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的技巧、理想、标准及其形成过程(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ional criteria appropriately, can we recognize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and their courses of growing-up properly, and so do enhance our level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gradually through locating the role of thes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rightly.

    Key Words: Kant’s frame of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the translational artistry, ideal, criteria, diachronical dimension, synchronical dimension, the theory of social individual’s growing-up



[1] 该文载《中国翻译》第22卷,第三期,2001年5月,第8-16页。

[2] 参见《论不可译性》,同上引书,第8页;下面引用该文只注页码。

[3] 严格说来,这里存在的也并不是什么“悖论”,而是这两者之间的“张力”(tension);详见本文第二部分。

[4] 参见《论不可译性》,同上引书,第15页;引文中的黑体字为我自己为了进行强调所加;圆括号和其中的字也是我为了补足文意所加,下同。

[5] 参见《论不可译性》,同上引书,第8页。

[6] 参见《论不可译性》,同上引书,第8页。

[7] 参见《论不可译性》,同上引书,第9页。

[8] 一般说来,只要找到了这样的基本条件,它们就可以构成相应的“标准”。

[9] 其实,即使是全能的上帝,也仍然打乱了建造“巴别塔”的人们所使用的同一种语言;我们如果试图一劳永逸地确定“不可译性”的必要条件,不是也与竭力试图建造“巴别塔”的那些人有些相象吗?

[10] 在我看来,即使就自然客体而言,仅仅涉及其共时性维度也只能部分地“知其然”;而要想“知其所以然”,研究者就必须涉及其历时性维度——也可以说,只有把研究对象的共时性维度和历时性维度有机结合起来,研究者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得出真正确切和全面的结论。

[11] 显然,这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证明的命题,而且在这里不可能进行这样的证明,只能有待于将来的机缘;但我们仍然可以说,现代西方语言学领域的、为国内语言学研究界所重视和引用的绝大多数理论,基本上都以这种哲学传统立场和方法论视角为基础,而不是通过扬弃它们而进行崭新的研究才得出其结论的。

[12] 这里所谓的“社会个体生成论”(the social individual growing-up theory),是本人在以往研究中西方哲学、美学理论,现象学社会学等诸方面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基本思路;它具有下列要点:

    第一、包括研究者在内的每一个现实个体,无不永远处于某种特定的、存在于具体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之中的生成过程之中;

    第二、这种生成过程具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体通过相关的各种社会互动过程扮演日益复杂的社会角色,二是个体的主观世界因此而通过不断的“内化”过程,日益走向和达到越来越高的精神境界;

    第三、包括各种学术研究在内的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是这种生成过程的结果,都是由不同的社会个体通过这样的生成过程而建构起来的;

    第四、包括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所有这些作为研究对象的方面,都必须从有关这样的社会个体主观世界的生成过程的视角出发,才能得到比较适当的探讨;

    第五、对所有这些方面的探讨和研究,都必须在方法论视角的意义上,把研究对象的历时性维度和共时性维度有机结合起来。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