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魏的渤海高氏大致分为高泰和高展两个系统:高泰之子高湖自燕郡率三千户降魏,子嗣多无闻,齐主高欢即托言为高湖之后。高泰次子高韬自中山降魏,其子高允历仕五帝,为北魏名臣。高展于中山被俘后徙于高师,其孙高祐,官至光禄卿。
渤海高氏在北魏的仕途官宦并不畅达,官位最显的高允,曾“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常使诸子樵采自给”;家族中许多成员宁愿居乡为豪,如高允之弟高燮,“恒讥笑允屈折久宦,栖泊京邑,常从容于家”;高次文“虽无官位,而资产巨万”,在乡里保持了相当的社会影响力。居官的高氏成员除入居中枢外,多出为青徐守牧,与这一地区的地方势力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高矫参与“平定三齐”,又使济、兖、徐三州“观风理讼”;妻明氏,“家在齐州,母弟舅甥,共相冯属,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争取货利”;高祐任刘昶王傅,“留连彭城”,迁延不赴朝命。魏末丧乱,高翼率宗族徙居河济,可能与这一背景有关。
在渤海高氏中,高乾祖辈与高祐一支血缘较为接近,《北史》谓高翼与高祐为从兄弟,但其父辈无考[24]。高翼本人在魏末居家无官,恐是高氏疏宗。高乾兄弟少文习武,也不类正统的名家大族之后。《北齐书·高乾》载高翼赞高昂之语,自居为“州豪”;《北史·卢曹传》,卢曹斥高昂为“田舍儿”,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家族的门第特征。
2、封隆之
同渤海高氏相比,渤海封氏与燕政权有着更深的历史渊源。自西晋末年封抽担任东夷校尉始,渤海封氏在前燕、后燕和南燕政权中官宦不绝如缕,并且多是入主中枢的重臣。
北魏时期,封氏家族家族际遇坎坷。太武帝时,封懿以“应对疏慢”被“废黜还家”;明元帝时,其子封玄之又坐谋反遭族诛,封恺等人“俱坐司马氏死”,封伯达舍母抛妻,南奔江左,封?之子磨奴被“刑为宦人”,入嗣封玄之。其后,又以族子封回为封磨奴之后,宣武帝时,历安、瀛二州刺史,官至御史中尉。其子封隆之,北魏末为开府中兵参军。
从谱系上看,北魏时期的渤海封氏来自魏初由后燕入魏的封懿一支;但从血统上讲,封回却出自由南燕入魏的封弈一支[25]。后者自南燕灭亡后,鲜见于史传,很可能已返居乡里。渤海封氏在北魏历经家难,仍能够绵延不绝,与其庞大的宗族势力和深厚的土著根基有关[26]。
3、李元诚(忠)
关于赵郡李氏的有关问题,笔者拟另文探讨。在此,仅就李元忠家世问题略作申述:在《北史》家传中,李元忠曾族李灵位居赵李之首,李元忠本人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赵郡李氏最正统的嫡宗,这有可能是李灵一支在北齐显达后史家编排的结果,而在北魏的实际情况却未必如此。
李元忠之父李显甫为宗主,率诸李数千家开李鱼川一事,以为学界所熟知,其中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此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此次的迁居地殷州属北魏腹地,时限又值北魏升平之世,并无战乱、家祸等政治性原因,只能是由人口繁衍、土地贫狭等原因所引起的宗族的自然分化。如果是出于后一方面的原因,按照大族析家的通例,迁出者多为宗族的次要成员。同一时期,赵郡李氏的李顺、李孝伯等支系多居高官,“宗党亲盛”;而李灵一支中,李显甫既无高官,又非嫡长,很有可能是宗族中的次要成员。
4、卢文伟
有关卢文伟与范阳卢氏的问题,详见《范阳卢氏在北朝的分化》一文,概言之:卢文伟出自范阳卢氏中的卢溥支,就家世而言,与卢玄一支本在仲伯之间。北魏初年卢溥父子率宗族起兵反叛,被魏廷擒杀,其势力受到重创,数世沉寂无闻。北魏末年,卢文伟借修筑督亢陂之力,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资产和依附人口,重新确立了在宗族中的领袖地位。
5、崔祖禽(螭)
崔祖禽,正史中不见记载。《文苑英华》“禽”字下本注有“疑”字,《全唐文》卷一七○径改为“螭”,当系作者本意。崔祖螭,小字社客,属清河崔氏之“青州房”。崔祖螭五世祖崔琼,为慕容垂车骑属;四世祖崔辑,随慕容超南徙青州;祖父崔道固为刘宋徐州刺史,入魏后被徙为“平齐民”。从清河崔氏这一支系的活动地域与家族背景看,属典型的青齐豪民;就崔祖螭一家而言,情况又有些特殊:崔僧渊元妻清河房氏,生二子伯驎、伯骥;入魏后更纳平原杜氏,生祖螭等四子,与杜氏其四子家于青州,伯骥兄弟与母房氏居于冀州,其间多有往来。
崔祖螭起兵一事,史籍记述不详。《通鉴考异》疑崔祖螭即崔社客,系漏检《魏书·崔僧渊传》的缘故[27]。综合《魏书》本传、《北史·李浑传》、《魏书·安定王修附子贵平传》等材料,此次起兵系青齐豪民与尔朱氏之间的矛盾冲突,与河北大族响应高欢一事并无直接的联系。崔祖螭起兵与高乾等恰好在同月,《魏书·前废帝纪》将几人的事迹混排在一处,因而导致了后人的误解,把崔祖螭也纳入了“赵魏之豪”的行列[28]。崔祖螭于普泰元年四月兵败被杀,高欢同年六月方于信都“举义”,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本文暂不将其列入讨论范围。
北魏末年追随高欢起兵的几个主要豪帅的情况大致如上。从地域上看,他们主要集中在河北地区,分属于冀州、幽州、殷州各个不同的州县。就家族背景而言,他们多在后燕覆亡后由中山政权直接进入北魏王朝当中。就门第而论,他们多是北方首屈一指的高门,但具体到每个人物,又多属于这些家族中较为次要的支系,官位不高,但与乡里的联系更为密切,因而更具备潜在能量。
四 北魏末年的青齐问题
《关东风俗传》所列举的北朝地方大族的情况,大体如上。文中所见的青徐与河北两类豪强不仅形态有别,家世互异,在魏齐之际的政治动乱中,活动也不尽相同。“献武至冀郡”,河北大族赢粮影从,趋之若鹜;而青齐诸豪却多持首鼠,反应冷淡。除地理因素外,北魏末年的青齐问题是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的重要原因。
孝昌之世,天下多虞,杜洛周拥河朔之众南下幽并,葛荣率数万之师横扫关东,中原顿成四战之地。在这种背景下,河北士民相率南徙,而南迁的主要落脚点则是以青、齐、济、徐、兖、光等州为核心的青齐地区。《北齐书·阳休之传》:
魏孝昌中,杜洛周破蓟城,休之与宗室及乡人数千家南奔章武,转至青州。是时葛荣寇乱,河北流民多凑青部。
《北齐书·李浑传》:
时四方多难,乃谢病,求为青州征东司马。与河间邢邵、北海王昕俱奉老母、携妻子同赴青、齐。未几尔朱荣入洛,衣冠歼尽,论者以为知机。
《北齐书·王昕传》:
昕少与邢邵为元罗宾友,及守东莱,邵举室就之。
《魏书·刁雍附刁整传》:
整以母老,河北丧乱,时整弟双为西兖州刺史,整遂携家往依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南迁并非一人一家的个别行动,而是世家大姓为核心、以整个宗族为单位的有组织的迁徙,构成了北方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
如前文所述,青齐一隅,地域并不辽阔,又是豪侠纵横之所,数量如此庞大的流民涌入偏狭的青齐之地,必然引起这一地区的社会动荡。河北流人与青齐土民在风俗、好尚等方面有显著区别,河北大族与青齐诸豪的家世渊源、政治背景也互有差异[29]。一段时期内,围绕着土地与人口控制权的争夺,在大族于大族之间、大族与属民之间、流民与土民之间构成了尖锐的利害冲突,变乱一触即发。《北齐书·阳休之传》:
是时葛荣寇乱,河北流民多凑青部。休之知将有变,乃请其族叔伯颜等曰:“客主势异,竟相凌侮,祸难将作。如鄙情所见,宜潜归京师避之。”诸人多不能从。休之垂泣别去。
北魏王朝也隐约感觉到了危机的存在,多方安抚,试图缓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