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对形而上学本原观的解构及其伦理意义(6)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56]这样一种始终保持在未来之中的思想、生活与未来,才是真正的本原,它生出一切可能性,但却不可被对象化地、现成化、在场化地把握、居有。它是对任何现成、既定生活进行解构的前提,但它自身却不可以解构,也无法被解构。因为解构总是针对某种现成、既定之物,而它总是尚未现成、尚未对象化。这样一种永远不可现在化的绝对未来,和那种永远不再在场的绝对过去一样,都是“他者”:不可同一、不可同化、不可对象化地居有、把握的“他者”,永远处于延异之中的“他者”。这种“他者”才是德里达的“本原”——远非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本原。德里达的解构就是对这样一种“他者”、这样一种非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之本原的尊重、肯定。
(二)、解构与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
因此这样一种解构就为形而上学的未来命运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它既不像分析哲学那样根本取消本原问题,因而拒斥形而上学;也不像实用主义(罗蒂)那样完全把本原消解为一种偶然的机缘,而丧失了某种超越的维度(绝对过去和绝对未来)。相反,它承认、肯定某种本原,因而不是像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是一种虚无主义;但它又并不因此而重新落入传统形而上学的窠臼:总想通过分析、批判、辩证法、扬弃、还原而将这本原重新居有,获得关于它的“科学知识”甚至“绝对知识”,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以图号令天下(这在黑格尔那里达到顶峰),因而陷入基础主义、绝对主义乃至专制主义的藩篱。相反,它总把本原保持为某种不可居有、不可同一、不可同化、作为绝对过去和绝对未来的他者,让它永远处于延异之中。对于这个他者,我们只能拥有它的替补、它的踪迹和它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我们永远无法把它重新居有为某种可以发号施令、判断是非美丑、生杀予夺的根据、基础或原则。而任何绝对主义或基础主义,所据以为“绝对”、“基础”、“本原”的东西,都是那真正本原的“替补”、“踪迹”,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原。但传统形而上学之失就在于把它们误作真正的本原,从而把某种现成、既定、有其世俗谱系的生活、文化、宗教、体制伪装成某种永恒、神圣、超验之物,因而想把它们普遍化、绝对化、超验化,使其成为衡量、判定一切其他生活、甚至未来生活的“本原”、“基础”、“根据”、“尺度”,而最终扼杀了生-活的真正未-来。德里达的解构所要针对的正是这种倾向。
但这却决不是为了宣扬虚无主义和所谓文化相对主义或多元主义。任何一种文化的或价值的相对主义或多元主义,本质上都是想借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之名行拒绝批判、拒绝解构、拒绝未来之实。它们本质上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概括:怎样都行!与这种相对主义恰恰相反,解构甚至是:“无论怎样都不是原则上绝对地行!”——因为它的任务正是要揭示各种特定的文化、体制、语言、宗教的固有界限。所以,解构也是一种警告,一种告诫:无论何时,切勿以为真理在握,切勿以为我就是本原-原则-根据-尺度。只有保持这样一种警戒之心,我们才能向绝对的未来可能性敞开,才能向他者敞开。所以,没有哪种现成、既定的生活、文化、宗教、语言可以逃避解构。解构不仅解构那种普遍化、绝对化的企图,而且同时解构以相对主义之名把某种现成、既定之生活永恒化的企图。解构以作为他者和未来的生活之名解构一切既定现成的生活,但它却也并不许诺一个对象化、现成化的未来和生活作为我们的终极目的。因为这样一种许诺本身恰恰封闭了朝向真正未来的开口。
因此对于解构,无论是相对主义还是绝对主义,虚无主义还是基础主义,多元主义还是一元主义都不合适。这些说法本身都植根于传统本原形而上学,植根于传统形而上学对于本原的前理解:而这恰恰需要解构。
无论如何,解构之为解构,就在于它既不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简单否定和颠倒——任何颠倒仍是一种形而上学,也不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重新复活。它说的是一种别样的话语——一种别样的、但仍是哲学的话语:它所说的仍关乎那个古老的问题——本原(原则、根据)问题。只不过,它所说的本原,已远非传统形而上学所理解的本原;它所要做的,也不是要像传统形而上学那样以重新占有、居有本原为己任,以挟本原而号令天下为最终目的。毋宁说,它只是试图辨认本原的踪迹,试图倾听本原的声音,试图对它作出回应、应答……
这样一种回应首先意味着一种责任(responsabilité),一种承担,一种肯定。
而作为承担、肯定和回应,解构必然也具有一种伦理意义。甚至,它本身就是一种伦理行为。而这一点,我们思考的还远远不够。
[1]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5b1-8,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79页。
[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3a29,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第73页。
[3] 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倪梁康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第69页。
[4] 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版,第68-69页。
[5] 《老子》第22章。
[6] 《希英大辞典》(Greek-English Lexicon, Oxford University1996),第252页“arche”条。
[7] Reiner Schurmann: Heidegger on being and acting,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Christine-Marie Gros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author,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第97页。
[8] Reiner Schurmann: Heidegger on being and acting,第97页。
[9] 苗力田先生将这一句译为“正因为这样,自然是本原”,见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第104页;吴寿彭先生译为“所以‘原’是一 事物的本性”,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 年12月第1版,第84页。
[10]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12b34-1013a23,转引自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一卷153-154页。
[11] Reiner Schurmann: Heidegger on being and acting,第 98页。
[12] Reiner Schurmann: Heidegger on being and acting, 第 99页。
[13] Reiner Schurmann:“只有当形而上学的原因概念构造起来时,本原(inception)与统治(domination)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结合才是可能的。” Reiner Schurmann: Heidegger on being and acting, 第 99页。
[14]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3a30-33。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第73页。
[15]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3a21,译文用杨适译文。见其《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8月第1版,第473页。此句苗力田先生译为:“存在着一种思辨作为存在而存在的科学,也包括着那些就它自身而言的依存者”,见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第73页;吴寿彭译为:“有一门学术,它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以及‘实是由于本性所应有的禀赋’”,见吴寿彭译《形而上学》第56页。
[16] 由这一句我们也可以看出,尽管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原和原因的意义基本相同,而且也经常并举或互换使用,但仔细体味,似乎可以说,至少亚里士多德本人认为真正的本原乃是“最高的原因”,即“第一因”。
[17] 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孙周兴译,第68-69页。
[18] 海德格尔指出:它应该被视为与由它衍生的parousia[在某时或某地存在、在场]同义。在他看来,就词源上来看,parousia与德语中的Anwesenheit(在场或在场状态)近乎一致。Anwesenheit也是由表“存在”意义的词根[参见古高地德语wesan]加上表示‘某地、某时在此’的前缀an而成。参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译,熊伟校,1999年第2版,第30页英译注。
[19] 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孙周兴译,第69页。
[20] 见亚里
(二)、解构与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
因此这样一种解构就为形而上学的未来命运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它既不像分析哲学那样根本取消本原问题,因而拒斥形而上学;也不像实用主义(罗蒂)那样完全把本原消解为一种偶然的机缘,而丧失了某种超越的维度(绝对过去和绝对未来)。相反,它承认、肯定某种本原,因而不是像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是一种虚无主义;但它又并不因此而重新落入传统形而上学的窠臼:总想通过分析、批判、辩证法、扬弃、还原而将这本原重新居有,获得关于它的“科学知识”甚至“绝对知识”,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以图号令天下(这在黑格尔那里达到顶峰),因而陷入基础主义、绝对主义乃至专制主义的藩篱。相反,它总把本原保持为某种不可居有、不可同一、不可同化、作为绝对过去和绝对未来的他者,让它永远处于延异之中。对于这个他者,我们只能拥有它的替补、它的踪迹和它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我们永远无法把它重新居有为某种可以发号施令、判断是非美丑、生杀予夺的根据、基础或原则。而任何绝对主义或基础主义,所据以为“绝对”、“基础”、“本原”的东西,都是那真正本原的“替补”、“踪迹”,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原。但传统形而上学之失就在于把它们误作真正的本原,从而把某种现成、既定、有其世俗谱系的生活、文化、宗教、体制伪装成某种永恒、神圣、超验之物,因而想把它们普遍化、绝对化、超验化,使其成为衡量、判定一切其他生活、甚至未来生活的“本原”、“基础”、“根据”、“尺度”,而最终扼杀了生-活的真正未-来。德里达的解构所要针对的正是这种倾向。
但这却决不是为了宣扬虚无主义和所谓文化相对主义或多元主义。任何一种文化的或价值的相对主义或多元主义,本质上都是想借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之名行拒绝批判、拒绝解构、拒绝未来之实。它们本质上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概括:怎样都行!与这种相对主义恰恰相反,解构甚至是:“无论怎样都不是原则上绝对地行!”——因为它的任务正是要揭示各种特定的文化、体制、语言、宗教的固有界限。所以,解构也是一种警告,一种告诫:无论何时,切勿以为真理在握,切勿以为我就是本原-原则-根据-尺度。只有保持这样一种警戒之心,我们才能向绝对的未来可能性敞开,才能向他者敞开。所以,没有哪种现成、既定的生活、文化、宗教、语言可以逃避解构。解构不仅解构那种普遍化、绝对化的企图,而且同时解构以相对主义之名把某种现成、既定之生活永恒化的企图。解构以作为他者和未来的生活之名解构一切既定现成的生活,但它却也并不许诺一个对象化、现成化的未来和生活作为我们的终极目的。因为这样一种许诺本身恰恰封闭了朝向真正未来的开口。
因此对于解构,无论是相对主义还是绝对主义,虚无主义还是基础主义,多元主义还是一元主义都不合适。这些说法本身都植根于传统本原形而上学,植根于传统形而上学对于本原的前理解:而这恰恰需要解构。
无论如何,解构之为解构,就在于它既不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简单否定和颠倒——任何颠倒仍是一种形而上学,也不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重新复活。它说的是一种别样的话语——一种别样的、但仍是哲学的话语:它所说的仍关乎那个古老的问题——本原(原则、根据)问题。只不过,它所说的本原,已远非传统形而上学所理解的本原;它所要做的,也不是要像传统形而上学那样以重新占有、居有本原为己任,以挟本原而号令天下为最终目的。毋宁说,它只是试图辨认本原的踪迹,试图倾听本原的声音,试图对它作出回应、应答……
这样一种回应首先意味着一种责任(responsabilité),一种承担,一种肯定。
而作为承担、肯定和回应,解构必然也具有一种伦理意义。甚至,它本身就是一种伦理行为。而这一点,我们思考的还远远不够。
[1]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5b1-8,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79页。
[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3a29,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第73页。
[3] 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倪梁康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第69页。
[4] 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版,第68-69页。
[5] 《老子》第22章。
[6] 《希英大辞典》(Greek-English Lexicon, Oxford University1996),第252页“arche”条。
[7] Reiner Schurmann: Heidegger on being and acting,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Christine-Marie Gros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author,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第97页。
[8] Reiner Schurmann: Heidegger on being and acting,第97页。
[9] 苗力田先生将这一句译为“正因为这样,自然是本原”,见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第104页;吴寿彭先生译为“所以‘原’是一 事物的本性”,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 年12月第1版,第84页。
[10]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12b34-1013a23,转引自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一卷153-154页。
[11] Reiner Schurmann: Heidegger on being and acting,第 98页。
[12] Reiner Schurmann: Heidegger on being and acting, 第 99页。
[13] Reiner Schurmann:“只有当形而上学的原因概念构造起来时,本原(inception)与统治(domination)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结合才是可能的。” Reiner Schurmann: Heidegger on being and acting, 第 99页。
[14]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3a30-33。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第73页。
[15]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3a21,译文用杨适译文。见其《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8月第1版,第473页。此句苗力田先生译为:“存在着一种思辨作为存在而存在的科学,也包括着那些就它自身而言的依存者”,见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第73页;吴寿彭译为:“有一门学术,它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以及‘实是由于本性所应有的禀赋’”,见吴寿彭译《形而上学》第56页。
[16] 由这一句我们也可以看出,尽管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原和原因的意义基本相同,而且也经常并举或互换使用,但仔细体味,似乎可以说,至少亚里士多德本人认为真正的本原乃是“最高的原因”,即“第一因”。
[17] 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孙周兴译,第68-69页。
[18] 海德格尔指出:它应该被视为与由它衍生的parousia[在某时或某地存在、在场]同义。在他看来,就词源上来看,parousia与德语中的Anwesenheit(在场或在场状态)近乎一致。Anwesenheit也是由表“存在”意义的词根[参见古高地德语wesan]加上表示‘某地、某时在此’的前缀an而成。参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译,熊伟校,1999年第2版,第30页英译注。
[19] 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孙周兴译,第69页。
[20] 见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