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东南沿海地区海洋发展路向论略(6)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联系慢慢增多。中唐以后海外贸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长起来,到宋元两朝进入鼎盛时期。外域传入的占成稻、棉花等新品种首先在福建引种,这与福建商人的频繁出海是分不开的。如前所述,江西、两浙、福建生产的陶瓷、丝织品和漆器等,是广、泉二港出口的大宗商品,这必然会反过来进一步刺激东南地区扩大这些商品的生产。这些产品技术先进、工艺精湛,附加值高,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利益回报,因而必定会产生示范效应,推动更多的人加入这种外销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行列。前述“带泄”方式就是明证。
  东南沿海地区的海洋发展路向,就是在以上几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逐步形成的。这条新型道路的源头当然可以追溯到唐代,甚至更早一些;但是其初步成型,当在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在我看来,这既是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独具特色,也是东南经济迅速崛起并逐步超过中原地区的重大原因。反过来说,宋代中原经济虽然基础雄厚,但发展速度上却日益落在东南地区后面,除了农业生产条件恶化,处在战争阴云之下或直接受到战争蹂躏(如陕西河北等路),人口持续南移导致劳动力资源不足等等原因之外,广大农村地区大多停留在传统的耕战模式上,未能突破单一种植经济(而且主要是粮食种植)的束缚,商品经济、特别是海外贸易不如东南发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问题,东南和中原之间的种种不同,不仅表现在发展速率上,而且经济类型上也开始表现出来。北宋中原地区的商品经济虽然也有某些发展,但是内向型的,所以自然经济气息更浓厚一些;而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始带有外向型特征。因此在海外贸易的拉动下,两浙、福建、江西等地的商品经济在质的意义上也要胜过北方一筹。太湖流域城镇集市密集和广州、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外贸港口,就是最好的证明。

参考文献
  [1] 葛金芳.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2] 宁志新.试论唐代市舶司的职能及其任职特点[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1).
  [3] 桑原 藏.中国阿拉伯海上交通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4] 张政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1~4册)[Z].北京:中华书局,1977.
  [5] 冯承钧.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1~4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6] 杨博文.诸蕃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6.
  [7] 杨武泉.岭外代答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8] 苏继顷.岛夷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9] 陈桂荣,谢芳,陆峻岭.古代南海地名汇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 藤田丰八.中国古代南海交通丛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1] 马润潮.宋代的商业和城市(1972年美国阿支郎大学博士论文)[M].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5.
  [12] 葛金芳.宋辽夏金经济研析[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1.
  [13] 张俊彦.辛巴德与香料之路[J].百科知识,1981,(6).
  [14] 陈炎.略说海上丝绸之路[J].历史研究,1982,(3).
  [15] 斯波义信.宋代福建商人的活动[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1).
  [16] 张政烺.中世纪泉州状况[J].史学年报,1929,(1).
  [17] 梁庚尧.两宋城市的发展[J].食货月刊,1981,(10~11).
  [18]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1996.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