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犹太神哲学语境中的关系概念——以马(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圣经》里总是把上帝说成是“我的上帝”或“我们的上帝”。
人和上帝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内容是随着人的概念的伦理发展而发展的。伦理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旁人”(next-man)是如何变成“同胞”(fellow-man)的,就是说,人是如何把他人利益包括进自己的兴趣范围内的。宗教带来了这一巨大变化,在伦理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犹太教中,精神的惟一神(the spiritual One God)的重要性在于这种与所有自然物对照的精神力量保证了道德的概念。上帝是道德的原型。一神教的上帝是人类道德的原型。” 在这点上,伦理学和宗教是相互补充的,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比人与上帝关系更低的、或更内在的相互关系”。 上帝爱人,人爱上帝,人对上帝的爱是真实的,而上帝对人的爱只是一种说话的方式,适宜于表达虔诚的心情。处于与上帝相互关系中的人也被认为是爱其他人的。
罗森茨维格认为科恩对“相互关系”这个概念的发现是思想史的里程碑,并对这个概念作了自己的阐释,这种阐释集中体现在他的“新思维”中。罗森茨维格在他《救赎之星》(The Star of Redemption, 1921)和几篇文章,尤其《新思维》(‘The New Thinking’,1925)一文中阐述了一种“新思维”( the new thinking)和启示哲学(philosophy of revelation),从而打破了德国观念论的系统化的、唯理论的前提。罗森茨维格认为,哲学传统试图掌握一切,总是将一切最终都归为一个单一的元素。新思维说明了每一个元素——上帝、世界和人——的不可化约性(irreducibility)。
罗森茨维格非常强调言谈(speech)、对话(dialogue)的概念。“罗森茨维格简短地说‘上帝的道路和人的道路是不一样的,但上帝的言语和人的言语是一样的。言谈(speech)使人与上帝及同胞联系在一起;言谈是精神生活和人性领域的桥梁。罗森茨维格认为言谈提供了神学和哲学之间的重要联结。” 尽管人不能知道上帝或世界的本质,他可以进入到与它们的关系中,也就是与它们的言谈当中。这就是新思维的意义所在:“在新思维中,言谈的方法(the method of speech)取代了以前所有哲学的思想的方法(the method of thinking)”。 思考是无时间的,并且它想成为无时间的,它瞬间会建立千万种联系。言谈和时间紧密相连,它不能也不想抛弃时间这个因素。言谈和思想有什么区别呢?罗森茨维格认为,思想是独白,而言谈是对话。对话的特征是危险、不确定性和冒险。“我预先不知道另一个人要对我说什么,因为我甚至连自己要说什么都不清楚。我甚至不知道我是不是要说些什么。也许另外一个要首先开口说话,因为在一个真正的对话中,情况往往如此。看一看苏格拉底对话就明白这种差别了。通常是苏格拉底引导对话的进行——沿着哲学讨论的方向。因为思想家事先知道了他的思想,他对思想的解释只是对他所认为的我们交流手段的缺陷的一种让步。这个缺点的出现不是因为我们对言说的需要,而是因为我们对时间的需要。请求时间意味着我们不能预期,意味着我们必须等待一切,意味着我们的一些东西都要依赖他人。所有这一些都超出了思想着的思想家的理解能力,然而这对‘言说着的思想家’(speaking thinker)是可能的。”
因此,根据罗森茨维格的新思维,人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比在象牙塔中孤独的反思更为重要,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倾听我才能受到启发。如果把新思维转换成神学术语,它的论点就是只有将我自身朝向最高他者(supreme other)的启示,我的灵魂才能受到启示。只有通过与一个“永恒之你”的关系,我才能成为我。因为人与他人的对话成为人与上帝之间关系的模式。罗森茨维格认为我们现在要转向的就是这种关系。“在‘新’思维中,只有人的灵魂被上帝在启示中唤醒的时候,人才能是完全的人。真正的关系发生在创造、启示和救赎的框架之下,就是说发生在有方向、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里面。”
那么,上帝、人和世界这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罗森茨维格是这样回答的:“上帝、人和世界只有在彼此的关系中才能揭示自身,即在创造、启示和救赎中揭示自身”。 罗森茨维格在这里展示的是一种对话的经文神学。他认为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是犹太教所独有的。希伯来圣经的独特性在于它把这三个元素看作是关联的。罗森茨维格用一个六角星 来表现这六个元素的关系,他的主要著作《救赎之星》描述了这种关系。这个六角星由两个等边三角形组成。向上的一个三角形,代表三个基本要素:上帝、世界和救赎,向下的一个三角形代表另外三个基本要素:创造、启示和拯救。这两个三角形交叉重合,表达了六个基本要素的基本关系:世界通过上帝的创造得以产生,上帝通过启示选择人,人类在世界中的所作所为会带来拯救。
上帝
创造 天启
世界 人类
救赎
世界和上帝之间的关系用“创造”(creation)这个词来表示:造物主与被造物的关系。对罗森茨维格来说,创造是上帝持续不断的活动,是上帝的初期的启示,世界回应了这个启示。罗森茨维格写道:“从上帝的角度看,创造只是世界对其被造性(creativeness)的意识的突然爆发,它感到它是被造的……这是一种造物意识,它不是一种曾经被造的意识,而是一种作为永恒的造物的意识;因而它是一种完全客观的、真正的启示”。
“启示”(revelation)是罗森茨维格神学中最重要的概念。罗森茨维格在启示中找到了从主体性到客体性的桥梁。他写道:“启示这个神学概念必须提供从最主观的东西到最客观的东西的桥梁”。 对他来说,启示是超越的工具,是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上帝在启示中启示的只是启示,换句话说,除了他自己之外上帝没有启示别的什么东西给人。”
我们现在来考察罗森茨维格三元素的第三个概念:“救赎”(redemption)。启示在人们心中灌注了救赎的盼望。当人意识到上帝之爱时,他体会到爱邻人是上帝给人的诫命。上帝之爱在爱邻人中得到表达。罗森茨维格认为在人对其邻人的爱中蕴含着一层意思:将灵魂或活力赋予世界。对罗森茨维格来说,爱不仅赋予另一人以精神,它还赋予世界以灵魂。它赋予世界以灵魂就是它救赎的过程。
那么,人在救赎中起什么作用呢?罗森茨维格认为,救赎的过程部分地是一种人与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通过爱的行为赎回了世界,如果世界没有通过爱而被赋予生气,它就不能被救赎。但在救赎的最后行动中,最主要的,实际上也是惟一的力量是上帝。“在人对世界的救赎中,在通过世界对人的救赎中,上帝赎回了他自己。人和世界在救赎中消失了,上帝自身是完善的。” 这里罗森茨维格好像进入了循环。他起初抨击哲学家断言一个单一的包含一切的实在性的倾向。现在他又认为救赎的终极目标只是上帝的自我完善。罗森茨维格对这个挑战的回答是:他的观念与唯心主义哲学家的观念有所不同。他是这样表述的:“只有在救赎中,上帝才成为一(One)和全有(All)……我们已经故意打破了哲学家的全有(All)。在最终完成的救赎的令人目眩的午夜太阳中,它最终与那个一(the One)合而为一。”
因而,我们可以看出罗森茨维格从未真正放弃唯心主义的整合一切的一元论倾向。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把统一性(unity)看作救赎过程的目标而不是先天给予的。而且,他用一个神秘主义的包含一切的统一性概念代替了哲学的统一性概念。
尽管布伯在《人际间》的后记中明确否认了科恩和罗森茨维格对他的《我与你》的影响,但科恩的“相互关系”和罗森茨维格的“新思维”对于布伯整个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布伯晚年曾经对科恩的思想作过以下评价:
弗朗茨·罗森茨维格告诫我们:不要认为上帝理念在科恩眼里“仅仅是个理念”(only an idea)
人和上帝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内容是随着人的概念的伦理发展而发展的。伦理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旁人”(next-man)是如何变成“同胞”(fellow-man)的,就是说,人是如何把他人利益包括进自己的兴趣范围内的。宗教带来了这一巨大变化,在伦理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犹太教中,精神的惟一神(the spiritual One God)的重要性在于这种与所有自然物对照的精神力量保证了道德的概念。上帝是道德的原型。一神教的上帝是人类道德的原型。” 在这点上,伦理学和宗教是相互补充的,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比人与上帝关系更低的、或更内在的相互关系”。 上帝爱人,人爱上帝,人对上帝的爱是真实的,而上帝对人的爱只是一种说话的方式,适宜于表达虔诚的心情。处于与上帝相互关系中的人也被认为是爱其他人的。
罗森茨维格认为科恩对“相互关系”这个概念的发现是思想史的里程碑,并对这个概念作了自己的阐释,这种阐释集中体现在他的“新思维”中。罗森茨维格在他《救赎之星》(The Star of Redemption, 1921)和几篇文章,尤其《新思维》(‘The New Thinking’,1925)一文中阐述了一种“新思维”( the new thinking)和启示哲学(philosophy of revelation),从而打破了德国观念论的系统化的、唯理论的前提。罗森茨维格认为,哲学传统试图掌握一切,总是将一切最终都归为一个单一的元素。新思维说明了每一个元素——上帝、世界和人——的不可化约性(irreducibility)。
罗森茨维格非常强调言谈(speech)、对话(dialogue)的概念。“罗森茨维格简短地说‘上帝的道路和人的道路是不一样的,但上帝的言语和人的言语是一样的。言谈(speech)使人与上帝及同胞联系在一起;言谈是精神生活和人性领域的桥梁。罗森茨维格认为言谈提供了神学和哲学之间的重要联结。” 尽管人不能知道上帝或世界的本质,他可以进入到与它们的关系中,也就是与它们的言谈当中。这就是新思维的意义所在:“在新思维中,言谈的方法(the method of speech)取代了以前所有哲学的思想的方法(the method of thinking)”。 思考是无时间的,并且它想成为无时间的,它瞬间会建立千万种联系。言谈和时间紧密相连,它不能也不想抛弃时间这个因素。言谈和思想有什么区别呢?罗森茨维格认为,思想是独白,而言谈是对话。对话的特征是危险、不确定性和冒险。“我预先不知道另一个人要对我说什么,因为我甚至连自己要说什么都不清楚。我甚至不知道我是不是要说些什么。也许另外一个要首先开口说话,因为在一个真正的对话中,情况往往如此。看一看苏格拉底对话就明白这种差别了。通常是苏格拉底引导对话的进行——沿着哲学讨论的方向。因为思想家事先知道了他的思想,他对思想的解释只是对他所认为的我们交流手段的缺陷的一种让步。这个缺点的出现不是因为我们对言说的需要,而是因为我们对时间的需要。请求时间意味着我们不能预期,意味着我们必须等待一切,意味着我们的一些东西都要依赖他人。所有这一些都超出了思想着的思想家的理解能力,然而这对‘言说着的思想家’(speaking thinker)是可能的。”
因此,根据罗森茨维格的新思维,人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比在象牙塔中孤独的反思更为重要,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倾听我才能受到启发。如果把新思维转换成神学术语,它的论点就是只有将我自身朝向最高他者(supreme other)的启示,我的灵魂才能受到启示。只有通过与一个“永恒之你”的关系,我才能成为我。因为人与他人的对话成为人与上帝之间关系的模式。罗森茨维格认为我们现在要转向的就是这种关系。“在‘新’思维中,只有人的灵魂被上帝在启示中唤醒的时候,人才能是完全的人。真正的关系发生在创造、启示和救赎的框架之下,就是说发生在有方向、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里面。”
那么,上帝、人和世界这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罗森茨维格是这样回答的:“上帝、人和世界只有在彼此的关系中才能揭示自身,即在创造、启示和救赎中揭示自身”。 罗森茨维格在这里展示的是一种对话的经文神学。他认为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是犹太教所独有的。希伯来圣经的独特性在于它把这三个元素看作是关联的。罗森茨维格用一个六角星 来表现这六个元素的关系,他的主要著作《救赎之星》描述了这种关系。这个六角星由两个等边三角形组成。向上的一个三角形,代表三个基本要素:上帝、世界和救赎,向下的一个三角形代表另外三个基本要素:创造、启示和拯救。这两个三角形交叉重合,表达了六个基本要素的基本关系:世界通过上帝的创造得以产生,上帝通过启示选择人,人类在世界中的所作所为会带来拯救。
上帝
创造 天启
世界 人类
救赎
世界和上帝之间的关系用“创造”(creation)这个词来表示:造物主与被造物的关系。对罗森茨维格来说,创造是上帝持续不断的活动,是上帝的初期的启示,世界回应了这个启示。罗森茨维格写道:“从上帝的角度看,创造只是世界对其被造性(creativeness)的意识的突然爆发,它感到它是被造的……这是一种造物意识,它不是一种曾经被造的意识,而是一种作为永恒的造物的意识;因而它是一种完全客观的、真正的启示”。
“启示”(revelation)是罗森茨维格神学中最重要的概念。罗森茨维格在启示中找到了从主体性到客体性的桥梁。他写道:“启示这个神学概念必须提供从最主观的东西到最客观的东西的桥梁”。 对他来说,启示是超越的工具,是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上帝在启示中启示的只是启示,换句话说,除了他自己之外上帝没有启示别的什么东西给人。”
我们现在来考察罗森茨维格三元素的第三个概念:“救赎”(redemption)。启示在人们心中灌注了救赎的盼望。当人意识到上帝之爱时,他体会到爱邻人是上帝给人的诫命。上帝之爱在爱邻人中得到表达。罗森茨维格认为在人对其邻人的爱中蕴含着一层意思:将灵魂或活力赋予世界。对罗森茨维格来说,爱不仅赋予另一人以精神,它还赋予世界以灵魂。它赋予世界以灵魂就是它救赎的过程。
那么,人在救赎中起什么作用呢?罗森茨维格认为,救赎的过程部分地是一种人与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通过爱的行为赎回了世界,如果世界没有通过爱而被赋予生气,它就不能被救赎。但在救赎的最后行动中,最主要的,实际上也是惟一的力量是上帝。“在人对世界的救赎中,在通过世界对人的救赎中,上帝赎回了他自己。人和世界在救赎中消失了,上帝自身是完善的。” 这里罗森茨维格好像进入了循环。他起初抨击哲学家断言一个单一的包含一切的实在性的倾向。现在他又认为救赎的终极目标只是上帝的自我完善。罗森茨维格对这个挑战的回答是:他的观念与唯心主义哲学家的观念有所不同。他是这样表述的:“只有在救赎中,上帝才成为一(One)和全有(All)……我们已经故意打破了哲学家的全有(All)。在最终完成的救赎的令人目眩的午夜太阳中,它最终与那个一(the One)合而为一。”
因而,我们可以看出罗森茨维格从未真正放弃唯心主义的整合一切的一元论倾向。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把统一性(unity)看作救赎过程的目标而不是先天给予的。而且,他用一个神秘主义的包含一切的统一性概念代替了哲学的统一性概念。
尽管布伯在《人际间》的后记中明确否认了科恩和罗森茨维格对他的《我与你》的影响,但科恩的“相互关系”和罗森茨维格的“新思维”对于布伯整个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布伯晚年曾经对科恩的思想作过以下评价:
弗朗茨·罗森茨维格告诫我们:不要认为上帝理念在科恩眼里“仅仅是个理念”(only an idea)
上一篇:实证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