供。
[3] 柏拉图关于自由和善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他的《理想国》的第八卷中。
[4] 英文参阅J.Annas和J.Barnes编译的Datlines of Scepticism, Cambridge, 1994年,卷2,22-96节。
[5] 1章,14节。《圣经》引文以和合本为本。
[6] 8章,46节。
[7] 8章,31-32节。
[8]《忏悔录》(Confessions)卷7,5章,英译参阅R.S.Pine-Coffin的译本,收入企鹅丛书,1961年,第139页。
[9]同上,卷7,3章,136页,奥古斯丁写到:“我被告知我们做恶事是我们的自由意志使我们选择如此的……。”
[10] 参阅奥雷根的《论第一原则》(On First Principles)英译,G.W.Butterworth, PeterSmith,1973年,卷3,1章,3节。在这里,奥雷根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是因为人的理性拥有判断善恶的能力。
[11]如,伊拉斯谟(Erasmus,1466-1536)在和路德辩论自由意志时特别强调承认人的这种能够选择善恶的自由意志是教会传统,并列举所有重要的基督教神学家的名字加以佐证。参阅E.GordonRupp和P.S.Watson编辑的《路德和伊拉斯谟:自由意志和获救》(Luther and Erasmus: Free Will and Salvation, The Westminster Press),第42-43页。
[12]引自《论意志的自由选择》1章24节。
[13]奥古斯丁对惰性作这样的描述:“它(指惰性)的存在可以在这一运动中证明,即,我们从朝向不变者转向可变者。这样一种运动是属于灵魂自身的,是惰性,因而是可责备的。”《论意志的自由选择》3章2节。
[14]《忏悔录》卷7,7章。
[15]同上,卷8,1章。
[16]引自《灵和文字》(The Spirit and the Letter)第53章。英译见J.B.urnaby编译的《晚期奥古斯丁著作选》(Augustine: Later works)SCM Press,1955.
[17]
[18]这一点是奥古斯丁和佩拉纠学派(创始人为Pelagius,和奥古斯丁同时代,其著作失传。我们只是根据奥古斯丁的引述来了解这一学派的思想)之间的争论焦点。佩拉纠学派认为,人的自由意志使人对其选择恶要负全部责任。但是,如果人选择了善,主要的功劳要归于神,因为神把向善的能力给了人,同时又道成肉身向人启示了善并带领人向善。不过,当人根据神的恩典而选择了善时,人也是有一定的功劳的。奥古斯丁批评佩拉纠学派未能注意到真理对人来说是隐藏着的。当人没有真理知识时,人是不可能选择善的。(参阅《灵和文字》第4—5章中的讨论)这里的关键点是,奥古斯丁谈到,人对真理和善的知识能否依靠人,那怕是一丁一点?奥古斯丁的生存经验告诉他,无论人如何追求真理和善,人都不可能认识真理和善。因此,人对自己身上的任何善都无可自吹。参阅《论恩典和自由意志》(Grace and Free Will) 英译:R.P.Russell,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1968年,15章。
[19]人不可能脱离一定参照系(即善知识)来选择。人们在谈论自由作为一个概念时,往往把它理解为一种在真空中没有方向的随机运动,认为自由选择是不受参照系的限制的任意行为。这样的概念在生存上是没有意义的。它充其量不过是思想的想像或异想。
[20]这一矛盾的暴露是他和佩拉纠学派争论的重要成果。参阅奥古斯丁的一系列反佩拉纠学派的著作,包括《论恩典和自由意志》,《灵和文字》,《论圣徒的预定》等等。
[21]《论圣徒的预定》(On the Predestination of the Saints),7章,Marcus Dods编译,《奥古斯丁著作选》(The Works of Aurelius Augustine),Edinburgh,1876年。
我们注意到,奥古斯丁的自由概念暴露了求善原则和拯救概念的内在冲突。他的调和并没有完全消解这两者的冲突。在思想史的发展中,我们看到,马丁路德的自由观,近代哲学的自由观,齐克果的自由观,等等,都企图消解这里的冲突。因此,我们说,奥古斯丁的自由观是感染性。
注释:
[1]引自奥古斯丁《论意志的自由选择》(The Free Choice of the will),英译R.P.Russell,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1968年,1章25节。中文翻译由本文作者提供。
[2]在《斐多篇》,柏拉图把苏格底的生活描述为追求最高的善的历程。《会饮篇》则把人生的爱情归为人追求善的动力。《米诺篇》(77B-78B)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论证,认为人无论如何都追求善,而《普罗泰哥拉》则论证人不会追求恶。柏拉图的英文翻译可参考E. Hamito和H. Caims 编辑的The Collected Dialogues of Plato, Princeton,1961年。本文的中译文由本文作者提供。
[3] 柏拉图关于自由和善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他的《理想国》的第八卷中。
[4] 英文参阅J.Annas和J.Barnes编译的Datlines of Scepticism, Cambridge, 1994年,卷2,22-96节。
[5] 1章,14节。《圣经》引文以和合本为本。
[6] 8章,46节。
[7] 8章,31-32节。
[8]《忏悔录》(Confessions)卷7,5章,英译参阅R.S.Pine-Coffin的译本,收入企鹅丛书,1961年,第139页。
[9]同上,卷7,3章,136页,奥古斯丁写到:“我被告知我们做恶事是我们的自由意志使我们选择如此的……。”
[10] 参阅奥雷根的《论第一原则》(On First Principles)英译,G.W.Butterworth, PeterSmith,1973年,卷3,1章,3节。在这里,奥雷根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是因为人的理性拥有判断善恶的能力。
[11]如,伊拉斯谟(Erasmus,1466-1536)在和路德辩论自由意志时特别强调承认人的这种能够选择善恶的自由意志是教会传统,并列举所有重要的基督教神学家的名字加以佐证。参阅E.GordonRupp和P.S.Watson编辑的《路德和伊拉斯谟:自由意志和获救》(Luther and Erasmus: Free Will and Salvation, The Westminster Press),第42-43页。
[12]引自《论意志的自由选择》1章24节。
[13]奥古斯丁对惰性作这样的描述:“它(指惰性)的存在可以在这一运动中证明,即,我们从朝向不变者转向可变者。这样一种运动是属于灵魂自身的,是惰性,因而是可责备的。”《论意志的自由选择》3章2节。
[14]《忏悔录》卷7,7章。
[15]同上,卷8,1章。
[16]引自《灵和文字》(The Spirit and the Letter)第53章。英译见J.B.urnaby编译的《晚期奥古斯丁著作选》(Augustine: Later works)SCM Press,1955.
[17]
[18]这一点是奥古斯丁和佩拉纠学派(创始人为Pelagius,和奥古斯丁同时代,其著作失传。我们只是根据奥古斯丁的引述来了解这一学派的思想)之间的争论焦点。佩拉纠学派认为,人的自由意志使人对其选择恶要负全部责任。但是,如果人选择了善,主要的功劳要归于神,因为神把向善的能力给了人,同时又道成肉身向人启示了善并带领人向善。不过,当人根据神的恩典而选择了善时,人也是有一定的功劳的。奥古斯丁批评佩拉纠学派未能注意到真理对人来说是隐藏着的。当人没有真理知识时,人是不可能选择善的。(参阅《灵和文字》第4—5章中的讨论)这里的关键点是,奥古斯丁谈到,人对真理和善的知识能否依靠人,那怕是一丁一点?奥古斯丁的生存经验告诉他,无论人如何追求真理和善,人都不可能认识真理和善。因此,人对自己身上的任何善都无可自吹。参阅《论恩典和自由意志》(Grace and Free Will) 英译:R.P.Russell,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1968年,15章。
[19]人不可能脱离一定参照系(即善知识)来选择。人们在谈论自由作为一个概念时,往往把它理解为一种在真空中没有方向的随机运动,认为自由选择是不受参照系的限制的任意行为。这样的概念在生存上是没有意义的。它充其量不过是思想的想像或异想。
[20]这一矛盾的暴露是他和佩拉纠学派争论的重要成果。参阅奥古斯丁的一系列反佩拉纠学派的著作,包括《论恩典和自由意志》,《灵和文字》,《论圣徒的预定》等等。
[21]《论圣徒的预定》(On the Predestination of the Saints),7章,Marcus Dods编译,《奥古斯丁著作选》(The Works of Aurelius Augustine),Edinburgh,1876年。
下一篇:“哲学”为何在古希腊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