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研究综述(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了海外“老知青”们的“知青情怀”,使得在国内已经降温的“知青热”却在海外再起波澜。美国加州旧金山、洛杉矶两地区和美国德州休斯敦地区的海外“知青”学人们先后于1997年和1998年成立了“知青协会”,澳大利亚悉尼地区也于2000年成立了“知青联谊会”。他们逐步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对“知青”历史的回顾和对“知青”问题的研究上来。

旧金山的“美国中国知青联谊会”与美国最大的中文报纸《世界日报》在1998年联合举办了“中国知青洋插队”征文活动,并从中精选出30篇编成了《寻梦北美:洋插队交响曲》一书,于1999年出版。“休斯敦知青联谊会”于2001年编辑出版了《三色土:旅美老知青的故事》,收集回忆录和研讨文章50多篇,回顾和探讨了“土插队”和“洋插队”的特殊经历。在洛杉矶,当地中文报纸《中国日报》于1998年举办了“文革知青上山下乡30周年回顾”有奖征文活动。据报导共收到稿件近300篇,约110万字,经过3轮评审,选出了37篇获奖发表,其中王新华的论文“一点苦难,一点光荣”获特奖。位于洛杉矶的“南加州中国知青协会”设立了网站(网址为),积极参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探讨。“南加州中国知青协会”编发的会刊已连续出版5年(从2002年起定名为《知青》杂志),汇集反映了海外和中国国内“知青”研究和“知青文化”活动的成果和动态。可以预期,海外“知青”学人群体凭籍互联网与国内“知青”及这方面的学者紧密联系,各自发挥优势,将为今后的“知青”研究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

再次,“知青”学者们肩负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在“知青”研究、“知青文化”等领域默默求索,继续取得成果。工人出版社资深编辑、“老知青”岳建一历经多年的努力,推动策划了《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系列,先后于2001年和2002年出版了2批共11部作品。其中的10部属于纪实文学作品,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但岳建一的努力和贡献远远超出了文学作品出版的范畴,体现了“知青”学者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们对共和国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民间记忆历史资讯的抢救与还原。这个系列的第三批约10部作品,原计划在2003年出版发行,却因官方的强行限制而搁浅。

在《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系列已经出版的第二批(2002年)5部作品中,唯一的非文学作品是杨健的《中国知青文学史》,这是有关“知青文学”的第一部专史。“知青史”专家定宜庄认为,专史写作更难于通史,正因为如此,这本书是“知青”研究发展到新阶段的一个标志。杨健在书中运用丰富的原始资料,穷本溯源,精剖细析,探究知青文学的衍生、发展、样态和流变,体现出独特的思辨特点和冷静的批判意识。

2001年12月8日至14日,由福建省闽西“厦门知青联谊会”和“厦门知青人生纪实编委会”主办的“老三届知青文化周”在厦门市举行。来自福建各地的大批“老知青”及全国其它地区的20多位各界“知青”名人参加了盛会。这是国内自90年代末“知青文化热”退潮之后迄今唯一的一次大型“知青”文化活动,一枝独秀,引人注目。“文化周”期间,由“厦门知青人生纪实编委会”主编、著名作家谢春池主持,举办了“中国知青文化论坛”,有18名各界“知青”学者、“知青”作家、“知青”名人演讲,论坛充满激情和理性的研讨充份体现了这次“文化周”的内涵。[19]

著名“知青”学者刘小萌近几年来不但继续发表“知青”研究的文章,而且于2003年12月出版了知青史新著《中国知青口述史》。[20]该书包括对数十位“老知青”的访谈,其中既有当年的“知青”典型,又有“知青”中的民间领袖,还有默默无闻的普通“知青”。刘小萌认为:在做“知青”口述史的过程中,对“知青”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又有了新的认识;口述与文献互相补充,两者彼此印证,相得益彰,能最大限度接近历史的真实;在目前文献档案资料还相当有限的情况下,口述方法给“知青”研究开拓了新领域、扩大了新视野、补充了新资料,它使少数人把持的史学从象牙之塔中走出来,接近民众、接近现实,更能把握时代的脉搏。

此一时期的“知青”文化活动中,还有著名的“知青”作家邓贤于2003年9月出版纪实文学新著《中国知青终结》,知青女作家潘婧以“白洋淀诗群”为背景的小说《抒情年代》在2003年获得文学奖。

海外“知青”学者也发表了新成果。美国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潘以红2003年春天在美国出版了英文专著Tempered in the Revolutionary Furnace :China's Youth in the Rustication Movement (《锤炼在革命熔炉中──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中国青年》)。这本书是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伯恩斯坦教授1977年出版的专著《上山下乡》之后的又一部英文的中国“知青”史研究专著,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结束以来的第一部“知青”史英文专著。作者在书中不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有具体详实的研究,对多年来国内和海外“知青”研究情况及成果有概括而明晰的介绍,还穿插揉合了作者本人的“知青”经历和切身感受,使得此书增加了可读性,更加适合广大的英文读者。

还有,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任教的曹左雅2003年5月在美国出版了她的英文著作Out of the Crucible :Literary Works about the Rusticated Youth(《出自苦难:关于知青的文学作品》)。该书是第一本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和分析“知青文学”的英文著作。此前关于“知青文学”的英文著作仅有一本加拿大学者梁丽芳写的采访“知青作家”的访谈录(《从红卫兵到作家》)。曹左雅的这部书介绍了“知青文学”的起源、发展以及国内对“知青文学”的研究,并重点讨论了50多部描写当年“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旨在探讨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知青”经历的意义,特别是人文方面的意义。

此前,任教于美国怀俄明大学社会学系的姜雅容(音)与人合作于2000年出版了英文著作Mao's Children in the New China :Voices from the Red Guard Generation(《毛的孩子们在新的中国:发自红卫兵一代的声音》)。该书通过对27个人的访谈实录,探讨20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及对他们个人生活经历的深刻影响。在这些访谈人当中,有12位谈到他们的“上山下乡”经历。



 六、“知青”研究不足之简议

 

……(略)

 

[作者说明] 笔者原为沈阳市1968届知识青年。借本文发表的机会诚挚地向以下各位表示感谢:在笔者构思此文、收集资料之初,原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吴文津博士提出了非常宝贵的建议和线索,并亲自查找、提供了几篇重要的参考文献;他还在百忙之中,拨冗阅读了本文初稿,并提出了很有价值的修改意见。美国宾州迪金森学院图书馆馆员、“文革”研究学者宋永毅先生,他的著作《文革文献书目:1966-1996》是笔者此项研究的重要依据和起点;他本人也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建议。美国匹茨堡大学东亚图书馆馆员、原黑龙江“知青”陆金福先生,多方查找并协助笔者扩大资料来源,找到了多篇重要文章,为本文的修改定稿提供了重要资料。还特别要感谢网上知青朋友“浩谱”,他无私相助,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信息,对本文的形成功不可没。此外,“老知青”、“琥珀”、“正桐”、“山西老插”、“建华”、“雨虹”等人,为多方收集资料,付出了很多辛苦,在此道谢。本文实际上是众位学者、海内外众多知青鼎力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晶。我愿将此文献给所有的知青朋友们!

 

 

[注释]

[1]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词,多位学者认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1967年后才成为“运动”,笔者完全同意。本文中仅为叙述方便,用“知青运动”一词代指20世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