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质量监测路径探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14

  论文摘要:教学质量监测是指通过学校对教学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价、监督和诊断,形成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反馈调节系统进而保证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的监测。教学质量监测,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测系统,要使外部监测与内部监测互动结合,要重视微观教学质量的监测与评价。

  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测 内部监测 外部监测

  一、教学质量及教育质量的内涵

  任何一个国家衡量其科技、文化、生产、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都离不开“质量”二字,它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和竞争的关键因素。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教学质量在学校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所谓教学质量,指的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否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教学质量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不仅包含了学习活动的合理性和恰当性,不仅包含了教师的教学是否考虑了学生的特征而因材施教等,而且更需要引起广大研究者关注的则是它还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具体学习内容的处理方式以及对其具体学习任务的安排和组织等内容。要对教学质量的内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首先就必须对教育质量的内涵有个准确的定位。教学质量与教育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就二者的地位而言,教育质量是教学质量的上位概念,换言之,教学质量的概念是基于教育质量概念而形成和存在的。同时,教学质量又是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体现。具体到一个学校,衡量其教育质量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准就是教学质量的优劣。具体到概念层面,所谓教育质量的高低,指的就是一所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水平的高低以及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具体衡量项目上则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其能力培养的程度。教育质量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实践,其产品和价值最终要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来体现。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学质量的内涵,我们将从三个维度进行探讨。
  第一,教学质量是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一种掌握程度。日常教学中,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测试练习和作业等,这些形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某种手段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了解和掌握的程度。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直接和关键的指标。
  第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以致用的情况。从实践或者相对高一点的标准来看,评价教学质量,就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可以做到学以致用,使得学生将学到的内容与实际工作和生活联系起来,但是这一点也往往是我们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地方,很多时候一些教学往往还是注重了学生的应试能力,没有考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运用能力,传授给学生的东西无法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第三,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我们会根据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激发的情况进行判定。优秀的教师可以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不但能掌握和运用知识,而且更能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使其潜能被充分挖掘,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

  二、教学质量监测的路径

  为保证教学质量的真正实现,就必须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测。所谓教学质量监测,是指通过学校对教学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价、监督和诊断,形成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反馈调节系统进而来保证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是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方针、目标的一种合理并且有效的手段,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而为有效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全方位的保证。
  1.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测系统
  任何一种方案,要想有效地进行实施,都要有与之配套的体系及系统。因此,在全面开展教学质量监测工作之前,要先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测系统,此系统涵盖了教师、教研组、教导处三个维度的监测网络。教师是具有较强的自我监督能力和强烈的提高教学质量意愿的主体,所以,在教师维度的监测方面,可以采取自我监测和随堂监控为主,要让教师时刻具备提升质量的意识和自我监测的能力,并且在课堂上也要做到关注课堂效果和学生听课的态度和反应,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教研组属于一个集体,在教研组维度的监测方面应该更多地采用定期组织测试等方式开展,通过定期的测试结合各种能力测验活动,使教研组的积极导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监测,是教导处维度监控的重中之重,课堂上要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课后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抽查,准确并且合理地分析抽查的结果,将结果及时汇总反馈,用于指导教师后期的教学工作。
  2.外部监测与内部监测互动结合
  教师是教学质量监测的主要执行者,因此要注重其质量意识和自我监测能力的提高和培养,使他们不但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提升教学质量行动中去,还会自发地对外部监测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与调控,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质量。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结合的过程,涉及到教师、学生也会牵涉到教研室的同行,所以要想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必须充分发挥参与人的积极性,才能顺利地实现目标。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较高的质量意识和自我质量监测能力。只有具备了质量意识,教师才能够对质量有所侧重,也能够对于外部监控提供的各种信息及时转化为自我认知,从而有效地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充分的自我监控,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此外,内部监测还需要教师对备课、授课和课后作业进行质量控制。在备课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态度,把握教材,结合实际的情况确定授课的内容和形式,并且充分预估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提前预设好纠正预防的措施。保证备课质量,教师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状态和情绪,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端正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态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自我提升、自我防控,积极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对于课后监测,教师需要课后对自己的教学以及学生课堂表现的情况进行反思,一方面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经验,另一方面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