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二)(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观研究,如 吴承明对国内市场的研究,方行对农村市场的研究,赵冈对城市人口的研究等,其特点是高 屋建瓴、逻辑严密、理论性强;二是中观研究,如傅衣凌、刘石吉、王家范对江南市镇的研 究,乔志强对华北集市的研究,张家炎对江汉平原市镇的研究,王笛对长江上游市镇的研究 等。中观研究实际上就是区域经济研究,它要求扎实的史料功底,分析框架主要包括该地区 市镇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概况及原因、专业市镇的分布及特点、历史作用及影响。三是微观研 究,如陈学文对双林镇、濮院镇、南浔镇、乌青镇的研究,罗·威廉、范植清对汉口镇的研 究 ,梁淼泰对景德镇的研究,罗一星对佛山镇的研究等。微观研究实际上就是个案研究,其优 长之处在于,取景小、分析深、透视广,能够充分解析一个市镇的历史变迁,准确评估一个 市镇的历史地位。当然,许多学者并不局限于某一研究层次,他们以厚实的学养、灵活的视 野,将各种研究贯通一气。

客观而论,在明清市镇经济研究领域,真正具有理论创新意义的方法当推"施坚雅模式"( Skinnerian Model)。这是一种结构-功能分析模式,强调区域城市化的差异,注重功能类 型的划分,以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业和城镇作为研究对象。施坚雅通过吸纳德国地理学家克里 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学说、美国社会学家罗兹曼(Glbert Rozman)的城市 空间网络学说,以及另一位美国地理学家济弗(George K.Zipf)的等级--规模学说,创立 了宏观区域理论和集市体系理论。这从"施坚雅模式"的核心概念是中心地区(Core)和边缘 地区(Periphery)即可知晓。一般来说,每一宏观区域都包含中心和边缘两部分,中心地区 在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都比边缘地区拥有优势。就城市之间的平均距离而言,中心地区 小于边缘地区,由中心向边缘呈现逐渐增大趋势。就市场规模以及商业服务水平而言,中心 地区则大于和高于边缘地区,由中心向边缘呈现依次减弱和降低趋势。这表明,中心地区是 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区域,边缘地区的商品化程度相对较低。每一个规模最大、辐射力最强的 区域经济中心都为若干低一级的经济中心所环绕,依次类推,直至最低一级。城镇的分布因 之呈现为一种层级结构,城镇的数量与其市场容量和发展规模成反比。从地理空间上看,整 个区域的市场范围由中心向边缘可划分为众多彼此互相衔接的等距离展开的蜂窝状六边形。 施坚雅从区域城市化的角度出发,综合考察商业贸易、人口密度、劳动分工、城市腹地等因 素,并结合流域分布图,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存在九个具有城市化和经济史意义的区域,即 岭南、东南沿海、长江下游、长江中游(施氏曾从长江中游分出长江--赣江区域作为另一 区域)、长江上游、西北、西南、华北、东北。施坚雅认为,中国的市场体系包括八个等级 的区域经济中心模式,从上至下依次为:中央首府、地域首府、地域城市、大城市、地方城 市、中心市镇、中间市镇、标准市镇。标准市镇的初始形态是农村墟市一类的基层集市。基 层集市是构成中国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在基层集市中,施坚雅估计一个成年人一生中可能赶 集1 000次。在理想状态下,基层集市的空间分布意味着18个自然村以六角形围绕着一个集 市。比集市高一级的市镇则是基层集市呈六角形所围绕的经济中心。施坚雅曾对以重庆为中 心的长江上游区域进行典型分析,研究了农村墟市及集市交易范围,乃至全国若干区域的经 济结构。值得注意的是,施坚雅试图运用这一模式分析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变化。他注意 到如下特征:中心地区往往是国家政权强有力的地方;阶级分化一般在落后的边缘和高度商 品化的中心地区比较显著;在半商品化的近中心地区,自耕农比例较大;民众运动一般源于 边缘地区等。施坚雅声称,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单元不是省或府,更不是整个帝国。行政区划 和朝代分期的时空理念,对于经济史研究毫无意义。在考察中国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时, 把明清时期的中国视为单一整体的方法是不足取的,注重不同区域的内部特征才是合理的研 究途径。中国的各大区域是有序的整体,均有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经济 发展周期,这种周期应取代王朝更迭周期成为学者们解构中国历史的基石(注:有关施坚雅的评介,参见[美]黄宗智《三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兼及明清史)的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9期;吴宏元、赫治清《<中华帝国后期的城市>简介》 ,《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10期;林永匡《"自宋至一九○○年中国社会和经济史"中美 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12期;诸葛计《关于中国社会及经济史 (自宋至1900年)的中美学者讨论会概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经济史》1981年3期;史明正《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5期;王旭、赵毅《施坚雅宏观区域学说述论--中国城市史研究的理论探索》,《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2期;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第4章"区域贸易、城市系统与市场网络";范毅军《明清江南市场聚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新史学》1998年9卷3期;王卫平《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市场体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4期;行龙《人口流动与近代中国城市化研究述评》,《清史研究》1998年4期,等等。)。尽管"施坚雅 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硬伤",需要对它进行多重的证实或证伪工作,但它对明清市镇经济 研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以开阔深邃的研究视野、学科综合的思维优势、新颖独到的分 析框架,吸引了大量的学者,为市镇经济研究向纵深拓展创造了不可多得的契机。

三 明清市镇经济研究的缺憾及趋势

虽然明清市镇经济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若干不足。只有消弭这些缺憾,思 考未来的研究方向,明清市镇经济研究的水平才会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首先,恪守明清市镇经济研究的学术规范。傅衣凌等人早已从宏观角度确立了明清市镇经 济研究的学术规范。然而,展读80年代以来众多的研究论著,往往感到学者们对学术规范的 忽略。具体表现在:(1)行文下笔,不对别人的相关学术成果予以简略的介绍和评点,使人 弄不清楚哪些是直接搬用别人的论点,哪些是作者自己的创见。(2)对学术动态和前沿信息( 尤其是海外学术界的成果)关注不够,以致时有重复研究或研究滞后。(3)轻视专业术语的概 念界定,如许多论文对何为"市镇"不作交待。(4)在史料的全面网罗和详尽考订方面所花 的力气较少,大多局限于方志材料,对现存档案以及诗文、谱牒、碑记、方言、民歌、戏曲 、田野调查等不够重视。(5)分析框架较为单一,叙事语言的口语化特征较浓,标点、注释 不够规范。恪守严格的学术规范是将市镇研究引向深入的重要前提,是该领域的后继学者应 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其次,减少明清市镇经济研究中的不平衡性。明清市镇发展的区域性差异是历史的必然, 这并不意味着学术研究必定出现区域性差异。数十年以来,江南市镇经济研究领域一直是大 多数学者关注的焦点,其他区域的市镇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一直相对薄弱。这 种学术格局不利于系统把握市镇经济的区域特征,不利于对江南地区在全国市镇网络中的角 色予以准确的定位分析,不利于深刻解剖明清以降中国社会内部出现的城市化的复杂性。明 清市镇经济研究不平衡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把清代的历史进程一分为二,鸦片战争前的市镇 研 究如火如荼,近代市镇研究则相对苍白。许多论著所使用的"明清时期"的概念,下限均在 1840年,有的甚至截止康乾时期。这种研究态式,实际上割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