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恕思想经历看近代儒学的自我调整(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文章”中,因为“彼民救死不暇,奚暇讲仁义而慕文章哉”[22],真儒学的精神所在是扶民以权,“所恨汉后俗儒,群以鞅、斯之义乱孔、孟之真,而程、朱尤为大股悍贼,其说经专主抑民权,与孔、孟专主扶民权大谬!”[23]
宋恕讲汉后社会“阳儒阴法”是从“经世致用”角度看待问题的。宋恕切齿痛恨“曲学媚道,荣贵震世”的儒生叔孙通,从董仲舒、韩愈,以及元明清三代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洛闽程朱理学集大成者程颐,在他看来均为“阳儒阴法”的罪魁。他尤其反对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所恨汉后俗儒,群以鞅、斯之义乱孔、孟之真,而程、朱尤为大股悍贼”[24],“阳儒阴法之学始于叔孙通,极于宋程、朱”[25],他主张“排洛闽之伪教以复洙泗之真教”。[26]宋恕以为“宋儒义理多本法家,大谬于周儒,而训诂亦多谬”[27],还指出“洛闽祸世,不在谈理,而在谈理之大远乎公;不在讲学,而在讲学之大远乎实。”[28]他并非基于经学领域的汉宋之争抨击宋儒,而是认为宋学尤其程朱理学密于治心,疏于治世,“程朱不然,好为高论。夫精疲于虚,则虑疏于实,故治心之语,诚极渊微,而经世之谈,率多窒碍。”[29]宋恕反对的是理学家空言性道,标榜道统。在他看来“经、史、诸子者,经世之师承也”[30],对于不能经世致用,一味迎合君主专制的理学,宋恕认为是违背儒学真义的,故而坚决反对。
宋恕于1985年后潜心治学,挖掘出传统儒学在时代语境下的新含义,以此作为维新变革的理论依据。这一阶段仕途不顺,可他还是积极寻求机会,宣传自己的维新主张,直到1898年戊戌政变爆发。
二、戊戌政变与思想渐变
1898年是宋恕思想演变过程中值得重视的一年,本年戊戌政变血流士亡。宋恕致力发掘儒学“社会效应”、号召维新,本与戊戌维新之士的主张存在着相通的一面。那么,维新变法的失败,对宋恕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戊戌政变后宋恕一直自称日趋卑微,在1899年《又上俞师书》中他提到:“京外所谓新旧党领袖多与受业水火,以此不得达九重,然亦以此免祸。今后不敢复谈治术,专师老子,恐数年后暮气逼人,伯玉故吾不可复见……”[31],表现出对变法失败后的失望,不敢“复谈治术”。而同年《与孙仲凯书》中详述到汪康年邀请宋恕入正气会,宋婉绝一事,“弟力谢之,不敢列名。生今日而犹欲恢复清议,虽诚壮不可及,吾恐其将得大祸;即不得祸,亦决不能兴旺也,上海志士皆笑弟为畏怯无胆气,但有空识解,无足当于天下兴亡之数,弟亦喟然受之,且力阻诸君之从速解散[32]。”[33]可见他此时越发的小心翼翼。然而这只是他对当时局势的悲观,而其思想主张并未改变,他同时也讲过“戊戌政变后,不肯改节负心”。[34]此时,宋恕颇彷徨无奈,在戊戌政变后对“勤王”、解救光绪帝的行动也不予支持。今从宋恕思想的变化轨迹考察出发,对宋恕这一举动作出分析如下:
首先,宋恕虽为维新思想启蒙家,但对康梁发动的变法运动并不赞成。他认为新兴力量太薄弱,没有重臣支持变法必将夭折,“自古救民须用武,岂闻琴瑟化豺狼”[35];加之与康有为有门户之争,康有为托“今文经学”之古,建立自己的理论基础,宋从学术思想角度不赞成。康有为“托古改制”,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说成是一个为了改制任意捏造历史也即托古的人物,康氏所处时代,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改革之势业已形成;可是守旧思维禁锢。康氏维新变法思想强烈,要变法首先要打破人们心中的思维定势,解放思想。而儒学是主导民众的意识形态,因而康氏借此,为孔子重新定位,这就是孔子改制的由来。而宋恕改革理论与此迥异如水火。宋恕认为汉后社会“阳儒阴法”,他承认孔子经学思想中有微言大义,“孔子删《诗》始唐、虞,唐、虞以前未必无可录,而始唐、虞者,此孔子之微意所寄也。录《费誓》,尊乡邦也。齐、晋、宋、卫、陈、蔡、徐、楚诸国,文明莫不过秦,未必无可录,而独录《秦誓》者,此孔子之数学特精也,此亦孔子之微意所寄也。[36]”可其赞扬孔孟的着眼点绝对不在康氏从常州今文经学一派发展来的“春秋重义不重事”,宋恕重视的是孔孟的仁义爱民、经世致用思想,而康氏则完全为了变法而去托古并且是没有史料根据的随意托古。
可是宋恕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月廿三日,始见《改制考》”[37] ,“始知更生能行污身救世之行,而前疑尽释。见《请开制度局、十二局、民政局》一长折,则益信更生真刻不忘民,确为尼山嫡派”[38],从此转而对康有为大加赞赏,这是因为宋恕在苦心经营自己的社会变革思想时,附议其所托三代之古者很少,而康氏尽管托今文经学而言改革,可其《孔子改制考》毕竟暗合了宋恕的理论,于是他如寻到知音般谅解了康氏。但实质上,宋康二人的理论根基上的学术差异没有消失,对于康的另一部变法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仆不甚服”,[39]这也是自然的,如前所述,宋恕托三代之古,痛斥法家思想,对叔孙通、董仲舒、韩愈直至洛闽之学深恶痛绝之。而康氏判神州长夜之罪,归于刘歆。宋恕从古文经学出发当然无法接受康有为的观点。宋恕是出于改制上的目标一致性才会“尽释”对康有为的疑虑的,而在学术主张上则矛盾重重。
其次,也有人脉上的错综复杂原因。如宋恕与张之洞之矛盾。宋恕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曾在俞樾介绍下,往武昌谒见湖广总督张之洞,遭到张的冷遇。胡珠生编《宋恕年谱》中记:[40]“(1890年)持俞氏介绍信离杭赴鄂。五月廿五,抵武昌,欲谒湖广总督张之洞,通报不纳。”[41] “七月十五,他愤而登黄鹤楼赋诗得志,首联云:‘人间何处有黄鹤?我欲乘之飞上天!’[42]”他寻找“黄鹤”,希冀一展抱负,可惜无人赏识。而且此后只要是与张有关的人和事他都拒之。在他的书信中可见到对张之洞的不敬之辞,这反映出他对张的抵触之心非常强烈。在《致叶浩吾书》中评论黄通政(体芳)时指出,黄“近年居乡,倚其亲家张南皮之势,横行纵索,无所不至,遇事生风,勒贿不遂其欲,立使破产或褫草囚禁,地方文武及四民之驯良者,畏之如虎,道路侧目,敢怒而莫敢言[43]。”谈及黄体芳时,对张之洞的憎恶之感跃然纸上。对于张本人的学问宋恕也颇不以为然,认为 “实则季直(张謇)稍胜孝达,志三稍胜季直,去平章尚远”,[44]在宋恕眼里,“南皮张孝达,太不读书!”[45]宋对张的人品、学问都不敢恭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上海强学会成立,宋恕见列名中有张之洞及其亲家黄体芳,故拂衣自绝也就理所当然了[46]。
宋与张的矛盾,时人也已经目睹神会。孙怡让在致汪康年的书信中有言“故弟平时持论,谓介石有爱憎无是非,即舍亲宋燕生亦复如是,其力学合肥,痛议南皮可证。”[47]而康有为颇欣赏张之洞,宋恕认为康“引大民贼某帅及一书未读、荒淫横暴之黄绅为领袖”[48],因此十分不满。
由于以上原因,宋恕对变法若即若离。戊戌政变之后,清廷开始大肆镇压一切与变法有牵连的人。政变于1898年八月初六(9.21)光绪被幽于瀛 始,而九月廿五日,宋恕辞掉“崇正、安澜明年之席”[49]。他托词于辞退原因是“比缘多病”[50],而真正原因则是清廷对维新派的镇压,因“力唱《礼运》《孟子》之宗旨,风气骤新,取怒伪党”,怕遭“诬控”。[51]宋在1901年给内弟孙仲恺的信中也提到了这一层原因,“弟自戊戌八月后立即辞时务讲席,去岁某报馆以月三十金延请作论而谢不敢应,盖知其必起大狱也。吁!生今之世,并尊召大义亦大犯忌讳,其数百年所无者矣!”[52] 宋恕并非康党,不赞成激进的改革,但改革的恐怖气氛宋亲身体会到了,因“理论”上与康有为存
宋恕讲汉后社会“阳儒阴法”是从“经世致用”角度看待问题的。宋恕切齿痛恨“曲学媚道,荣贵震世”的儒生叔孙通,从董仲舒、韩愈,以及元明清三代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洛闽程朱理学集大成者程颐,在他看来均为“阳儒阴法”的罪魁。他尤其反对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所恨汉后俗儒,群以鞅、斯之义乱孔、孟之真,而程、朱尤为大股悍贼”[24],“阳儒阴法之学始于叔孙通,极于宋程、朱”[25],他主张“排洛闽之伪教以复洙泗之真教”。[26]宋恕以为“宋儒义理多本法家,大谬于周儒,而训诂亦多谬”[27],还指出“洛闽祸世,不在谈理,而在谈理之大远乎公;不在讲学,而在讲学之大远乎实。”[28]他并非基于经学领域的汉宋之争抨击宋儒,而是认为宋学尤其程朱理学密于治心,疏于治世,“程朱不然,好为高论。夫精疲于虚,则虑疏于实,故治心之语,诚极渊微,而经世之谈,率多窒碍。”[29]宋恕反对的是理学家空言性道,标榜道统。在他看来“经、史、诸子者,经世之师承也”[30],对于不能经世致用,一味迎合君主专制的理学,宋恕认为是违背儒学真义的,故而坚决反对。
宋恕于1985年后潜心治学,挖掘出传统儒学在时代语境下的新含义,以此作为维新变革的理论依据。这一阶段仕途不顺,可他还是积极寻求机会,宣传自己的维新主张,直到1898年戊戌政变爆发。
二、戊戌政变与思想渐变
1898年是宋恕思想演变过程中值得重视的一年,本年戊戌政变血流士亡。宋恕致力发掘儒学“社会效应”、号召维新,本与戊戌维新之士的主张存在着相通的一面。那么,维新变法的失败,对宋恕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戊戌政变后宋恕一直自称日趋卑微,在1899年《又上俞师书》中他提到:“京外所谓新旧党领袖多与受业水火,以此不得达九重,然亦以此免祸。今后不敢复谈治术,专师老子,恐数年后暮气逼人,伯玉故吾不可复见……”[31],表现出对变法失败后的失望,不敢“复谈治术”。而同年《与孙仲凯书》中详述到汪康年邀请宋恕入正气会,宋婉绝一事,“弟力谢之,不敢列名。生今日而犹欲恢复清议,虽诚壮不可及,吾恐其将得大祸;即不得祸,亦决不能兴旺也,上海志士皆笑弟为畏怯无胆气,但有空识解,无足当于天下兴亡之数,弟亦喟然受之,且力阻诸君之从速解散[32]。”[33]可见他此时越发的小心翼翼。然而这只是他对当时局势的悲观,而其思想主张并未改变,他同时也讲过“戊戌政变后,不肯改节负心”。[34]此时,宋恕颇彷徨无奈,在戊戌政变后对“勤王”、解救光绪帝的行动也不予支持。今从宋恕思想的变化轨迹考察出发,对宋恕这一举动作出分析如下:
首先,宋恕虽为维新思想启蒙家,但对康梁发动的变法运动并不赞成。他认为新兴力量太薄弱,没有重臣支持变法必将夭折,“自古救民须用武,岂闻琴瑟化豺狼”[35];加之与康有为有门户之争,康有为托“今文经学”之古,建立自己的理论基础,宋从学术思想角度不赞成。康有为“托古改制”,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说成是一个为了改制任意捏造历史也即托古的人物,康氏所处时代,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改革之势业已形成;可是守旧思维禁锢。康氏维新变法思想强烈,要变法首先要打破人们心中的思维定势,解放思想。而儒学是主导民众的意识形态,因而康氏借此,为孔子重新定位,这就是孔子改制的由来。而宋恕改革理论与此迥异如水火。宋恕认为汉后社会“阳儒阴法”,他承认孔子经学思想中有微言大义,“孔子删《诗》始唐、虞,唐、虞以前未必无可录,而始唐、虞者,此孔子之微意所寄也。录《费誓》,尊乡邦也。齐、晋、宋、卫、陈、蔡、徐、楚诸国,文明莫不过秦,未必无可录,而独录《秦誓》者,此孔子之数学特精也,此亦孔子之微意所寄也。[36]”可其赞扬孔孟的着眼点绝对不在康氏从常州今文经学一派发展来的“春秋重义不重事”,宋恕重视的是孔孟的仁义爱民、经世致用思想,而康氏则完全为了变法而去托古并且是没有史料根据的随意托古。
可是宋恕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月廿三日,始见《改制考》”[37] ,“始知更生能行污身救世之行,而前疑尽释。见《请开制度局、十二局、民政局》一长折,则益信更生真刻不忘民,确为尼山嫡派”[38],从此转而对康有为大加赞赏,这是因为宋恕在苦心经营自己的社会变革思想时,附议其所托三代之古者很少,而康氏尽管托今文经学而言改革,可其《孔子改制考》毕竟暗合了宋恕的理论,于是他如寻到知音般谅解了康氏。但实质上,宋康二人的理论根基上的学术差异没有消失,对于康的另一部变法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仆不甚服”,[39]这也是自然的,如前所述,宋恕托三代之古,痛斥法家思想,对叔孙通、董仲舒、韩愈直至洛闽之学深恶痛绝之。而康氏判神州长夜之罪,归于刘歆。宋恕从古文经学出发当然无法接受康有为的观点。宋恕是出于改制上的目标一致性才会“尽释”对康有为的疑虑的,而在学术主张上则矛盾重重。
其次,也有人脉上的错综复杂原因。如宋恕与张之洞之矛盾。宋恕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曾在俞樾介绍下,往武昌谒见湖广总督张之洞,遭到张的冷遇。胡珠生编《宋恕年谱》中记:[40]“(1890年)持俞氏介绍信离杭赴鄂。五月廿五,抵武昌,欲谒湖广总督张之洞,通报不纳。”[41] “七月十五,他愤而登黄鹤楼赋诗得志,首联云:‘人间何处有黄鹤?我欲乘之飞上天!’[42]”他寻找“黄鹤”,希冀一展抱负,可惜无人赏识。而且此后只要是与张有关的人和事他都拒之。在他的书信中可见到对张之洞的不敬之辞,这反映出他对张的抵触之心非常强烈。在《致叶浩吾书》中评论黄通政(体芳)时指出,黄“近年居乡,倚其亲家张南皮之势,横行纵索,无所不至,遇事生风,勒贿不遂其欲,立使破产或褫草囚禁,地方文武及四民之驯良者,畏之如虎,道路侧目,敢怒而莫敢言[43]。”谈及黄体芳时,对张之洞的憎恶之感跃然纸上。对于张本人的学问宋恕也颇不以为然,认为 “实则季直(张謇)稍胜孝达,志三稍胜季直,去平章尚远”,[44]在宋恕眼里,“南皮张孝达,太不读书!”[45]宋对张的人品、学问都不敢恭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上海强学会成立,宋恕见列名中有张之洞及其亲家黄体芳,故拂衣自绝也就理所当然了[46]。
宋与张的矛盾,时人也已经目睹神会。孙怡让在致汪康年的书信中有言“故弟平时持论,谓介石有爱憎无是非,即舍亲宋燕生亦复如是,其力学合肥,痛议南皮可证。”[47]而康有为颇欣赏张之洞,宋恕认为康“引大民贼某帅及一书未读、荒淫横暴之黄绅为领袖”[48],因此十分不满。
由于以上原因,宋恕对变法若即若离。戊戌政变之后,清廷开始大肆镇压一切与变法有牵连的人。政变于1898年八月初六(9.21)光绪被幽于瀛 始,而九月廿五日,宋恕辞掉“崇正、安澜明年之席”[49]。他托词于辞退原因是“比缘多病”[50],而真正原因则是清廷对维新派的镇压,因“力唱《礼运》《孟子》之宗旨,风气骤新,取怒伪党”,怕遭“诬控”。[51]宋在1901年给内弟孙仲恺的信中也提到了这一层原因,“弟自戊戌八月后立即辞时务讲席,去岁某报馆以月三十金延请作论而谢不敢应,盖知其必起大狱也。吁!生今之世,并尊召大义亦大犯忌讳,其数百年所无者矣!”[52] 宋恕并非康党,不赞成激进的改革,但改革的恐怖气氛宋亲身体会到了,因“理论”上与康有为存
上一篇:科教兴国的文化传统障碍
下一篇:工作、权力与女性认同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