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汗王朝的建立者及其建立时间(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以耶律大石为首的契丹人初到中亚,根基不稳,正好趁虚而入,轻而易举地便接掌了该地区的统治大权。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记述到:
他们从那里征进,直到他们来到叶密立,在这里他们建筑了一座其基址至今尚存的城市。这儿有很多突厥人和部落大量集合在菊儿汗身边,以致他们达到四万户。但他们在这里也不能停留,因此他们继续前进,到达蒙古人现在称之为虎思八里(Ghuz-Baligh)的八剌撒浑。该邦的君王是一个把他的先世追溯到阿甫剌西牙卜、但无能无力的人。该地的哈剌鲁(Qarligh)和康里突厥人已摆脱了对他的隶属,而且经常欺凌他;袭击他的部属和牲口,进行抄掠。这个当君王的家伙,不能阻止他们或者把他们赶跑。听说菊儿汗及其部下的移居,以及他们人多,他向他们遣出使者,把自己的软弱、康里人和哈剌鲁人的强大和奸诈告诉他,并请求他到他的都城去,以此他可以把他的整个版图置于他的治下,从而使他自己摆脱这尘世的烦恼。菊儿汗进抵八剌撒浑,登上那不费他分文的宝座。他从阿甫剌西牙卜后人那里接受汗的称号,授与后者夷离堇·突厥蛮(Ilig türkmen)的头衔。他这时把沙黑纳派到从谦谦州到巴儿昔罕(Barskhan),从答剌速到牙芬奇(Yafinch)的各个地方去。不久后他的百姓兴旺,他们的牲口长了膘,这时他使康里人服从他的统治,并把一支军队遣往可失哈耳和忽炭,也征服了该地区。[36]
“阿甫剌西牙卜”是乌古斯人传说中的先祖。此段文字正表明该地区的统治者为乌古斯人,而菊儿汗(耶律大石)所征服的地区也正是喀喇汗王朝的辖境。作为昔日统治者的乌古斯人,自此时开始已沦为西辽的附庸。
正因为喀喇汗王朝为乌古斯人所建,《世界境域志》第十二章“关于九姓古斯国及其诸城镇”之序言中才肯定地说:“在古代,全突厥斯坦的国王皆出自九姓古斯部[37]。”如若将《世界境域志》中“他们的国王与九姓古斯人的国王同族”一句(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这一记载有过各种各样的推测),同写成于1126年的《编年史与故事汇编》中“样磨的帕迪沙赫称为博格拉汗”之记述结合起来考虑,我们有理由认定,两条材料所反映的为同一史实,即:样磨的国王(帕迪沙赫)出自九姓古斯部族,被称作博格拉汗。喀喇汗王朝正是由这一支九姓古斯人所建立的。
喀喇汗王朝在穆斯林史料中分别称为“可汗朝”(Al-Hakaniya,χaqanïjɛ)、“汗朝”(Al-Haniya,χanïjɛ)或“阿夫拉西雅卜(Al-Afrasiyab,Afrasïjab~Afrasïjap)王家”。其统治者则被称作“王”(Ilik)、“伊列克汗”(Ilikχan)、“可汗”(χaqan)、“博格拉汗”(Buʁraχan)等,故而,学者们最初称该王朝为“伊列克汗朝”,后来俄国学者格里哥利也夫(1816~1881年)在其著作中以“喀喇汗王朝”称之,渐为学者们所接受,并沿用了下来。
Ilik一词本身便出自乌古斯语,其他突厥语则称之为Jilik(MⅠ.98~99)。Afrasïjab~Afrasïjap则是高昌回鹘的王族和喀喇汗王朝的王族所共认的始祖[38]。表明二者有着共同的起源,即均出自乌古斯部族。其初期的统治者被称作“王”(Ilik)而非“汗”的情况,亦表明当时仍为回鹘汗国的属部。《词典》曾明确说:“Manqïʃlaq是乌古斯人国家中的一个地名。Mankɛnd是接近喀什噶尔的一座城的名称,后来荒废了(MⅢ.215)[39]。”将此条与同书有关“回鹘(Ujʁur)是一个国家的名称”(MⅠ.151)之说相比照,便知“乌古斯人国家”显然是指喀喇汗王朝而言。此条亦可作为喀喇汗王朝为乌古斯所建的又一个证据。
穆斯林史料称,喀喇汗王朝的第一个可汗名叫毗伽·阙·喀迪尔汗(Bilgæ Køl Qadïrχan)。此汗早在840年就在锡尔河东部的白水城同萨曼王朝发生过冲突。扎马勒·哈儿昔(Jamal al-Qarshi)于14世纪初用阿拉伯文写成的《苏拉赫词典补编》(Mulhaqat al-Surah)一书中,曾转引了约与《词典》作者同时期的喀什噶尔人阿勒马依《喀什噶尔史》(已佚)一书中的片断。其中谈到:“突厥地区中首先皈依伊斯兰教的是柘折(今塔什干一带),柘折人在毗伽阙卡迪尔汗时期皈依了伊斯兰教,(当时)异密努哈·本·曼苏尔·剌迪·萨曼尼(al-Amir Nuh b.Mansur al-Radi al-Samani)出兵他的国家,一直打到白水城,得到大笔钱财后撤退回去[40]。”又,萨姆阿尼于12世纪中期用阿拉伯文写成的《谱系之书》中亦说,840年,萨曼王朝的努哈·伊本·阿萨德向毗伽·阙·喀迪尔汗进攻,占领了突厥的伊斯非加布(白水城),但并没能长久占有其地。不久,仍归突厥人统治,只不过在名义上臣服于萨曼王朝罢了。这期间,喀喇汗王朝的统治者,虽然被称为“边区都督”,但实际上却是独立的君主,他们对萨曼王朝是“只送礼物,而不纳贡赋”。
毗伽·阙·喀迪尔汗死后,喀喇汗朝的君权由其长子巴兹尔·喀迪尔(Bazïr Qadïr)继承,称号为“阿尔斯兰·喀喇汗”(Arslan Qaraχan),驻巴拉沙衮。后巴拉沙衮为萨曼王朝攻陷,巴兹尔·喀迪尔被杀。次子奥古勒恰克·喀迪尔(Oʁulʧaq Qadïr)继承汗位,称号为“博格拉·喀喇汗”(Buʁra Qaraχan),驻怛逻斯。伊斯兰历280年(893/894年),奥古勒恰克·喀迪尔汗因怛逻斯被萨曼王朝攻陷,而迁往喀什噶尔。这期间,努哈之子纳斯尔·本·曼苏尔(Nasr bn.Mansur)因内部纷争而逃亡至喀什噶尔,被奥古尔恰克·喀迪尔任命为阿图什地区的长官。当时,奥古尔恰克·喀迪尔年满12岁的侄子、巴兹尔·喀迪尔之子萨土克(Satuq)常去阿图什观看由商队运来的各种货物。他见到穆斯林商人的礼拜活动,受到很大影响。便去访问纳斯尔王子,想了解有关伊斯兰教的知识。在纳斯尔的影响下,最终皈依了伊斯兰教(约10世纪初),并取了个伊斯兰教名阿卜达勒·克里木(Abudal Karim),而且让其扈从也皈依了伊斯兰教。
或许是身世相同、同病相怜的原因,纳斯尔和萨土克的关系甚为密切,并为萨土克保守着皈依伊斯兰教的秘密。萨土克25岁时,率领50名士兵以狩猎为名,攻占了阿图什附近的要塞拜库(Jïʁaʧ Balïq)。不久,他身边集合了300名喀什噶尔骑兵,并得到了拔汗那圣战者的支援,共达1000人。他们先攻占了阿忒八失(At baʃ),人数增至3000骑兵。于是,围攻喀什噶尔,推翻了其叔父的政权[41],称萨土克·博格拉汗(Satuk Buʁraχan)。接着对巴拉沙衮和怛逻私地区发动了圣战。
萨土克死于伊斯兰历344年(955.4.27/956.4.14),葬于阿图什[42]。汗位由长子阿布·哈桑·本·巴依·塔什(教名为Masab.Abdal-Karim)继承,称阿尔斯兰汗。之后,巴依·塔什又占领了巴拉沙衮及其以北地区。于960年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并在这一年强迫20万帐突厥人皈依了伊斯兰教。自此以后,统治今新疆西部、费尔干纳盆地及七河流域的喀喇汗王朝的王族均为萨土克·博格拉汗的后裔。
以上是学者们根据《苏拉赫词典补编》中保存下来的《喀什噶尔史》中的一些片断,并参考13世纪的阿拉伯史家伊本·阿西尔(Ibn al-Athir)所撰《全史》(Chronicon quod perfectIssimun insoribitur)等书的记载而勾勒的喀喇汗王朝的早期历史,亦是学者们藉以确定该王朝创建时间的主要论据。然而,如若稍加留意便可发现,以上所谈的仅是该王朝的统治者皈依并推行伊斯兰教的历史。事实上,该政权早在此前便已存在,只不过汗权是于这一时期由非穆斯林的统治者手中,转移至汗室内已皈依伊斯兰教的成员手中罢了,汗室的王统并未改变。故而,其历史理应自前伊斯兰时期,即其统治集团正式脱离回鹘汗国时开始算起。如前文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