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帝国之经济及交通地理*(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则是“地薄民贫,寡于积集”,渐渐渡入了粗疏的森林文化区中。

魏国的农业改进不久之后,商鞅人秦,替秦国确定了一种政策,就是招引三晋的过剩人口,开垦关中的荒地,而使在数目上很有限的秦本国人,完全去做战士。这不但解决了国内的人工缺乏问题,并且从三晋来的移民,都是有最进步的耕种技术,立刻把秦国的农业促进了很多。这一种巧于适应当时客观条件的政策,自然是十分的成功。到了战国末年,又开了郑国渠,更是锦上添花。而当时的精密农业区域,也就大大的向西扩展。这不但使并中成了抵抗西北畜牧文化的稳固防地,并且以后得为秦汉大帝国的首脑部分。郑国渠溉田4万余顷,以前都是舄卤之地,现在一变而为沃野,关中的农业,因此又进展了很多。到了西汉中叶,又接连新凿了渭渠、龙首、灵轵、成国、湋渠、六辅、白渠等等,农业越加繁荣起来,所以“丰镐之间,号为土膏,贾亩一金”②。不过尽管水利如何发达,关中平原的面积,毕竟过于狭小,因为帝国建都在此,人口密集,本地的粮食生产,还是供不应求,经常必须从关东漕运大量的米谷。这在前代的运输技术情形之下,所费太大。此外中国历代的外患,多在西北,时常发生战争,而大批军队的给养,更不是关中本地所能办到。所以长安在政治上和军略上说,无论怎样适于作全国的首都,但经济的条件不足,却是一个绝大的弱点。秦汉帝国时代,关中的农业繁荣,只维持了100年上下。东汉建基以后,就逐渐衰退,以至于变为荒凉,直到过了500多年,才又有恢复的机会。纵观中国的历史,除去分裂时期不算,择都问题,总是表现着民族意志和经济因素两者的矛盾。意志较为薄弱的朝代,总是屈服于经济情势之下,而国都东迁的结果,总是国势的积弱和民族的耻辱,这是中国历史上总没有演完的悲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苏秦说燕王有云:“大王之地,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是于枣栗矣。”此尚颇带采集经济色彩。

    ②语出《汉书·东方朔传》。

 

    优良的灌溉工程知识,很早就随了秦国的势力传播到了巴山以南。成都平原的土质和气候都极适于农业,所差只是水利没有兴修。这个问题,到战国末年,由蜀守李冰解决了。自从离碓凿开以后,这一带的农业,遂得突飞猛进,很快就变成一个精密农业区,遥与中原相属。蜀地的占领和开发,对于秦的统一事业,发生了极大的作用。秦国政府当时采取了极正确的政策,陆续迁徙了许多人到那里,凭借固有的进步的耕种知识,大大地促进了当地的农业生产,逐渐将原来的土著夷僚排斥或同化,巩固了农业文化在这方面的基础。在整个长江流域当中,巴蜀区比较是最为进步。这一区的农业,对于汉的建国,也曾有极大的贡献。西汉政府对于开发这一区域,仍是因袭秦的政策。巴蜀广汉诸郡,形成秦汉帝国的另一谷仓,和关中区同有“陆海”之号。尤其是长江下游遇有饥荒的时候,总是需要下巴蜀之粟,以为赈济。到了东汉时代,帝国的势力在西北方面退却,关中逐渐衰落,但巴蜀区则始终保持着本来的繁荣,而且还有更向上发展的趋势。

    当时农业的进步,除了得力于灌溉工作而外,耕种方法上,也颇有改进。关于先秦的中国农业经营方法,史籍上缺乏详明的记载。依照普通农业的进展程序来讲,由流动性的垦种进而为间替休闲制,更进为轮栽制和现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西周时代的农业经营,大概是相当的粗疏。从原始阶段转入第二阶段,也许是在春秋战国之间。《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作爰田,后来商鞅入秦,也作辕田。这里所谓之爰田或辕田,似乎不是一种财政制度(像杜预所解释),而是一种比以前进步的耕种方法。按爰字训易,爰田也许就是间替休闲制①。这种比较进步的耕种方法之创始于晋国,并不稀奇,因为晋国原有周室的农业传统,而所领有的地方,并不太肥沃。由于人口的压迫,比较早向耕种方法上面求进步,原是很自然的。战国初期,魏国的农业最为发达,就是承继了晋的传统。后来商鞅把这种进步的方法传到秦国,又直接招引三晋的人到秦国垦种,也是很自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孟子·梁惠王上》,有“深耕易耨”之语。易耨亦可解作间替休闲耕作法。

 

汉武帝时代,赵过所倡导的代田,所谓“一畴三酬,岁代处”,更显然是间替休闲制。又说这种制度是“古法”,大概指的就是先秦的辕田。至于这种进步的耕种方法,何以晋人发明之后,过了几近300年,才传入秦国,而关中在商鞅时代就已经认识这种制度,何以200年后,又要赵过重新提倡。关于这个疑义,也有解释。晋国人虽则早就创作爰田,但因秦国地旷人稀,没有改进经营方法的需要。就连商鞅的改制,也是为了达到政治上的目的而以人为的方法提前了演化历程的。当时关中的人口密度,依旧很小,他招引三晋的移民,乃是用人力来提高人口密度,从而把改进生产方法的需要提前。假使完全听任自然发展,也许辕田制度的输入,还要等再过许多年之后,才得实现。这种经营方法,似乎在秦帝国崩溃以后,又为人所抛弃。因为农业生产在本质上,就有一种趋于粗疏的倾向,在土地有余的环境之下,农人总是乐于在广大的土地上面使用粗疏的方法,而不愿就小块的田场上面多施劳力和资本。秦之崩溃和楚汉之争,几十年间,人口不知减耗了多少。据《汉书》功臣表序,汉之初年,“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才十二三”,《后汉书·郡国志》引《帝王世纪》,也说当时的人口,“方之六国,五损其二”,所说的虽然未必完全可靠,但当时死亡之多,也可以见一斑。土旷人稀的情形,又重见了,而由于长期战争的原因,丁壮之大量消耗,以及牛畜的损失,尤其影响农业的生产。在这种情形之下,农业经营方式自然呈现退步的倾向。试看《史记·平准书》所述汉代初年上下穷乏狼狈的情状,可以知道,当时的社会经济,确是退步了很多。直等过了70多年,中间经过文景两朝的休养生息,人口才慢慢繁殖起来。但在这长时期中,以前的精密农业区域,似乎大部都抛弃了进步的间替休闲制,回复了远代的“缦田”。《史记·河渠志》载称,汉武帝自临瓠子,求薪填塞决河,“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按烧草作肥,是一种接近原始的农耕方法。这点点记载,很透露出来一些耕种方法退步的消息。等到人口恢复了秦初的密度,于是乎赵过才又因应环境的需要,旧事重提,倡导起“代田”来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注引《魏略》颜斐事称,京兆自马超破后,民多不专于农殖,多无车牛,冯翊扶风二郡,田多荒莱。又《郑浑传》称,太祖以浑为下蔡长,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王昶传》称,文帝即位时,都畿树木成林。此类记载,不胜枚举。关中洛阳南阳一带,早已进于精密农业阶段,而一遭兵祸,均反趋粗疏,甚且重返渔猎经济,至文帝时,即洛阳附近,亦尚未恢复,均足见大乱之后,人口损耗,资蓄荡尽,地方农业经营,立呈退步现象,趋于粗疏。黄巾乱后,魏武创业中原,农业方面,几同开荒。据《晋书·傅玄传》,玄上疏称,“魏初课田,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具知农业经营,确具趋于粗疏之自然倾向,魏武之注重功力,乃藉人为之力,以代自然之趋势尔。总之,纯农业经济,不易积蓄,尤以小农经济为然,承平时代,尚可保持小康,一遇兵祸天灾,即立呈崩溃之象,是以历史虽久,但在本质上殊鲜显著之改变焉。

黄河流域的精密农业区,和南方的森林文化区两者之间,也就是整个淮河流域,在当时是两种文化势力的缓冲地带,森林也并不很多,而同时农业也不及北方发达。本来土质欠佳,又加上百年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