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社会经济史的悖论现象(9)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把中国历史套入斯密和马克思的古典理论。我们现在的目标应立足于建立中国研究自己的理论体系,并非是退回到旧汉学的排外和孤立状态,而是以创造性的方式把中国的经验与世界其他部分联系起来。


引用书刊目录

  中文(按作者姓氏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陈春声(1984):《清代乾隆年间广东的米价和米粮贸易》,1984年,中山大学硕士论文。

  发展研究所(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1985):《国民经济新成长阶段和农村发展》,无出版处。

  李伯重(1985):《明清江南农业资源的合理运用》,《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第150-163页。

  李伯重(1985a):《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中国农史》1984年第1期:第24-27页。

  李伯重(1985b):《“桑争稻田”与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中国历史》1985年第1期:第1-12页。

  黎澍 (1956):《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考察》,载《历史研究》1956年第4期。

  李文治编(1957):《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1840--1911》,北京:三联书店

  李文治、魏金玉、经君健 (1983):《明清时代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

  毛泽东(1972)[1927]:《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207-249页,日本东京:北望出版社。

  毛泽东(1972)[1939]:《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3卷:93-136页。同上。

  王业键(1989):《十八世纪长江三角洲的食品供应和粮价》,在第二次中国经济史讨论会(台北)第2卷。

  吴承明(1985):《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北京:新华书店。

  吴承明(1984):《我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内市场》,《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第110-121页。

  吴承明编(1990):《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

  徐新吾(1981):《鸦片战争前中国棉纺织手工业的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徐新吾(1990):《中国自然经济的分解》,载吴承明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第258-332页。

  杨国祯(1988):《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严中平等编(1955):《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

  章有义编(1957):《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3辑:1912-1927,1927-1937。北京:三联书店。

  《中国农业年鉴》(1989):北京:农业出版社。

  《中国统计年鉴》(199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英文(按作者姓氏的罗马字母顺序排列):

  阿尔弗德(1984):《砒霜与旧法律:中华帝国晚期刑事法制的重新考虑》。

  (1986):《令人费解的西方人:关于罗伯特·安格尔对中国历史的运用和滥用》。

  Alford, W. 1984. "Of Arsenic and Old Laws: Looking Anew at Criminal Justic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lifornia Law Review, 72,6 (Dec.): 1180-1256.

  ____1986."The Inscrutable Occidental: Implications of Roberto Unger’s Uses and Abuses of the Chinese Past." Texas Law Review, 64: pp.915-972.

  白凯:《地租、税收与农民的反抗:长江下游地区,1840--1950》,即将出版。

  Bernhardt, Kathryn (forthcoming) Rents, Taxes, and Peasant Resistance: The Lower Yangzi Region, 1840-195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伯弟与莫里斯(1967):《中华帝国的法律,以190个清代案件为例》。

  Bodde, Derk & Morris, Clarence 1967. Law in Imperial China, Exemplified by 190 Ch’ing Dynasty Cases. Philada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埃斯特·)博塞拉普(1965):《农业增长条件:人口压力下农村变化的经济学》。

  Boserup, Ester 1965. The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al Growth: The Economics of Agrarian Change under Population Pressure. Chicago: Aldine.

  (罗伦·)布兰特(1989):《商品化与农业发展:华中与华东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Brandt, Loren 1989. Commerci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 1870-193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

  布鲁克(1990):《家族继承和文化霸权:宁波的士绅,1368-1911》。

  Brook, T. 1990. "Family Continuity and Cultural Hegemony: the Gentry of Ningbo, 1368-1911," pp.27-50 in Esherick and Rankin. 1990.

  伯克斯包姆(1967):《1789至1895年间淡水与新竹案件审理中的民事诉讼程序和实施》

  Buxbaum, D. 1967. "Some Aspects of Civil Procedure and Practice at the Trial Level in Tanshui and Hsinchu from 1789 to 1895." J. of Asian Studies, 30, 2 (Feb.), pp.255-279.

  陈永发(1986):《创导革命:华东和华中的共产主义运动,1937--1945》。

  Chen, Yung-fa. 1986. Making Revolution: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 1937-1945. Berkley and Los Angeles: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程洪(1990):《长江三角洲的乡村商品市场,1920-1940,社会与经济的分析》,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论文。

  Cheng, Hong 1990. The Rural Commodities Market in the Yangzi Delta, 1920-1940: A Soci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Ph.D. dissertation, Univ.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全汉昇和克劳斯(1975):《清中叶的米粮市场贸易》。

  Chuan, Han-Sheng and Richard a. Kraus 1975. Mid-Ch’ing Rice Markets and Trade: An Essay in Price History. Cambridge, MA: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

  瞿同祖(1961):《传统中国的法律和社会》。

  Ch’u, T’ung-Tsu 1961. Law and Society in Traditional China. Paris: Mouton.

  (波尔·)库恩(1984):《对中国历史的发现:美国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

  Cohen, Paul A. 1984.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 Press.

  孔纳(1979):《清代法律中的作证程序》,康纳尔大学博士论文。

  Conner, Alison Wayne (1979). The Law of Evidence during the Ch’ing Dynasty. Ph.D. dissertation, Cornell Univ.

  (戴维·)克鲁克与(伊莎贝尔·)克鲁克(1959):《一个中国农村的革命:十里铺》。

  Crook, David and Isabel Crook 1959.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 Ten Mile In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邓伯格(1975):《外国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Dernberger, Robert F. 1975: "The Role of the Foreigner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1840-1949," in Dwight Perkins, ed. China’s Modern Econom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pp.19-47. Stanford: Stanford Univ. Press

  (马克·)艾尔温(1973):《中国过去的形式》。

  Elvin, Mark 1973. 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 Stanford: Stanford Univ. Press.

  周锡瑞:《义和团的起源》。

  Esherick, Joseph W. 1987. The Origins of the Boxer Uprising Berkley and Los Angeles: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费正清(1958):《美国与中国》。

  Fairbank, John K. 1958.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 Press.

  费正清等(1965):《东亚:近代的变革》。

  Fairbank, John K, Edbwino. Reischauer, and Albertm Craig 1965. East Asia: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科大卫(1989):《中国解放前的农村经济》。

  Faure, David 1989. The Rural Economy of Pre-Liberation China.Hong Kong: Oxford Uni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