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西渐:从孔教乌托邦到毛主义乌托邦(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这是欧洲近代人文主义者以道德秩序为基础的开明君主政治理想,这种理想在中国形象中找到"现实的"证明。1621年,培根的同乡伯顿在《忧郁症的剖析》中一知半解地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大加赞赏,"他们从哲学家和博士中挑选官员"。 1669年,约翰·韦伯(John Webb)著文劝说英王查理二世效法古代中国君主施行仁政。1670年前后,英国政治家坦普尔爵士断言"由最好的人管理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哲人是最好的人,哲人政治是最好的政治","伟大古老的中华帝国"就是这样实践的。1672年,天真而又狂热的闵明我神父从中国回到欧洲,在里斯本上岸时还穿着一身中国服装。以后的几年里他写了100万字有关中国的著作。他建议欧洲所有的君主都要仿效中国皇帝,国王必须有修养,请哲学家辅佐政务,听从他们的建议;欧洲应该模仿中国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尊重农民,将农业当作立国之本。总之,在闵明我眼里,中国在所有的方面都是优秀的,欧洲到处都是问题。1697年3月,又有一位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回到欧洲。他的中文名叫白晋,自称是康熙大帝的钦差,带来康熙皇帝赠送路易十四的礼品和一部献给路易十四的《中国当朝皇帝传》(又译为《康熙帝传》)。在这部传记中,白晋神父将康熙皇帝描绘成空前伟大的君王。他具有完美无缺的德行与智慧,公正、勤勉、节俭、仁慈、好学而知识广博,几乎是哲人王的一个现世楷模。1697年,莱布尼茨在《中国近事》收入《康熙帝传》,在该书的前言中说,"人类两种优秀的文化和精美的艺术今天集中在我们大陆的两端,集中在欧洲和中国,中国正如同欧洲一样,以它文化的灿烂辉煌装点着世界另一端的边界。"他希望中国能派哲学家到欧洲传授道德哲学与治国思想
1721年,莱布尼茨的学生、德国著名哲学家沃尔夫在哈雷大学做了"关于中国人道德哲学的演讲",引起轰动。他推崇中国的"处世治国的深奥的哲学"与"哲人政治",并将这种伟大的传统追溯到伏羲。"只有当哲学家统治,或者统治者就是哲学家时,国家才能幸福。柏拉图的名言已经无人不晓。然而,理想国并不只存在于推理中,也存在于事实与经验中。我曾经指出:中国古代的帝王是真正具有哲学家天赋的人。我曾经提到伏羲和他的继承者。伏羲创立了各门科学和中华帝国,由于这些哲人王的智慧与努力,中国的政体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在统治艺术上,从古到今,中国超越了所有其他的国家。"
沃尔夫的演讲,不管在西方的中国形象史上,还是在西方的启蒙思想上,都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这个转折就是,孔教乌托邦的形象在西方文化中已经完成了意义的诠释与确立的过程,进入适用与发扬的实践过程。在启蒙思想史上,孔教乌托邦为启蒙哲学家激进的社会理想作证,将乌托邦渡入历史。古德哈特曾比较莫尔的《乌托邦》与莫里斯的《乌有乡之消息》,认为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莫尔认为"乌托邦"最终是个没有的地方,而莫里斯坚信,没有的地方通过社会政治的改革或革命,也能变成实有的地方。造成这种观念差别的,恰恰实发生在莫尔去世与莫里斯降生之间的启蒙运动。
启蒙主义者坚信,人一旦掌握了理性,就可以将理想国带到人间。这样,他们不仅需要乌托邦证明历史的真实性,也需要历史证明乌托邦的可能性。发现中国,一个体现着"理想国"原则的孔教乌托邦,就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它证明乌托邦不仅可能成为历史,而且已经成为历史。
"孔教乌托邦"在启蒙运动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证明了西方理想国传统的"现实性",将乌托邦从文学想象渡入历史现实。欧洲的传教士与思想家、激进与保守的神学家与无神论者,都在其中寻找自己的理想。它以乌托邦的正义揭示了社会政治秩序的理想准则,让人意识到希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与距离,对欧洲的政治宗教现实提出疑问并动摇着意识形态基础,树立起变革的尺度。沃尔夫说中国政体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伏尔泰断言"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指中国--引者注)更好的政府:……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魁奈推崇中国为开明君主专制的榜样,"重农学派"的另两位,莱比·博多尔(L'Abbe Baudeau)与波瓦(Poivre),他们的赞美就更为彻底,博多尔说:"在中国,三亿二千万人民在世界上最有权威也最公正的政府管理下,在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最人道也最仁慈的王朝统治下,过着明智、幸福、自由的生活,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波瓦在《一位哲学家的旅行》中说:"中国提供了世界未来的迷人前景,但愿中华帝国的法律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法律。"
"孔教乌托邦"寄寓着启蒙哲学家的一种政治理想与道德教育理想,成为他们改造社会历史的武器。启蒙运动中不同哲学家的政治观点不尽相同。有人拥护开明君主专制,有人主张宪政与社会契约论;启蒙运动不同时代,流行的政治观点也不同,1740年之前,人们基本上都主张君主制,1740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宪政甚至共和。孟德斯鸠意识到道德与教育无法保证人的自由,政权的正确组织形式,如三权分立,在技术上更可靠。伏尔泰早期是开明君主专制主义者,晚期却推崇共和,认为共和是最能保障自由、最自然合理的政体。卢梭从一开始就反对君主专制,魁奈直到最后仍推崇开明君主。启蒙运动对"孔教乌托邦"的利用,只限于开明君主专制的前提下。"孔教乌托邦"体现着开明君主专制的理想。哲学家,如沃尔夫、伏尔泰,试图教育国王;国王,如腓特烈大帝与叶卡捷林娜沙皇,试图扮演哲人王。启蒙主义者在"幻象"中看到乌托邦将在历史的进步中变成现实,欧洲将拥有自己的哲人王与哲学世纪。
第三章:孔教乌托邦的放逐与复归
"理想国"从哲学家的幻想到中国的现实,从中国的现实再到西方的现实。启蒙主义者中绝大多数人最初都将历史的希望寄托在开明君主专制上。他们认为,哲学家与其去教育千百万大众,不如去教育一个掌握千百万大众命运的君主。刘易士·克舍尔(Lewis A. Coser)在《思想者》一书中详细分析过启蒙哲学家的专制主义倾向。他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启蒙哲学家相信教育国王是改造社会的捷径;二、启蒙哲学家自信哲学家可以担当起治国大任,而只有在开明君主那里,如在中国、俄国或普鲁士,哲学家才能获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显赫地位。
启蒙主义者要打破幻象,使人们变得清醒,可是他们又不知不觉地创造新幻象。在"孔教乌托邦"的幻象中,启蒙运动寄寓了自我超越、自我改造的动机与行动。但是,一个时代进步的东西到另一个时代就变成反动。"孔教乌托邦"在君主专制还有开明的可能或至少人们还没有看到不可能的时候,是积极的,它可以以温和的方式减缓暴政。但当现实让人们认识到"孔教乌托邦"绝对的虚幻性时,"孔教乌托邦"就成为人们必须破除的一种新迷信。然而,孔教乌托邦承受不起历史的考验。杜阁试图贯彻"重农主义"思想的改革失败,伏尔泰在《评〈论法的精神〉》一文中最后一次提到"仁慈的国王",同时也说只有国王才认为君主制比其他制度好,事实上国王们都是些骗子与强盗!
启蒙运动中的"孔教乌托邦"毕竟是乌托邦,用幻想取代现实,是极其危险的自我欺骗。启蒙哲学主张在一切事物上运用自己的理性,自然包括在社会与国家制度上,勇敢公开地运用理性,这自然导致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启蒙运动开始的时候,人们只是在君主制的前提下思考限制君主权力的问题,开明君主专制是普遍的社会期望;到启蒙运动结束的时候,人们已经思考如何在否定君主的前提下伸张个人权力,通过革命建立共和政府。在启蒙运动的政治思潮中,"孔
1721年,莱布尼茨的学生、德国著名哲学家沃尔夫在哈雷大学做了"关于中国人道德哲学的演讲",引起轰动。他推崇中国的"处世治国的深奥的哲学"与"哲人政治",并将这种伟大的传统追溯到伏羲。"只有当哲学家统治,或者统治者就是哲学家时,国家才能幸福。柏拉图的名言已经无人不晓。然而,理想国并不只存在于推理中,也存在于事实与经验中。我曾经指出:中国古代的帝王是真正具有哲学家天赋的人。我曾经提到伏羲和他的继承者。伏羲创立了各门科学和中华帝国,由于这些哲人王的智慧与努力,中国的政体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在统治艺术上,从古到今,中国超越了所有其他的国家。"
沃尔夫的演讲,不管在西方的中国形象史上,还是在西方的启蒙思想上,都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这个转折就是,孔教乌托邦的形象在西方文化中已经完成了意义的诠释与确立的过程,进入适用与发扬的实践过程。在启蒙思想史上,孔教乌托邦为启蒙哲学家激进的社会理想作证,将乌托邦渡入历史。古德哈特曾比较莫尔的《乌托邦》与莫里斯的《乌有乡之消息》,认为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莫尔认为"乌托邦"最终是个没有的地方,而莫里斯坚信,没有的地方通过社会政治的改革或革命,也能变成实有的地方。造成这种观念差别的,恰恰实发生在莫尔去世与莫里斯降生之间的启蒙运动。
启蒙主义者坚信,人一旦掌握了理性,就可以将理想国带到人间。这样,他们不仅需要乌托邦证明历史的真实性,也需要历史证明乌托邦的可能性。发现中国,一个体现着"理想国"原则的孔教乌托邦,就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它证明乌托邦不仅可能成为历史,而且已经成为历史。
"孔教乌托邦"在启蒙运动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证明了西方理想国传统的"现实性",将乌托邦从文学想象渡入历史现实。欧洲的传教士与思想家、激进与保守的神学家与无神论者,都在其中寻找自己的理想。它以乌托邦的正义揭示了社会政治秩序的理想准则,让人意识到希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与距离,对欧洲的政治宗教现实提出疑问并动摇着意识形态基础,树立起变革的尺度。沃尔夫说中国政体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伏尔泰断言"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指中国--引者注)更好的政府:……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魁奈推崇中国为开明君主专制的榜样,"重农学派"的另两位,莱比·博多尔(L'Abbe Baudeau)与波瓦(Poivre),他们的赞美就更为彻底,博多尔说:"在中国,三亿二千万人民在世界上最有权威也最公正的政府管理下,在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最人道也最仁慈的王朝统治下,过着明智、幸福、自由的生活,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波瓦在《一位哲学家的旅行》中说:"中国提供了世界未来的迷人前景,但愿中华帝国的法律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法律。"
"孔教乌托邦"寄寓着启蒙哲学家的一种政治理想与道德教育理想,成为他们改造社会历史的武器。启蒙运动中不同哲学家的政治观点不尽相同。有人拥护开明君主专制,有人主张宪政与社会契约论;启蒙运动不同时代,流行的政治观点也不同,1740年之前,人们基本上都主张君主制,1740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宪政甚至共和。孟德斯鸠意识到道德与教育无法保证人的自由,政权的正确组织形式,如三权分立,在技术上更可靠。伏尔泰早期是开明君主专制主义者,晚期却推崇共和,认为共和是最能保障自由、最自然合理的政体。卢梭从一开始就反对君主专制,魁奈直到最后仍推崇开明君主。启蒙运动对"孔教乌托邦"的利用,只限于开明君主专制的前提下。"孔教乌托邦"体现着开明君主专制的理想。哲学家,如沃尔夫、伏尔泰,试图教育国王;国王,如腓特烈大帝与叶卡捷林娜沙皇,试图扮演哲人王。启蒙主义者在"幻象"中看到乌托邦将在历史的进步中变成现实,欧洲将拥有自己的哲人王与哲学世纪。
第三章:孔教乌托邦的放逐与复归
"理想国"从哲学家的幻想到中国的现实,从中国的现实再到西方的现实。启蒙主义者中绝大多数人最初都将历史的希望寄托在开明君主专制上。他们认为,哲学家与其去教育千百万大众,不如去教育一个掌握千百万大众命运的君主。刘易士·克舍尔(Lewis A. Coser)在《思想者》一书中详细分析过启蒙哲学家的专制主义倾向。他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启蒙哲学家相信教育国王是改造社会的捷径;二、启蒙哲学家自信哲学家可以担当起治国大任,而只有在开明君主那里,如在中国、俄国或普鲁士,哲学家才能获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显赫地位。
启蒙主义者要打破幻象,使人们变得清醒,可是他们又不知不觉地创造新幻象。在"孔教乌托邦"的幻象中,启蒙运动寄寓了自我超越、自我改造的动机与行动。但是,一个时代进步的东西到另一个时代就变成反动。"孔教乌托邦"在君主专制还有开明的可能或至少人们还没有看到不可能的时候,是积极的,它可以以温和的方式减缓暴政。但当现实让人们认识到"孔教乌托邦"绝对的虚幻性时,"孔教乌托邦"就成为人们必须破除的一种新迷信。然而,孔教乌托邦承受不起历史的考验。杜阁试图贯彻"重农主义"思想的改革失败,伏尔泰在《评〈论法的精神〉》一文中最后一次提到"仁慈的国王",同时也说只有国王才认为君主制比其他制度好,事实上国王们都是些骗子与强盗!
启蒙运动中的"孔教乌托邦"毕竟是乌托邦,用幻想取代现实,是极其危险的自我欺骗。启蒙哲学主张在一切事物上运用自己的理性,自然包括在社会与国家制度上,勇敢公开地运用理性,这自然导致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启蒙运动开始的时候,人们只是在君主制的前提下思考限制君主权力的问题,开明君主专制是普遍的社会期望;到启蒙运动结束的时候,人们已经思考如何在否定君主的前提下伸张个人权力,通过革命建立共和政府。在启蒙运动的政治思潮中,"孔
上一篇:基督教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意义
下一篇:“9·11”事件后美国的文化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