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慎其独也」涵义之新探释(下)(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中庸》嘗云:「苟不固聰明聖智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第32章)
簡帛《五行》說:「聖人知天道也。」
帛書《德聖》:「聖,天知(智)也。」
《莊子.天下》篇則謂:「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按:謂優美的資質純出天然。此義〈在宥〉篇是稱作『聖人……出於道而不謀』),兆於變化,聖人也。」
故就算常人的心性雖皆可以稱「獨」(因它是無物可以相替取代),卻是不能如聖人般的「獨有」(《莊子.在宥》),能那樣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天下〉),能「獨成其天」(〈德充符〉),誠如《呂氏春秋.制樂》所云:「聖人所獨見,眾人焉知其極。」此因聖人不但是在天德無妄下生具能體悟天德的「上智」,而且知以此德「組修其身」(《呂氏春秋.先己》孔子語),「擅道而行」(《淮南子.氾論訓》),並因此而在天道、地道和萬物的道中,獨行出「人能弘道」的聖道,由此而形成「仁、義、禮、智、聖」這「五和」之德,故有所謂「道四術,唯人道為可道也」(《性自命出》第14-15簡)。
這就是所謂「德,天道也」。
所以《大常》說:「『聖人天德』何?言慎求之於己,而可以至順天常矣!」
故君子的「慎其獨」,是必取聖人的「慎求之於己」作為學習的不二法門。
因此《五行》跟着又說:「君子之為德也,有與始也,無與终也。」這則是說的由「內聖」而「外王」之道,於孔子就是他的以「仁」來言「立達」(《論語.雍也》),也是所謂「中庸其至矣乎」(《中庸》),有曰:「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第13章)而這兩「庸」在《老子》書則謂為:「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章)莊子則曰:「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遊於無有者也!」(〈應帝王〉)
所以《五行》之《說》釋「君子之為德」的「無與終也」,是謂此義為「舍(按:在此處是『居』、『止』之義,不作『捨』解)其體而獨其心也」(第229行)。
由「舍其體而獨其心」,便又可深一層義來回說「鳲鳩」。
鳲鳩之覓巢,純是為了生小鳥和撫育,這是牠們的天性與本能,也是天職(按:此即《五行》之《說》所言「直之」之含義)。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鳲鳩是得先讓自己有了安身之所,才可善加照顧生下的小鳥。所以這到了「淑人君子」的「見聞」,問題就會轉得更深入。它很快去到「心」的課題上。孔子嘗說:「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孟子.告子上》)而對於人該如何「自事其心」(《莊子.人間世》仲尼語),這實在是先哲思想上的重大課題。故上述「君子慎其獨也」這命題,義蘊就是:得相信先聖的睿智,早點給要養「心知之性」的心〔《禮記.樂記》:「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按:由血氣之動而來的性,可成『下愚』的心知心物,故有下承之語),而無哀樂喜怒之常」〕,覓個或結個安穩的巢,讓它能「安其身而後動」(《易.繫辭下》孔子之語),這也是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學而》)。
那末何處覓,何處結,又如何結這個巢呢?就繫乎「直」性這實體上。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心之「習」是可以使人的心性變得相遠起來,正如孔子所說:「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論語.子罕》)而心要有能安之所,就得「守其宗」,「不離」於本性,有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中庸》)有所謂:「不離於宗,謂之天人。」(《莊子.天下》)而「天人」的心,自是以天為心的「天心」(《大常》:「余茲宅天心」),是如所謂:「五者不離(指《五行》的『仁、義、禮、智、聖』)〔13〕,合而為一,謂之天心。」(《說苑.反質》)這相信是有關於「善不〔善,性也〕」〔14〕而發的話。仁、義、禮、智、聖五種「形於內」的心性能共冶一爐〔15〕,人既能「以德為本」,又能「以多為一」地體行揚善去不善之修,例如孔子就嘗有言:「知(智)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未善也。」(《論語.衛靈公》)因此荀子說:「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途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勸學〉)因心的性體是有「天祿」這養份可輸送(如不蔽不塞的話。故儒、道二家皆重去蔽去塞),那是人本性與生即具的虛靜無妄的「天德」,故有所謂「爾克永觀省,作稽中德」(《書.酒誥》),有所謂「各設中於乃心」(《書.盤庚》),亦即《中庸》所說「君子尊德性」的這一種德性,它本自人是因上天中直無私的愛而有生,正如孔子所說:「人之生也直。」帛書《德聖》所稱:「五行形,德心起。和謂之德,其要謂之一,其愛謂之天。」而《管子.內業》更有語謂:「心全於中。」又:「中不靜,心不治。」這是明以直性之體的虛靜無妄為心的天然養分。所以《五行》之說曰:「直也者,直其中心也,義氣也。」
而最先談及「中」是關乎上天之性的人,是帝堯,〔16〕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論語.堯曰》)所以孔子說「唯天為大,唯堯則之」(〈泰伯〉);所以《中庸》釋「中」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性自命出》謂「教,所以生德於中者也」;而《語叢一》亦稱「人之道也,或由中出」;凡此都可表出人是有能力從其心會悟或體會到「天心」成物的無私。所以對於人道的「由中出者:仁、忠、信」(《語叢一》),《尊德義》早說有這樣的話:「仁為可親也,義為可尊也,忠為可信也。」(第3-4簡)。故堯乃把天道之在人身上這種可讓心開啟「與天為一」之「達道」的實存特性,稱作「中」(《說文》:「中,內也。从□∣,下上通也」)。這也是《詩.大雅.烝民》所說「天生烝民,有物有則」這「大常」的特性之一(按:若嘗試從荀子的角度看,天的特性大要有三,一是「中」,二是「畸」,三是「匿」)。
所以《中庸》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第一章)又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第32章)即此亦知《中庸》的所謂「用其中」、「時中」、「致中和」等「守中」之道,都屬由「一」而「致」的「百慮」,是「殊途而同歸」的「致一」(《繫辭下》)以立本,而以聖賢智哲優為之,是為「天下示誠」。
因此孔子論《鳲鳩》詩有曰:「『其儀一』也,是『心如結』也,吾信之。」(上博簡《孔子詩論》)而《五行》之《說》的釋「獨」更直謂:「獨也者,舍體也(按:『舍』,居也,止也,此處不宜解作『捨』。此句的句義通於《老子》甲本的『孰能安以動者,將舍生』,﹝17﹞也同於〈繫辭下〉孔子所說的『君子安其身而後動』。事實《大學》就嘗記孔子以詩言志的話:『《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按:『丘』字可以一語相關。〕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此「體」,自然是指心所出入但「莫知其鄉」的直性之體言,也是孟子所說「從其大體為大人」的「大體」。而「舍體」意也即是「先立乎其大者」(〈告子上〉)。這樣君子的修身始能「身以為主心」(《性自命出》)。
而對心的立於「大體」的所從事,《荀子.不苟》有絕佳的設義立說,曰:「公生明(例如〈修身〉篇:『《書》曰:“無有作
簡帛《五行》說:「聖人知天道也。」
帛書《德聖》:「聖,天知(智)也。」
《莊子.天下》篇則謂:「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按:謂優美的資質純出天然。此義〈在宥〉篇是稱作『聖人……出於道而不謀』),兆於變化,聖人也。」
故就算常人的心性雖皆可以稱「獨」(因它是無物可以相替取代),卻是不能如聖人般的「獨有」(《莊子.在宥》),能那樣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天下〉),能「獨成其天」(〈德充符〉),誠如《呂氏春秋.制樂》所云:「聖人所獨見,眾人焉知其極。」此因聖人不但是在天德無妄下生具能體悟天德的「上智」,而且知以此德「組修其身」(《呂氏春秋.先己》孔子語),「擅道而行」(《淮南子.氾論訓》),並因此而在天道、地道和萬物的道中,獨行出「人能弘道」的聖道,由此而形成「仁、義、禮、智、聖」這「五和」之德,故有所謂「道四術,唯人道為可道也」(《性自命出》第14-15簡)。
這就是所謂「德,天道也」。
所以《大常》說:「『聖人天德』何?言慎求之於己,而可以至順天常矣!」
故君子的「慎其獨」,是必取聖人的「慎求之於己」作為學習的不二法門。
因此《五行》跟着又說:「君子之為德也,有與始也,無與终也。」這則是說的由「內聖」而「外王」之道,於孔子就是他的以「仁」來言「立達」(《論語.雍也》),也是所謂「中庸其至矣乎」(《中庸》),有曰:「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第13章)而這兩「庸」在《老子》書則謂為:「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章)莊子則曰:「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遊於無有者也!」(〈應帝王〉)
所以《五行》之《說》釋「君子之為德」的「無與終也」,是謂此義為「舍(按:在此處是『居』、『止』之義,不作『捨』解)其體而獨其心也」(第229行)。
由「舍其體而獨其心」,便又可深一層義來回說「鳲鳩」。
鳲鳩之覓巢,純是為了生小鳥和撫育,這是牠們的天性與本能,也是天職(按:此即《五行》之《說》所言「直之」之含義)。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鳲鳩是得先讓自己有了安身之所,才可善加照顧生下的小鳥。所以這到了「淑人君子」的「見聞」,問題就會轉得更深入。它很快去到「心」的課題上。孔子嘗說:「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孟子.告子上》)而對於人該如何「自事其心」(《莊子.人間世》仲尼語),這實在是先哲思想上的重大課題。故上述「君子慎其獨也」這命題,義蘊就是:得相信先聖的睿智,早點給要養「心知之性」的心〔《禮記.樂記》:「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按:由血氣之動而來的性,可成『下愚』的心知心物,故有下承之語),而無哀樂喜怒之常」〕,覓個或結個安穩的巢,讓它能「安其身而後動」(《易.繫辭下》孔子之語),這也是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學而》)。
那末何處覓,何處結,又如何結這個巢呢?就繫乎「直」性這實體上。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心之「習」是可以使人的心性變得相遠起來,正如孔子所說:「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論語.子罕》)而心要有能安之所,就得「守其宗」,「不離」於本性,有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中庸》)有所謂:「不離於宗,謂之天人。」(《莊子.天下》)而「天人」的心,自是以天為心的「天心」(《大常》:「余茲宅天心」),是如所謂:「五者不離(指《五行》的『仁、義、禮、智、聖』)〔13〕,合而為一,謂之天心。」(《說苑.反質》)這相信是有關於「善不〔善,性也〕」〔14〕而發的話。仁、義、禮、智、聖五種「形於內」的心性能共冶一爐〔15〕,人既能「以德為本」,又能「以多為一」地體行揚善去不善之修,例如孔子就嘗有言:「知(智)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未善也。」(《論語.衛靈公》)因此荀子說:「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途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勸學〉)因心的性體是有「天祿」這養份可輸送(如不蔽不塞的話。故儒、道二家皆重去蔽去塞),那是人本性與生即具的虛靜無妄的「天德」,故有所謂「爾克永觀省,作稽中德」(《書.酒誥》),有所謂「各設中於乃心」(《書.盤庚》),亦即《中庸》所說「君子尊德性」的這一種德性,它本自人是因上天中直無私的愛而有生,正如孔子所說:「人之生也直。」帛書《德聖》所稱:「五行形,德心起。和謂之德,其要謂之一,其愛謂之天。」而《管子.內業》更有語謂:「心全於中。」又:「中不靜,心不治。」這是明以直性之體的虛靜無妄為心的天然養分。所以《五行》之說曰:「直也者,直其中心也,義氣也。」
而最先談及「中」是關乎上天之性的人,是帝堯,〔16〕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論語.堯曰》)所以孔子說「唯天為大,唯堯則之」(〈泰伯〉);所以《中庸》釋「中」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性自命出》謂「教,所以生德於中者也」;而《語叢一》亦稱「人之道也,或由中出」;凡此都可表出人是有能力從其心會悟或體會到「天心」成物的無私。所以對於人道的「由中出者:仁、忠、信」(《語叢一》),《尊德義》早說有這樣的話:「仁為可親也,義為可尊也,忠為可信也。」(第3-4簡)。故堯乃把天道之在人身上這種可讓心開啟「與天為一」之「達道」的實存特性,稱作「中」(《說文》:「中,內也。从□∣,下上通也」)。這也是《詩.大雅.烝民》所說「天生烝民,有物有則」這「大常」的特性之一(按:若嘗試從荀子的角度看,天的特性大要有三,一是「中」,二是「畸」,三是「匿」)。
所以《中庸》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第一章)又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第32章)即此亦知《中庸》的所謂「用其中」、「時中」、「致中和」等「守中」之道,都屬由「一」而「致」的「百慮」,是「殊途而同歸」的「致一」(《繫辭下》)以立本,而以聖賢智哲優為之,是為「天下示誠」。
因此孔子論《鳲鳩》詩有曰:「『其儀一』也,是『心如結』也,吾信之。」(上博簡《孔子詩論》)而《五行》之《說》的釋「獨」更直謂:「獨也者,舍體也(按:『舍』,居也,止也,此處不宜解作『捨』。此句的句義通於《老子》甲本的『孰能安以動者,將舍生』,﹝17﹞也同於〈繫辭下〉孔子所說的『君子安其身而後動』。事實《大學》就嘗記孔子以詩言志的話:『《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按:『丘』字可以一語相關。〕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此「體」,自然是指心所出入但「莫知其鄉」的直性之體言,也是孟子所說「從其大體為大人」的「大體」。而「舍體」意也即是「先立乎其大者」(〈告子上〉)。這樣君子的修身始能「身以為主心」(《性自命出》)。
而對心的立於「大體」的所從事,《荀子.不苟》有絕佳的設義立說,曰:「公生明(例如〈修身〉篇:『《書》曰:“無有作
上一篇:子游与《性自命出》
下一篇: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中国传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