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我们祖先所走过的“食货”之路,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中华文明发展较早,但是中国奴隶社会并不发达,这使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获得了有利的条件。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强化了以家族结构为特征的生产组织,出现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开创了诸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之类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安定的盛世。在小农家族经济结构之下的精耕农业,能够在人类发展的农业社会阶段就达到一定程度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够承受极大的人口压力。中国封建社会生产的丝、茶、瓷器及各种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的市场,开辟了陆上与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就是在资本主义已经有了相当发展的13世纪下半叶,中国还能凭借这些产品的优势,获得外贸上的出超。进入19世纪以后,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坚固性,虽然无法抵御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而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但是却还有能力避免像南美印第安人和印度那样遭到亡国灭种,沦为殖民地的悲惨命运。中国的小农家族经济结构还能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较为有效地抵御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曼切斯特机制棉布企图对中国农村市场的独占。总而言之,在封建主义时代,中国经济繁荣发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此赢得了西方人的青睐与羡慕。正如黑格尔所说:“他国每每把中国当作一种理想的标准,就是我们也可以拿它来做模范的。”[66]13世纪来到中国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回国以后所写的描述中国伟大文明的报告,曾引起了西方人寻求通向东方之路的热潮。西方人对当时中国的赞赏,凡是读过《马可·波罗游记》的人,对此是不难理解的。
但是,先进与落后总是相对而言的。自16世纪以来,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封建社会形态的解体,使西欧进入工业社会的新纪元。由于西欧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才使中国社会经济显得停滞不前。于是西方人才渐渐地改变了对中国的马可·波罗式的看法。亚·斯密在他1776年发表的一部重要著作中指出:“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巳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67]亚·斯密把中国经济落后于西方,归咎于“静止”,把“静止”归咎于“法制”,是颇有天才的估计。由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强盛及其结构的坚固性,使其对立面——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萌生和发展困难得多,所以使中国祚近代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但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发达,却使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对立面——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容易产生。中国是世界历史上较早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之一,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是新生事物,它没有现存的发展模式可以供我们照抄照搬。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创造。这种创造必须在继承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遗产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史总结,是继往开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前提。可以预料,只要我们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就一定能振兴中国经济,使中华文明再放光彩。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08~10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
[③]关于我国学术界对“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不同学术观点,可参看《历史研究》编辑部:《建国以来史学理论问题讨论举实》,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1~31页。
[④]参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18~220页。
[⑤]《殷虚书契前编》卷1第33页,《殷虚书契后编》卷下第4页。
[⑥]《尚书·酒诰》。
[⑦]《尚书·微子》。
[⑧]转引自《李亚农史论集》,上海人民出版杜1962年版,第463页。
[⑨]《殷墟书契前编》卷1第6页,卷5第11页。
[⑩]《殷墟书契后编》卷上第28页。
[11]《陶斋吉金录》卷3第32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19—220页。
[13]胡厚宣:《甲骨续存》下第915页。
[14]郭沫若:《十批判书》第17页,《奴隶制时代》,第75页。
[15]李剑农:《先泰两汉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1页。
[16]《太平御览》卷八十四引《帝王世纪》。
[17]《史记·殷本纪》。
[18]《史记·殷本纪》。
[19]《史记·殷本纪》。
[20]《史记·周本纪》。
[21]《史记·周本纪》。
[22]《史记·周本纪》。
[23]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73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94页。
[25]《诗经·小雅·甫田》。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92页。
[27]《诗·魏风·硕鼠》。
[28]《史记·商君列传》。
[29]《韩非子·外储说》。
[30]《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714页。
[32]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40页。
[33]顾炎武:《天下邢同利病书》,原编第七册,引《武进县志》。
[34]钱泳:《履园丛话》,卷四。
[35]张履祥:《补农书》附录四,“生计”。
[36]张履祥:《补农书》附录四,“生计”。
[37]钱泳:《履园丛话》卷七。
[38]钱泳:《履园丛话》卷七。
[39]《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40]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1页。
[41]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5页。
[42]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5页。
[43]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经济史研究组编,《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诸问题》,福建人民出版杜1989年版,第6~12页。
[44]包世臣:《郡县农政》,转引自《中回资本主义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0页。
[45]《汉书·食贷志》。
[46]《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
[47]《汉书·武帝记》。
[48]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01年版,第36页。
[49]《汉书·贡禹传》。
[50]《唐六典》卷七。
[51]《明神宗实录》卷361。
[52]《史记·商君列传》。
[53]《商君书·外内》。
[54]《商君书·弱民》。
[55]《商君书·去强》。
[56]《史记·货殖列传》。
[57]《汉书·食货志》。
[58]《盐铁论·轻重》。
[59]《唐会要》卷八十六。
[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84页。
[61]参看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2]TheReligionofChina,ConfucianismandTooism,NewYork,FreePress,1951,P.249.
[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港,第783页。
[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2页。
[6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
[66]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68页。
[67]亚·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