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传统中的人性之争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oses the 4 typical positions about Human Nature in the tradition of Christian thoughts: (1) Augustine’s, (2) Pelagianism and Semi-Pelagianism, (3) Gnosticism, (4) Aquinas’.
我们知道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孟子主性善,荀子持性恶,并且我们常以为这是中国哲学的特色。然而在西方基督教哲学中也有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它最初发生在西方最重要的一位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与诺斯替主义和贝拉基主义的争论中,并对往后的基督教思想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说中国思想学说中的性善性恶之争关系到德治或法制这一重大政治问题的话,那么在西方基督教传统中的性善性恶之争则关系到拯救是否必要和得救如何可能这一重大的神学问题。当然,这种争论是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西方基督教神学家在讨论人性问题时有一个在先的神学问题,即上帝创造世界和人,人如何通过耶稣基督而获得拯救;他们把人性问题放在神人关系的问题中加以考虑。中国哲人在讨论人性问题时没有这样的神学框架。他们从外观天地社会,内察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谈论性善或性恶,并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世问题上。
我在这篇文章中无意比较东西方的人性论,只是引出一个话题,希望人们能对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有较为清楚的了解。
概述
简单地说,在西方的传统中存在着四种有关人性的典型看法:(1)奥古斯丁的观点,(2)诺斯替主义的观点,(3)贝拉基主义和半贝拉基主义的观点,(4)托马斯·阿奎那的观点。奥古斯丁主张人性本来是善的,因为上帝所造的一切都是“甚好”的,但由于人犯了原罪,堕落而变恶,因而现实的人性是恶的。诺斯替派持善恶二元论,主张人由灵魂和肉体两部分组成,灵魂原初来自善的光明世界,肉体属于恶的黑暗世界,这样现实的人性不免是善恶二元的,而且恶的一面常常罩盖善的一面。贝拉基主义和半贝拉基主义派持性善论,主张人性中始终存在善端,应通过自由意志的努力把这善端发扬出来,克服恶的习性。托马斯·阿奎那主张人为上帝所造,有着原初的正直性,但也有自然的欲望;在上帝的关照下,人能朝好的方向发展;当亚当和夏娃冒犯上帝,失去上帝的关照后,他们就不能控制这种欲望,并顺着肉欲和物欲而堕落作恶。这也就是说,人性之善恶是由人的自由意志和神人关系的基本处境两方面决定的,虽然上帝的恩宠是最主要的,但是人在接受恩宠时,他自己的自由意志并不是完全不动的,因为他也能拒绝恩宠。
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奥古斯丁的观点被视为正统派,诺斯替主义的观点、贝拉基主义和半贝拉基主义的观点被视为异端。托马斯·阿奎那的观点是对奥古斯丁的观点的修正,被天主教接受,但遭到新教的激烈反对。
奥古斯丁的有关原罪与性恶的理论
奥古斯丁把人性的问题与罪的问题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他在基督教的有关人性学说方面的功绩在于把圣经中的有关观点、柏拉图的哲学和他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表述。奥古斯丁坚持一元论的观点,强调上帝所创造的世界是一个好的世界,太初所造之人是善的人,被置于一个完善的环境之中,在上帝的安排之下过着幸福的生活。由于上帝所创造的一切都是“甚好”的,恶在这个原初的世界中并无位置。用哲学的术语来说,世界在本体论上是一元的,世界起源于上帝的创造,上帝是完善的,上帝的创造世界和护佑世界使得世界有一个善的开端,并还必将有一个善的结局。因而在这样的一个开端和结局都是善的世界中,恶没有本体论上的地位,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恶不是与上帝并驾齐驱的,恶也决不是一种能与上帝相匹敌的力量。
那么世界上的恶是怎样产生的呢?是由于堕落。奥古斯丁除了引证圣经谈到魔鬼是天使的堕落外,特别强调了人的堕落。上帝原先创造的人是善的,但他们却堕落了。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性本恶,而是因为他们的意志做出了恶的选择。他们的错误选择使得他们的品性堕落了。上帝所创造的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当人自觉地追求最高的善,并服从上帝的命令的话,那么人就能够走向完善。然而人却背离了上帝,从而堕落到一个低等级的世界中去。在这里,一切存在物都是可变的、易腐败的,人更容易受魔鬼和自己肉欲的引诱而干坏事。背离了上帝的人不再把追求完善当作自己的目标,而把自己所欲望的东西当作好的东西,把满足自己的欲望当作目标。
人为什么要做出背离上帝的选择呢?这是由于人的“骄傲”。奥古斯丁所说的骄傲,不仅仅指人的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的品性,而且还包含更深层次的内容。骄傲意味着人的极度的自我提高,以至内心产生了对博爱的上帝的厌恶,而想自己成为上帝,也即从以上帝为中心转向以人自己为中心。人渴望自己解放自己,而其结果使自己把自己置于奴役之中,因为人离开了上帝的指导,而被自己的肉欲牵着鼻子走。因而在奥古斯丁看来,骄傲是罪恶之源。骄傲是驱使人离开上帝的人类学上的动因。
那么人怎样才能克服骄傲呢?人必须获得谦虚之心。按照奥古斯丁的看法,对于已经堕落的人来说,只有依靠耶稣的拯救才能获得这样的谦虚之心。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City of God)这本书中构想了两座城市:一座是“世上之城”,以自爱和骄傲为标志,住在那里的人只爱自己,不爱他人,狂妄自大,甚至连上帝都遭轻视;另一座是“天上之城”(上帝之城),以爱上帝和谦虚为标志,住在那里的人爱上帝甚于爱自己,谦虚地顺从上帝的指引。这两座城的居民分别以该隐和亚伯为代表。虽然这两座城市是奥古斯丁构想出来的,但他称世上之城的最高代表是异教的巴比伦和罗马,在某种程度上,一切世俗国家都是它的体现,而基督教的教会则是天上之城的体现,“教会甚至在现在已是基督之国,也就是天国” [1]。上帝之城由那些蒙上帝拣选而得救的人组成,如今这些人都在有形的教会中,尽管并非教会中的所有的人都是蒙上帝拣选的,正如在麦田中麦子和莠草一起生长一样。这是奥古斯丁为现存的教会辩护,他相信,基督教的教会必将在全世界发展,并逐步统治全世界,从而上帝之城将取代地上之城。
奥古斯丁主张,上帝是理性生物的一切美德的母亲和保护者,因而人只有谦卑地顺从上帝,才能发展自己的美德,因而谦虚便是智慧和爱的前提。由于人堕落已久,唯有凭借耶稣基督的恩典人才能克服其祖先亚当、夏娃所犯的原罪和每个人自己所犯的本罪,才能以谦虚之心克服骄傲之心,因而只有在教会中(教会是耶稣的身体)才能获得那种摒弃私欲的力量。一旦我们成了谦虚的人,就会专心聆听上帝的教诲,发展人的全部美德。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我们的一切善的事物和理想的善的尽善尽美的化身,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因而追随上帝就是追求最高的善。当然,这种追求不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上帝(骄傲),而是为了顺从上帝(谦虚),从而建立与上帝的奇妙的联系(神人修和)。我们通过信上帝而聆听上帝的教诲,让上帝的真理和神圣占领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心灵,实现幸福生活的美德。我们因为信仰上帝,从而克服恶而成为义人,这就是奥古斯丁所提出的“因信称义”的原则。一旦我们全心全意地爱上帝,我们也会爱同胞和教友,以及懂得合理的自爱。这样,奥古斯丁把善和幸福的原则建立在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之上。在这种信仰中,心向上帝,依附上帝,就有幸福和安宁,而背离上帝,就是罪孽和毁灭。
简言之,奥古斯丁主张原罪之前的人是性善的,因为上帝原初所造的是善的世界,而不是恶的世界。恶没有本体论的起源,而只有人类说的起源,即恶是人的自由意志的行为的结果,人自己的罪使自己堕落为恶
我们知道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孟子主性善,荀子持性恶,并且我们常以为这是中国哲学的特色。然而在西方基督教哲学中也有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它最初发生在西方最重要的一位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与诺斯替主义和贝拉基主义的争论中,并对往后的基督教思想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说中国思想学说中的性善性恶之争关系到德治或法制这一重大政治问题的话,那么在西方基督教传统中的性善性恶之争则关系到拯救是否必要和得救如何可能这一重大的神学问题。当然,这种争论是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西方基督教神学家在讨论人性问题时有一个在先的神学问题,即上帝创造世界和人,人如何通过耶稣基督而获得拯救;他们把人性问题放在神人关系的问题中加以考虑。中国哲人在讨论人性问题时没有这样的神学框架。他们从外观天地社会,内察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谈论性善或性恶,并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世问题上。
我在这篇文章中无意比较东西方的人性论,只是引出一个话题,希望人们能对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有较为清楚的了解。
概述
简单地说,在西方的传统中存在着四种有关人性的典型看法:(1)奥古斯丁的观点,(2)诺斯替主义的观点,(3)贝拉基主义和半贝拉基主义的观点,(4)托马斯·阿奎那的观点。奥古斯丁主张人性本来是善的,因为上帝所造的一切都是“甚好”的,但由于人犯了原罪,堕落而变恶,因而现实的人性是恶的。诺斯替派持善恶二元论,主张人由灵魂和肉体两部分组成,灵魂原初来自善的光明世界,肉体属于恶的黑暗世界,这样现实的人性不免是善恶二元的,而且恶的一面常常罩盖善的一面。贝拉基主义和半贝拉基主义派持性善论,主张人性中始终存在善端,应通过自由意志的努力把这善端发扬出来,克服恶的习性。托马斯·阿奎那主张人为上帝所造,有着原初的正直性,但也有自然的欲望;在上帝的关照下,人能朝好的方向发展;当亚当和夏娃冒犯上帝,失去上帝的关照后,他们就不能控制这种欲望,并顺着肉欲和物欲而堕落作恶。这也就是说,人性之善恶是由人的自由意志和神人关系的基本处境两方面决定的,虽然上帝的恩宠是最主要的,但是人在接受恩宠时,他自己的自由意志并不是完全不动的,因为他也能拒绝恩宠。
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奥古斯丁的观点被视为正统派,诺斯替主义的观点、贝拉基主义和半贝拉基主义的观点被视为异端。托马斯·阿奎那的观点是对奥古斯丁的观点的修正,被天主教接受,但遭到新教的激烈反对。
奥古斯丁的有关原罪与性恶的理论
奥古斯丁把人性的问题与罪的问题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他在基督教的有关人性学说方面的功绩在于把圣经中的有关观点、柏拉图的哲学和他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表述。奥古斯丁坚持一元论的观点,强调上帝所创造的世界是一个好的世界,太初所造之人是善的人,被置于一个完善的环境之中,在上帝的安排之下过着幸福的生活。由于上帝所创造的一切都是“甚好”的,恶在这个原初的世界中并无位置。用哲学的术语来说,世界在本体论上是一元的,世界起源于上帝的创造,上帝是完善的,上帝的创造世界和护佑世界使得世界有一个善的开端,并还必将有一个善的结局。因而在这样的一个开端和结局都是善的世界中,恶没有本体论上的地位,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恶不是与上帝并驾齐驱的,恶也决不是一种能与上帝相匹敌的力量。
那么世界上的恶是怎样产生的呢?是由于堕落。奥古斯丁除了引证圣经谈到魔鬼是天使的堕落外,特别强调了人的堕落。上帝原先创造的人是善的,但他们却堕落了。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性本恶,而是因为他们的意志做出了恶的选择。他们的错误选择使得他们的品性堕落了。上帝所创造的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当人自觉地追求最高的善,并服从上帝的命令的话,那么人就能够走向完善。然而人却背离了上帝,从而堕落到一个低等级的世界中去。在这里,一切存在物都是可变的、易腐败的,人更容易受魔鬼和自己肉欲的引诱而干坏事。背离了上帝的人不再把追求完善当作自己的目标,而把自己所欲望的东西当作好的东西,把满足自己的欲望当作目标。
人为什么要做出背离上帝的选择呢?这是由于人的“骄傲”。奥古斯丁所说的骄傲,不仅仅指人的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的品性,而且还包含更深层次的内容。骄傲意味着人的极度的自我提高,以至内心产生了对博爱的上帝的厌恶,而想自己成为上帝,也即从以上帝为中心转向以人自己为中心。人渴望自己解放自己,而其结果使自己把自己置于奴役之中,因为人离开了上帝的指导,而被自己的肉欲牵着鼻子走。因而在奥古斯丁看来,骄傲是罪恶之源。骄傲是驱使人离开上帝的人类学上的动因。
那么人怎样才能克服骄傲呢?人必须获得谦虚之心。按照奥古斯丁的看法,对于已经堕落的人来说,只有依靠耶稣的拯救才能获得这样的谦虚之心。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City of God)这本书中构想了两座城市:一座是“世上之城”,以自爱和骄傲为标志,住在那里的人只爱自己,不爱他人,狂妄自大,甚至连上帝都遭轻视;另一座是“天上之城”(上帝之城),以爱上帝和谦虚为标志,住在那里的人爱上帝甚于爱自己,谦虚地顺从上帝的指引。这两座城的居民分别以该隐和亚伯为代表。虽然这两座城市是奥古斯丁构想出来的,但他称世上之城的最高代表是异教的巴比伦和罗马,在某种程度上,一切世俗国家都是它的体现,而基督教的教会则是天上之城的体现,“教会甚至在现在已是基督之国,也就是天国” [1]。上帝之城由那些蒙上帝拣选而得救的人组成,如今这些人都在有形的教会中,尽管并非教会中的所有的人都是蒙上帝拣选的,正如在麦田中麦子和莠草一起生长一样。这是奥古斯丁为现存的教会辩护,他相信,基督教的教会必将在全世界发展,并逐步统治全世界,从而上帝之城将取代地上之城。
奥古斯丁主张,上帝是理性生物的一切美德的母亲和保护者,因而人只有谦卑地顺从上帝,才能发展自己的美德,因而谦虚便是智慧和爱的前提。由于人堕落已久,唯有凭借耶稣基督的恩典人才能克服其祖先亚当、夏娃所犯的原罪和每个人自己所犯的本罪,才能以谦虚之心克服骄傲之心,因而只有在教会中(教会是耶稣的身体)才能获得那种摒弃私欲的力量。一旦我们成了谦虚的人,就会专心聆听上帝的教诲,发展人的全部美德。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我们的一切善的事物和理想的善的尽善尽美的化身,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因而追随上帝就是追求最高的善。当然,这种追求不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上帝(骄傲),而是为了顺从上帝(谦虚),从而建立与上帝的奇妙的联系(神人修和)。我们通过信上帝而聆听上帝的教诲,让上帝的真理和神圣占领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心灵,实现幸福生活的美德。我们因为信仰上帝,从而克服恶而成为义人,这就是奥古斯丁所提出的“因信称义”的原则。一旦我们全心全意地爱上帝,我们也会爱同胞和教友,以及懂得合理的自爱。这样,奥古斯丁把善和幸福的原则建立在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之上。在这种信仰中,心向上帝,依附上帝,就有幸福和安宁,而背离上帝,就是罪孽和毁灭。
简言之,奥古斯丁主张原罪之前的人是性善的,因为上帝原初所造的是善的世界,而不是恶的世界。恶没有本体论的起源,而只有人类说的起源,即恶是人的自由意志的行为的结果,人自己的罪使自己堕落为恶
下一篇:福柯的话语历史观及其与萨特的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