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转(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09-30
在教学方面,新课程中的初中英语教师不能像从前,只是根据大纲和教师参考书把教科书分解成知识和技能要点,再将这些要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倾听、背诵和练习予以再现。要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填鸭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为此,教师要重新思考学生的角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再把学生看作是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看到他们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的态度与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师的核心角色由知识传授者转换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这是新课
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换过程中的一个飞跃。[5]
(二) 教师从只是“教书匠”转到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只是“教书匠”转到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过去教师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教书育人,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规范好学生的行为,就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是一名好老师,学生考试成绩好,行为规范好,就是好学生。教育科研被认为是“教育专家”的事情,不主动参与,不愿参与,甚至不想参与,造成教育与研究的脱节,这些皆是片面的错误的做法。今天看来,那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老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凭自己固有的经验办事,虽然工作起来“轻松无忧”,但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却完全是“事倍功半”,等着“专家们”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简单机械地照搬运用确实是不行了。因为这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因此,站在教育第一线的英语教师,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更应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由“教书匠”成为“教育家”。
(三) 由教学模式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现代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英语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能墨守陈规,而是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6]。不明确这个问题,就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判断教师的课是否有个性风格,是否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否有助于培养有智慧、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
首先,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的英语教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导演对剧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与此同理,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教学创造还体现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各种教法各有利弊,如何传道授业,这就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再次,教学创造性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风格就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7]。
总之, 要做好课程改革工作, 把新课程标准落实到英语教学中去, 关键在有一个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心理观念不断更新, 施教能力不断提高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真正理解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 把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杨德敏,教师在新课程进程中的角色定位,沧桑•教育园地,2007第1期。
[2]王建国,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第26 卷。
[3]范淑丽,在新课程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多元化,
http://www.rr365.com/Article/lunwen/200606/6956.html
[4]叶媛秀;胡思显;蒋达国,新课程下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换,教师教育,2007年第4期。
[5]浅谈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易位及情感教育,
http://www.eduass.com/Html/teacheredu/2007-7/14/200707140956396.shtml
[6]张广智,也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吉林教育综合版,2007年第5期。
[7]姚建东;施莉萍,论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基础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