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悲情文化分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下泪来,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伤"(4)
二
我们有必要考究一下人何以会哭泣了。 痛苦是一种精神现象,哭泣是一种生理现象,后者是对前者所带来的压力的自然消解,是一种释放。哭泣是人们的一种自我缓解困境调节过程,是人们身心康健所必需的。
我们知道,儿童是没有关于哭泣的禁忌的,当他们受了伤害,或他们的欲求得不到满足(这也是伤害的一种),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哭泣。一旦他们得到爱抚和关注,他们的哭声便会一点点弱下去,注意力得已转移,所受的伤害渐渐淡去。没有文化束缚的儿童为我们提供了生物体最自然的自我疗伤的方式,及对伤害的最自然的反应:我们的精神紧张可以通过哭泣得到缓解,能够平静地对待伤害。
但是,成年人,特别是成年男人,却被剥夺了通过哭泣自我疗伤的权利。我们从小被告知,男人哭泣是没有骨气的表现,我们再痛苦也要强挺着,最少也要有泪往肚子里咽,绝对不可以让它流出来,更不能当众流出来。否则,男人的雄性气概便会受到损伤,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便将受到指责。人们会说我们懦弱、不可靠、不稳定、不成熟,甚至精神有问题。如果哪个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痛苦的时候任意哭泣,他可能会受到新的伤害--公众社会认为他不像个男人的伤害。作为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哭泣却要为之承受轻蔑与冷落。从这一点,我们会看到许三观的哭泣该是遭致多么巨大的伤痛才敢在众人面前挥洒眼泪。
男人被要求不哭泣,还缘于另一种观念:男人对痛苦的感觉比女人轻,也不像女人那样容易被伤害。但是,任何一个略有些生理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作为男人,他们的神经系统与女人是一样的,他们面对痛苦与伤害时的生理反应也是与女人相同的,如果男人的心受伤,它并不会比女人的心少流血!男人是与女人是一样完整的人!
哭泣并不意味着男人们软弱,眼泪什么也说明不了,只能说明男人也是正常的、有血肉有苦痛的人。如果一个男人在创伤面前不哭泣,我倒真要怀疑他的生理或心理是否有些扭曲不正常。
如果人们该哭泣的时候却选择了沉默,那会怎样?人们将苦痛压到心底,在那里发酵。最终,人们将受到更大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很可能转移到对他人与社会的负面影响。即使基于对人类与社会的热爱,人们也要适当地哭泣。
当我们将喜怒哀乐隐藏在心灵深处时,我们会有一种不可告人的羞耻感,由于长期压抑自己的情感,我们在性格上会变得非常僵化,无理的刚愎、顽固,或者冷酷、无情、残酷,或者成为一个木讷的生物体。其结果可能造成我们心理上的矛盾,甚至形成精神上的崩溃。
在该哭泣的时候想到哭泣,在想到哭泣的时候随心所欲地哭泣!不要说什么:"我已经不会哭泣了。"哭泣的权利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即使你已经多年没有哭泣了。 我们知道,哭泣多是个人的行为方式,但是犹太人却把哭泣变成了一种民族的悲情方式,我是指耶路撒冷的哭墙。
耶路撒冷的哭墙也称西墙,是犹太人的圣迹。它位于耶路撒冷东区老城的东部,墙长48米,高约19米,由12层大石块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未使用胶泥,但墙体异常坚固。
公元前10世纪古以色列王国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继位,曾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建造了第一座犹太教圣殿,又称所罗门圣殿。这个圣殿的建筑及其所有装饰宏伟彤庭,金壁玉堂,仙仗宝座,华丽生辉。整个圣殿分为内外两殿,门厅为礼拜场所,外殿为圣所。殿门外走廊前还放置一个铜铸的大祭坛。殿院宽阔,院中有一个带台阶的大祭坛,为了祭司净身方便,也放置了一个称作铜海的大铜盆。教徒们来此朝觐和献祭者,经常车马载道,门庭若市,因而这里成为当时犹太人宗教、政治和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 后来,圣殿几经摧毁和重修,公元135年被彻底毁于罗马人之手,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地区,流散在欧洲各地。据说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时,犹太人常聚在这里哭泣。
此后千百年来,分散在世界各国的犹太人境遇悲苦,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惨遭德国法西斯杀害的犹太人达600万之多。这些惨痛的历史遭遇,深深地印在犹太人的心灵之中。因此,常有各地犹太人来此号哭,寄托其对故国之哀思,这就是"哭墙"之名来历。如今每天都有人来此面壁哭泣或祈祷,特别是每逢宗教节日,更有大批犹太人聚集墙下,举行缅怀先人和追忆民族苦难的祈祷仪式。 人们常把宗教 识为一种模糊的、非现实的东西,但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前,模糊和非现实的宗教真切地体现出来。
犹太民族在哭墙前完成着一种压抑千年的倾诉,宗教的奥义和民族的精神由一堵墙而变得可触可摸,具体动人。其实在这里犹太人提出了一个所有民族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的生存的命题:怎样面对苦难?哭泣不是一种软弱,当野蛮不义丑恶还在大地留存的时候,这个哭墙的存在不是无意义的,它让活着的人追问,苦难是否还会继续,眼泪是否还会流淌,于是哭墙就是一种昭示,它唤起人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怎样使苦难不再赓延,使哭泣和眼泪远离人们?
哭墙是历史的一个阴影,它撕碎了许多所谓的正义和崇高带来的美好承诺,历史上许多打着崇高幌子的政客或者邪教,强奸人们的意志,鞭笞人们为了虚幻的理想而献身而流血流泪,而哭墙的意义就在于它提醒人们,我们生存的基础不是对未来的虚幻的美好的承诺,恰恰是记忆中的悲哀和苦难,是哭泣和眼泪,在此基础上的生存和拯救才有意义。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在这个地球上,我们确实只能带着痛苦的心情去爱,只能在苦难中去爱!我们不能用别的方式去爱,也不知道还有其他方式的爱。为了爱,我甘愿忍受苦难。我希望,我渴望流着眼泪只亲吻我离开的那个地球,我不愿,也不肯在另一个地球上死而复生"(5)
人类的苦难是人类的一种耻辱,德国哲学家阿多尔诺曾有句名言"奥斯维辛之后诗已不复存在",面对着曾经的苦难,活着的人应该是歉疚的,阿多尔诺对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虽然他没有在纳粹集中营中生活,但他仍然感到:奥斯维辛之后是否还有理由让自己活下去?在奥斯维辛之后活下去,已多少使冷漠成为一种主题性原则,所以怀疑意识作为对野蛮经验的反应,也就有了正当性。但是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人们对荒诞年代本应挖掘反思下去,某领导不知是出于政治的考虑还是别的,说了句"哭哭啼啼没出息",于是可用台湾诗人洛夫的那句诗形容"我是历史中流浪了许久的那滴泪,老找不着一张脸庞来安置",对苦难的描写和反思的浅薄和欠缺使我们民族成了一个无根的飘蓬,轻飘、失重,所以我们必须写一部真正的民族的哭泣史,民族的流泪史,我们不要谎言和雪月风花,让文字为苦难和悲哀留照,让后代在苦难中看到前人的蠢行,并要告诉人们,忘记流泪的历史,流泪还会重新莅临人间,要告诉人们流泪的事情远没有结束,忘记哭泣只是人们的一相情愿,所以《许三观卖血记》所描写的苦难的存在:血与泪,悲哀与哭泣就是一个独异的存在,他让我们体味了某些警世的意味。对苦难的避重就轻的描写,对哭泣保持沉默,没有大境界,大哀痛的文字,当代文学史上许多的作家对时代应该是有愧的。鲁迅说"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 人的种族,祸哉祸哉"无疑,余华是这里面的少数清醒者。余华曾谈到《许三观卖血记》的灵感来自一个老人的哭泣,这一点不可忽视,就象民族的某些苦难与哭泣的遗传密码在这时,一下点燃了余华的记忆。
余华说∶"我写《许三观卖血记》这部作品的灵感是来源于一个偶然的事情。有一次,我在王府井大街走路,忽然碰见了一个老人泪流满面,他是如此的伤心,好像用自己的整个生命也无法倾诉一样。这个形象就这样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后来,我觉得用卖血这
二
我们有必要考究一下人何以会哭泣了。 痛苦是一种精神现象,哭泣是一种生理现象,后者是对前者所带来的压力的自然消解,是一种释放。哭泣是人们的一种自我缓解困境调节过程,是人们身心康健所必需的。
我们知道,儿童是没有关于哭泣的禁忌的,当他们受了伤害,或他们的欲求得不到满足(这也是伤害的一种),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哭泣。一旦他们得到爱抚和关注,他们的哭声便会一点点弱下去,注意力得已转移,所受的伤害渐渐淡去。没有文化束缚的儿童为我们提供了生物体最自然的自我疗伤的方式,及对伤害的最自然的反应:我们的精神紧张可以通过哭泣得到缓解,能够平静地对待伤害。
但是,成年人,特别是成年男人,却被剥夺了通过哭泣自我疗伤的权利。我们从小被告知,男人哭泣是没有骨气的表现,我们再痛苦也要强挺着,最少也要有泪往肚子里咽,绝对不可以让它流出来,更不能当众流出来。否则,男人的雄性气概便会受到损伤,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便将受到指责。人们会说我们懦弱、不可靠、不稳定、不成熟,甚至精神有问题。如果哪个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痛苦的时候任意哭泣,他可能会受到新的伤害--公众社会认为他不像个男人的伤害。作为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哭泣却要为之承受轻蔑与冷落。从这一点,我们会看到许三观的哭泣该是遭致多么巨大的伤痛才敢在众人面前挥洒眼泪。
男人被要求不哭泣,还缘于另一种观念:男人对痛苦的感觉比女人轻,也不像女人那样容易被伤害。但是,任何一个略有些生理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作为男人,他们的神经系统与女人是一样的,他们面对痛苦与伤害时的生理反应也是与女人相同的,如果男人的心受伤,它并不会比女人的心少流血!男人是与女人是一样完整的人!
哭泣并不意味着男人们软弱,眼泪什么也说明不了,只能说明男人也是正常的、有血肉有苦痛的人。如果一个男人在创伤面前不哭泣,我倒真要怀疑他的生理或心理是否有些扭曲不正常。
如果人们该哭泣的时候却选择了沉默,那会怎样?人们将苦痛压到心底,在那里发酵。最终,人们将受到更大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很可能转移到对他人与社会的负面影响。即使基于对人类与社会的热爱,人们也要适当地哭泣。
当我们将喜怒哀乐隐藏在心灵深处时,我们会有一种不可告人的羞耻感,由于长期压抑自己的情感,我们在性格上会变得非常僵化,无理的刚愎、顽固,或者冷酷、无情、残酷,或者成为一个木讷的生物体。其结果可能造成我们心理上的矛盾,甚至形成精神上的崩溃。
在该哭泣的时候想到哭泣,在想到哭泣的时候随心所欲地哭泣!不要说什么:"我已经不会哭泣了。"哭泣的权利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即使你已经多年没有哭泣了。 我们知道,哭泣多是个人的行为方式,但是犹太人却把哭泣变成了一种民族的悲情方式,我是指耶路撒冷的哭墙。
耶路撒冷的哭墙也称西墙,是犹太人的圣迹。它位于耶路撒冷东区老城的东部,墙长48米,高约19米,由12层大石块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未使用胶泥,但墙体异常坚固。
公元前10世纪古以色列王国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继位,曾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建造了第一座犹太教圣殿,又称所罗门圣殿。这个圣殿的建筑及其所有装饰宏伟彤庭,金壁玉堂,仙仗宝座,华丽生辉。整个圣殿分为内外两殿,门厅为礼拜场所,外殿为圣所。殿门外走廊前还放置一个铜铸的大祭坛。殿院宽阔,院中有一个带台阶的大祭坛,为了祭司净身方便,也放置了一个称作铜海的大铜盆。教徒们来此朝觐和献祭者,经常车马载道,门庭若市,因而这里成为当时犹太人宗教、政治和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 后来,圣殿几经摧毁和重修,公元135年被彻底毁于罗马人之手,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地区,流散在欧洲各地。据说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时,犹太人常聚在这里哭泣。
此后千百年来,分散在世界各国的犹太人境遇悲苦,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惨遭德国法西斯杀害的犹太人达600万之多。这些惨痛的历史遭遇,深深地印在犹太人的心灵之中。因此,常有各地犹太人来此号哭,寄托其对故国之哀思,这就是"哭墙"之名来历。如今每天都有人来此面壁哭泣或祈祷,特别是每逢宗教节日,更有大批犹太人聚集墙下,举行缅怀先人和追忆民族苦难的祈祷仪式。 人们常把宗教 识为一种模糊的、非现实的东西,但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前,模糊和非现实的宗教真切地体现出来。
犹太民族在哭墙前完成着一种压抑千年的倾诉,宗教的奥义和民族的精神由一堵墙而变得可触可摸,具体动人。其实在这里犹太人提出了一个所有民族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的生存的命题:怎样面对苦难?哭泣不是一种软弱,当野蛮不义丑恶还在大地留存的时候,这个哭墙的存在不是无意义的,它让活着的人追问,苦难是否还会继续,眼泪是否还会流淌,于是哭墙就是一种昭示,它唤起人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怎样使苦难不再赓延,使哭泣和眼泪远离人们?
哭墙是历史的一个阴影,它撕碎了许多所谓的正义和崇高带来的美好承诺,历史上许多打着崇高幌子的政客或者邪教,强奸人们的意志,鞭笞人们为了虚幻的理想而献身而流血流泪,而哭墙的意义就在于它提醒人们,我们生存的基础不是对未来的虚幻的美好的承诺,恰恰是记忆中的悲哀和苦难,是哭泣和眼泪,在此基础上的生存和拯救才有意义。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在这个地球上,我们确实只能带着痛苦的心情去爱,只能在苦难中去爱!我们不能用别的方式去爱,也不知道还有其他方式的爱。为了爱,我甘愿忍受苦难。我希望,我渴望流着眼泪只亲吻我离开的那个地球,我不愿,也不肯在另一个地球上死而复生"(5)
人类的苦难是人类的一种耻辱,德国哲学家阿多尔诺曾有句名言"奥斯维辛之后诗已不复存在",面对着曾经的苦难,活着的人应该是歉疚的,阿多尔诺对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虽然他没有在纳粹集中营中生活,但他仍然感到:奥斯维辛之后是否还有理由让自己活下去?在奥斯维辛之后活下去,已多少使冷漠成为一种主题性原则,所以怀疑意识作为对野蛮经验的反应,也就有了正当性。但是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人们对荒诞年代本应挖掘反思下去,某领导不知是出于政治的考虑还是别的,说了句"哭哭啼啼没出息",于是可用台湾诗人洛夫的那句诗形容"我是历史中流浪了许久的那滴泪,老找不着一张脸庞来安置",对苦难的描写和反思的浅薄和欠缺使我们民族成了一个无根的飘蓬,轻飘、失重,所以我们必须写一部真正的民族的哭泣史,民族的流泪史,我们不要谎言和雪月风花,让文字为苦难和悲哀留照,让后代在苦难中看到前人的蠢行,并要告诉人们,忘记流泪的历史,流泪还会重新莅临人间,要告诉人们流泪的事情远没有结束,忘记哭泣只是人们的一相情愿,所以《许三观卖血记》所描写的苦难的存在:血与泪,悲哀与哭泣就是一个独异的存在,他让我们体味了某些警世的意味。对苦难的避重就轻的描写,对哭泣保持沉默,没有大境界,大哀痛的文字,当代文学史上许多的作家对时代应该是有愧的。鲁迅说"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 人的种族,祸哉祸哉"无疑,余华是这里面的少数清醒者。余华曾谈到《许三观卖血记》的灵感来自一个老人的哭泣,这一点不可忽视,就象民族的某些苦难与哭泣的遗传密码在这时,一下点燃了余华的记忆。
余华说∶"我写《许三观卖血记》这部作品的灵感是来源于一个偶然的事情。有一次,我在王府井大街走路,忽然碰见了一个老人泪流满面,他是如此的伤心,好像用自己的整个生命也无法倾诉一样。这个形象就这样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后来,我觉得用卖血这
上一篇:宋代文化的相对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