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林》作者考辨辑解——兼论焦延寿之西汉易学(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小黄,举最当迁,有诏许增秩留,当在宣帝之世。《循吏列传序》云:“宣帝繇仄陋而登帝尊,知民事之艰难,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期罔,尤服从其教化。故三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励,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是则增秩留任,自宣帝时始有之。观延寿之事,知此法并及于县令,不只二千石,史约言之耳。夫赣以昭帝时为小黄令,《陈留风俗传》言之甚明,则王俞谓元、成之世先生或出或处,以《易》道干梁王,诏补小黄令者时代显然不合,真无稽之言也。《京房传》言赣补小黄令,举最当迁,有诏许增秩留,卒于小黄,是赣自补县令以至卒官,始终未离小黄,未尝有罢官复起之事也。然则姚振宗谓昭帝时,始补官,其后或出或处,至元、成间乃卒者,亦无稽也。昭帝以元平元年崩,由此下数至成帝建始元年凡四十三年。赣之初小黄,一举最即迁秩,其后乃三十年余年不迁,已为必无之事,而马国翰乃谓赣卒于王莽始建国元年,是则以一县令历事八朝,至八十年之久,尤古今史册所未闻,出于情理之外者矣。考《续汉书·律历志》:“元帝时郎中京房,房字君明,知五声之音,六律之数。上使太子太傅韦玄成(字少翁)、谏议大夫章杂试问房,言于乐府,房对受学故小黄令焦延寿。”《志》虽不著为元帝某年,然以京房、韦玄成二人仕履参互考之,《房传》言初元四年以孝廉为郎,建昭二年为魏郡太守,《玄成传》云:“元帝即位,以玄成为少府,迁太子太傅,至御史大夫。”《百官表》云:“永光元年七月辛亥,太子太傅韦玄成为御史大夫。”《志》称房为郎中,玄成太子太傅,必在初元四年以后,永光元年七月之前。(龖案:即公元前45年至公元前43年7月之间。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定此事在公元前44年。[49]乃约取其中也。)房于是时已称延寿为故小黄令,明当元帝初年延寿已卒于小黄矣。(以京房受业年令推之,知延寿宣帝中年尤在,其卒当在宣帝末或元帝初。案汉人凡去官者,皆可称为故某官,不必其人已卒。然《京房传》明言延寿卒于小黄,此称故小黄令,可见其时已卒于官矣。)顾炎武谓延寿为昭、宣时人,可谓暗合。诸家纷纷,谓延寿为元、成间人,卒于京房之后,或下逮至王莽者,皆无稽也。(王俞谓尝读历史谱系、诸家杂说,延寿当元、成之间,或出或处云云,亦因牵就书中时事致误。且谱系、杂说本多附会,不足信。)王昭君、傅太后事,延寿断断不及见,而书中言之甚明,其必出于崔篆之手无疑。[50]



[摘要]:文章辑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易》学传承,对焦延寿《易》学及《易林》作者作出完备和准确的判定。

[关键词]:《易》学传承;焦赣;京房;崔篆;《易林》作者。

《易林》旧题西汉焦赣撰,所以又名《焦氏易林》。此书以《周易》中每一卦各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之变共为四千零九十六卦,各系以文辞,皆四言韵语,称为“林辞”。其用乃为占筮而设,《易林》之词,语颇雅训,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考《汉书·艺文志》所载《易》十三家,“蓍龟"十五家,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不及焦氏,至《隋书·经籍志》始著录於“五行家”。因其书大旨在于占筮之用,故《四库全书》将之列于“子部术数类”。(张善文《周易辞典》)[1]

明•胡应麟在《四部正伪》中指出考核伪书之法有八:

一、核之《七略》,以观其源;(龖案:《汉书·艺文志》云:“今删其要以备篇籍。”则所谓《七略》即《汉书·艺文志》也。)

二、核之群《志》,以观其绪;

三、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

四、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

五、核之文,以观其体;

六、核之以事,以观其时;

七、核之撰者,以观其托;

八、核之传者,以观其人。[2]

《易林》的作者问题,有四种说法:

(一)作者是焦延寿。(为前汉昭帝、宣帝时人。)

(二)作者是崔篆。(王莽时人,东汉光武帝时还在。)

(三)作者是许峻。(东汉后期人。)

(四)作者是东汉以后人。(顾炎武如是说。)(胡适《﹤易林﹥断归崔篆的判决书》[3])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三,子部四云:《易林》十六卷,汉焦延寿撰,延寿字赣,梁人,京房师之,故《汉书》附见于《房传》。旧本《易林》首有费直之语,称王莽时建信天水焦延寿,其辞盖出于伪托,郑晓尝辨之审矣。嘉锡案:郑晓《古言》云:“《易林》十六卷世传出焦延寿,虽《隋》、《唐•经籍志》亦然。今考《汉书·儒林传》、《艺文志》及荀悦《汉志》,皆不言焦氏著《易林》,疑今之《易林》未必出于焦氏。刻本《易林》载东莱费直曰六十卦变者,王莽时建信天水焦延寿所撰。然刘向当成帝时校书,已有延寿《易》说,延寿非王莽时人,明矣。况直虽后于延寿,与高相同时,虽直亦非莽时人也。”[4]

乾隆乙卯优贡生山东栖霞牟庭云:“崔篆之书遥遥千余年,遂无觉者。幸而误序犹存,俾余得寻迹所由,复睹其真。校书得此旷然有发蒙之乐矣!古人遗亦,信不可忽,虽伪谬犹足珍贵若此!使余向者视为驳文,而弃置不思,何由得此乐哉?又使当时妄者稍加时地,将复改王莽为宣帝,改‘建信天水’为‘小黄令’或为‘梁国’则余今日亦茫然失据无以证明;而主人失书,终不复还,岂不惜哉?赖其人不甚知书,乃留此物证,以待余之寻究也,此天幸也!”(胡适文引)[5]

余先生又云:若牟庭相说,则即就费直旧序,推勘得之。其考证较郑氏加详矣。牟氏所作《翟云升易林校略序》云:“今世传《易林》,本有汉时旧序,云《六十四卦变占》者王莽时建信天水焦延寿所撰也。余每观此而甚惑焉。据《汉书·儒林京房传》,焦延寿是昭、宣时人,何为乃言王莽时?焦延寿梁人也,何为而言建信天水?王莽改千乘郡曰建信,改天水郡曰填戎,则莽时有建信而无天水,且两郡不相属,建信、天水,非可兼称也。又其序假名费直,直生在宣、元间,岂知天下有王莽时人哉?《传》称焦延寿长于灾变,分卦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而京房奏考功法,论消息卦气,皆传焦氏学,殊不《易林》。《易林》乃观象玩辞,非言灾变者,何以为焦延寿之书?余窃疑知久矣,一日检《后汉书·儒林传》,孔禧拜临晋令,崔骃以《家林》筮之。又检《崔骃传》云祖篆王莽时为建新大尹,称疾去,在建武初著《周易林》六十四篇。余于是执卷而笑曰《易林》王莽时建新大尹崔延寿所作也。新、信声同,大尹形误作天水,崔形误为焦。崔篆盖字延寿,与焦赣名偶同,此所以致误也。……[6]

余嘉锡先生的《四库题要辨证》,他在子部三,叶三十一,引《鸣沙室古佚书》内《修文御览》残卷引《易林》谦之泰“白鹤珠”一条作《崔赣易林》;《太平御览》九一六引此条则已改为焦赣了。余先生又引日本人所撰类书名《秘府略》者,其中卷八引《易林》谦之大过“被锦夜行” 一条,亦题作“崔赣”。余先生说:“此必原作《崔氏易林》,后人妄改氏作赣,而妄改崔字,遂致以崔篆之姓,冠延寿之名。”大概古写本必有把“崔篆”错到不可想像的地步的。第一个通人改成“崔赣”,第二个通人又改成“焦赣”,第三个通人知道“赣”是字而延寿是名,故为“焦延寿”了。(胡适文引)[7]

赵琳《因话录》卷六有这一条:崔相国群之镇徐州,尝以《崔氏易林》自筮,遇乾之大畜,其繇曰:“典册法书,藏在兰台,虽遭乱渎,独不遇灾。”及经王智兴之变,果除秘书监也。此繇见今本《易林》坤之大畜,“渎”作“溃”,《因话录》乾字盖坤之误,此可为今本实崔篆书之佳证。(余嘉锡文引)[8]

《太平御览》卷三百四十七引《崔赣易林》曰:“桃弓韦戟,除残去恶。”[9](龖案:《易林》明夷之未济曰:“桃弓韦戟,除残去恶,敌人执服。”此证《易林》当时称为《崔赣易林》也。)卷七百四十引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