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回归本性的策略分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04
老师:我再补充一句:我们现在所说的“豪放”“婉约”,是后人评论的,这些词人自己可没认为自己属于哪一派。鉴赏宋词,需要体会和比较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却没必要拘泥于风格的划分,作一个非此即彼的判断。
好的课堂必须有“问题”,语文课堂的特质是对话。有效的课堂一定会“让学生说”,并且“能给学生需要的”。上述两位学生一问一答,老师适机点拨补充,很巧妙地解决了一个问题,即词的流派划分。这个问题是学生由“千里”“楚天阔”这样的空间上的“雄浑开阔”的字眼里自然生成出来的,它满足了自主学习最为基本的要求: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所以我想,语文课堂的人性体现于课堂未必好看,但是它实用、耐磨,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能经得起包括“工具性”的如听、说、读、写等各种形式的考验。
人性的语文课堂讲节奏。节奏是课的流程快慢、松紧变化的规律,是语文课清晰化的前提。一堂课上完,我们不妨想一想,我们主要教了什么?是怎么教的?为什么这样教而不那样教?然后再问问:学生究竟从这堂课吸收了什么?等你这样想过之后,你定会认同课的节奏该如音乐的行进一样:行于当行,止于当止。笔者注意到一些公开课,老师掌控的节奏总是快于学生,等到课堂时间不多时,用“因为时间关系”“下节课检查”或“留到课外去思考”这样无效的句子草草作结。当然笔者也听过一些漂亮的课,如一位同事以“忆”“读”“听”“看”“写”“论”贯穿《荆轲刺秦王》整个教学过程,讲得循序渐进、风起云生、恰到好处,既克服了教学可能因为平均用力的节奏惯性带来的审美疲劳,又充分考虑课堂的知识容量和难度系数,把课的节奏一步步引向高潮。如这位老师课堂的后半部分的提问是这样设计的。
师:课后有道习题,要求对荆轲的行为进行评价,我们上节课布置大家去完成了“荆轲——英雄乎?武夫乎?”的作业,通过QQ群,我发现大家讨论很激烈,下面我们请部分同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讨论结束后,他布置的课外作业也颇费心思——金庸在其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曾称赞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请你以“中国人的‘侠义’情结之我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随感。
这里的讨论,这里的作业,真的体现了语文课堂的人性特征。首先,人是从物梯次进化而来的,此种简单的事实决定了人性追求与“我”相关联的东西,上述从文本拓展出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建立在学生自己既有的认知之上,充分考虑到教学的层进和留白的空间;其次,人性是能动的,能动的特点是有丰沛的创造欲,创造最需要的是可以施展创造的环境。我的这位同事没有给创作者(学生)设置很多条条框框,满足了学生不同的言语欲,学生课下提供的答案真是其妙无穷。
人性的语文课堂有氛围。万玮老师曾说过:“一个教学生语文的老师和一个用语文教学生的老师是截然不同的。成功的语文课堂应该有‘语文气息’或‘语文味’,师生能用‘响当当’的‘语文’说话。”
笔者在评讲作文《简单的幸福》时曾引用过两位学生的片断。
例1:“到了村口,这里寂静得可怕,仿佛刚刚被山贼洗劫一样。我一步一步迈向家门,可脚下却像拴了脚链一样,让我好想止步。几十天没有看到这熟悉的场景,心里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想念,相反却是莫名的排斥。”
例2:“父亲晚上会打着手电用自制鱼网在几个池塘间钓蟹,白天我就偷他的网钓水蛇水蛭。我一直希望家门外的池塘有莲花,每次母亲买回去了皮的莲子,我总偷偷扔几粒在池中。”
笔者让学生阅读两个片断之后,并没有急于问他们“好在哪里”,而是问:“庄老师讲作文时经常有两句口头禅还记得吗?”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学生就开心地说:“一俊遮百丑、使句子陌生化。”
这里的问首先是为了提醒学生上课要学会听、学会记老师重要的话。其次是疏理,教师要在恰当时机把自己创作或教学的经验心得条目化(甚至格言化);再次是前置性的提问结束后,可引导他们结合两个片断来解套,好的习作不仅可读,还可解——因为语文是姓“语”的。
解一:“一俊遮百丑”说的是要打造作文的“亮点工程”,“例1的亮点在哪里呢?”学生能归纳回答出“心理描写很细腻、很真实”。“例2的亮点在哪里呢?”学生能结合诗歌鉴赏的体会概括答出“细节的具象化”。笔者再加以点拨:“不错,不足80字的段落,例2同学把记叙的要素‘人’‘物’‘地’‘时’‘事’(刘墉语)交代得非常清楚,‘手电’‘自制鱼网’‘水蛇水蛭’‘莲花’‘去了皮的莲子’等意象非常有农村气息,既诗情画意,又有浓厚的怀旧感和跳越感。”
解二:“使句子陌生化”则强调要告别叙述的雷同化和低幼化,在句子的表达上,初中作文和高中作文要真正区别开来。例1没有套用庸常的、现成的句子,如问“‘仿佛刚刚被山贼洗劫一样’‘脚下却像拴了脚链一样’换成大家会写成什么?”学生答:“地上连掉下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到”“两条腿像注了铅一样沉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学文章要告别惰性,不要老套用现成的俗句俗例。”例2难能可贵的是表达了对生活诗意的理解。“‘我总偷偷扔几粒在池中’是闲笔吗?”学生答:“不是。”接着说:“不是闲笔就是妙笔,漫不经心的句子,表达的是一种儿童式的天真和憧憬。”从而可以推导出的结论是:平时大家老是抱怨日子太单调没“事”写,我们完全可以向童年索求素材,写写成长的体悟,写写初涉人世时善良的情怀。
回归人性是语文课堂的精神内核,因为语文课堂应该是光彩的、有表情的,它必须有文学气息、文化气息、审美气息、学术气息、生活气息。这样的课堂,学生不是被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室不是训练考试的校场,教师不是告诉答案的先行先知者。强调人性回归下的语文应该是“大语文”,课堂应该是“宽容仁慈”的课堂,老师应该是“整个”的老师。在我身边,也始终活跃着“田野研究”式的语文老师,他们乐于做“在野党”,他们不仅在做着语文的文本解读,也在做着生活的微格解读。他们用心为学生提供卓越的精神产品,旨在培养学生优异的精神与醇美的修养。
好的课堂必须有“问题”,语文课堂的特质是对话。有效的课堂一定会“让学生说”,并且“能给学生需要的”。上述两位学生一问一答,老师适机点拨补充,很巧妙地解决了一个问题,即词的流派划分。这个问题是学生由“千里”“楚天阔”这样的空间上的“雄浑开阔”的字眼里自然生成出来的,它满足了自主学习最为基本的要求: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所以我想,语文课堂的人性体现于课堂未必好看,但是它实用、耐磨,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能经得起包括“工具性”的如听、说、读、写等各种形式的考验。
人性的语文课堂讲节奏。节奏是课的流程快慢、松紧变化的规律,是语文课清晰化的前提。一堂课上完,我们不妨想一想,我们主要教了什么?是怎么教的?为什么这样教而不那样教?然后再问问:学生究竟从这堂课吸收了什么?等你这样想过之后,你定会认同课的节奏该如音乐的行进一样:行于当行,止于当止。笔者注意到一些公开课,老师掌控的节奏总是快于学生,等到课堂时间不多时,用“因为时间关系”“下节课检查”或“留到课外去思考”这样无效的句子草草作结。当然笔者也听过一些漂亮的课,如一位同事以“忆”“读”“听”“看”“写”“论”贯穿《荆轲刺秦王》整个教学过程,讲得循序渐进、风起云生、恰到好处,既克服了教学可能因为平均用力的节奏惯性带来的审美疲劳,又充分考虑课堂的知识容量和难度系数,把课的节奏一步步引向高潮。如这位老师课堂的后半部分的提问是这样设计的。
师:课后有道习题,要求对荆轲的行为进行评价,我们上节课布置大家去完成了“荆轲——英雄乎?武夫乎?”的作业,通过QQ群,我发现大家讨论很激烈,下面我们请部分同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讨论结束后,他布置的课外作业也颇费心思——金庸在其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曾称赞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请你以“中国人的‘侠义’情结之我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随感。
这里的讨论,这里的作业,真的体现了语文课堂的人性特征。首先,人是从物梯次进化而来的,此种简单的事实决定了人性追求与“我”相关联的东西,上述从文本拓展出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建立在学生自己既有的认知之上,充分考虑到教学的层进和留白的空间;其次,人性是能动的,能动的特点是有丰沛的创造欲,创造最需要的是可以施展创造的环境。我的这位同事没有给创作者(学生)设置很多条条框框,满足了学生不同的言语欲,学生课下提供的答案真是其妙无穷。
人性的语文课堂有氛围。万玮老师曾说过:“一个教学生语文的老师和一个用语文教学生的老师是截然不同的。成功的语文课堂应该有‘语文气息’或‘语文味’,师生能用‘响当当’的‘语文’说话。”
笔者在评讲作文《简单的幸福》时曾引用过两位学生的片断。
例1:“到了村口,这里寂静得可怕,仿佛刚刚被山贼洗劫一样。我一步一步迈向家门,可脚下却像拴了脚链一样,让我好想止步。几十天没有看到这熟悉的场景,心里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想念,相反却是莫名的排斥。”
例2:“父亲晚上会打着手电用自制鱼网在几个池塘间钓蟹,白天我就偷他的网钓水蛇水蛭。我一直希望家门外的池塘有莲花,每次母亲买回去了皮的莲子,我总偷偷扔几粒在池中。”
笔者让学生阅读两个片断之后,并没有急于问他们“好在哪里”,而是问:“庄老师讲作文时经常有两句口头禅还记得吗?”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学生就开心地说:“一俊遮百丑、使句子陌生化。”
这里的问首先是为了提醒学生上课要学会听、学会记老师重要的话。其次是疏理,教师要在恰当时机把自己创作或教学的经验心得条目化(甚至格言化);再次是前置性的提问结束后,可引导他们结合两个片断来解套,好的习作不仅可读,还可解——因为语文是姓“语”的。
解一:“一俊遮百丑”说的是要打造作文的“亮点工程”,“例1的亮点在哪里呢?”学生能归纳回答出“心理描写很细腻、很真实”。“例2的亮点在哪里呢?”学生能结合诗歌鉴赏的体会概括答出“细节的具象化”。笔者再加以点拨:“不错,不足80字的段落,例2同学把记叙的要素‘人’‘物’‘地’‘时’‘事’(刘墉语)交代得非常清楚,‘手电’‘自制鱼网’‘水蛇水蛭’‘莲花’‘去了皮的莲子’等意象非常有农村气息,既诗情画意,又有浓厚的怀旧感和跳越感。”
解二:“使句子陌生化”则强调要告别叙述的雷同化和低幼化,在句子的表达上,初中作文和高中作文要真正区别开来。例1没有套用庸常的、现成的句子,如问“‘仿佛刚刚被山贼洗劫一样’‘脚下却像拴了脚链一样’换成大家会写成什么?”学生答:“地上连掉下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到”“两条腿像注了铅一样沉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学文章要告别惰性,不要老套用现成的俗句俗例。”例2难能可贵的是表达了对生活诗意的理解。“‘我总偷偷扔几粒在池中’是闲笔吗?”学生答:“不是。”接着说:“不是闲笔就是妙笔,漫不经心的句子,表达的是一种儿童式的天真和憧憬。”从而可以推导出的结论是:平时大家老是抱怨日子太单调没“事”写,我们完全可以向童年索求素材,写写成长的体悟,写写初涉人世时善良的情怀。
回归人性是语文课堂的精神内核,因为语文课堂应该是光彩的、有表情的,它必须有文学气息、文化气息、审美气息、学术气息、生活气息。这样的课堂,学生不是被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室不是训练考试的校场,教师不是告诉答案的先行先知者。强调人性回归下的语文应该是“大语文”,课堂应该是“宽容仁慈”的课堂,老师应该是“整个”的老师。在我身边,也始终活跃着“田野研究”式的语文老师,他们乐于做“在野党”,他们不仅在做着语文的文本解读,也在做着生活的微格解读。他们用心为学生提供卓越的精神产品,旨在培养学生优异的精神与醇美的修养。
上一篇: 2012年高考作文的个性分析
下一篇: 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