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的意义:从“礼仪之争”看基督教学术争论(6)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倡什么 ‘基督教救国论’来反对邻国。他忘记了耶稣不会为救国而来,是为了救全人类的永远生命而来。” 几位新文化运动的学者主张以基督教打倒孔教,以较高级的宗教取代中国多神多鬼的封建迷信。按照他们的见解,基督教同中国文化的汇合根本不在于向古代六经回归,而在于同传统鬼魅文化一“争”高下。敬天祭祖要不得!
梁启超先生说过一段发人深思的话:“现在弥漫中国的下等宗教……邪教,什么同善社咧、悟善社咧、五教道院咧……实在没有颜面和基督徒争是非。” 梁启超的这段话,对我们认识“礼仪之争”具有启发作用。又是梁启超说得好:“要而言之,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中国人现在最大的痛恨,就是没有信仰……所以和尚庙里头会供关帝、供财神、吕祖、济公的乩坛,日日有释迦牟尼、耶稣基督来降乩说法。像这样的国民,说可以在世界上站得住,我实在不能不怀疑。” 我们在20世纪末期听到有人说:“儒家文化依旧是值得我们继承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甚至说,儒家的核心是“仁”,福音的核心是“爱”,两者可以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我忽然觉得这些人退到“五四”运动以前的水平了。这些人忘记了,儒家的“仁”是有等级、远近、亲疏的。这里反对混合主义,正是反对折衷与混杂,提倡以较高级宗教取而代之。
鲁迅先生说:“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蔽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只有前途无量的人才不惧怕竞争讨论,专制者害怕争论乃因为害怕被俘获,以为吃了牛羊肉会类乎牛羊。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驻英、法大使,据说,中国驻外使领自此始。刘锡鸿深文周纳,给郭嵩焘加三罪名:一、披过洋人外衣;二、会见小国元首起立为礼;三、在音乐会上,模仿洋人取阅节目单。据说,郭嵩焘出使英国之前,就有人作了一副对联羞辱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见容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可见,咱们中国的“老礼”是何等顽固。对“新礼”,国人何以总看不惯?总之,对老传统只能服膺,不能动摇。父母之邦乃自然地理气候,传统社会附着其上。
以保存中国文化国粹为由批评“礼仪之争”本身,是上个世纪的保守思想。这似乎回到了“五四”前的中国。有人批评这场争论,理由是:当时,“一派教士主张全盘否定中国文化,奉教不能再尊孔敬祖,有的甚至实行教徒一律改名换姓,付洗时不仅领教名,还得姓Diniz,da Costa等,务使他们沦为葡国的顺民奴仆。”中国人取了教名或外文名字,就是出卖祖宗吗?我不这么看。如今,中国人取外文名字,外国人取中国姓名,已司空见惯。即如传教士,亦取中文名,这该作何理解?有人甚至说:“当时统治中国的康熙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后来因教皇格来孟十一悍然干预中国内政,禁止尊孔敬祖,便禁教。”难道“孔教”乃“国教”,“反对尊孔读经”就是“干涉国家活动”吗?在“礼仪之争”问题上指责外人,认为传教士否定三纲五常,否定因循守旧的中国文化,乃一大罪状,这看法有些牵强。有人还说:“罗马教廷命令:‘做一个教友,必须放弃自己的文化’(儒家尊祖是中国文化的全部吗?)。”“反对孔儒学说,否定祖国文化,怎么去念书识字?子子孙孙作文盲,不敬自己的祖宗老辈,势必为社会亲友所不齿。……时隔200多年(指1939年),罗马教廷取消了这个禁令,并鼓励我们尊孔。现在台湾某些教堂的祭台上,孔子像与圣多马像并放,任人尊敬。”然而,中国教会的民族化、本土化,难道就是要尊孔吗?“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恰恰是一批爱国的热血青年发起的。有人还说:“教廷根本不敢触及当时‘礼仪之争’的实质,正是罗马教廷勾结了、支持了殖民势力,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陷中国教会于绝境。” 说“反对祭孔,就是‘殖民势力’”,说“提倡祭孔敬祖就是爱国主义”,这样的理解有些问题,这是不准对既有传统发生任何怀疑,不敢越雷池半步。
我本人在“礼仪之争”这桩历史公案上赞成龙华民,反对利玛窦。然而,不管我采取何种立场,我都发现大多数学者并不认为“礼仪之争”是无谓之举或冒犯中国。今天,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一历史争论具有学术思想性质。李天纲说:“中国礼仪之争本来发生在中国,是关于中国文化的大事件,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是外国人谈论更多,更有兴趣,也更有研究。” 然而,当时中国士大夫对西人批评中国礼仪不以为然。我们今天看到,对“礼仪之争”的关注往往同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有关。封闭时代的文人不讨论这个问题,而开放时代关注这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另外一个规律是,封闭时代中国人对批评中国礼仪的传教士责骂多,而随着开放的扩大,对批评中国旧式文化的观点,中国人越来越宽容和容让。中国在国民党时期取消了皇帝祀天祭孔的典礼,这可能是西方影响的结果。李天纲先生也指出1915年全国祭孔大典(袁世凯)、1935年满洲国祭孔和日本靖国神社参拜礼仪,都旨在恢复东方祭祀典礼,是反信仰自由、反西方文化。这样看来,“礼仪之争”有时候并非仅仅涉及民间信仰和习俗,也关乎严肃的政治哲学问题。这问题在我们今天似乎越来越有意义!我本人毫不掩饰对华人曲解基督教而落入“中体西用”的厌倦。我想引用班纳(G.Bernan)的话“耶稣会在十七世纪驱使更多中国人皈依的功绩,归因于避谈耶稣基督的受难奥秘。” 耶稣会士隐瞒了基督教的特性,这可能是多数人的共识。
梁启超先生说过一段发人深思的话:“现在弥漫中国的下等宗教……邪教,什么同善社咧、悟善社咧、五教道院咧……实在没有颜面和基督徒争是非。” 梁启超的这段话,对我们认识“礼仪之争”具有启发作用。又是梁启超说得好:“要而言之,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中国人现在最大的痛恨,就是没有信仰……所以和尚庙里头会供关帝、供财神、吕祖、济公的乩坛,日日有释迦牟尼、耶稣基督来降乩说法。像这样的国民,说可以在世界上站得住,我实在不能不怀疑。” 我们在20世纪末期听到有人说:“儒家文化依旧是值得我们继承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甚至说,儒家的核心是“仁”,福音的核心是“爱”,两者可以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我忽然觉得这些人退到“五四”运动以前的水平了。这些人忘记了,儒家的“仁”是有等级、远近、亲疏的。这里反对混合主义,正是反对折衷与混杂,提倡以较高级宗教取而代之。
鲁迅先生说:“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蔽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只有前途无量的人才不惧怕竞争讨论,专制者害怕争论乃因为害怕被俘获,以为吃了牛羊肉会类乎牛羊。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驻英、法大使,据说,中国驻外使领自此始。刘锡鸿深文周纳,给郭嵩焘加三罪名:一、披过洋人外衣;二、会见小国元首起立为礼;三、在音乐会上,模仿洋人取阅节目单。据说,郭嵩焘出使英国之前,就有人作了一副对联羞辱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见容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可见,咱们中国的“老礼”是何等顽固。对“新礼”,国人何以总看不惯?总之,对老传统只能服膺,不能动摇。父母之邦乃自然地理气候,传统社会附着其上。
以保存中国文化国粹为由批评“礼仪之争”本身,是上个世纪的保守思想。这似乎回到了“五四”前的中国。有人批评这场争论,理由是:当时,“一派教士主张全盘否定中国文化,奉教不能再尊孔敬祖,有的甚至实行教徒一律改名换姓,付洗时不仅领教名,还得姓Diniz,da Costa等,务使他们沦为葡国的顺民奴仆。”中国人取了教名或外文名字,就是出卖祖宗吗?我不这么看。如今,中国人取外文名字,外国人取中国姓名,已司空见惯。即如传教士,亦取中文名,这该作何理解?有人甚至说:“当时统治中国的康熙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后来因教皇格来孟十一悍然干预中国内政,禁止尊孔敬祖,便禁教。”难道“孔教”乃“国教”,“反对尊孔读经”就是“干涉国家活动”吗?在“礼仪之争”问题上指责外人,认为传教士否定三纲五常,否定因循守旧的中国文化,乃一大罪状,这看法有些牵强。有人还说:“罗马教廷命令:‘做一个教友,必须放弃自己的文化’(儒家尊祖是中国文化的全部吗?)。”“反对孔儒学说,否定祖国文化,怎么去念书识字?子子孙孙作文盲,不敬自己的祖宗老辈,势必为社会亲友所不齿。……时隔200多年(指1939年),罗马教廷取消了这个禁令,并鼓励我们尊孔。现在台湾某些教堂的祭台上,孔子像与圣多马像并放,任人尊敬。”然而,中国教会的民族化、本土化,难道就是要尊孔吗?“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恰恰是一批爱国的热血青年发起的。有人还说:“教廷根本不敢触及当时‘礼仪之争’的实质,正是罗马教廷勾结了、支持了殖民势力,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陷中国教会于绝境。” 说“反对祭孔,就是‘殖民势力’”,说“提倡祭孔敬祖就是爱国主义”,这样的理解有些问题,这是不准对既有传统发生任何怀疑,不敢越雷池半步。
我本人在“礼仪之争”这桩历史公案上赞成龙华民,反对利玛窦。然而,不管我采取何种立场,我都发现大多数学者并不认为“礼仪之争”是无谓之举或冒犯中国。今天,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一历史争论具有学术思想性质。李天纲说:“中国礼仪之争本来发生在中国,是关于中国文化的大事件,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是外国人谈论更多,更有兴趣,也更有研究。” 然而,当时中国士大夫对西人批评中国礼仪不以为然。我们今天看到,对“礼仪之争”的关注往往同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有关。封闭时代的文人不讨论这个问题,而开放时代关注这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另外一个规律是,封闭时代中国人对批评中国礼仪的传教士责骂多,而随着开放的扩大,对批评中国旧式文化的观点,中国人越来越宽容和容让。中国在国民党时期取消了皇帝祀天祭孔的典礼,这可能是西方影响的结果。李天纲先生也指出1915年全国祭孔大典(袁世凯)、1935年满洲国祭孔和日本靖国神社参拜礼仪,都旨在恢复东方祭祀典礼,是反信仰自由、反西方文化。这样看来,“礼仪之争”有时候并非仅仅涉及民间信仰和习俗,也关乎严肃的政治哲学问题。这问题在我们今天似乎越来越有意义!我本人毫不掩饰对华人曲解基督教而落入“中体西用”的厌倦。我想引用班纳(G.Bernan)的话“耶稣会在十七世纪驱使更多中国人皈依的功绩,归因于避谈耶稣基督的受难奥秘。” 耶稣会士隐瞒了基督教的特性,这可能是多数人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