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宝”的再认识(9)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F.B.T.Kuiper, T.Rajapatirara & E.R.Skrzypczak(ed.) Indological and Buddhist Studies: Volumn in Honour of Professor J.W. de Jone on His Sixties Birthday, Canberra, 1982, p.13.
[27] 例如,桑原骘藏《论隋唐时代来住中国的西域人》(《东洋文明史论丛》,弘文堂,1934年)、小野川秀美《河曲六州胡之沿革》(《东亚人文学报》,卷一,四号,1942年)、E.G.Pulleyblank, A Sogdian Colony in Inner Mongolia(T’oung Pao, Vol.41, No.4-5)、羽田亨《漠北之地和康国人》(《羽田博士史学论文集》,上卷,历史篇,1957年)、芮传明《粟特人在东西交通中的作用》(《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一辑)、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二期)、芮传明《五代时期中原地区粟特人活动探讨》(《史林》,1992年,第三期)等等。
[28] 阿斯塔那524号墓文书中的“高昌永平二年(550年)十二月三十日祀部班示为知祀人名及谪罚事”条,《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二册,第46-47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为排版方便起见,本引文略微改动了原件的排列格式及少数文字的标记方式。下面所引的出土文书亦然。
[29] 阿史塔那331号墓文书的“高昌义和六年(619年)伯延等传付麦、粟、穈条”,《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第111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30] 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第479、481页。
[31]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西戎传·高昌》,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5294页。
[32] 《隋书》卷八十三《西域传·高昌》,中华书局标点本,1973年,第1847页。
[33] 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的此语为“萨宝、祆祝及府史”,显然误读。因为对照《通典》即可得知“视流外”者为萨宝府祆祝、萨宝率府、萨宝府史等职,而萨宝与祆正二职列于“视流内”的官品中,所以,《旧唐书》的“萨宝祆祝及府史”只能释作“萨宝府的祆祝和萨宝府的府史”。或许正是《旧唐书》标点本的这一误读,导致了有的学者对萨宝之官品的误解。龚方震先生“萨宝的地位也有高低,有的属流内,有的属流外”之语(见氏著《祆教史》第277页),恐怕即源于此。
[34]《新唐书》卷四十八《百官志三》,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1258页。
[35]《新唐书》卷七十五上《宰相世系表五上》,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3306页。
[36]《隋书》卷二十八《百官下》,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789、790、791页。
[37] 见《旧唐书》卷四十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1794-5页。
[38]《册府元龟》卷九六三《外臣部·封册一》,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11326页上。标点为引者所加,下同。
[39] 同上引书,卷九七四《外臣部·褒异一》,第11437页上。
[40] 同上引书,卷九七七《外臣部·降附》,第11472页上。
[41] 吴兢《贞观政要》卷九《安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75页。
[42] 王溥《唐会要》卷九十六《铁勒》,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043页。
[43]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下册,“贞元○八七”条《唐故张掖郡石府君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下文简称“周绍良《墓志》”),第1892页。
[44] 周绍良《墓志》,上册,“景龙○三三”条《唐故六胡州大安君墓志》,第1104页。
[45] 张九龄等《唐六典》卷五《兵部尚书·郎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六叶右。
[46] 周绍良《墓志》,上册,“贞观一三九”条《大唐故洛阳康大农墓铭》,第96页。
[47] 周绍良《墓志》,上册,“贞观一八二”条《大唐上仪同故康莫量息阿达墓志铭》,第124页。
[48] 周绍良《墓志》,上册,“咸亨○八五”条《唐故处士康君墓志》,第571页。
[49] 林宝《元和姓篡》卷四,第27叶,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50] 《新唐书》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五下》,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3445-6页。
[51] 张说《张燕公集》卷十九《河西节度副大使鄯州都督安公碑铭》,第5-6叶,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52] 陈国灿《魏晋至隋唐河西人的聚居与火祆教》,《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第204页。
[53] W.E.Soothill & L.Hodous,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p.83, reprinted, Taipei, 1975.
[54] Von F.C.Andreas & W.Hennen, Mitteliranische Manichaica aus Chinesisch-Turkestan, SPAW, 1934,pp865-866.
[27] 例如,桑原骘藏《论隋唐时代来住中国的西域人》(《东洋文明史论丛》,弘文堂,1934年)、小野川秀美《河曲六州胡之沿革》(《东亚人文学报》,卷一,四号,1942年)、E.G.Pulleyblank, A Sogdian Colony in Inner Mongolia(T’oung Pao, Vol.41, No.4-5)、羽田亨《漠北之地和康国人》(《羽田博士史学论文集》,上卷,历史篇,1957年)、芮传明《粟特人在东西交通中的作用》(《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一辑)、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二期)、芮传明《五代时期中原地区粟特人活动探讨》(《史林》,1992年,第三期)等等。
[28] 阿斯塔那524号墓文书中的“高昌永平二年(550年)十二月三十日祀部班示为知祀人名及谪罚事”条,《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二册,第46-47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为排版方便起见,本引文略微改动了原件的排列格式及少数文字的标记方式。下面所引的出土文书亦然。
[29] 阿史塔那331号墓文书的“高昌义和六年(619年)伯延等传付麦、粟、穈条”,《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第111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30] 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第479、481页。
[31]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西戎传·高昌》,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5294页。
[32] 《隋书》卷八十三《西域传·高昌》,中华书局标点本,1973年,第1847页。
[33] 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的此语为“萨宝、祆祝及府史”,显然误读。因为对照《通典》即可得知“视流外”者为萨宝府祆祝、萨宝率府、萨宝府史等职,而萨宝与祆正二职列于“视流内”的官品中,所以,《旧唐书》的“萨宝祆祝及府史”只能释作“萨宝府的祆祝和萨宝府的府史”。或许正是《旧唐书》标点本的这一误读,导致了有的学者对萨宝之官品的误解。龚方震先生“萨宝的地位也有高低,有的属流内,有的属流外”之语(见氏著《祆教史》第277页),恐怕即源于此。
[34]《新唐书》卷四十八《百官志三》,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1258页。
[35]《新唐书》卷七十五上《宰相世系表五上》,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3306页。
[36]《隋书》卷二十八《百官下》,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789、790、791页。
[37] 见《旧唐书》卷四十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1794-5页。
[38]《册府元龟》卷九六三《外臣部·封册一》,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11326页上。标点为引者所加,下同。
[39] 同上引书,卷九七四《外臣部·褒异一》,第11437页上。
[40] 同上引书,卷九七七《外臣部·降附》,第11472页上。
[41] 吴兢《贞观政要》卷九《安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75页。
[42] 王溥《唐会要》卷九十六《铁勒》,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043页。
[43]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下册,“贞元○八七”条《唐故张掖郡石府君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下文简称“周绍良《墓志》”),第1892页。
[44] 周绍良《墓志》,上册,“景龙○三三”条《唐故六胡州大安君墓志》,第1104页。
[45] 张九龄等《唐六典》卷五《兵部尚书·郎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六叶右。
[46] 周绍良《墓志》,上册,“贞观一三九”条《大唐故洛阳康大农墓铭》,第96页。
[47] 周绍良《墓志》,上册,“贞观一八二”条《大唐上仪同故康莫量息阿达墓志铭》,第124页。
[48] 周绍良《墓志》,上册,“咸亨○八五”条《唐故处士康君墓志》,第571页。
[49] 林宝《元和姓篡》卷四,第27叶,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50] 《新唐书》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五下》,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3445-6页。
[51] 张说《张燕公集》卷十九《河西节度副大使鄯州都督安公碑铭》,第5-6叶,载文渊阁《四库全书》。
[52] 陈国灿《魏晋至隋唐河西人的聚居与火祆教》,《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第204页。
[53] W.E.Soothill & L.Hodous,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p.83, reprinted, Taipei, 1975.
[54] Von F.C.Andreas & W.Hennen, Mitteliranische Manichaica aus Chinesisch-Turkestan, SPAW, 1934,pp865-866.
上一篇:谈阎锡山“村治”改革的措施和成效
下一篇:史学理论与史料考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