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回归本性的策略分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04
一、语文课堂:矛盾的课堂
教书十八载,走进班级,面对学生依旧有战战兢兢之感——怕说错话,怕教错题,怕自己的“半斤八两”捉襟见肘,怕座下有的“不吃”有的“过饱”……从周一到周五,从白昼到黄昏,一个人在讲台上极少缺席,日日享受着众生的愉悦喧哗和热闹捧场,也苦恼于自己的顽固不化和苦思冥想。当前“非语文”和“泛语文”之论甚嚣尘上,如我辈教习语文多少有点“出生入死”“无可适从”之悲壮,在文本、生本、师本互相较量的过程中,在“教什么”“怎么教”的时时拷问下,催醒语文教师成长的最大战场应该还是课堂。没有课堂的改良甚至革命,我们挂在嘴角很容易说出的时髦字眼“课改”终究是伪课改;没有无数一线的语文老师立于讲台一隅默默地作着个体的努力——诸如智性语文、诗化语文、深刻语文的追求,诸如“平实、朴实、扎实”语文的坚守——我们的课堂终究是死水一潭、千课一面。
我欣赏这样的一种表述:语文课堂是在语文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指向多元目标的学生自己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这里关键词有“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自己生动活泼的学习”,这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如果要探导何为语文课堂的精神内核,就得先解答语文课堂究竟是谁的课堂。语文课堂首先是学生“学”的课堂。学者不学,授者何益。“学”应该是第一性的,因为“学”是课堂唯一的目标和目的,教师的“教”只是引导学生学的手段和方法罢了。其次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作用的课堂,是矛盾的课堂。从哲学层面上讲,师生关系是对象与自己的关系,它是教与学的矛盾体,这对矛盾体的实质是教学要求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水平之间的矛盾,它具有矛盾普遍存在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特点。
语文课堂是同一、和谐的,因为它是师生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课堂,就像我们观摩到的许多优质课那样:师生情绪饱满,教与学双方互动合作自然会意,课堂流程简约合理,教学目标明确落实。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语文课堂又充满着不可调和的斗争性,集中体现在教与学是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相限制的。具体表现在:语文老师代表年长的一方,他是“已知”“已能”的;学生代表正在成长的一方,他们是“未知”“未能”的,两者有着不同阅历、不同审美上的现实距离,就像俗语“少不读《三国》,老不读《水浒》”所说的那样,人的阅读无可置疑地打上了年岁的烙印。就像我班上的许多男生喜欢阅读《三国演义》、许多女生喜欢阅读《红楼梦》一样,阅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性别倾向。就像理科班的学生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得分普遍优于文科班一样,解题思路和答题惯性也明显有偏于形象和重于逻辑之区别——这些矛盾是不可也不必去大惊小怪的。
语文课堂的斗争性其次表现为“施”与“受”的对立。我们的教材不能“WTO”,它是国家意志力的外在体现。语文老师代表“国家”在语文课堂上提出的“三维”目标和教学要求与受教方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品德行为之间存在着差距——这似乎也是近年来关于“鲁迅作品成鸡肋”“鲁迅作品大撤退”争论的焦点之一。姑且撇开这种差距,仅在施教一方,也存在着许多“熟视无睹”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我常对同事们说,课堂上存在着“问题学生”,肯定也存在着“问题教师”。特别是“问题语文老师”。举个例子说,谁敢说时下美其名曰“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制度”是最理想的呢?举个例子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有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四个部分。阅读鉴赏部分又分小说、古代抒情散文、文艺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等四个单元,共有13篇课文,这些内容按要求要用半个学期教完。按照传统的备课方式,语文老师们各自为战,每人必须逐单元、逐课时进行教学设计,如果按一位老师每周5节语文课计算,这半个学期备课时数不少于50课时,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过去说语文老师辛苦,一指备课,二指批改作文。但是“集备”之后,据我所参与的,大家借助现在的电脑技术,采取分工协作,把各自的备课任务分解之后,然后通过邮箱实现共享。这样的流水线作业直接体现于课堂,其效果常常是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拿别人的“米”下自己的锅。至于适合不适合自己的学生,老师们大多无暇顾及。长期以往,“集备”将成为可有可无之物,目标性教学将走进死胡同,语文课堂会在学生的淡漠中变得更加逼仄。
二、回归人性:追求语文课堂的本色
承认上述语文课堂的矛盾性才能解答语文老师经常疑惑的一个问题:“我付出如此之多,为什么学生不买账或成绩进步不大。”我平日喜欢读书,喜欢舞文弄墨,也喜欢做“有意思”和“有意义”的语文教师,但在从教的路上,一直处于吃力不讨好的“眼高手低”状态。“一深一浅”地教教材,一篇一篇地赶进度,一张一张地改卷子,一个一个找学生交谈,感叹时日“太匆匆”。学生也疲于应付,从考试的角度上看,学生关注最多的是阅读和作文;从授课的角度上看,学生侧重于古文和诵读名篇。“语文不用花气力学”或“语文学了进步也不大”似乎成了公论。语文课堂该如何去伪存真?该如何凸显其精神内核?我认为,语文课堂要回归人性,还其本色。
语文课堂回归人性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人文性的基石就是人性。人性是人的本性的简称,语文课堂追寻的人性就是师生运用自身智慧以实现共同目的的过程。
强调语文课堂的人性就绕不开它的对立面:物性。成功的语文课堂要力避物性。孔子曾说过:“君子不器。”笔者想套用他的话说:语文课堂更要体现“不器”。换言之,语文课堂和孔子眼中的君子一样不能如器皿一样被“一器一用”。语文课堂是最讲究人性的,因为人性是深刻的、活泼的、能动的、创造的。
人性的语文课堂重自主。自主是时下用滥的词,自主不能等同于分小组、搬桌子,它不是表面的缤纷。自主的语文课应有“基于目标的问题”,应有前置条件,如时空上的保证,如方法的指导,如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养成。我曾听过一节《雨霖铃》的公开课,很为以下的师生的交流击掌叫好。
学生:柳永是宋代词人中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词作多曲折委婉。《雨霖铃》中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我觉得此句应当出现在豪放派的词作当中,而现在出现在婉约词人的代表作之中,是否有些矛盾?
学生主持人:我认为不矛盾。一是它表现了作者在离开京城、离开心爱的人之前,对今后的前途感到茫然,楚天辽阔却不知路在何方,心里更加落寞;二是豪放和婉约划分并不绝对。
教书十八载,走进班级,面对学生依旧有战战兢兢之感——怕说错话,怕教错题,怕自己的“半斤八两”捉襟见肘,怕座下有的“不吃”有的“过饱”……从周一到周五,从白昼到黄昏,一个人在讲台上极少缺席,日日享受着众生的愉悦喧哗和热闹捧场,也苦恼于自己的顽固不化和苦思冥想。当前“非语文”和“泛语文”之论甚嚣尘上,如我辈教习语文多少有点“出生入死”“无可适从”之悲壮,在文本、生本、师本互相较量的过程中,在“教什么”“怎么教”的时时拷问下,催醒语文教师成长的最大战场应该还是课堂。没有课堂的改良甚至革命,我们挂在嘴角很容易说出的时髦字眼“课改”终究是伪课改;没有无数一线的语文老师立于讲台一隅默默地作着个体的努力——诸如智性语文、诗化语文、深刻语文的追求,诸如“平实、朴实、扎实”语文的坚守——我们的课堂终究是死水一潭、千课一面。
我欣赏这样的一种表述:语文课堂是在语文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指向多元目标的学生自己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这里关键词有“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自己生动活泼的学习”,这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如果要探导何为语文课堂的精神内核,就得先解答语文课堂究竟是谁的课堂。语文课堂首先是学生“学”的课堂。学者不学,授者何益。“学”应该是第一性的,因为“学”是课堂唯一的目标和目的,教师的“教”只是引导学生学的手段和方法罢了。其次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作用的课堂,是矛盾的课堂。从哲学层面上讲,师生关系是对象与自己的关系,它是教与学的矛盾体,这对矛盾体的实质是教学要求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水平之间的矛盾,它具有矛盾普遍存在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特点。
语文课堂是同一、和谐的,因为它是师生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课堂,就像我们观摩到的许多优质课那样:师生情绪饱满,教与学双方互动合作自然会意,课堂流程简约合理,教学目标明确落实。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语文课堂又充满着不可调和的斗争性,集中体现在教与学是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相限制的。具体表现在:语文老师代表年长的一方,他是“已知”“已能”的;学生代表正在成长的一方,他们是“未知”“未能”的,两者有着不同阅历、不同审美上的现实距离,就像俗语“少不读《三国》,老不读《水浒》”所说的那样,人的阅读无可置疑地打上了年岁的烙印。就像我班上的许多男生喜欢阅读《三国演义》、许多女生喜欢阅读《红楼梦》一样,阅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性别倾向。就像理科班的学生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得分普遍优于文科班一样,解题思路和答题惯性也明显有偏于形象和重于逻辑之区别——这些矛盾是不可也不必去大惊小怪的。
语文课堂的斗争性其次表现为“施”与“受”的对立。我们的教材不能“WTO”,它是国家意志力的外在体现。语文老师代表“国家”在语文课堂上提出的“三维”目标和教学要求与受教方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品德行为之间存在着差距——这似乎也是近年来关于“鲁迅作品成鸡肋”“鲁迅作品大撤退”争论的焦点之一。姑且撇开这种差距,仅在施教一方,也存在着许多“熟视无睹”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我常对同事们说,课堂上存在着“问题学生”,肯定也存在着“问题教师”。特别是“问题语文老师”。举个例子说,谁敢说时下美其名曰“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制度”是最理想的呢?举个例子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有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四个部分。阅读鉴赏部分又分小说、古代抒情散文、文艺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等四个单元,共有13篇课文,这些内容按要求要用半个学期教完。按照传统的备课方式,语文老师们各自为战,每人必须逐单元、逐课时进行教学设计,如果按一位老师每周5节语文课计算,这半个学期备课时数不少于50课时,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过去说语文老师辛苦,一指备课,二指批改作文。但是“集备”之后,据我所参与的,大家借助现在的电脑技术,采取分工协作,把各自的备课任务分解之后,然后通过邮箱实现共享。这样的流水线作业直接体现于课堂,其效果常常是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拿别人的“米”下自己的锅。至于适合不适合自己的学生,老师们大多无暇顾及。长期以往,“集备”将成为可有可无之物,目标性教学将走进死胡同,语文课堂会在学生的淡漠中变得更加逼仄。
二、回归人性:追求语文课堂的本色
承认上述语文课堂的矛盾性才能解答语文老师经常疑惑的一个问题:“我付出如此之多,为什么学生不买账或成绩进步不大。”我平日喜欢读书,喜欢舞文弄墨,也喜欢做“有意思”和“有意义”的语文教师,但在从教的路上,一直处于吃力不讨好的“眼高手低”状态。“一深一浅”地教教材,一篇一篇地赶进度,一张一张地改卷子,一个一个找学生交谈,感叹时日“太匆匆”。学生也疲于应付,从考试的角度上看,学生关注最多的是阅读和作文;从授课的角度上看,学生侧重于古文和诵读名篇。“语文不用花气力学”或“语文学了进步也不大”似乎成了公论。语文课堂该如何去伪存真?该如何凸显其精神内核?我认为,语文课堂要回归人性,还其本色。
语文课堂回归人性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人文性的基石就是人性。人性是人的本性的简称,语文课堂追寻的人性就是师生运用自身智慧以实现共同目的的过程。
强调语文课堂的人性就绕不开它的对立面:物性。成功的语文课堂要力避物性。孔子曾说过:“君子不器。”笔者想套用他的话说:语文课堂更要体现“不器”。换言之,语文课堂和孔子眼中的君子一样不能如器皿一样被“一器一用”。语文课堂是最讲究人性的,因为人性是深刻的、活泼的、能动的、创造的。
人性的语文课堂重自主。自主是时下用滥的词,自主不能等同于分小组、搬桌子,它不是表面的缤纷。自主的语文课应有“基于目标的问题”,应有前置条件,如时空上的保证,如方法的指导,如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养成。我曾听过一节《雨霖铃》的公开课,很为以下的师生的交流击掌叫好。
学生:柳永是宋代词人中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词作多曲折委婉。《雨霖铃》中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我觉得此句应当出现在豪放派的词作当中,而现在出现在婉约词人的代表作之中,是否有些矛盾?
学生主持人:我认为不矛盾。一是它表现了作者在离开京城、离开心爱的人之前,对今后的前途感到茫然,楚天辽阔却不知路在何方,心里更加落寞;二是豪放和婉约划分并不绝对。
上一篇: 2012年高考作文的个性分析
下一篇: 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