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对形而上学本原观的解构及其伦理意义(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ure本身已传达出了这种信息——中,人才能鲜明地经验到所谓四因。这样,在把arche经验为原因之际,哲学发生了何种变化?在这种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什么,又丧失了什么?在阿那克西曼德那里,在赫拉克力特那里,在巴门尼德那里,arche是被经验为原因的吗?何谓原因?“真正的原因只能是那种开始并永不停息地开始一个行动的东西。”[12]有因必有果。原因总是与结果联系一起。当arche与原因被等同时,我们从中听到的是否是一种因果的必然性?而在因果的必然性中,“果”是否又始终已被“因”统治着、决定着?因此是否在这里,在原因这个表象中,arche(本原)的两种基本含义(开端与统治)才可能真正结合起来?[13]并且前一种含义(开端)逐渐为后一种含义(统治)所压倒并最终取代?   

不特如此。因不仅统治着、决定着果,而且这种统治与决定是“事-先”的:在作为“果”的“事情”发生之前、之先,一切都已经决定好了、安排好了。所以,在因果性统治的领域中,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新鲜的事情发生,根本就没有发生、开端、肇始这回事。一切都是现成存在的。也唯有现成存在者,才适合因果性的范畴。 



  III.本原与存在,或形而上学与存在论 



亚里士多德把arche解释为引起变易的第一因或终极因,然则这个终极因,这个arche,在他这里究竟是什么?他说,那就是“作为存在的存在”或“存在本身”(to on heei on,being as being,being as such):“假若那些寻求各种存在者之元素的人所寻求的就是这些本原(即arche——引者),那么,这些元素必然并不为就偶性而言的存在所有,而是为作为存在的存在所有。所以我们应当把握的是作为存在而存在的最初原因。”[14]因而,这“作为存在的存在”,也就是使得具体存在者得以存在的那个存在本身,就成了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四卷开篇就写到:“有一门学科,它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和由于本性而属于它的那些属性”,[15]仅隔几行,他就写下了我们刚才引用过的那句话:“[既然]我们寻求的是本原和最高的原因……”。[16]可见,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把“作为存在的存在”当作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是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它才是最终的arche:真正的本原、原因或根据。一如海德格尔所说“从哲学开端以来,并且凭借于这一开端,存在者之存在就把自身显示为根据【arche(本原),aition(原因),Prinzip(原理、原则)】”,正是由于此根据,“存在者作为如此这般的存在者……才成为在其生成、消亡和持存中的某种可知的东西,某种被处理和被制作的东西。”[17] 

此“作为存在的存在”又是“什么”呢?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它就是“ousia”——由系动词的分词形式on(being)演化而来的正式名词形式——一般被理解为“本质”或“实体”,但海德格尔认为应该是“在场”或“在场状态”(parousia, Anwesenheit)的“东西”。[18]所以海德格尔说:“根据显示自身为在场状态(Anwesenheit)。”[19]此在场状态在存在论时间状态上的含义就是“当前”(Gegenwart):古希腊人总已经从当前、现在出发来理解和经验存在、在场了。所以存在、在场即当前、现在:过去已不存在,未来尚未存在,唯现在(当前)存在。[20]就此而言,存在是非时间的,而时间是不存在的。[21]于是,被理解为ousia的arche也就超出于时间的流变之外,作为超时间、非时间的本原,隐秘地主宰着、统治着一切时间性的变易和生成。 

由此出发,我们才可以理解,何以形而上学必然是在场形而上学。因为形而上学所追求的作为存在的存在,总已经被预先理解为现在存在,即在场。唯现在存在,过去与将来(即时间)不仅不存在而且是对存在(在场)的消磨。正如德里达所看到的,过去与将来被看作是颠覆在场的消磨作用,而在场又被视为那存在者(ce qui est, l’étant)的意义或本质。这一点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一直都未改变。[22]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之所以“纯形式”(神)才是第一实体、第一因、最后的根据或本原,就是因为唯纯形式才永恒在场,才脱离了时间的变化,才是纯粹现实,才真正存在。因此,当亚里士多德说只有纯形式或神才是真正的第一推动力、第一因、至善、最终的根据或本原时,他说的实际上是:在场——那超出时间变化之外的永恒的在场本身、纯粹现实,才是第一推动力、第一因、至善、最终的根据或本原。所谓“纯形式”或“神”只不过是它的名字。但它之所以能成为第一推动力、第一因、最终的根据或本原,又是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万物都以它为追求的最高目的。因此正如德里达所说:“作为‘纯粹现实’的第一推动力是纯粹在场。作为纯粹在场,它通过它所激发起的欲望而引起了全部的运动。它是至善,是最高的可欲对象”。欲望总是对在场的欲望。[23]正是这种对在场的欲望、对纯粹现实的欲望,引发了全部的运动。所以本原形而上学最终成了在场形而上学,成了欲望形而上学。这样一种以在场为最高目的的形而上学,也是一种“在场目的论”。[24] 

    但当我们说,亚里士多德把最终的arche规定为作为存在的存在或存在本身的时候,或存在之所以成为形而上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乃是因为它才是最终的arche的时候,一个更为一般的问题就提出来了,即:arche与on(存在)的关系问题。Arche与on,究竟是谁来回答谁?arche还是on(存在)才是西方哲学的核心词汇?究竟对arche的追问(它构成了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还是对存在的研究(本体论)才是西方哲学的核心?如果说,存在之所以在后世哲学中获得如此显赫的地位,恰恰是因为它被视作了真正的arche,那么显然,对arche的追问要比对存在的追问更根本、更一般,形而上学要比存在论更基本、更一般。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想在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中——在中西哲学(思想)之间——来思考现代哲学的困境。如果存在论——由于其与西方语言本身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而真的只为西方哲学所独有,那么形而上学是否也仅为西方哲学所独有?或者相反,作为对本原、本原、根据的追问,形而上学乃是一切人类思想(无论它是否以“哲学”之名)不可逃避的共通命运?如果真的如此,我们能否超越存在论,而在形而上学这个更一般的层面上展开中西思想的对话与交流?但是,如果,如果对arche的追问,对本原、本原、根据的追问,最终又不得不回到存在问题,就是说,如果最终的arche只能是存在,如亚里士多德所揭示的;或如海德格尔所揭示的,根据问题的区域最终不得不回到Dasein之生存的“超越”,[25]就是说,如果形而上学最终不得不回到存在论,那又怎么办?但事情又真的如此吗?根据问题真的必须回置到存在问题?形而上学真的必须回置到存在论?这本身就是个问题。至少勒维纳斯就开始试图对存在论与形而上学进行区分、剥离。但我们这里只能提出而无法展开这个问题。 



  IV.作为原则的本原[26] 



如果说,在古希腊arche的含义无论怎样嬗变都还始终保持着本原、肇始这样一种基本的含义,那么随着被拉丁化为principium,这样一种开端、肇始的意义就逐渐让位于它的另一种基本含义:统治、宰制。Arche变成了principium,本原变成了原则。这是一种意义深远的转变。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当我们说arche同时也是telos的时候,意味着由它肇始的是一个变易的过程:向着telos生成的过程,或不如说是这个telos逐渐实现的过程。虽然arche作为被先行视见的telos,因此作为eidos,自身似乎是超时间的,永恒在场的,但它所开其端的却是一个时间性的生成变易的过程:arche是一个生成变易之过程的arche。但现在,当arche变成principium时,它所起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肇始一个变易过程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