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情况是仅次于外部报酬的一个重要因素。技能培训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随着培训力度的加强,农民工的满意度会提高,其也通过了T检验,这验证了我们第2个假设的成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每增加一单位的技能培训,农民工的满意度就增长208.3460个单位。
打工距离的回归系数是负数,说明打工距离的远近和农民工的满意度之间负相关,其通过了T检验,这验证了第3个假设。主要是由于打工距离越远,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的积累会越少,所以,就越难达到满意。性别作为控制变量的相关系数为116.5264,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仅仅因为性别不同农民工之间的工作满意度就要差116.5264个单位,换言之,当不同性别的两个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工作时间等条件相同时,男性的工作满意度要高出女性116.5264个单位。
工作时间的相关系数为负,说明满意度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工作时间没有通过检验,表明工作时间对于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在统计上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原因可能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工资和津贴就会相应增加,这满足了农民工对于外部报酬的要求,提高了农民工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进而提高了他们的满意度。这样,以平均工作时间为衡量标准的的社会资本要素,对于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不能在农民工群体中明显反映出来。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外部报酬的多少对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很显著。从政策意义上说,要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严格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企业也应当给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为他们子女的教育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免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提升工作满意度;培训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相对于未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来说,曾经有过培训的农民工工作满意度更高,所以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使其掌握一门满足现代生产部门需要的技术,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对于提高农民工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工作满意度是很有必要的;打工距离对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也具有显著影响,打工距离远,农民工的社会存量资本就越少,就越满足不了农民工对于社会交往的需要,所以有的农民工在一个城市工作了十多年,竟然连家在哪都说不清,这说明有的农民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很弱的。作为我们政府来讲,应该切实为农民工提供相关公共服务,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逐步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增强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