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古典」时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多元化的现代性,它们形成于十九世纪、尤其是二十世纪最初的六七十年间,遍及欧洲、美洲和亚洲众多不同的领土国家、革命国家和社会运动,这些国家和运动一直发展到二战以后。近代民族国家、革命国家和社会运动被看成是现代性的缩影,它们的轮廓(制度的和象征的、意识形态的轮廓)在现代条件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是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结果。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是,世界资本主义力量的自主性运动在不断地发展,国际移民运动势头很猛,与此相应,出现了一些国际性的社会问题,例如卖淫和青少年犯罪。所有这一切削弱了民族国家对其经济和政治事务的控制能力,尽管在不同领域里(无论是教育,还是计划生育),以「技术统治」为特征的理性的世俗政策一直都在不断加强。与此同时,民族国家失去了对国内和国际暴力的部分垄断权,出现了许多分裂主义组织和恐怖主义组织,有的是地方性的,有的是国际性的,它们到处制造暴力事件,以致于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众多民族国家的联手行动都无力控制这种一再发生的暴力事件。相应地,在文化领域里,全球化过程还与下述情形密切相关: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欧洲国家和加拿大,通过其主要媒体传播表面上统一的、居于霸权地位的美国文化方案或理想。
尤其重要的是,在人们的心目中,民族国家的核心意识形态和象征原本颇具魅力,现代性文化方案和集体认同的主要因素便存乎其间,但现在它们却遭到了削弱。一些崭新的政治、社会和文明观念、以及集体认同观念发展了起来。这些新的观念和认同形式通过几种新型的社会运动而得到广泛传播。这些「新型」社会运动在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里发展起来,其中包括妇女运动和保护生态的运动。它们全都与60 年代后期和70年代的学生运动、反对越战的运动紧密相联,或植根于这些运动。学生运动和反对越战的运动表征着世界上许多国家内部所发生的一个一般性转移:原来针对国家的运动变成了一些局部运动。这种转移既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发生在共产主义国家(例如中国)。穆斯林、新教和犹太教社团内部发展起来的原教旨主义运动、印度教和佛教社团内部发展起来的教族宗教运动、形形色色追求特殊利益的「少数族」运动和认同形式(它们是民族国家或革命国家的经典模式的变形)──所有这些运动都在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增大了势头,不仅发生于原属苏联的一些共和国,而且以最恐怖的形式发生于非洲和巴尔干部分地区,尤其是前南斯拉夫。
这些运动的发展与新的社会环境和框架的形成是同步的,后者同样也超出了民族国家的「经典」模式。在此仅列举几个最重要的环境:穆斯林、中国和印度的移民潮,这是一个尤其值得注意的新现象;新型少数民族,例如苏联解体后成立的许多新国家内部的俄罗斯少数民族。
在这些以及其它许多环境下,形成了一些新型的集体认同形式,它们经常通过上面提及的某些运动而得到广泛宣扬。这些运动已经超出了民族国家的模式,不再侧重于这种模式。许多迄今为止一直受到「压制」的认同形式(种族的、地区的、本地的和跨国的)纷纷进入各自社会的中心,并经常进入国际舞台。自然,这些认同形式都经过了很大程度上的重建。它们对旧有的、欲将世界单一化的方案提出质疑,要求在中心制度领域(不管是教育计划,还是公共传媒)享有自主地位。与此同时,它们还经常要求重新界定公民身份以及相应的权利,这类要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些环境下,地方性的东西经常超出民族国家的经典模式,而以全新的方式与跨国组织,例如欧盟结合起来;或者与范围广泛的宗教认同形式结合起来── 其中有许多都植根于一些大的宗教,例如伊斯兰教、佛教和基督教的不同教派,但它们都以全新的、现代的方式而获得了重新表述。
与此相应,不同现代性中心的相对霸权地位也在不断地发生转移,从欧美转移到了东亚。另一方面,围绕假定的霸权地位,原有的现代性中心也在发生越来越激烈的冲突。这两种局面一直是相互关联的。 十四 现代世界往何处去?
这些发展趋向引出了一个问题:现代世界是否放弃了现代性方案?按照福山( Francis Fukuyama)的「历史终结」论,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前提,连同其全部的内在张力和矛盾,几乎已经失去了意义,从而悖论式地产生出多元的后现代视野。另一方面,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则鼓吹「文明冲突」论。在他看来,西方文明(表面上是现代性的缩影)与其它文明经常处于敌对关系之中,尤其与穆斯林文明相对抗,在一定程度上还与所谓的儒教文明相对抗,因为传统的、原教旨主义的、反现代的和反西方的运动在这些文明内部居于主导地位。既然如此,现代世界是否要么沿着福山所提示的方向,要么沿着亨廷顿所提示的方向,退出了现代性方案呢?
这个问题意味着,我们也许正在经历一个非轴心化的过程。所谓非轴心化是指,轴心文明的方案,或至少是「第二轴心化」已经被耗尽。其具体表现是,一方面,多元的后现代运动和认同形式发展了起来;另一方面,表面上反现代、反西方的非轴心运动和认同形式也发展了起来。实际情形是这样吗?现代舞台上究竟在上演一出甚么戏?
第二,按自身的需要利用和诠释现代性,这并不限于原教旨主义运动。这种努力乃是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发展趋势的一部分,它似乎延续了更早的改革主义宗教运动与传统宗教运动之间的冲突,这些宗教运动遍及非西方社会,在不同的社会和宗教框架内发展起来。然而,事实上,在这些运动中,内在于现代性方案的一些基本张力已经按新的方式上演了一遍,其中尤其包括多元主义与极权主义的张力、非西方社会与西方的关系、以及对西方与现代性的关系的认识。在所有这些运动内部,多元倾向与极权倾向之间的张力、乌托邦或更开放的态度与实用主义态度之间的张力、多面性的认同与封闭的认同之间的张力,一直都在持续地进行着。与此同时,所有这一切引起了一场重要的、甚至是彻底的观念转变:关于非西方社会与现代性相对抗的话语,以及关于西方与非西方文明、宗教或社会的关系的看法均发生了变化。 十五 两种类型的雅各宾主义:原教旨主义和共产主义
原教旨主义运动和教族宗教运动的几个特征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按照一般的看法,它们与现代性方案截然相悖(其自身在许多方面也表现出这种对立),这样便呈现出一种更复杂的局面。首先,尽管极端的原教旨主义运动经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