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运行视角下的庆阳民俗文化变迁(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4.3庆阳民俗文化变迁的特征

  庆阳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变迁中也有着两个大前提,但由于庆阳独特的地理位置,表现出其独特性(开放与封闭,动荡与稳定都具有相对性)。

  4.3.1被动的转型和社会的动荡

  近代以来,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及其社会转型。统治下的近代中国遭遇了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强烈挑战,以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签订城下之盟,被打开国门为标志,即开始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社会的变迁或“转型”。这是一次被动的转型[2]。列强的侵略和近代文明的传播,从此中国开始了城市化,工业化的道路,中国社会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转型的社会现实影响十分深远。从而也引发了中国近代民俗的变迁。使得庆阳人从思想上开始有了巨变。开始学习外界。庆阳民俗文化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考虑到民俗文化与地域的关系,以及实际的情况,在这一环节中,影响到庆阳民俗变迁的作用不大,(经济政治重心的移动,海运业的发展,内陆庆阳十分封闭。)但意义却十分深远。同时,从清王朝末期,民国军阀混战,武装割据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历经一百年的磨难,社会动荡,加剧了无业游民的出现,西北庆阳饱受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外来人口较多,带来了许多外来文化。加剧了庆阳民俗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也促使了他的变迁。尤其上世纪山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战略转移,带来了庆阳民俗文化的飞跃,这一时期许多庆阳民俗文化得意开发和走向外界,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民俗文化。陕甘宁边区作为当时红色政权的中心,起到了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边区政府重视和大力提倡文化改革创新。庆阳民俗文化也真正的起到了服务人民的作用。这一时期庆阳民俗文化变迁以外来文化刺激为主要特征。

  4.3.2主动转型和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工业化,城市化社会转型加快,庆阳民俗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首先,庆阳民俗文化越来越少受到党和国家重视,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和引导。例如:1988年全国第五届民间工艺美术年会在庆阳召开;1989年建国40周年大庆,参加了北京举办的中国第二届艺术节。 2004年开展的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唢呐和香包艺术都入选。从2002年到现在,我市连续举办了多届庆阳香包艺术节[3]。外界的文化也借以进入庆阳。其次在这一时期。专家学者研究与建议受到空前的重视。并且再商品经济刺激下,庆阳民俗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在商业化下,庆阳民俗文化变成产业,变成商品。外界的文化元素加入,国际交流和区域交流加深。也进一步促进了庆阳文化发展与变迁。出外求学,打工更加开阔了庆阳人视野。民俗的优秀成分不断开发,不利因素也不断摒弃。这个时期庆阳民俗开发和发展明显加快了。同时外来影响越来越多。呈现出外部刺激与内部发展的特征。比如:情人节已经再庆阳越来越来流行,近年有人结婚已经不看日子,就看情人节,五一,五四国庆等等。

  庆阳民俗文化变迁是沿着这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社会转型的日益加快,日益融合到现代生活中并表现出来。表现出三个重要特点[10],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 一是“移植性”。移植性主要体现为与世界发展大趋势相适应的、在世界各民族交往中被共同认可的那些习俗,通过理解和接受,逐渐成为庆阳文化民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过情人节,穿白色婚纱,传少数民族服饰等。二是“变异性”。主要体现庆阳传统民俗式样在变迁改造中逐渐适应近代社会的那部分民俗,属于在传统民俗中契入西方或者全国别的地域外来风俗式样的那部分内容。变异性在近代民俗的构成中是主要的、大量的。可以说存在于各类民俗之中。三是“传承性”,指在近代社会巨变中得以原封不动保存、延续、传承下来的乃至中国传统民俗。这部分仍是庆阳民俗文化的核心和主干,例如:庆阳端午节依然佩戴有中草药的香包。民俗文化具有运行变迁的“动”态性也有相对恒定性,这与特定民族长期适应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形成的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文化心理和共同认同的符号象征体系有关。体现庆阳民俗文化的相对性和恒定性。变迁确实了文化运行的特征。

  5庆阳民俗文化运行模式构建

  本文就是用社会运行的理论,即表现出的各种要素和系统之间的功能发挥和相互作用状况,去分析社会运行子系统文化运行内部要素(张力)的功能发挥和相互作用.社会运行有三种类型: [1]良性运行良性运行是指构成社会整体的各个子系统和子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各种社会障碍、失调因素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和最低限度内的社会运行状态。良性运行的社会在总体是既是稳定的,又是和谐的,呈现出协调发展的特点。中性运行中性运行是指构成社会整体的各个子系统和子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障碍,具有较多不协调因素,但尚未危害、破坏社会正常运行的社会运行状态。中性运行的社会在总体上是基本稳定的,但内部是不完全协调的,呈现出一种模糊发展的特点。因为中性运行的社会具有不稳定性和过渡性的特征,既有可能走向良性运行,也有可走向恶性运行.恶性运行恶性运行是指社会整体的各个子系统和子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之间严重冲突,社会障碍丛生,整个社会离轨、失控的社会运行状态。恶性运行的社会在总体上既是不稳定的,也是不协调的,呈现出畸形发展的特点。它是衡量文化运行的尺度,文化运行的对社会良性功能的体现才表明文化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庆阳民俗文化百年变迁中影响因素正反向(张力)作用的庆阳民俗变迁运行模式构建:笔者在这里把影响庆阳民俗从上世纪初到本世纪初这一百年的主要运行分析并对变迁的因素归类,按照对庆阳民俗影响作用做了正反向分析(笔者下面简写+正向张力,—反向或负向张力),庆阳民俗文化变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1社会因素

  主要表现在近代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庆阳在搭上这列快车的同时两次国门的打开,庆阳民俗文化在自觉或不自觉的也逐渐受其影响。这种影响成全方位,多参差的影响。这种影响从长远的角度来讲,整体成正向的作用,可以说是庆阳民俗文化发展的动因。但在局部也呈现反向的作用。

  5.2政治因素

  主要体现在主流社会的提倡作用和政治状况。这需要分几个阶段,呈现出的特点和我国近代社会政治状况一直的特点。体现了社会运行与文化运行关系。(笔者在模式中重点介绍)。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