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那树》的教学实例(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04
二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是一种教学法,我们也可以视之为分析学情的一种方法。要教学《那树》,就让学生自己先阅读课文,通过圈点批注、写读书笔记等方法,把自己的阅读心得先写下来。也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预习。比如,设置问题:“这是一棵________的树?”——在作者看来是一棵怎样的树?在司机和乘客看来是一棵怎样的树?在交通专家看来是一棵怎样的树?在清道妇眼中是一棵怎样的树?在黑斗士——蚂蚁心中是一棵怎样的树?你(读者)觉得它是一棵怎样的树……让学生一一写下来。再比如,设置问题:“树的生命有何价值?当树的生命遭遇人的生命,其命运又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一步去阅读文本,启发他们去思考课文的内涵。因为有学生的“先学”,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解释、体验、感受是怎样的,据此,可以明确在课堂教学中,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内容是难点。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分析学情,一定要把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比如,《那树》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一步步逼近,自然一步步退让,生活的诗意一步步被剥夺。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什么关联?离他们远还是近?关乎他们的心灵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总之,分析学情,“要针对某一篇具体的课文,去探测学生的学习经验——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读懂,哪些地方能读好,哪些地方可能读不好”。读懂了的、能读好的,不教;读不懂的、可能读不好的,则作为“教”与“学”的重头戏。
三、着眼课堂,在“预设——生成——反馈”图式中,确定和调整“实际教”的内容
通过解读文本,我们明确了“哪些内容可以教”;通过分析学情,我们明确了“哪些内容需要教”。但“可以教”“需要教”的内容,是不是都“必须教”呢?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到最需要学的东西?这就存在一个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的问题。
整合教学内容的一个原则是“删繁就简”,“设计出牵引教学内容的主问题,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比如,如果把《那树》当做“学习抒情”的例文,则可围绕下列几个互相关联的问题展开:(1)阅读全文,想想:题目可否改为《那树》?为什么?(2)本文写了那树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境遇,先找出两个段首关键词,再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3)写蚂蚁国的故事有何用意?为什么要借清道妇之口说出这个故事?第一个问题,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和文章的感情基调。“那”,远指,因为树已不复存在,全文是一棵树的挽歌。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从把握“意脉”这个角度去细读文本。第6段段首“但是”、第9段段首“这天”,是文意的转折之处、推进之处。作者的情感是深沉、隐忍的,但也有微妙变化:大致可概括为平和——不安——沉重。第三个问题,是揣摩文本抒情的巧妙之处,体会作者如何观照自然界的生命、如何表达对树的生命礼赞。这三个问题,均有较好的思考价值,也适合课堂讨论。
我们知道,预设与生成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也不能简单画大于号或小于号)。要让预设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有效生成,必须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第一种是“积极”现象。比如,有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或者发现了教师没有注意的问题。这时,教师应当倾听学生的表达,对他们的见解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做出清晰的解答。这对于教学内容而言,是一种“升格”、完善或者补充。第二种是“消极”现象。比如,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觉得太难,回答不了,讨论不起来。这时,教师不可“跳出来”,以自己的讲解来替代学生的回答,更不可中断学生的讨论。如果这么做,即使教学内容是合宜的,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妥当的做法应该是在“启发”上下功夫。例如,降低问题的难度,设计几个有梯度的小问题作为“脚手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总之,要想处理好课堂上的各种问题,使预设内容有效生成,不仅要靠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机智,还有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对学情的充分掌握。
教学内容是否合宜,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来检验。对此,王荣生教授的建议是:“设计多种形式的、可以即时反馈的作业”“通过学生的学业样本来检验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来探测学生学习的经验,为改善以后的课堂教学寻求切实的落脚点和入手处”。“检验”和“探测”的成效,有赖于作业设计的质量。它至少要回答这么两个问题:你打算怎样去评价学生?你的评价程序是什么?
根据文本的体式、类型、特点明确“可以教”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选择“需要教”的内容,再通过“预设——生成——反馈”确定和调整“实际教”的内容,这样就可以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之真正有利于促进“学的活动”。有了这样一套程序,即使对“这一篇”的教学内容设计不甚满意,也可以在“下一篇”的教学中加以改善。研究“教学内容的确立”就是这么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它是语文教师每日必修的“功课”,是打开语文“众妙之门”的“钥匙”。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分析学情,一定要把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比如,《那树》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一步步逼近,自然一步步退让,生活的诗意一步步被剥夺。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什么关联?离他们远还是近?关乎他们的心灵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总之,分析学情,“要针对某一篇具体的课文,去探测学生的学习经验——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读懂,哪些地方能读好,哪些地方可能读不好”。读懂了的、能读好的,不教;读不懂的、可能读不好的,则作为“教”与“学”的重头戏。
三、着眼课堂,在“预设——生成——反馈”图式中,确定和调整“实际教”的内容
通过解读文本,我们明确了“哪些内容可以教”;通过分析学情,我们明确了“哪些内容需要教”。但“可以教”“需要教”的内容,是不是都“必须教”呢?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到最需要学的东西?这就存在一个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的问题。
整合教学内容的一个原则是“删繁就简”,“设计出牵引教学内容的主问题,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比如,如果把《那树》当做“学习抒情”的例文,则可围绕下列几个互相关联的问题展开:(1)阅读全文,想想:题目可否改为《那树》?为什么?(2)本文写了那树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境遇,先找出两个段首关键词,再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3)写蚂蚁国的故事有何用意?为什么要借清道妇之口说出这个故事?第一个问题,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和文章的感情基调。“那”,远指,因为树已不复存在,全文是一棵树的挽歌。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从把握“意脉”这个角度去细读文本。第6段段首“但是”、第9段段首“这天”,是文意的转折之处、推进之处。作者的情感是深沉、隐忍的,但也有微妙变化:大致可概括为平和——不安——沉重。第三个问题,是揣摩文本抒情的巧妙之处,体会作者如何观照自然界的生命、如何表达对树的生命礼赞。这三个问题,均有较好的思考价值,也适合课堂讨论。
我们知道,预设与生成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也不能简单画大于号或小于号)。要让预设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有效生成,必须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第一种是“积极”现象。比如,有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或者发现了教师没有注意的问题。这时,教师应当倾听学生的表达,对他们的见解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做出清晰的解答。这对于教学内容而言,是一种“升格”、完善或者补充。第二种是“消极”现象。比如,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觉得太难,回答不了,讨论不起来。这时,教师不可“跳出来”,以自己的讲解来替代学生的回答,更不可中断学生的讨论。如果这么做,即使教学内容是合宜的,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妥当的做法应该是在“启发”上下功夫。例如,降低问题的难度,设计几个有梯度的小问题作为“脚手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总之,要想处理好课堂上的各种问题,使预设内容有效生成,不仅要靠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机智,还有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对学情的充分掌握。
教学内容是否合宜,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来检验。对此,王荣生教授的建议是:“设计多种形式的、可以即时反馈的作业”“通过学生的学业样本来检验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来探测学生学习的经验,为改善以后的课堂教学寻求切实的落脚点和入手处”。“检验”和“探测”的成效,有赖于作业设计的质量。它至少要回答这么两个问题:你打算怎样去评价学生?你的评价程序是什么?
根据文本的体式、类型、特点明确“可以教”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选择“需要教”的内容,再通过“预设——生成——反馈”确定和调整“实际教”的内容,这样就可以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之真正有利于促进“学的活动”。有了这样一套程序,即使对“这一篇”的教学内容设计不甚满意,也可以在“下一篇”的教学中加以改善。研究“教学内容的确立”就是这么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它是语文教师每日必修的“功课”,是打开语文“众妙之门”的“钥匙”。
上一篇: 课文删改是否是一种教学资源
下一篇: 让“静”成为课堂永不消失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