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异同论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内容提要】从秦汉到隋唐,中国的发达程度上亦未尝稍逊。汉唐又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参与境外角逐,争夺亚洲霸权,当汉唐盛时,她们作为东亚宗主国的地位不容置疑,隋唐两朝先后倾国力东征高丽,即缘于此。
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周边民族和国家的关系时既重夷夏之防,又有以德怀远的传统,而夷夏之别又“重在文化而不在种族”(注:《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第172页;同书《子路》:“近者悦,远者来。”第139页。杨伯峻《论语译注》本,中华书局1980年。夷夏之别重文化而不重种族,陈寅恪先生有精辟论述,请参拙撰《内藤湖南和陈寅恪的“六朝隋唐论”试析》,《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当汉唐全盛之时,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威慑力和足够的文明吸引力:在民族政策上和亲与征战并重,悦近而来远,故汉臣有“汉与匈奴合为一家”,[5](p.3801)“诸侯宾服,威振四夷,……天下平均,合为一家”之言,[6](p.3206)唐帝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之语;[7](p.6247)在国际交流上则因充满自信而视野广博、胸襟开阔,既大胆开放、积极输出,又勇于引进、广泛吸纳,中外的使节,商队,复有传法的僧侣,更仆往来于海陆交通线上,络绎不绝。汉武帝时丝织品及铜镜、玉器等手工业品的西输,西域乐舞以及苜蓿、葡萄、乌孙天马、大宛汗血马等动植物的东传,以及唐代国际化程度之高,因各种目的来唐并长期居住的异族异国人数量之多,均为众所周知的史实。
第三,汉唐的典章制度沿革、国势盛衰替变及其原因,也有诸多相似之处。汉唐的政治制度,随着两朝历史的发展,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有不少相似的变化。
汉代的三公制,因武帝时建立中朝,削弱相权,至东汉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8](p.1657)三公制破坏。唐初的三省制,军国大事由三省长官合议于政事堂,其后尚书省长官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称号才是真宰相。至玄宗时将政事堂改名中书门下,他官加同平章事之衔参政,三省长官渐次被排除于宰相之列,三省制名存实亡。
又如兵制,西汉推行郡县普遍征兵制,包括戍守宫城的南军,均征自郡国定期番替的卫士。武帝为加强中央军力,创建八校尉,为中央常备军,士兵多来自招募,其后募兵制逐渐发展,至东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七月,“募士卒戍陇右,赐钱人三万”,[8](p.99)被认为标志着汉代募兵制全面取代了征兵制。唐前期行府兵制,府兵征自民间,分番宿卫京师,防守镇戍,或奉命出征,发生战争时往往征发兵士征行或远镇,称为兵募。府兵和兵募的集兵方式都属于征兵制。及至玄宗时开始招募南衙宿卫及长征健儿,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诏令招募兵防健儿,募兵制遂最终取代了征兵制。[9](pp.405-428)
汉唐鼎盛时大规模的开边拓疆,或以重兵屯边保卫国土,都必须维持一支数量足够的常备军。而帝国辽阔的疆域和漫长的边境线,则在战略上必须要求屯集重兵于要害之地,建立防守反击均机动有力的边防体系,这就决定了庞大的军费开支和高额的统治成本不可避免,从而形成巨大的财政压力。史载汉武帝“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文景以来的公私积蓄用光、“府库并尽”、“县官大空”,“大司农陈臧钱经用,赋税既竭,不足以奉战士”,以致“天下虚耗,人复相食”,[5](pp.1136-1162)“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5](p.2197)当此之际,为了缓解财政危机,于是“兴利之臣自此而始”。汉武帝不惜打破商人不得任官的旧规,任用大商人东郭咸阳、桑弘羊等主持财政事务,[5](pp.1157-1164)通过他们相继采取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统一铸币,以及重征商贾财产税(告缗)等重大措施,以缓解财政危机。玄宗时代集兵方式上的变征为募,边境节镇系统的形成,导致“边缘数十州戍重兵,营田及地租不足以供军”。[10](p.1373)“自开元中及于天宝,开拓边境,多立功勋,每岁军用日增”。[11](p.110)“开元初每岁边费约用钱二百万贯,开元末已至一千万贯,天宝末更加四五百万矣”。[11](p.3780)当时玄宗“慨然有制御夷狄之心”,而苦于“国用不足”,于是有宇文融等“揣摩上旨”,“欲竭人(民)财乘主之欲,殚天下之力以供国”,[12](p.3907)于是“财利之说兴,聚敛之臣进”。[10](p.1342)《旧唐书》卷105字文融、韦坚诸人列传,就是这批“聚敛之臣”的合传。本于《礼记·大学》“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的传统,唐人柳芳、李德裕各撰有《食货论》一篇,[12](pp.3907-3908)对桑弘羊、宇文融辈大加讥刺。
唐代开边拓疆及在要害缘边之地设立军事重镇,更严重的后果是造成内轻外重,节帅最高地方长官化,“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10](p.1328)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形成藩镇割据局面,所谓“边兵弱则夷狄为患,畿兵弱则边兵为患,推唐弊源,只缘开边太广,……(安)禄山反以边兵制变,则吐蕃、回纥乘间而人”。[1](p.1172)此弊不独唐代,汉代亦然。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郡县两级,郡以仰达君相,县以俯亲民事,郡统地不广,而权力极重,故汉武帝时又在郡之上设立了一级监察区——州,长官为州刺史,直接对中央负责,带有钦差性质,事权仅限于监察,监察的事项也有具体规定,所谓六条问事,且无固定治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州刺史对地方权力的浸夺以至凌驾,至迟在东汉后期,州已由中央派出之监察机构演变为最高一级地方机构,刺史(或称州牧)则成为最高一级地方长官,东汉末年割据一方者大都起自州刺史。推翻唐朝的后梁开国皇帝朱温,以及五代十国其他开国君主,大抵起于节度使。
汉唐各立国数百年,同样经过了多次重大变乱的考验,汉有武帝末年各种矛盾激化的危机,以及王莽之变、绿林赤眉起事,唐有武周之变,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与之相应则有所谓昭宣中兴、光武中兴,中宗反正、宪宗中兴,统一帝国才得以继续延存下来。
二、汉唐历史的差异性和连续性
吕思勉先生在《隋唐五代史》“总论”中指出:“论史者率以汉唐并称,其实非也。隋唐五代,与后汉至南北朝极相似,其于先汉,则了无似处。”本文上节所论汉唐历史发展的相似性,主要是就西汉与唐前期相比较而言,唯比较汉唐衰亡的相似性时,才涉及到后汉与唐
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周边民族和国家的关系时既重夷夏之防,又有以德怀远的传统,而夷夏之别又“重在文化而不在种族”(注:《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第172页;同书《子路》:“近者悦,远者来。”第139页。杨伯峻《论语译注》本,中华书局1980年。夷夏之别重文化而不重种族,陈寅恪先生有精辟论述,请参拙撰《内藤湖南和陈寅恪的“六朝隋唐论”试析》,《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当汉唐全盛之时,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威慑力和足够的文明吸引力:在民族政策上和亲与征战并重,悦近而来远,故汉臣有“汉与匈奴合为一家”,[5](p.3801)“诸侯宾服,威振四夷,……天下平均,合为一家”之言,[6](p.3206)唐帝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之语;[7](p.6247)在国际交流上则因充满自信而视野广博、胸襟开阔,既大胆开放、积极输出,又勇于引进、广泛吸纳,中外的使节,商队,复有传法的僧侣,更仆往来于海陆交通线上,络绎不绝。汉武帝时丝织品及铜镜、玉器等手工业品的西输,西域乐舞以及苜蓿、葡萄、乌孙天马、大宛汗血马等动植物的东传,以及唐代国际化程度之高,因各种目的来唐并长期居住的异族异国人数量之多,均为众所周知的史实。
第三,汉唐的典章制度沿革、国势盛衰替变及其原因,也有诸多相似之处。汉唐的政治制度,随着两朝历史的发展,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有不少相似的变化。
汉代的三公制,因武帝时建立中朝,削弱相权,至东汉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8](p.1657)三公制破坏。唐初的三省制,军国大事由三省长官合议于政事堂,其后尚书省长官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称号才是真宰相。至玄宗时将政事堂改名中书门下,他官加同平章事之衔参政,三省长官渐次被排除于宰相之列,三省制名存实亡。
又如兵制,西汉推行郡县普遍征兵制,包括戍守宫城的南军,均征自郡国定期番替的卫士。武帝为加强中央军力,创建八校尉,为中央常备军,士兵多来自招募,其后募兵制逐渐发展,至东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七月,“募士卒戍陇右,赐钱人三万”,[8](p.99)被认为标志着汉代募兵制全面取代了征兵制。唐前期行府兵制,府兵征自民间,分番宿卫京师,防守镇戍,或奉命出征,发生战争时往往征发兵士征行或远镇,称为兵募。府兵和兵募的集兵方式都属于征兵制。及至玄宗时开始招募南衙宿卫及长征健儿,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诏令招募兵防健儿,募兵制遂最终取代了征兵制。[9](pp.405-428)
汉唐鼎盛时大规模的开边拓疆,或以重兵屯边保卫国土,都必须维持一支数量足够的常备军。而帝国辽阔的疆域和漫长的边境线,则在战略上必须要求屯集重兵于要害之地,建立防守反击均机动有力的边防体系,这就决定了庞大的军费开支和高额的统治成本不可避免,从而形成巨大的财政压力。史载汉武帝“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文景以来的公私积蓄用光、“府库并尽”、“县官大空”,“大司农陈臧钱经用,赋税既竭,不足以奉战士”,以致“天下虚耗,人复相食”,[5](pp.1136-1162)“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5](p.2197)当此之际,为了缓解财政危机,于是“兴利之臣自此而始”。汉武帝不惜打破商人不得任官的旧规,任用大商人东郭咸阳、桑弘羊等主持财政事务,[5](pp.1157-1164)通过他们相继采取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统一铸币,以及重征商贾财产税(告缗)等重大措施,以缓解财政危机。玄宗时代集兵方式上的变征为募,边境节镇系统的形成,导致“边缘数十州戍重兵,营田及地租不足以供军”。[10](p.1373)“自开元中及于天宝,开拓边境,多立功勋,每岁军用日增”。[11](p.110)“开元初每岁边费约用钱二百万贯,开元末已至一千万贯,天宝末更加四五百万矣”。[11](p.3780)当时玄宗“慨然有制御夷狄之心”,而苦于“国用不足”,于是有宇文融等“揣摩上旨”,“欲竭人(民)财乘主之欲,殚天下之力以供国”,[12](p.3907)于是“财利之说兴,聚敛之臣进”。[10](p.1342)《旧唐书》卷105字文融、韦坚诸人列传,就是这批“聚敛之臣”的合传。本于《礼记·大学》“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的传统,唐人柳芳、李德裕各撰有《食货论》一篇,[12](pp.3907-3908)对桑弘羊、宇文融辈大加讥刺。
唐代开边拓疆及在要害缘边之地设立军事重镇,更严重的后果是造成内轻外重,节帅最高地方长官化,“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10](p.1328)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形成藩镇割据局面,所谓“边兵弱则夷狄为患,畿兵弱则边兵为患,推唐弊源,只缘开边太广,……(安)禄山反以边兵制变,则吐蕃、回纥乘间而人”。[1](p.1172)此弊不独唐代,汉代亦然。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郡县两级,郡以仰达君相,县以俯亲民事,郡统地不广,而权力极重,故汉武帝时又在郡之上设立了一级监察区——州,长官为州刺史,直接对中央负责,带有钦差性质,事权仅限于监察,监察的事项也有具体规定,所谓六条问事,且无固定治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州刺史对地方权力的浸夺以至凌驾,至迟在东汉后期,州已由中央派出之监察机构演变为最高一级地方机构,刺史(或称州牧)则成为最高一级地方长官,东汉末年割据一方者大都起自州刺史。推翻唐朝的后梁开国皇帝朱温,以及五代十国其他开国君主,大抵起于节度使。
汉唐各立国数百年,同样经过了多次重大变乱的考验,汉有武帝末年各种矛盾激化的危机,以及王莽之变、绿林赤眉起事,唐有武周之变,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与之相应则有所谓昭宣中兴、光武中兴,中宗反正、宪宗中兴,统一帝国才得以继续延存下来。
二、汉唐历史的差异性和连续性
吕思勉先生在《隋唐五代史》“总论”中指出:“论史者率以汉唐并称,其实非也。隋唐五代,与后汉至南北朝极相似,其于先汉,则了无似处。”本文上节所论汉唐历史发展的相似性,主要是就西汉与唐前期相比较而言,唯比较汉唐衰亡的相似性时,才涉及到后汉与唐
上一篇:河北地区汉代城市的历史考察
下一篇:北魏的内河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