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批判对西方理性主义的瓦解:海德格尔(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不同,努力模式已不再是直观,而是对文本的阐释;不是对理想本质的直觉展示,而是对复杂意义语境的解释学理解,以便使得现象成为自我定性。这样,海德格尔就为一种突出的真理概念作好了准备,并把本质直观现象学的方法论意义转化为它的对立面——生存论意义上的解释学。对摆脱一切自明性的意义的解释,取代了对直观的描述。 
   
  第三,海德格尔最后把对此在的先验分析方法和解释学分析方法同一种存在主义的哲学主题联系起来。人的此在是依据它存在与否的可能性来理解其自身的。它必然要在本真性与非本真性之间进行选择。它是一个“必须存在”的存在者。人的此在必须从它的可能性视界来理解自身,而且也必须把它的生存本身把握在自己的手里。谁如果试图避免这样的选择,他就已经决定选择飘零和堕落的生活状态。海德格尔把这种自我拯救的主题(克尔恺郭尔以一种存在主义的方式强调了这个主题)转换到了对自身生存的烦忧模式当中: 
   
  “此在是一个存在者。它在其他的存在中涉及到了自我”。 
   
  但是,海德格尔对这个世俗化的拯救主题的理解是这样的:对自身存在的怕变成了烦,从而为分析人的生存的时间结构提供了主导原则。而同样值得重视的是海德格尔运用这一主题的方法。不仅哲学家在追问存在意义时发现,他被引向了人的肉身——历史生存意义上的前本体论世界观和存在观。毋宁说,在确定这个生存自身的过程中,已经在关心他的存在,并确保他能够通过解释学把握住他“最切身的存在能力”。由此看来,人有史以来就是一种本体论的存在,从而使得存在问题在生存意义上必然要浮现出来。生存论分析源于人的生存最内在的冲动。海德格尔称它是生存论分析的本体根基: 
   
  “如果任务是阐释存在的意义,那么此在不仅是首须问及的存在者;更进一步,此在还是在其存在中向来已经对这个问题所追问的那一东西有所作为的存在者。于是乎存在的问题不是别的,只不过是把此在本身所包含的存在倾向极端化,把先于存在论的存在领悟极端化罢了”。 
   
  由此,我们可以把三种概念策略概括如下:首先,为了能够描述作为基础本体论的生存论分析,海德格尔把先验哲学与本体论结合了起来。其次,为了能够把作为生存论解释学的基础本体论贯彻下去,海德格尔把现象学转换成本体论解释学。最后,他让生存论解释学带有存在哲学的动机,目的是为了能够把基础本体论置于兴趣语境当中,否则,这些兴趣语境就会被贬低到纯粹生存的层面上。就在这个地方,本体论差异被遮蔽了,生存性的普遍性与经验存在问题的独特性之间严格的方法论区别也被打破了。 

  通过这一结合,海德格尔似乎已经成功地剥夺了主客体关系的范式意义。本体论转向打破了认识论的优先性,但又没有放弃先验问题。由于存在者的存在一直都和存在理解保持着内在关系,由于存在只有在人的此在视域之内才有意义,因此,基础本体论并不意味着倒退到先验哲学,而是把先验哲学推向了极端。但与此同时,生存论解释学转向又结束了自我反思方法,这种方法曾迫使胡塞尔采用先验还原。对前本体论存在理解的阐释和对日常生存意义语境的解释,取代了认知主体(即自我意识)的自我关系。最后,海德格尔对存在主义的主题做了深入的探讨,从而使得对“在世界中的存在”的结构分析(取代了客观经验的条件),并成为对好的生活这一实践问题的回应。真理的启示概念决定了判断在本真存在中的意义,并先于一切科学而与存在者发生关系。 

  这个真理概念是一条主线,由此,海德格尔引入了基础本体论的核心概念:即世界概念。世界构成了意义的显现视界,在这个视界里,存在者摆脱了生存论意义上围绕着此在而烦忧的此在,并把自我显示出来。世界总是先于通过认知和行为而与对象发生关系的主体。因为不是主体与在世界中的事物建立联系,而是世界首先建立起了一种语境,为存在者提供了一种前理解。有了这种前本体论的存在理解,人从一开始就被放到世界关联当中,并优先于世界当中的一切存在者。作为存在者,人并不只有在世界中才会被遭遇到。由于人在世界中有着特殊的存在方式,因此,他和解释世界的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个过程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并建立起了语境。因此,海德格尔把人的生存描述为此在,它“使”一切存在者通过与它发生关联而获得存在。此在的“此”就是存在变得澄明的地方。 
  相对于主体哲学而言,这一策略概念的优势是很明显的:认知与行为不再一定要被设想为主—客关系。 
   
  “认识并不首先创造出主体同一个世界交往,这种交往也并非从世界对主体的作用中产生出来。认识是此在根植于在世的一种模式”。 
   
  主体通过认知和行为而出现在作为事态总体性的客体面前;在这个主体的位置上,我们可以把用客观立场完成的认知活动和行为活动理解为源于生活世界的内在基本模式,而生活世界在直觉上被看作是语境和背景。海德格尔结合生活世界内在方式的时间结构而把它描述为烦的诸种模式。比如, 
   
  “对某种东西有所行事,制作某种东西,安排照顾某种东西,利用某种东西,放弃或浪费某种东西,从事贯彻、探查、询问、考察、谈论、规定,诸如此类”。 
   
  《存在与时间》第一部分的核心是对世界概念的分析。海德格尔从操劳的角度把(和实用主义联系在一起的)世界概念解释为因缘关系,而所谓操劳,就是在生活实践中用非客观化的立场对待生活世界中的物体。随后,海德格尔指出,因缘关系超越了可以上手的一切而获得普遍意义,并成为一种指设关系。只有依赖于远距离的立场转换,自然才能从生活世界的视域中脱离出来并被对象化。只有当存在者领域的世俗化过程被看作是纯粹表现的世俗化过程时,才会出现一个对象和实践的客观世界,而(意识哲学意义上的)主体则可以通过认知和行为与这个世界建立起联系。 

 4 
   
  我在这里没有必须详细讨论海德格尔的分析(§14—24),因为它们并没有偏离从皮尔斯到米德和杜威的实用主义路径。而海德格尔的原创之处在于用世界概念来批判意识哲学。但这样做很快也陷入了困境。这在第25节(《此在为谁的问题》)中看得很清楚。海德格尔先是对这个问题作了如下回答: 
   
  “这个‘谁’的问题是用‘我’自己、用‘主体’、用‘自我’来回答的。这个‘谁’就是那个在变居不定的行为体验中保持其为同一的东西,就是那个从而同这种多样性发生关系的东西”。 
   
  当然,这一回答本身也会很容易就倒退到主体哲学当中。所以,海德格尔才把他对工具世界的分析(从孤立的行为者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表现为因缘关系)扩展到诸多行为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世界: 
   
  “在世的澄明曾显示出:无世界的单纯主体,并不…是…给定的。同样,无他人的绝缘的自我归根到底也并不首先存在”。 
   
  海德格尔借助主体间的关系(自我与世界的相遇),大大深化了他的世界分析。 

  换个角度,我们会看到,从孤立的目的行为视角向社会互动视角的转变,实际上阐释的是一种沟通过程,而不是一种理解过程。在这个沟通过程中,世界作为主体间共有的生活世界背景始终处于在场状态。从用于交往的语言中,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结构:它告诉我们,生活世界(本身并没有主体)是如何通过主体以及他们的沟通行为而得以再生产的。这样,此在是“谁”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而海德格尔却把这个“谁”还原成一个主体,他用本真的此在可能性设计来勾画“在世界中的存在”的世界。也就是说,介入人的生存的生活世界绝不是由此在的生存努力所创造出来的,因为这个此在已经悄悄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