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秦汉社会消费观念由“尚俭”向“崇奢”的演变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内容提要]秦汉时期,消费观念变化的显著特征是由“尚俭”向“崇奢”演变。其演变过程大致分两个阶段,即以西汉中期为界,在此之前消费观念以“尚俭”为主,在此之后消费观念逐渐转向“崇奢”。究其原因:一是秦汉生产力水平提高与商品;三是封建制度本身存在局限,是导致消费观念演变的社会根源。
   

 [关键词]秦汉;消费观念;演变 
    

    消费与商品生产、交换、流通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消费问题既是研究古代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侧面,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关注不够,缺乏系统研究。①因受篇幅限制,本文不可能对秦汉社会消费做全面阐述,仅就当时社会群体消费观念的演变及其原因作一初步探讨。
    所谓“消费观念”,是指消费者对待其可支配财富的指导思想与态度,是其在消费活动之前或过程之中对消费对象、消费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和价值判断。不同的消费观念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同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价值取向的更替,秦汉时期的消费观念有个显著特征,就是由“尚俭”向“崇奢”的演变。这种消费观念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以西汉中期为界,在此之前消费观念以“尚俭”为主,在此之后消费观念逐渐转向“崇奢”。下面让我们做一简要申述:
    第一阶段:战国至西汉前期,社会消费观念以“尚俭”为主导。
    战国是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地主制经济正在形成和确立,社会生产能力与财富积累较有限。在社会财富不甚丰富的情况下,当时人们一般都主张崇尚节俭、量人而出,认为适度消费是合理生活方式的最佳选择。这在诸子的言行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例如:
    儒家消费观念主张“尚俭”,孔子曰:“奢则不孙(逊),俭则固。与其不孙(逊)也,宁固。与其奢也,宁俭”②;“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④正如后人所说:“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馀年,而弟子志之不倦。”⑤
    墨家消费观念推崇“节用”。墨子认为:日常器用上“以奉给民用”,只要求满足基本生活需要;饮食上“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只要求饮食有足够的营养保持人的基本体力;服饰上“冬服绀緅之衣,轻而暖。夏服絺綌之衣,轻且清”,只要求能冬暖夏凉、着装轻便。居室上“其旁可以御风寒,上可以御雪霜雨露,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只要求能御避风寒、雪霜、雨露,清洁卫生,可供祭祀,墙高足以别男女之需。行走上“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安以不伤人,利以速至,舟楫足以将之”,只要求车船迅速、安全、便利、实用即可。⑥
    道家消费观念亦主张“尚俭”。他们否定人们对“五色”、“五味”的消费需求,提倡“无色”、“无味”的自然消费。老子主张“去甚,去奢,去泰”⑦,并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伤);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令人行妨。”⑧庄子亦说:“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臭熏鼻,困俊中颡”,“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伤)”⑨。可见,道家消费观念是推崇尚自然消费方式,也是主张“尚俭”。
    战国时代,三流九教思想盛行,理论不一,纷争不已,但在消费观念上,极力褒赞上古圣王的节俭遗风,视“尚俭”为一种社会美德,主张“尚俭”是它们的基本共同点之一。在这种“尚俭”主流思想影响下,人们的消费行为一般都能趋从俭约。例如:晏婴,“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於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⑩季文子,“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五金玉,以相三君。君子曰:‘季文子廉忠矣。’”⑾等等。除僚臣“尚俭”之外,还有一些富商大贾在生活上也崇尚节俭。如周人白圭,“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⑿。当时的社会舆论,往往也多批判晋灵公、卫懿公、齐威王等人的奢侈行为,而赞誉晏婴、季文子等的节俭行为。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消费观念多以“尚俭”为主。
    西汉立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物资极端缺乏。《史记·平准书》记载:“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白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天子不能具“钧驷”,将相乘牛车,百姓无积蓄,反映了汉初社会经济残破的严重程度。故此,汉初,以黄老思想治国,推崇“寡欲”“无为”,在生活消费上极力保持节俭。上白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都视节俭为社会美德的评判标准。如《汉书·贡禹传》说:“至高祖,孝文,孝景皇帝,循古节俭,宫女不过十余,厩马百余匹。”这里,贡禹仍然称赞汉初三代皇帝节俭的美德。据《汉书·高帝纪》载:“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这里说明刘邦反对萧何修建皇宫过于壮丽。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等没有增益,尝欲建造一露台,召求工匠算计之,其价值百金。文帝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乃罢之。文帝还“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及“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⒀。由此可见,孝文帝在宫室、苑囿、舆服、丧葬、文化娱乐等物质、精神方面消费要求简朴。他的“尚俭”消费观念及行为,受到后人贾捐之、班固、扬雄等赞颂⒁,这多见于文献记录,是后来历代帝王所推崇的经典消费范式。汉景帝也崇尚节俭消费,反对奢侈铺张,并颁布过一些与饮食、衣着、器具、祭祀等方面消费相关的政令,如禁酒令、禁止用粮食喂养马匹、令徒隶衣粗布等。后元二年(公元前142年)夏四月诏曰:“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徭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以备灾害。”⒂这些诏令,是景帝掌政晚年所颁布的,很具有代表性,集中反映了景帝掌政期间在饮食、服饰、祭祀等日常生活消费观念一贯是崇尚俭朴,反对奢侈。
    西汉前期,黎民百姓的消费观念更是以节俭为主。对此,汉人曾经有过一些议论和总结。例如:贾谊说:“汉兴至今二十余年,……百姓素朴”⒃。班固说:“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黎民醇厚”⒄。《盐铁论·国疾篇》引大夫之言曰:“文、景之际,建元之始,民朴而归本,吏廉而自重,殷殷屯屯,人衍而家富。”从他们的陈述中可以看出,“文景之治”时期,民风依然淳朴俭约,不尚奢华浪费。当然,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有个别的权贵、富人开始推崇奢侈消费,但这只是当时社会的一股潜流,仅在个别的富贵群体中暗暗涌动,不左右当时整个社会的消费观念,总体上仍以“尚俭”为主,不尚奢靡。
    第二阶段:西汉中期开始至整个东汉,社会消费观念趋向“崇奢”。
    经汉初几十年的积蓄,至武帝时,经济发展趋势良好,国力鼎盛,人们的经济收入大大地增加,家境殷富。于是人们的消费意识大大增强,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开始出现了奢侈消费现象。《史记·平准书》记载:“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众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