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文明源于农业,但农业并不仅仅就是耕地和粮食,它必须有一个“土壤-农作物-林木-草植被-水体-水生物”相互支撑的基本生存体系。而一个“农业-工业-商业-文化-科技-教育”相互促进的人文环境,一个尊重生态、热爱自然的人类思想意境和一个良性循环的自然-经济-社会大系统的稳态进化,才能形成现代生态文明。不管信息时代的知识经济如何发展,也不管无土栽培技术怎样先进,在没有营养元素的支撑层中是种不出庄稼的,在没有水源的地方是永远生长不了鱼类的。
二、“天地人合一”的生态观
中国古代“天地人合一”思想,对生态学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与天地人合一思想和由此衍生出的生态文明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1.“天地人合一”是古代生态系统思想的萌芽
我们尚不能断定中国古代已经有了生态系统的思想。但从哲学意义上看,“天地人合一”是一种生态系统的思想萌芽却是没有太多争议的。这是由于“天地人”思想具有客观性、整体性、统一性与和谐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是建立在朴素的系统哲学基础上的。早在3 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哲学家就提出了“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其基本点是人与自然统一。既然天地代表大自然,人与其他生物又是自然所生,这就形成了人、生物和环境等自然现象相互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大生态观或者叫做朴素的生态系统思想。
2。“天地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生态思想
“天地人合一”是一种宏观战略思想,因而也属于大生态思想的萌芽。《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说,在天地人的关系中强调按自然规律办事,顺应自然,谋求天地人的和谐。也就是“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当然,人不是消极地顺应自然,而是在遵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采取积极的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象传上乾》)从周代起,经先秦至明清,历经3 000多年,这种“天地人合一”的思想为大多数哲人所宣扬、解释和发展,成为代表中国哲学基调的思想,并在发展中又不断丰富和完善。“天地人合一”思想具有宏观、整体与和谐的内质,这与生态思想的哲学辨识是统一的。所以,“天地人合一”思想一向为古代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及其文武战略家所青睐。
儒家对于“天地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做出了极重要的贡献。相传孔子作《易传》,在《说卦传》中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柔刚;立人之道,曰仁义。”《易传》以天地人“三才”之理作为自然法则,建立有条理的世界体系。孟子以“诚”这一概念阐述天人关系,他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他以“诚”作为天人合一理论的指向。《中庸》把“诚”视为天的本性,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本:“诚者物之始也,不诚无物”,从而要求人以“诚”这一道德修养达到“天地人合一”。
汉代董仲舒认为,“天地人”三者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但它们是“合而为一”的。他说:“事物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他又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不可一无也。”(《春秋繁露·立之神》)
我国古代这些论述“天地人合一”思想的例证,可归纳为一点,即把自然界、人和万物看做是统一的整体,可以说这是大生态思想的萌芽。
3。“天地人合一”的人类生态学思想
天地人合一思想还有另外一层重要涵义,即人本思想。从生态学观点看,这是典型的人类生态学观点。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的吃、穿、住过程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生态科学的分支。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生产力主要是以解决吃、穿、住为主,可见当时的人本思想与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不谋而合的。孔子对“天”的解释就是立足于人的产生。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他把天和时间联系起来,世间万物皆“天”所生,天是指自然界。可见“天地人合一”有比较深刻的人类生态思想的萌芽,即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人与万物既然都是天地所生,他们是共生共处的关系,当然应该和睦相处。
道家也提出了“天人一体”的人本生态思想。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人来自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以人为主的。道家承认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同时以人为本,但不承认主宰者:“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可名曰大。”(《道德经》,第34章)庄子对天也做了精辟的解释,他说:“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秋水》)也就是说,天就是自然,人是自然所生,但人能变天然的东西为人为的东西,两者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人是主动的一面,“乐”与“不乐”,就看人与自然采取“和”还是“不和”的态度。庄子强调天就是自然的东西,人变自然物为人造物,以便为人服务。事实上,也正是这种人本生态思想道出了人与自然的区别,即人能把自然的东西变为人为的东西。
三、尊重生命与热爱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些国外思想家十分推崇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法国思想家施韦兹在他创立尊重生命伦理学的著作中,多次提及中国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等人,说在他们的思想中,人和动物的问题早就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哲学原则上确定了人对动物的义务和责任,说他们是深刻而富有活力的生态哲学思想的创立者和宣告者。
1.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
国际环境伦理学学会主席、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指出,东方传统文化思想对伦理学的哲学基础突破会有所帮助。东方的伦理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它不鼓励剥削资源。他们懂得,要给予所有事物的完整性,而不去剥夺个体在宇宙中的特殊意义,懂得如何把生命的科学和生命的神圣统一起来。西方现代思想家所寻找的尊重生态的伦理学突破口正是中国古代的天地人合一思想。儒家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到宋代,更趋成熟。他们在继承先前儒家思想的同时,吸收了墨家的“兼爱”,庄子“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天地人合一”思想,并且主张人与自然平等。就是说,在人与自然平等的基础上,提倡人们爱护其他一切自然物和人造物。程朱(程颢、程颐、朱熹)学派的“天地人合一”哲学特别是程颢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生态伦理学价值。
中国古代思想家尊重生命的思想具有普遍性和连续性,并为大多数后来的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天道生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与“天地人合一”并列的深湛的思想。“天道”是自然界的变化过程和规律;“生生”指产生、出生,一切事物生生不已。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自然界生物生生不息,既是自然之“道”,又是自然之“德”。
老子哲学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它先于天地存在,即“先天地生”(《老子》第42章),并以它自身的本性为原则产生万物。这里,“道”作为宇宙的本体,它产生原始混沌之气,气分裂为阴阳(生天地),天地产生万物。这是道家世界观的总观点。儒家哲学也是主张“天道生生”的。《周易大传》的最基本的思想有二:一是“生生之谓易”;二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上》)。意思是说,世界万物生而又生,生生不息,这就是“易”,即“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而且,“圣人之情见乎辞,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生态伦理哲学思想的深刻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