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帝国之经济及交通地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一、中国经济地理上的两个决定点
 
    中国的经济,从历史一开端,就是受着两种地理情状的支配:①我们先民的活动区域,肇始于一个广大的黄土地带;②我们的海岸,缺乏经济发展的条件。这两种情状不但决定了中国经济的本质,而且也决定了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及整个文化的内容,所发生的影响,直到现在,始终是摆脱不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刊于《文史杂志》2卷9期,1943年10月15日。
 
上古的中国人,是以黄河流域的所谓“三河”一带、渭河流域以及当年的济水流域为活动范围,而所有这些地方,差不多整个是黄土地带。黄土地带本是不宜于森林繁殖的,所以我们的祖先,大概没有在斩伐森林上面费过很大的力量。远古传流下来的神话、记载,很少关于同森林斗争的暗示。因为没有遇到多大的森林阻碍,古代的人,比较没大费力而取得了广大而又肥沃的土地,得以从事农业。不过在这一方面,也正因为森林不多,所以这一带的居民,在建筑、器用和燃料方面,自然就都感缺乏。幸而黄土地带,遍地可以挖掘窑洞,对于木材的需要,因而得以减少许多。至于器用,也是尽可能的用土石和草本的植物来替代木材,也正如同现在许多可用铁制的器具,因为铁业不发达,不得不尽量用木材来制造是一样的。古代黄河流域缺乏木材达到何种程度,可就“采棺转尸”一事知之①。
在石炭没有发现之先,木材自是主要的燃料。但古代中国北部的人,似乎也得不到充足的薪柴,因而又只有退而乞灵于草本的植物。除去野草和树叶之外,农作物的藁秸,大部分是用来充当薪材。直到现在,黄河流域的农家,多种高粱,主要的原因,则是为了高粱的茎特别高大,可以替人解决大部分的燃料问题。
黄土地带虽则不适于森林的滋殖,但并不是不宜于作牧地。黄土地上滋生细草,宜于畜类的繁殖。不过中国古代的畜牧,似乎是不发达。商朝和更以前的时代,黄河流域的居民是否是一种畜牧民族,现在还没有定论,但关于周朝的一切传说和记载所昭示给我们的,只是农业社会的活动。周族原是以农立国的,在它的领导之下,当时中原一带的农业,一定是很进步。因为当时的黄河流域,还是华夷杂处,所谓“诸夏”的势力范围,并不太大,由于人口的滋长,所需要的耕地自然随着增大,于是原来可以作牧地的草原,渐渐为耕地所侵占②,牲畜的数目,也就不得不随着减少。大约到西周的末年,牲畜在农家经济当中,已经不占什么重要地位了③。
说到海岸的情形,中国的海岸线,同内陆的比率,比较是很小,而且也较为平直,本已缺少发展的可能性。东南海岸常受飓风的袭击,在古代也是阻碍发展的原因。此外最大的不利,就是同可以进行贸易的对岸,相隔过于辽远。比较距离近的岛屿,为数不多,而且又距离我们先民的活动中心太远。这几种事实,阻碍了古代的中国人没有能够很早的成为一个航海的民族,从而也没有机会创造一种商业文明,一种海岸文化,像欧洲古代的希腊和罗马那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盐铁论》通有第三:“大夫曰……今吴越之竹,随唐之材,不可胜用,而曹、卫、梁、宋,采棺转尸。”注,“卢云:当即近世之旧用之棺卖与人者”,以中国人之重视死葬,而竟出于此,足证当时北方木材之缺乏。
    ②苏秦说魏王有云:“大王之地,地方千里,地名虽小,然而田舍庐庑之数,曾无所刍牧……”是其一例。
    ③《左传》曹刿论战一文中,有“肉食者谋之”之语。食肉只限于贵族,可知其去畜牧经济时代已远。孟子以为“七十者可以食肉”,即跻于王道,望殊不奢,盖亦不得已也。中国人直至今日,固仍不以肉为主要食品也。
 
我们的先民受了地理条件的限制,不曾习惯过森林生活,很早就离开了畜牧经济,又没有大规模向海上发展贸易的机会,同时所居住的是一块肥沃而又平阔的黄土地带;于是整个经济的基础,自然只有是农业,而且是一种很单纯的,几乎没有牲畜的农业。整个中国文化,也是受这个事实的决定。我们的活动区域,东南为不见对岸的大海所限,西北又受了沙漠和高山的阻障,所以整个民族的目光,都注射到内部,促成一种向心的心理和态度。经济方面是如此,因而影响到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也莫不如此。这种趋势所促成的第一个结果,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大一统——秦汉帝国。
 二、农业的发展

 

    春秋时代,所谓中原一带,还是华夷杂居。以农耕为主要作业的“诸夏”,领地往往不相毗连。经过200多年的演化,临到大一统实现的时节,农业在黄河流域,差不多已很普遍。当时的中国,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经济区域:北方长城附近和整个的西北部,包括天水、安定、北地、上郡以及河西一带地方,属于畜牧经济区。江淮桐柏以南,连上西方的秦岭区域和陇西,都算是森林经济区。中间一带的地方,以“三河”为中心,北至太原中山,东至大海,连同西方的关中,以及蜀和广汉两郡一带地方,构成精密经营的农业经济区。这三个区域,代表着三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三者的互相竞斗,充满了春秋战国,尤其是秦汉帝国时代的历史,而且并没有随了汉帝国的崩溃而告结束。

    凶为农业很早就成为诸夏经济生活的基础,当时人的主力,自然也就用到这一方面。中国古代对于农业经营技术的讲求,早已很精,尤其在灌溉上面,更是很早就有极伟大的成就。关于古代黄河流域的雨量是否比现在为多,这个问题,历经学者争辩,迄无定论①。不过无论如何,黄土地带的森林不多,和黄土蓄存水分的力量不大,地下水很深,这两件事实,已经足以说明水利事业在这一带地方的重要。因此,中国的灌溉工程,应当是发达的很早。灌溉事业发达的结果,水利田的面积扩展,为了管理上技术上的理由,行政权有集中的需要,因此,封建时代的无数小国,自然而然逐渐归并,化零为整,终而结合为一②。

  翁文灏氏以为,华北平原西部之太行山麓,乃是古代灌溉工程肇始的所在③。翁氏的论断,是根据地质学上的经验和实地的考察。按之古代文献,不乏关于农田水利的片断记载。到了战国初年,西门豹史起引漳河的水以富魏之河内,这是关于灌溉事业比较最早的明确记载。实施灌溉工程的所在,正是太行山麓。那一带地方,在当时人口比较最为稠密,农业的经营也最为精密。漳河的灌溉工程,自然不是创举,但似乎是特别成功。这种伟大的功效,必然引起其他地方的效法。当时还有一个李悝,为魏作尽地利之教,魏国遂成为农业最进步的国家。而比较进步的经营方法和灌溉技术,自然逐渐四向传播,精密农业区域,也就越加扩大。除了三河诸地而外,山东半岛上的齐国,和泗水流域的邹鲁一带,土质本都很好,又因为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参阅吕炘:《华北变旱说》,《地理学报》二卷一期。

    ②《孟子·告子章下》载齐桓葵丘之会,其五命曰,“毋曲防”。水之可亡人国,盖早经发现,“以邻为壑”之事,迨入战国而益烈。而战国策所记“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一事,亦是其时之常有现象。此种事实之刺激,实亦促使统一思想之进展。

    ③翁文灏:《古代灌溉工程发展史之一解》。文载《蔡孑民先生六十五岁纪念论文集》下册。

 

是周室势力的嫡系,原有悠久的耕稼传统,所以这些地方的农业经营的精密的程度,也是很高的。梁宋一带,原是一块冲积地,也具有发展农业的天然条件,又因为位于鲁魏之间,首先学到进步的耕种知识和技术,所以很快就同三河和齐鲁打成一片,构成以后秦汉帝国的主要谷仓。此外齐鲁梁宋一带,又宜于桑麻,更促使这一区域的纺织业发达。这一大精密农业区,在北边以邯郸为限,再往北去,畜牧文化的成分越来越重①。东边自彭城以东,南边自宛丘以南,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