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主体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条件,以教师激励、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为特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1模式建构的依据

  1.1理论依据

    根据教学规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承担者和维护者,也是教学过程的受益者,因此,师生同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通过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成为学习的主体;反过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受学生反馈情况的启发与激励,又不断进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师生之间互为主客体而又自为主客体。

    《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提供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使学生与教师都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并最终实现自我发展。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教师的责任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

  1.2试验依据

    在转变重教轻学理念的基础上,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中介作用,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

   根据学生学习过程来设计教师的教学过程,把学习过程的四大要素(认知动因的激起、认知内容的组织、认知方法的安排、认知结果的处理)和教学过程的四大原理(情意原理、序进原理、活动原理、反馈原理)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教与学诸多环节的组合效应,已达到发展学生主体性目的。

  2模式建构的原则

  2.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只有不断地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才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2.2参与性原则

    课堂教学要必须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主动的学,自主建构认知结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