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二)(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
3.明清市镇的兴衰及其原因

衡量明清市镇的兴衰,不外乎从市镇的数目、人口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市场的密度、开 市的频率、商品的流通、商税的征课、商人的活跃、专业化的分工、市镇的影响等方面入手 。大体上看,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清代乾隆道光年间以及19世纪中叶之后是明清市镇经济发 展的三个高峰期。傅衣凌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在17世纪前后约200多年间发展得最为迅 速(注:傅衣凌:《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历史教学》1964年5期。)。许檀对明清农村集市作了粗线条的勾勒:嘉靖-万历年间,各省区虽发展程度不一, 但基本上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农村集市网;康熙-雍正年间集市数量较之明代已有所增长 ,不过除个别省区外增幅尚属有限;乾隆-道光年间大多数省区集市数量较清初有显著增长 , 其中直隶、山东增长率在20%以上,广东、湖北超过50%,四川、江西更是翻了一番还多;清 中叶以后,绝大多数省区仍保持着继续增长的趋势,新开发地区如东北三省的集市也在迅速 发展(注: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2期。)。刘石吉对太平天国与江南市镇的兴衰消长作了专题研究,指出太平天国时江南各区 域的市镇经济结构特征更加深刻化与尖锐化,它对江南市镇发展的影响表现最突出的是长江 三角洲一带,即松江府属及上海近郊。同光年间以后,这里的"新生市镇"如雨后春笋般出 现 。因此,太平天国连续15年的战乱,为这一地区的城市化与近代化过程提供了推波助澜的效 果(注:刘石吉:《太平天国乱后江南市镇的发展(1865-1911)》,《食货》1978年7卷11期。)。据吴仁安的研究成果,上海地区城镇的发展状况,典型地映现了这三个高峰期(注:吴仁安:《明清上海地区城镇的勃兴及其盛衰存废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3 期)。

自然地理因素(尤其是水路交通条件)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明清市镇经济的 兴衰。基于这种认识,学者们对明清市镇兴衰的原因展开了多侧面的系统分析。洪焕椿通过 分析明清江南农村的综合型产业结构,认为江南市镇兴起和商业旺盛的根本原因在于江南农 村经济走的是兼业化的道路(注:洪焕椿:《明清江南农村的综合型产业结构和市镇经济的兴盛》,载洪氏《明清史偶存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吴量恺阐述了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转运贸易,指出正是 转运贸易使汉口镇得以崛起,也使沙市、宜昌等地成为湖北贸易重镇(注:吴量恺:《清代湖北沿江口岸城市的转运贸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1期。)。李华认为,清代湖 北农村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和地方商人(主要是山陕帮等外省商人)的活跃,为湖北地区农村 市场的兴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注:李华:《清代湖北农村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地方商人的活跃--清代地方商人研究之五》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2期。)。张家炎强调明清江汉平原的农业开发对市镇发展产生 了重大影响,认为该地区在农业全面开发之后,有大量米粮、棉布和少量棉花输出,吸引了 以徽商(贩米)、晋陕商(贩棉布)为主的外省商人和以武汉附近地区商人为主的省内商人参与 江汉平原与境外的商品交易活动,从而加速了江汉平原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促进了农村市 镇的繁荣(注:张家炎:《明清江汉平原的农业开发对商人活动和市镇发展的影响》,《中国农史》199 5年14卷4期。)。胡水凤在考察明清时期江西市镇时,充分肯定大庾岭商道的作用,指出这条繁 华的南北水路交通要道促进了赣江水运与沿岸商埠的开发,从而形成了南昌、九江、赣州、 樟树、河口、吴城、景德镇等著名市镇(注:胡水凤:《繁华的大庾岭古商道》,《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4期。)。赵冈认为,宋代以后余粮率的逐渐下降,尤其是 明清时期出现的人口过剩现象,是促成明清江南新型市镇兴起的两大诱因(注:赵冈:《论中国历史上的市镇》,《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2期;《从宏观角度 看中国的城市史》,《历史研究》1993年1期。)。罗仑、夏维 中以明清时期杭州、苏州、嘉兴三府所属的江南运河沿岸市镇作为考察对象,指出江南运河 的交通引力对沿岸市镇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注:罗仑、夏维中:《明清时代江南运河沿岸市镇初探》,《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4期。)。陈学文在对南浔镇的个案研究中, 探讨了促进南浔镇由一个村落(南宋)发展为一个巨镇(明清)的因素:首先,南浔附近蚕桑业 十分发达;其次,南浔处于江南水乡环境之中,交通便利;第三,富饶的腹地和丰富的资源 是南浔发展的后盾(注:陈学文:《明清时期南浔镇的社会经济结构--明清江南市镇史研究之七》,《浙江 学刊》1988年1期。)。吴仁安从八个方面考察了明清上海地区城镇的嬗变途径,分析了明 代至清代前期该地区某些城镇衰败的史实,指出自然条件的变化、交通路线的更动、贸易地 点的迁徙、战争的破坏、封建官府和地主阶级的侵扰是主要原因(注:吴仁安:《明清上海地区城镇的勃兴及其盛衰存废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3 期。)。樊树志考察了苏松棉布 业市镇的盛衰,着重指出衰落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些棉业交易中心由于北方棉业的发展 而渐趋衰落,一些著名的棉布业市镇遭到太平天国时期战乱的破坏而一蹶不振,更多的棉布 业市镇则在洋纱洋布的打击下日趋萧条(注:樊树志:《苏松棉布业市镇的盛衰》,《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4期。)。乔志强、龚关在研究近代华北集市变迁时发现, 这些集市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缓慢地有所发展,这之后除少数工矿铁路沿线地区有些兴起外 , 大都走向衰败。其原因不外天灾与清朝统治的抑制、农业结构的变化、近代工矿与交通的兴 起,而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其根本原因(注:乔志强、龚关:《近代华北集市变迁略论》,《山西大学学报》1993年4期。)。
吴承明认为,商业城镇增多是由明到清国内市场显著扩大的重要表现。市场扩大,尤其是 长距离贩运贸易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应看到,直到鸦片战争前,我国国内市场,还是一种以 粮食为基础、以布(以及盐)为主要对象的小生产者之间交换的市场结构,从而造成了市场的 狭隘性和长距离贸易的局限性(注:吴承明:《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历史研究》1983年1期。)。台湾学者张彬村采纳吴承明对鸦片战争前夕的米、棉布、 盐三种主要商品的流通额所作的估计,认为明清市场经济不发达,即在明清时代,市场经济 相对于非市场经济部门,是一种附属的、补充性的经济。他通过列举需求(Need)、交易成本 (Transaction Cost)和竞租(Rent-Seeking)三个问题,来检讨明清时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困境 。这种困境表现在市场需求偏低,交易成本偏高,竞租相当发达。他进而推测,农业生产力 没有改善和农民对市场的制造品偏好不高可能影响了需求,社会没有适当的变化可能让交易 成本减低,政府大量的垄断事业可能鼓励了竞租活动(注:张彬村:《明清市场经济发展的困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1期。)。吴量恺指出,明清市镇经济的发展 ,正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萌芽的起点,却没有引起城市经济发生根 本性变化。个中原因在于:第一,社会的惯性使商业资本继续封建化;第二,商业利润高于 产业利润,商人只能继续经营商业;第三,城市中牙行的存在,成为商业资本转为产业资本 的障碍(注:吴量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2期)。


(二)明清市镇经济研究的方法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学者们对明清市镇经济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宏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