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教在卫拉特中的勃兴(6)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僧传译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7~8页。
[41] 沙比那尔,蒙古语“徒弟们”之意。沙比(Šabi)为汉语“沙弥”的假借(源自梵语Śrāmanera),17世纪起有两种含义,一指僧侣的徒弟,二是指隶属于寺庙或大喇嘛的属下人,即僧官管辖下的属民。
[42] [日]若松宽,“蒙古ラマ教史上の二人の弘法者——ネイチ·トインとザヤ·パンデイタ”,《史林》第56卷1期,1973年,第92页。
[43] [俄]伊·亚·兹拉特金著,马曼丽译:《准噶尔汗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60页。
[44]噶班沙喇布著,乌力吉图译:《四卫拉特史》,《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7年第4期,第10页。
[45]同上引兹拉特金:《准噶尔汗国史》,第161页;[日]若松宽,“カラムツクにおけるラマ教受容の历史的侧面”,《东洋史研究》第25卷1期,1966年,第100页。
[46]同上引《咱雅班第达传》,第4页。
[47]同上引《咱雅班第达传》,第6页。
[48]《新疆蒙古族社会历史、宗教调查资料汇编》,《新疆宗教研究资料》第9辑,1984年,第34页。
[49]一说200余部,一说170余部。其依据都来自《咱雅班第达传》的记载,但由于对文中所涉著作的名称理解不同,故有如此差异。兹从丁守璞、杨恩洪著:《蒙藏关系史大系·文化卷》,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154页。
[50]同上引《咱雅班第达传》,第12~25页。
[51]《清世宗实录》卷35,顺治四年十一月丁巳条。
[52]同上引《咱雅班第达传》,第41页。
[53]诺尔布译:《托忒文手抄本——四卫拉特史(译文初稿)》,《新疆宗教研究资料》第9辑,1984年,第52页。
[54] [清]蒋良骐:《东华录》卷15,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8页。
[41] 沙比那尔,蒙古语“徒弟们”之意。沙比(Šabi)为汉语“沙弥”的假借(源自梵语Śrāmanera),17世纪起有两种含义,一指僧侣的徒弟,二是指隶属于寺庙或大喇嘛的属下人,即僧官管辖下的属民。
[42] [日]若松宽,“蒙古ラマ教史上の二人の弘法者——ネイチ·トインとザヤ·パンデイタ”,《史林》第56卷1期,1973年,第92页。
[43] [俄]伊·亚·兹拉特金著,马曼丽译:《准噶尔汗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60页。
[44]噶班沙喇布著,乌力吉图译:《四卫拉特史》,《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7年第4期,第10页。
[45]同上引兹拉特金:《准噶尔汗国史》,第161页;[日]若松宽,“カラムツクにおけるラマ教受容の历史的侧面”,《东洋史研究》第25卷1期,1966年,第100页。
[46]同上引《咱雅班第达传》,第4页。
[47]同上引《咱雅班第达传》,第6页。
[48]《新疆蒙古族社会历史、宗教调查资料汇编》,《新疆宗教研究资料》第9辑,1984年,第34页。
[49]一说200余部,一说170余部。其依据都来自《咱雅班第达传》的记载,但由于对文中所涉著作的名称理解不同,故有如此差异。兹从丁守璞、杨恩洪著:《蒙藏关系史大系·文化卷》,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154页。
[50]同上引《咱雅班第达传》,第12~25页。
[51]《清世宗实录》卷35,顺治四年十一月丁巳条。
[52]同上引《咱雅班第达传》,第41页。
[53]诺尔布译:《托忒文手抄本——四卫拉特史(译文初稿)》,《新疆宗教研究资料》第9辑,1984年,第52页。
[54] [清]蒋良骐:《东华录》卷15,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8页。
下一篇:关于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