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6)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其成就在当时都可说是独步于国内学术界。又如《史地学报》,虽然涉略的范围比较广,不像上几种那样专注于某一分支学科的研究,但在治学上也自具其强烈的个性色彩。该刊经柳诒徵的指导,在“五四”以后学术界主流群趋新潮而鄙弃旧学的风气下,独树别帜,公开倡导弘扬传统,熔铸新旧,史、论兼重而贯之以“通识”的治史路向,虽一度不为新潮学人所理解,然终经自身及与之一脉相承的《史学与地学》、《史学杂志》等前赴后继的努力,构筑起深厚的新人文主义学统,在现代学术史上赢得了应有的地位。
(四)经费筹措与运用。
学会的运作,须有一定财力为后援。作为民间学术社团,其经费来源大体不出会费、学校和政府文教部门津贴、各类社会基金资助、私人募捐。其中,会费一般不多,低者年仅每人5角,高者达10元,多数则在1至2 元间,且往往收缴不齐,难敷学会各项开支之用,更无法组织较有规模的学术活动。学校或政府部门的补贴也有限,且沾溉范围较小。如1942年底暨南大学学生成立史地学会,报请学校“拨予补助费及登记证”,结果“准予每学期由校津贴壹百元”。 此百元之款,较战前币值已贬,至多只能资助该会开展一些类似出壁报、剪报、制作读书报告和参观游览等小型活动。[50]1935年,顾颉刚曾因禹贡学会经费之事求助于教育部,所得仅一次性津贴300元。不得已,次年初又转求于朱家骅,得到的答复是:“你们学术团体的刊物,照例只有到教育部请求补助,但这种团体太多了,教育部平均分配,所得一定不多。”[51]以顾的社会声望与活动能力,结果尚且如此,其余可想而知。至于社会基金的资助,则因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衰敝无力及这方面机制的落后,对史学这类与实际应用隔着一定距离的基础性研究,尤少顾及。
然而,对于大部分学会来说,要维持正常运作,特别是举办一些较有规模的学术活动,就只能更多地依靠私人募捐这一渠道。禹贡学会最初主要即靠顾颉刚、谭其骧个人月捐20或40元维持(至1936年8月,顾前后共捐880元,谭为473元),后来又得朱家骅捐500元,辛树帜捐50元,徐中舒捐20元,以及张国淦所捐的办公用房等,才使学会的工作条件有所改善。[52]而从燕大历史学会《年报》所称“幸赖我史系及各师友予以经济及稿件之帮助,得庆如期出世”[53]的话看,也可见该刊的按时出版,与会员个人的捐款支持是分不开的。在这方面,更具代表性的是考古学社。该社的活动全靠会费和私人捐款维持,因此,从一开始,就在《学社简章》中对此作了严格规定:“社员年纳社费二元,于每次大会时缴纳。凡不交社费者,作为退出;特别捐款,于必要时募集之。”[54]以后每期社刊,几乎都要发布催促社员交纳会费的通知或有关人员捐款的消息。1936年4月推举叶恭绰任社长后,第4、第6期社刊均由叶氏资助出版,但即使如此,该社仍称“经费至少,除社长捐募一部分外,仍有不敷”,希望社员在会费之外,量力而行,再出5至10元“维持费”,以助社务正常开展。[55] 学社的《启事》即称:“社员所负之义务有二:一曰交费,一曰交稿。本社所恃以联络情感、互通消息者,厥惟社刊;所恃以印行社刊者,厥惟社费。社费不交,则社刊不能出。社刊不能出,则本社瓦解。” [56]促进学术研究和交流,固然是其成立学社的初衷,然若无一定经费的支撑,学社终将不复存在——这就是他们对现实的认识。
从现代中国各类史学会的兴衰中,我们还可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凡运作较好、影响较大的学会,大都具备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一是大部分成员的学术志趣总体上比较志同道合。学会作为一个会员间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的知识团体,如果参与者的学术理念乃至处事为人彼此分歧太大且难以磨合,必然会影响到该团体的稳定发展。有些学会成立时似乎意气风发,人强马壮,但其行不远,甚至很快消声匿迹,个中原因,便与此有关。顾颉刚就曾为此大发感慨,说自己参加过的新潮社、朴社、景山书社、技术观摩社等都不能善终,使之深感“伤心”,甚至激愤地说出:“中国人为什么竟不能合作?我为什么永远找不到一个合作的伴侣?”[57]其所点出的,也正是当时知识界的这类顽症。在现代中国的各类民间史学会中,一些专业性特强、会员学术志趣又比较一致的学会,如禹贡学会、食货学会、考古学会等,往往比成员构成庞杂的“北平史学会”、“中国史学会”等显得更有生命力些,原因也许就在这里。二是有一个出版稳定并办得较好的会刊。会刊犹如学会的喉舌和旗帜,一个学会办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与其会刊塑造的形象有关。运作较好的学会,加上特色鲜明而质量较高的会刊,必然相得益彰,从而大大拓展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度,如南高史地学会、燕大历史学会、禹贡学会和食货学会等都是如此。反之,学会人员的组合再强,如没有一本持续出版的会刊,其社会影响也会大打折扣,有的甚至如泥牛入海,难觅踪影。大多数高校史学会以及北平史学会、北平“中国史学会”的经历便说明了这点。三是经费筹措比较成功。燕大历史学会、禹贡学会、考古学会等得以保持较长时期的正常运作,与其在这方面的惨淡经营是分不开的。而不少学会之难以持久,包括会刊的难产、停刊和某些研究计划的中断实施,实际上也都与经费不继的困扰有着直接的关联。
这些经验,对于后来的学会建设多少具有示范或借鉴的意义。最后还应指出,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发展,虽因战乱与时局动荡的影响,颇见坎坷,但在推进中国史学现代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却不容忽视。这种作用,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至少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它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民间学术合作之风。中国传统史学之运作,本不出私家撰史和官方设局控制两种基本模式,前者较具个性但规模较小,后者虽有规模而多无个性,观念上亦唯帝王或朝廷意志是瞻。受到现代民主和科学洗礼的新史家,既不屑于旧日官方史局的运作模式,又深感随着历史视野和史料观念的不断拓展,个人闭户自研,其眼界和能力皆不免有所局限,因而亟盼建立一种联络民间同道、合力推进学术的新机制,使学者既得保持个人研究之自由,又能在自愿协作的条件下,集众人之长,组织实施一些较大规模的学术活动。如吴越史地研究会在江浙一带的古文化遗迹调查和考古活动、禹贡学会组织的边疆地理研究和“后套水利调查”等,都是凭借着学会集体力量,才得以实现的。
第二,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史学流派和某些新兴史学分支学科的形成。由于现代历史学会采取的是一种群体性的学术活动方式,特别是当某一专业方向或学术理论被学术团体所认同,并转化为一种集体的实践之后,其所发出的声音便易被放大,从而对社会或学术界形成一种冲击力和群体效应。因有禹贡学会和食货学会而形成所谓“禹贡派”和“食货派”,进而推动了历史地理学和中国经济史等新兴分支学科的崛起,便是最为明显的例子。
第三,通过学会这一自主性很强的学术组织活动,为锻炼培养年轻史学专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从现代中国史学会的实际运作看,无论是高校还是民间史学会,都吸纳了大量的在校历史系学生,其中不少还担任了学会的负责人。这些学生,在刚开始加入学会时,虽不免有些稚嫩,但却生气勃勃,富有上进心。参与学会工作,使他们较早有机会通过各种自主的学术组织工作和研究活动,在实践中迅速得到提高。许多当年参与学会活动的青年学生对此都深有感受,如燕大学生侯仁之在回忆中称:《禹贡》半月刊创刊时,他正读大学二年级,顾颉刚让他写一篇习作,题为《汉书地理志中所释之职方山川泽 》,成稿以后,能否发表
(四)经费筹措与运用。
学会的运作,须有一定财力为后援。作为民间学术社团,其经费来源大体不出会费、学校和政府文教部门津贴、各类社会基金资助、私人募捐。其中,会费一般不多,低者年仅每人5角,高者达10元,多数则在1至2 元间,且往往收缴不齐,难敷学会各项开支之用,更无法组织较有规模的学术活动。学校或政府部门的补贴也有限,且沾溉范围较小。如1942年底暨南大学学生成立史地学会,报请学校“拨予补助费及登记证”,结果“准予每学期由校津贴壹百元”。 此百元之款,较战前币值已贬,至多只能资助该会开展一些类似出壁报、剪报、制作读书报告和参观游览等小型活动。[50]1935年,顾颉刚曾因禹贡学会经费之事求助于教育部,所得仅一次性津贴300元。不得已,次年初又转求于朱家骅,得到的答复是:“你们学术团体的刊物,照例只有到教育部请求补助,但这种团体太多了,教育部平均分配,所得一定不多。”[51]以顾的社会声望与活动能力,结果尚且如此,其余可想而知。至于社会基金的资助,则因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衰敝无力及这方面机制的落后,对史学这类与实际应用隔着一定距离的基础性研究,尤少顾及。
然而,对于大部分学会来说,要维持正常运作,特别是举办一些较有规模的学术活动,就只能更多地依靠私人募捐这一渠道。禹贡学会最初主要即靠顾颉刚、谭其骧个人月捐20或40元维持(至1936年8月,顾前后共捐880元,谭为473元),后来又得朱家骅捐500元,辛树帜捐50元,徐中舒捐20元,以及张国淦所捐的办公用房等,才使学会的工作条件有所改善。[52]而从燕大历史学会《年报》所称“幸赖我史系及各师友予以经济及稿件之帮助,得庆如期出世”[53]的话看,也可见该刊的按时出版,与会员个人的捐款支持是分不开的。在这方面,更具代表性的是考古学社。该社的活动全靠会费和私人捐款维持,因此,从一开始,就在《学社简章》中对此作了严格规定:“社员年纳社费二元,于每次大会时缴纳。凡不交社费者,作为退出;特别捐款,于必要时募集之。”[54]以后每期社刊,几乎都要发布催促社员交纳会费的通知或有关人员捐款的消息。1936年4月推举叶恭绰任社长后,第4、第6期社刊均由叶氏资助出版,但即使如此,该社仍称“经费至少,除社长捐募一部分外,仍有不敷”,希望社员在会费之外,量力而行,再出5至10元“维持费”,以助社务正常开展。[55] 学社的《启事》即称:“社员所负之义务有二:一曰交费,一曰交稿。本社所恃以联络情感、互通消息者,厥惟社刊;所恃以印行社刊者,厥惟社费。社费不交,则社刊不能出。社刊不能出,则本社瓦解。” [56]促进学术研究和交流,固然是其成立学社的初衷,然若无一定经费的支撑,学社终将不复存在——这就是他们对现实的认识。
从现代中国各类史学会的兴衰中,我们还可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凡运作较好、影响较大的学会,大都具备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一是大部分成员的学术志趣总体上比较志同道合。学会作为一个会员间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的知识团体,如果参与者的学术理念乃至处事为人彼此分歧太大且难以磨合,必然会影响到该团体的稳定发展。有些学会成立时似乎意气风发,人强马壮,但其行不远,甚至很快消声匿迹,个中原因,便与此有关。顾颉刚就曾为此大发感慨,说自己参加过的新潮社、朴社、景山书社、技术观摩社等都不能善终,使之深感“伤心”,甚至激愤地说出:“中国人为什么竟不能合作?我为什么永远找不到一个合作的伴侣?”[57]其所点出的,也正是当时知识界的这类顽症。在现代中国的各类民间史学会中,一些专业性特强、会员学术志趣又比较一致的学会,如禹贡学会、食货学会、考古学会等,往往比成员构成庞杂的“北平史学会”、“中国史学会”等显得更有生命力些,原因也许就在这里。二是有一个出版稳定并办得较好的会刊。会刊犹如学会的喉舌和旗帜,一个学会办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与其会刊塑造的形象有关。运作较好的学会,加上特色鲜明而质量较高的会刊,必然相得益彰,从而大大拓展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度,如南高史地学会、燕大历史学会、禹贡学会和食货学会等都是如此。反之,学会人员的组合再强,如没有一本持续出版的会刊,其社会影响也会大打折扣,有的甚至如泥牛入海,难觅踪影。大多数高校史学会以及北平史学会、北平“中国史学会”的经历便说明了这点。三是经费筹措比较成功。燕大历史学会、禹贡学会、考古学会等得以保持较长时期的正常运作,与其在这方面的惨淡经营是分不开的。而不少学会之难以持久,包括会刊的难产、停刊和某些研究计划的中断实施,实际上也都与经费不继的困扰有着直接的关联。
这些经验,对于后来的学会建设多少具有示范或借鉴的意义。最后还应指出,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发展,虽因战乱与时局动荡的影响,颇见坎坷,但在推进中国史学现代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却不容忽视。这种作用,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至少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它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民间学术合作之风。中国传统史学之运作,本不出私家撰史和官方设局控制两种基本模式,前者较具个性但规模较小,后者虽有规模而多无个性,观念上亦唯帝王或朝廷意志是瞻。受到现代民主和科学洗礼的新史家,既不屑于旧日官方史局的运作模式,又深感随着历史视野和史料观念的不断拓展,个人闭户自研,其眼界和能力皆不免有所局限,因而亟盼建立一种联络民间同道、合力推进学术的新机制,使学者既得保持个人研究之自由,又能在自愿协作的条件下,集众人之长,组织实施一些较大规模的学术活动。如吴越史地研究会在江浙一带的古文化遗迹调查和考古活动、禹贡学会组织的边疆地理研究和“后套水利调查”等,都是凭借着学会集体力量,才得以实现的。
第二,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史学流派和某些新兴史学分支学科的形成。由于现代历史学会采取的是一种群体性的学术活动方式,特别是当某一专业方向或学术理论被学术团体所认同,并转化为一种集体的实践之后,其所发出的声音便易被放大,从而对社会或学术界形成一种冲击力和群体效应。因有禹贡学会和食货学会而形成所谓“禹贡派”和“食货派”,进而推动了历史地理学和中国经济史等新兴分支学科的崛起,便是最为明显的例子。
第三,通过学会这一自主性很强的学术组织活动,为锻炼培养年轻史学专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从现代中国史学会的实际运作看,无论是高校还是民间史学会,都吸纳了大量的在校历史系学生,其中不少还担任了学会的负责人。这些学生,在刚开始加入学会时,虽不免有些稚嫩,但却生气勃勃,富有上进心。参与学会工作,使他们较早有机会通过各种自主的学术组织工作和研究活动,在实践中迅速得到提高。许多当年参与学会活动的青年学生对此都深有感受,如燕大学生侯仁之在回忆中称:《禹贡》半月刊创刊时,他正读大学二年级,顾颉刚让他写一篇习作,题为《汉书地理志中所释之职方山川泽 》,成稿以后,能否发表
上一篇: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市镇经济初探
下一篇:2003年秦汉史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