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个的人的基督教生存论---祁克果宗教哲学思想述评(中)(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是的, 最终我们在隐秘的内向性上都是真正的基督徒,我们都是榜样,多么有趣”。 针对这种情况,他不再提所谓隐秘的内向性,而是强调内外的一致。内向性的含义仍然是个人与上帝的个人性关系, 但这种信仰的或激情的内向性一定会通过某种并非有意的行为流溢出来。在这一点上, 祁克果十分看重新约中雅各书的教导:信心若是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对祁克果来说,个人所信的,就是他所是的,同时也就是他所做的。在这个意义上, 内向性有其与个体在具体生存中的个人性决断相关的一面。


2.主体性
主体性也是祁克果用来说明单个的人的一个主要概念, 或者不如说是克里马库斯常用的一个概念。和内向性比较起来,主体性更多地被用在哲学类的作品中, 尤其是托名于克里马库斯的《附言》中。这个概念可以说祁克果最易受到误解的概念, 非常容易与认识论中主观主义的“主观”相混淆。主要的原因在于, 主体性与和其对立的客体性都是来自黑格尔的哲学,在那里它们都主要具有认识论的含义,因而主体与主观、 客体与客观在用词的词根上都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 克里马库斯在使用这些术语来表述他的思想时,与主体性相对照的客体性基本上仍然保持了“客观”的含义,但是, 如果再按“客观”对应过来来理解“主体”,将其误解为“主观”则就相差甚远了。 这是由于单个的人这个范畴的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认识论的范围, 因而与之相关的“主体”的含义也相应地有了重大的转变。大多数的祁克果学者都同意, 在克里马库斯所表述的思想中,“主体性(subjectivity)不应与主观主义((subjectivism)相混同”。 只要我们认真读他的作品,我们就会同意这个观点。概括地说,它们间的区别在于, 主观主义及其“主观”基本上是传统认识论上的范畴, 而克氏所说的“主体性”或“主体”基本上是一个生存论上的范畴。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这个区别的具体含义。
我们会注意到,在《附言》中,克里马库斯讲到主体性时, 总是把它与个别的主体思想者(subjective thinker)或者生存主体(existing subject)关联起来。 当用到前者时,主体思想者的思想特点如我们前面所述,是双向反思, 总有一个向度和思想者自己正在进行反思这种生存处境关联起来。因此,这里所提到的思想者或主体, 都是指处于具体生存处境下的具体的人,而非传统认识框架中的反思主体, 传统反思主体所面对的是其现成的认识客体,而生存主体所面对的是其生存处境; 传统反思主体是处于一个概念的的框架外,而生存主体则处于一个要时时面对自身未来的选择中。 站在这样一个生存(论)的立场上来考察生存主体与其思想的关系, 就会看到在传统认识论中不被关注的两个区别。
首先,对于具体的生存主体而言, 其生存中所存在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可能与现实的区别。如克里马库斯在其中所言:“人思索和生存,生存把思想和存在分离, 分别而相继地把握它们。” 思想及其所得到的认识给生存中的个人提供的只是其生存的可能性。对克里马库斯来说,思想不能把握或提供具体个人的生存现实, 尽管从黑格尔为代表的认识论而言,理性会同时触及到可能性和现实性。克里马库斯认为, 从生存的角度说,思想只能把握生存的可能性:



抽象思想同时考虑可能性和现实性,但它对现实性的理解是一种虚假的反思,因为概念于其中被思索的媒介毕竟是媒介,不是现实性,而是可能性,抽象思想只能通过取消现实性才能把握它,但这意味已经把现实性转化成了可能性。

祁克果自己也坚持这一看法:“知识将每一件事都置于可能性中, 就其在可能性的范围而言,它在生存的现实性之外。” 就是说,思想过程只是把握了生存可能性, 而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可能性的实现。从具体生存者的角度看,他思想着怎么去做X, 并不等于他实际上做了X,在这个意义上,“思”不意味着“在”。
其次, 与上述区别相关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思想(理智)与意志(意愿)的区别。思想是可能性得以理解的手段,而所理解的可能性乃要通过意志得以实现。 在具体生存者的角度看,在构想某种生存可能性和实现这种可能性之间, 存在着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即具体人的意志。其可能性的实现,以他个人意愿的决断为前提。 这种意志所要面对的,是知识以可能性的方式所体现出来的生存的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 具体人的生存可被看作是从具有不确定性的可能(潜在)到现实的过程,一种生成(becoming)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单个的人的志趣、意愿和决断得以展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任何的结果,也都与这些因素有极密切的关系。 单个的人在其生存过程中所展现的这些因素,即使其生存可能得以实现的志趣、意愿和决断, 就是祁克果所言之主体性所包含的内容。
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把主体性把握为一种现成主体中的某些要素, 那么就尚未触及到这个概念的生存论的实质。严格地说,它更主要地是指一个过程, 以及只在这个过程中才被把握或展现的个体实在, 这也就是祁克果为什么总要把主体性与真理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在《附言》中, 克里马库斯对真理给出了如下的定义:“在一种充满激情的内在性所构成的据有过程中(tilegnelse, 英文 an appropriation-process, 中文取据为己有之意),被牢牢把握住的客观不确定性(objective uncertainty)就是真理, 这是对个体的主体而言所能得到的最高真理。” 这个定义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这个“据有”过程,它的特点是借着至为激情的内向性把某种客观不确定性确定下来, 由此使自己成为(becoming)一种真实的实在(实现)。 所谓主体性就是指这样一个把以可能性体现出的知识(或思想)在生存中“据有”过程。这种过程显然是一个生存过程,它使成为可能性的知识或知识, 借着单个的人激情的内向性,而具体地实现为其生存的现实性。在这个过程中, 单个的人激情的内向性和其生成的真实的现实性是同一的,这就是主体性的内涵。在这个意义上, 它本质上是一个生存论的范畴。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两点结论。首先,祁克果从单个的人的生存出发, 让我们看到了其所讲的生存论与传统认识论的区别。 这个区别在主体性这个概念上体现的尤其明显。它所关注的是如何活出真实的“自己”, 与传统认识论所关注的如何超越“主观性”而达到“客观”有效的知识,显然有论域上的区别。 从对与主体性极为相关的真理的理解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点。本文限于主题和篇幅的关系, 没有把祁克果对真理的分析作进一步的展开。然而, 从上面的引文中我们已经能够看出他的基本倾向,即从生存论的角度而不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真理:“按照基督教的理解, 真理不在于认识到它,而在于活在真理(真实)之中。”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进一步发挥了这种生存论进路的真理观。
其次,将主体性规定为“据有”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一个从可能到现实的“个体化”过程。思想在知识中所把握到的普遍性的东西,对于具体的生存者而言, 还只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可能性,当个人还只是在这个普遍性的层面时,他就还只活在可能性之中, 而没有活在自身个体的现实性中。 知识的可能能够被单个的人据为己有或者“活化”在自己的生命中,关键在于其激情的内向性能够抓握住可能性中所含的客观的不确定性, 即能够在这种不确定性中作出自己的决断,并因着激情而使之化为自身生存的真实。 人就是在这个“个体化”的过程中成为单个的人。单个的人所特有的激情从志趣、 意愿一直到信仰的层面,并以信仰为其顶峰。这是我们五六章将要分析的内容。




第三节 单个的人与生存过程

对祁克果单个的人这个范畴的把握离不开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