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生“习得乐观”的教育模式探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论文摘要]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影响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乐观的教育与培养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后天的经验和学习是个人习得乐观的基础,国内乐观研究刚刚起步,有必要对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乐观进行深入的考察和探究,由此追寻大学生乐观教育和培养的模式。
[论文关键词]习得乐观 大学生 教育模式
乐观是一个人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以赛里格曼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应该关注人类自身积极建设的力量,在乐观的各个层面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乐观更多地进入了心理学研究的视野,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较之下,国内对于乐观的研究则刚刚起步,对于大学生的乐观状况研究则更是少之又少。但是,今天的大学生怀有“郁闷”心情的不少,课程与学分重,就业与考研,恋爱与人际关系,有压力便有焦虑,这些压力使得本该无忧无虑的天之骄子变得忧心忡忡。可见,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进行大学生乐观习得的培养应当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乐观和乐观的影响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系主任、2006年美国心理学会(APA)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获得者赛里格曼(Martin E.P.Seligman)把乐观当作是一种由后天经验学习而来的一种解释风格。解释风格是指个体对成功或者失败进行归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倾向,具有稳定性,他将人的解释风格分为两种:乐观解释风格(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和悲观解释风格(Pess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心理学家认为乐观是后天学习造成的个体差异,个体是主动和环境发生联系的,个体的动机、情感、认知在乐观的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个体在社会中体验生活,接受各种社会事件的刺激,后天的经验和学习则会使个体乐观悲观思想产生更大差异。赛里格曼是“习得无助”和“习得乐观”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他在研究中发现,个体对事件的解释风格是个体后天习得的,个体可以通过模仿和学习,将悲观的归因方式转向乐观的归因方式,从而形成“习得乐观”。 不少学者在乐观研究中也发现,乐观是个体对自己的个人行为和所发生的事件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控制力,因此,积极的人格特质可以通过个体的后天的社会生活的体验来形成,在社会生活中个体是否产生积极体验是培养个体乐观人格的最主要途径。
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乐观与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之间密切相关。我国学者温娟娟、郑雪认为,乐观是一种人格特质,其关注焦点是个人对未来事件的积极期望,个人内心相信事件的好结果更有可能发生,对外表现为对发生的事件的一种积极的解释风格,在压力情境下,乐观是调节个体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的内部能量。
二、“习得乐观”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袁莉敏、张日昇的研究表明:气质性乐观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陶沙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乐观倾向与压力、抑郁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悲观倾向与压力、抑郁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乐观与悲观是抑郁的有效预测因素。而抑郁是引发个体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生因为不能正确处理面临的成长挫折,而走上自杀之路的案例在各高校已不鲜见。
乐观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意义深远,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使人获得主观幸福感,而人获得主观幸福感的关键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对事件的看法。乐观可以使大学生内心充满对过去经历的满足,对目前生活的愉快,对未来梦想的希翼。乐观作为一种积极的心态,在大学生的生活中能帮助他们更加自信,更能有效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使大学生敢于拼搏,勇于进取,当出现心理困惑或者心理问题时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才能够尽快恢复个体的心理健康。
虽然国外已经对乐观开展了几十年的研究,但是国内这方面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有必要对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乐观进行深入地考察和探究,由此探索大学生乐观教育和培养的模式。在大学生活期间,如何习得对大学生有益的、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摒弃错误的思想和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三、大学生的“习得乐观”教育与培养策略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如何激发学生乐观生活的情绪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因为理论的讲述容易,实践的操作困难。就算学生学习和积累了很多乐观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依然唉声叹气,找不到阳光的心态和缓解压力,宣泄情绪的方式,那么这样的心理健康教学无疑还是失败的。心理学家的早期研究为我们对大学生乐观培养做出了非常好的教学指导,实验研究也证实了乐观的可习得性,这为我们的教学研究带来了借鉴意义。
1.树立学习和发展目标,相信好结果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得。赛里格曼曾做过两个有意思的实验,第一个实验是将两组小白鼠分别放进一个盛满不透明液体的水池里,第一组的水池里有座小岛,但是淹没在水中白鼠看不见,第二组的水池没有小岛。第一组小白鼠在水池里拼命游啊游直至发现小岛爬上去,第二组的白鼠也在水池里拼命游啊游直至筋疲力尽放弃努力。经过若干次实验之后,将两个组的小白鼠放进同一个没有小岛的水池里,结果发现,第一组小白鼠坚持游泳的时间是第二组的两倍,因为它们心怀着找到小岛的希望,相信好结果会通过努力来获得,而第二组小白鼠早早地就放弃了努力,学习到了悲观的思维方式导致了行为的“无助”。
上一篇:浅谈贫富差距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变化
下一篇:浅谈大学生心理资本培养与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